臭鱖魚: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

2020-11-18 寶藏安徽

徽派湘派哪家強

總有美味臭出翔

——李白

第一次親密接觸臭鱖魚是一位安徽的哥們兒帶我去的,看著他熱情洋溢的向我推薦這道出自他老家的名菜,期間的自豪不言而喻。但凡第一次的感覺,一定是既新奇又惶恐,雖然氣味黯然銷魂,下箸小試,濃油赤醬,味道卻異常鮮美,當時的確有點兒吃驚。不知從何時起,臭鱖魚突然轉戰湘菜,凡是湘菜館,必有臭鱖魚,恍惚間,都不知道臭鱖魚出自哪裡了。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代張志和的名篇《漁歌子》中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食材君估摸著作為一個中國人,聽到這兩句,眼前出現的一定不是詩情畫意的青山秀水,而是一盤盤或清蒸或紅燒的大魚,沒辦法,這是咱們的基因。

▲鱖魚形扁、腹闊、頭尖、口翹、鱗細、皮青,泛著不規則的花黑斑點,喜肉性烈,民間俗稱老虎魚

鱖魚又叫桂魚、鰲花魚,民間也稱貴魚或老虎魚,是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鱖魚喜肉性烈,棲息在江河的靜水石隙中,晝伏夜出,打小就逢魚必吃,異常兇猛,因此練就了一身蒜瓣腱子肉,魚肉刺少肉多,口感緊實,是著名的河鮮。

▲很多餐廳以鱸魚當鱖魚賣,謹防假冒,鱖魚的嘴是高高撅起的「地包天」

每年桃花盛開是,溪水漲,是江南的春汛,此時,江鰣未上市,鯽魚產子已瘦,這時的鱖魚尚未甩籽,是最肥美的季節,安徽新安江自產的鱖魚,在這個時期有美名曰「桃花鱖」。

▲這幅《桃花鱖魚》是當年的北平文化名人陳師曾在1921年贈送給日本著名畫家小室翠雲的,隨畫還附贈一條活鱖魚。

雅俗與共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

鱖魚作為長江名魚是越地清代八大貢品之一,舊時把鱖魚稱作水豚或鱖豚,形容其味如豚,豚是小豬,河鮮中另一美味河豚,也以豚喻之。

鱖魚與河豚、刀魚、鰣魚一起,位列江南「鮮」班,本來出身陽春白雪的小清新,為何在徽州一地,卻落得以臭傳世的重口味,其中必有原由。

據說臭鱖魚始於200年前,雖然各種傳說眾說紛紜,但其實都是食物在地域流通中的某種偶得。

鱖魚多產自江河交錯的吳越之地,鱖魚鮮美,令徽州人趨之若鶩。舊時徽州多山,少有江河大魚,只能長途販運,過去可有沒啥冷鏈運輸,全靠挑夫以木桶裝魚,從銅陵、池州、安慶等地人力入徽,路途遙遠,再快也要六七天,因此只能選天冷時節,即使這樣,稍有不慎,鮮魚也會馬上腐敗變質。

想要保鮮,沒有它招,除了用鹽還是用鹽,但鹽下多了,鮮魚變鹹魚,仍然賣不出好價錢。聰明的魚販把鱖魚層層碼放,再分層倒入淡鹽水,期間不停翻動,結果,既能保鮮,又不至於醃成鹹魚,在冬季,魚到徽州,還能保持腮紅鱗齊肉不腐。

徽州宴三寶——臭鮭魚、毛豆腐、臨水酒

偶有氣溫上升,魚味稍變,魚販小本生意,捨不得扔,自己燒後一試,竟然發現味鮮有加,烹魚之法漸傳,魚販每每刻意而為之,徽州臭鱖魚就此傳世。

臭鱖魚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醃法一定與木桶和鮮魚有關,的確,醃製時選一木桶(杉木為佳),在底部撒一層鹽,將新鮮的鱖魚抹上鹽,肚皮朝上一層層碼放,此為幹法,水淹法是用10%的淡鹽水代替幹鹽,一層魚一層鹽水,無論乾濕兩法,魚上均壓以重石。每天上下翻動魚身,確保醃漬均勻,還需根據溫度溼度,選擇乾濕鹽法,調節鹽量和醃漬時間,通過精密的計算,把臭鱖魚控制在香臭之間,聞著臭,吃著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恰到好處!

