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火的電視劇非《長安十二時辰》莫屬。
劇中精美考究的服化道,充滿人文氣息場景,都讓觀眾有夢回大唐的感覺!
不同於其它電視劇,《長安》中說吃東西,那是真吃啊!看的觀眾都餓了。
張小敬在劇中大快朵頤,那水盆羊肉想來也是非常美味。
而《長安》的劇情設計是在十二時辰內,也就是24小時。
張小敬吃東西的次數就有3、4次,食量那也算是不小了,畢竟活動量很大!
除了張小敬,其他場景出現的美食也有不少。
像靖安司的吏員帶來的「工作餐」,正宗的烤駝峰。
咱沒吃過啊,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說這麼多好吃的,只為襯託劇中一個配角的悲慘「討飯」生涯!
書生程參因在劇中話多嘴碎,人稱「話癆參」「戲精參」也是劇中的「搞笑擔當」。
程參因自己的知己綠梅(馬)被殺,妨礙靖安司辦案,被關進靖安司牢房。
程參由此開始他的牢獄討飯生活,整部劇已播出大半,
獄友換了一批又一批,程參還是沒有吃上飯!
觀眾親切的評價他「流水的獄友,鐵打的程參」。
在第三集,程參被關進靖安司獄中,當時被一同關進去的還有張小敬。
張小敬成為程參的第一個獄友,程參跟張小敬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兒管飯嗎?」
靖安司的主事徐賓被李必懷疑是內奸,被關入獄中。
他也成為程參的第二位獄友,二人一起琢磨出很多闕勒霍多的線索。
當時程參在門口對著守衛大喊「給口吃的呀!」
此後程參又多次討要吃食未果,當姚汝能進到獄中時,
飢餓難耐的程參,第一句話就是「帶吃的了嗎?我都餓死了。」
程參還給自己幻想著加餐,描繪的場景也許能暫時緩解飢餓。
《長安》這部劇目前已播出大半,程參基本上是在獄中度過。
獄友都換了很多波了,程參還是沒有吃上飯!
且每次出鏡的臺詞必有「討飯」,這也讓觀眾心疼,擔心他到劇終也吃不上飯!
好消息是,程參終於吃上飯了。
儘管這飯是吉溫給姚汝能準備的,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有吃的就行!
大家都知道,程參的原型是詩人岑參,著名的邊塞詩人。
那他為什麼去到西域邊塞之地呢?今天,《長安》給出了答案!
姚汝能勸程參,「以後去西域討生活」,想來這話對程參影響頗大啊!(開玩笑呢)
雖然程參在劇中一直起到「賣慘」和「活躍氣氛」的作用,
但是也有閃光的時刻,並且非常關鍵。
程參學識淵博,參透「闕勒霍多」是「末世火劫」,幫助張小敬找到破案線索。
在大家都一籌莫展的時候,又從墨跡中尋得靈感,確定作案用的火料是以墨料的名義運進城的。
所以,程參很關鍵、很重要!
最後,從第3集到第30集,餓了27集的程參終於吃飯了,祝賀程參吃上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