看這三塊大石,就知民間醃鮮魚的手法有多粗獷

失之毫釐

臭之千裡

臭鱖魚發出的臭味,可以看做是微生物在你享用它之前,先下手後留下的痕跡。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腐敗,首先是微生物把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和胺類,其中的穀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醯胺、穀氨醯胺都能讓我們嘗出「鮮」味。但好事稍縱即逝,如果你對此置若罔聞,胺基酸將繼續分解,隨之產生的胺類和氣體就變得腥臭難聞(比如皮蛋味道的氨氣和臭雞蛋味的硫化氫)。

我們的嗅覺非常敏感,只需要極少量的臭氣體分子,就能聞出來。醃製的臭鱖魚必須在時間上拿捏的恰到好處,當腥臭味剛剛形成,臭氣還淡,但胺基酸卻最為充沛,並未進一步分解,這時魚的鮮味最足,臭鱖魚就是這個時間點的產物。但稍有不慎,錯過了最佳食用期,就變成一坨難以忍受的爛魚了。

正規軍遭遇百團大戰

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吃貨典籍,臭鱖魚版權在安徽是名至所歸,不過,經百年流傳,臭鱖魚在湘鄂兩地也紮下深根,成就了另外一支口味獨特的臭鱖魚派別。

臭鱖魚徽湘兩派最大的區別在發酵,徽派崇尚自然發酵,只用鹽;而湘派則改用臭滷或臭豆腐醃製魚肉。現在少能吃到徽派傳統的鹽醃臭鱖魚,街頭巷尾遍布的湘菜館,讓湘派用王致和臭豆腐快速醃製臭鱖魚真正名滿天下。

徽派臭鱖魚配料繁複

徽菜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見長,選一斤半左右的大條臭鱖魚,多用紅燒調理,除了通常的姜蒜,還配筍丁、五花肉丁、青蒜佐之,大夥猛攻,湯汁濃稠,魚肉外皮軟嫩,內肉緊實,動物脂肪提升魚肉的鮮美,突出本味,近些年,為了順應市場,徽派系臭鱖魚也會佐以辣椒。

湘派最慣常做法是乾鍋,多以八兩左右的小條的鱖魚,兩面煎黃,以少許洋蔥絲墊底,配小米辣,點睛之筆是加入紫蘇,小火煨鍋仔,口味是多油少汁的熱辣鮮香。

現在除了傳統的紅燒和乾鍋,幹燒、幹煎、油淋、醬香等各種做法也層出不窮。

湘派臭鱖魚中的紫蘇是神來之筆

如食鱖以「鮮」為標準,即使如雷貫耳的「松鼠鱖魚」,都應算暴殄天物,但舊時交通和儲存多有不便,魚蝦又極愛腐敗,縱使人人皆知清蒸好吃,紅燒作為無奈之舉,更便於流傳。臭鱖魚也有清蒸之法,但須膽大藝高之人,調料火候都在毫釐分秒之間,必須恰到好處,蒸前在魚身上加一張豬網油膜,是暗藏的獨門秘籍。

清蒸臭鱖魚
徽派臭鱖魚頭
徽派江南梅豆臭鱖魚
請點擊輸米飯是臭鱖魚的絕配

相關焦點

  • 食在江南: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誰最臭?
    對於老紹興、寧波人來說,富貴未必險中求,但美味必須臭中尋。尋尋覓覓中發現的寶貝臭莧菜梗甚至在寧、紹地區的寺廟裡也很受歡迎,被稱為「素鰻」,意思是鮮美之味可比鰻魚。《風味人間》紀錄片裡,一位寧波市民邊吃著莧菜梗邊對著鏡頭補充:「莧菜頭過過,飯吃三籮。」如果說還有什麼能比得過臭莧菜梗,那就是撈完莧菜以後剩的莧菜梗的滷水,不管什麼,都可以放進寶貝臭罈子裡臭熟——比如說豆腐。
  • 杭州的兩條臭鱖魚
    邀請朋友共食一條臭鱖魚 最考慮彼此的友誼 此魚登場,未現其身,已聞其味。偏愛臭鱖魚的食客,都會在此刻聳動著鼻子,面露非常期待的神情。 無法接受這個味道的人,那一刻可能就是
  • 臭豆腐、臭鱖魚與榴槤,到底誰能遺臭萬年?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把香不香與好吃不好吃聯繫起來,香天然代表好吃,而臭則代表一種鄙夷和不屑,但並不是所有的臭都不值得欣賞,人類飲食經過千萬年的積累和演化,充分包容,最終讓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正如以下三種被大眾司空見慣的食物,大有攻城略池的抱負和雄心。
  • 臭鱖魚的家常做法,比飯店裡實惠太多!方法很簡單,家人都說好吃
    微信號:suicats臭鱖魚,也叫臭桂魚,是徽州地區的特產。多年以來,這道菜只在徽州地區流行,其它地方,別說臭鱖魚,就是鱖魚也很少見到。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徽人,我直到30歲才頭一次在飯店裡吃到。我至今仍然記得,臭鮭魚端上餐桌之後,異味撲面而來,殺傷力簡直太強了。我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小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徽州的地道美食,臭鱖魚聞著臭吃著香,火腿冬筍煲湯喝,值得品嘗
    一句好聽的歌詞將我們帶到了安徽,對安徽有了很深的印象。這句歌詞是這樣寫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在安徽除了有這麼好聽的歌詞,還有美食供大家品嘗。安徽的美食,通俗來講就是徽菜,在徽菜的美食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臭鱖魚。
  • 特色餐飲名店|山前堂·臭鱖魚撈飯:吃了會上癮~
    山前堂臭鱖魚撈飯為尊客福大餐飲連鎖旗下品牌,地處東營市淄博路與海通路向西300米,與老村長家的疙瘩湯「比肩而坐」,一樓散座有24位,二樓共有包間11間,可容納120人同時就餐,也滿足了不同客戶的就餐要求。
  • 特色餐飲名店 | 山前堂·臭鱖魚撈飯:吃了會上癮~
    山前堂臭鱖魚撈飯為尊客福大餐飲連鎖旗下品牌,地處東營市淄博路與海通路向西300米,與老村長家的疙瘩湯「比肩而坐」,一樓散座有24位, 店內裝修風格古樸典雅,用餐環境乾淨舒適,作為徽菜代表的臭鱖魚為本店主打菜品,在經過店內師傅多次研究後,將臭鱖魚做出了獨特的風味。
  • 《食物語》臭鱖魚萌鯊出擊活動時裝展示一覽
    《食物語》臭鱖魚萌鯊出擊活動時裝展示一覽 在食物語手遊中臭鱖魚萌鯊出擊活動時裝究竟怎麼樣呢?
  • 泡菜魚、臭鱖魚,兩種經典做法,讓你胃口大開!
    安徽臭鱖魚小知識—臭鱖魚徽州菜的代表之一,源於安徽省徽州地區;常用新鮮鱖魚在木桶中加鹽醃製,醃製後會散發出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烹調後味道鮮美,肉質緊實-01-首先要醃製臭鱖魚。魚要選擇魚眼呈藍黑色、魚鰓呈紅色的鮮活鱖魚;醃製容器宜選木桶,這樣能有效保持溼度和溫度,並在醃製時滲透木質香味。
  • 安徽美食臭鱖魚怎麼做?方法技巧教你,鮮美細膩營養高
    大家好,我是古月,關注古月,有更多的美食知識和美食做法供大家參考。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喜歡吃魚嗎?我感覺愛吃魚的人絕對比愛吃肉的人多。因為魚的營養價值遠遠會超過肉。當然每個地方都有各地的特色魚,比如安徽大家都能猜到那就是臭鱖魚。可能吃過安徽臭鱖魚的都知道,它的口感細膩,特別的鮮美。這也是安徽的一道特色菜之一。下面我就將紅燒臭桂魚的做法和流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要準備的是臭鱖魚一條,小米辣,小蔥。將小米辣洗乾淨切成小圈。姜切成絲,小蔥洗乾淨切成末。將臭鱖魚清洗乾淨,在魚的兩面打上花刀。
  • 此乃「魚中上品」我國特有,新鮮的味道鮮美,放臭後也是極品美味
    導讀:此乃「魚中上品」我國特有,新鮮的味道鮮美,放臭後也是極品美味!文:三農小七農村的生活其實很好,山上有各種植物,水中還有各種野生魚類。農民有好日子過,農民有存糧,農民存儲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臘肉、糧食等等。當然,很多東西存儲時間久了,就容易發臭。發臭的東西,我們一般會選擇直接丟棄,丟得遠遠的。特別是魚類,宰殺或者捕捉存儲不當,可能半天就臭了,那就只能丟棄了!但,有一種魚,在農村,即便臭了,農民也捨不得丟棄,還可能用來招呼客人。
  • 小編親自揭露,興盛路有家店竟然賣臭魚!
    廚房裡有條隱隱發臭的魚躺在盤子裡看樣子馬上要出鍋了被我抓住了吧!但見我捏著鼻子,表情激動大廚不緊不慢地介紹道:「這是經過發酵後醃製的臭鱖魚,專門用了最好最臭的老字號腐乳來醃製……別看它臭,醃製的過程可很是講究先將鱖魚用鹽醃3-5小時用大麻石壓制,令魚肉緊實再抹上專用腐乳,醃製48小時後,再風乾5小時也就是說,一條臭鱖魚光是醃製工序,就至少經過兩天的時間
  • 鋒味家族顏值爆表,激情挑戰臭鱖魚!
    鋒味家族激烈地和老鄉進行運動項目中繼第一期鋒味家族挑戰古法烹飪北京烤鴨之後,第二期節目他們來到了安徽黃山,探尋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代表作——臭鱖魚。看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臭鱖魚確實名不虛傳!做魚的前提,那得先有魚啊~節目一開始,大家很快就接到了第一個任務——撈魚。而讓人驚訝的是,在撈魚環節中「大表姐」馬蘇竟然是第一個捕到臭鱖魚的。
  • 燒臭鱖魚製作簡單,味道會很別致,是徽州特色菜
    能製作出各式各樣的菜餚,確實會讓人覺得相當享受,同時也以這樣的方式,使不少人能了解各種菜餚。所涉及的方法也確實很好,並且我們在製作之後,將會對其中所包含的各種方法有一個很好的了解。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在這方面做點什麼。經過很好的調味後,自然也能帶來很好的風味。
  • 十大最臭食物排行榜,臭豆腐螺螄粉都不算什麼,終結者是「它」
    來塊腐乳,我沾點大蔥人間美味負面評價:你確定不是吃(xiang)長大的嗎?第八名: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吃到肚子裡撓痒痒正面評價:人間美味,不可多得!第六名:臭鱖魚臭鱖魚是徽州菜代表之一正面評價:肉質鮮滑,人間美味!這道菜的創始人真的很厲害對美食的造詣已經堪稱藝術了負面:好像一個有胃腸疾病的人不停的放屁第五名:榴槤榴槤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
  • 「這罐頭不臭,一點也不臭,真的」說完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所以這次我們想來點不一樣的,有挑戰的,刺激的!這次我們要吃最臭最難吃的!畢竟這是一家人員構成80%以上為火象星座的公司!充滿了激情和挑戰欲!吃完怕是會被人罵吃屎了吧!所以這次我們還有請到了安徽本土最臭的魚類美食——臭鱖魚作為陪跑選手!同樣都是最臭的魚,卻隔著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桃花流水鱖魚肥,是皖南最常見的景色。而臭鱖魚,作為皖南的特色魚類,自然成了讓人流連忘返的美味。和毛豆腐、紅燒果子狸、火腿燉甲魚一起名列徽菜榜一線。
  • 中國最臭的美食
    炒素菜時,也可用它調味,特別是水芹菜,炒制時灑入些許臭麵筋小丁,澆上一點滷汁,那水芹的苦香融入淡淡的臭香絕對是世間美味。臭鱖魚臭鱖魚是徽州菜的代表,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所謂醃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在徽州甚至有「魚不臭不吃」的風俗。
  • 探索蕪湖最神秘的飯店:宴舍—藏在徽派建築裡的私房菜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安徽蕪湖的一個徽派人文酒店—宴舍宴舍,原名夜宴。如果要詳細的說它的徽派特色,可能要說上很久很久,而我們今天更多的是要說它除了徽派以外的特色—私房菜。宴舍,十年如一日的注重食物的口味,原材料的新鮮度是他們把關的第一點。每天清早從長江水域收購回來的出來的魚蝦,從農戶家現摘的蔬果,因坐落在長江邊,所以江鮮是他的主要菜品。特色菜又有什麼呢?
  • 《十二道鋒味2》第二期:鋒味家族大戰「臭鱖魚」
    紅燒臭鱖魚作為徽菜中的傳統名菜,以「其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獨特風味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然而第一次接觸傳說中的「臭鱖魚」,「鋒味家族」還未品嘗到它的香,就紛紛被它的「臭」先燻倒了,就連見多識廣的「鋒味大廚」謝霆鋒都忍不住直呼:「我的媽呀,確實好臭。」
  • 【聞之臭、吃之香】一臭成名的餐廳終於被我找到了!可以和榴槤相提並論的獨特美味就是....
    沒錯,這就是一吃就上癮的、聞著臭吃著香的、超級有名氣的招牌徽菜----臭鱖魚!菜沒到味兒先來,隨著一股不太好形容的微臭,五彩斑斕的蒜苔丁、香菇丁、紅椒丁、筍丁和肉丁簇擁著豐腴的臭鱖魚霸氣的登場了。想吃到這世間獨特的「臭」?時代奧城就有這樣一家湘菜館可以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