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願本人認為,一切的準備和手段都應該為一個目標服務,那就是考生未來的就業和前途。通俗來講就是未來的薪酬和發展空間。
一旦在報志願的過程中忽略這個問題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輕者大學畢業後薪資很低,重者連工作都找不到。筆者16年間,見過太多名校畢業,工資薪酬還沒有專科畢業生多的。也見過無數二本畢業,最終給一群名校畢業生當領導的……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高考報志願環節,忽略了對未來職業的預測和對目標高校的了解。
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平行志願填報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合理看待分數,性價比優先
多數的家長和考生在潛意識裡選擇大學和專業是不想浪費分數的。這本是無可厚非的,可是過於重視就會出問題。
他們往往認為,只要自己的分數正好是該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就是不浪費分數了。相反,自己的分數要是比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高一些,就覺得自己填報失誤了,分數也被浪費了。
誠然,考生歷經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得來的分數殊為不易,浪費確實可惜。
但請一定要記住,在報考志願時,一定要以考生未來的發展和家庭願景為主導選擇高校和專業。如果選到了極為適合的專業和高校,分數浪費幾分也無傷大雅。
志願填報的正確理念是,首先要保證被能被該高校的王牌專業錄取,不能期望一分都不能浪費(畢竟像筆者這樣的高手,沒有幾個)。但也要儘量避免填報低於自己成績很多的高校,一定要尋求最佳的「性價比」。
2、注重專業志願的選擇
高考改革的方向是逐漸取消錄取批次的劃分,考生將按專業進行報考,高校按照專業進行錄取。
施行專業志願優先的錄取方式,一定是引領高考改革的方向。
這種趨勢更強調考生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學校,而不是單純推崇高校的「名氣」,根據分數選擇高校。
筆者認為國家正是看到,大部分高校為了擴大教學規模胡亂增加院系,必將造成危害,而做出的回應。
家長和考生應該明白,即使清華北大,也不可能所有學科都是國內頂尖的。相反很多沒有名氣高校的某一專業,卻是國內排名極為靠前的專業。
考慮到985、211院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比較大。繼續深造考研肯定具備「出身」優勢。但是,考研畢竟是本科畢業後的事情。而未來充滿變數,萬一考生將來不考研了,這時候的選擇是不是有些考慮欠周了。
所以建議考生,不必糾結於高校是一本還是二本的標籤,還是回到王牌專業這個最重要的點上來。
3、珍惜投檔機會,認真對待「服從調劑」,儘量將平行志願填滿。
服從調劑確實可以增加考生被錄取的概率。但是調劑的專業,考生是否願意就讀呢?一旦去到了非常一般的專業,將來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這些問題,家長和考生一定要深思熟慮。
筆者建議,一定要對目標高校的「專業調劑」方法準確了解。不要什麼高校都填服從,一旦去了一般專業,後悔不及啊!
在此也建議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把志願填滿,畢竟少填一個志願,就失去了一次投檔的機會。自負和驕傲不能用在這個地方。
最後,謝謝您的閱讀!
也期望獲得您的關注!
若是有疑問和不同見解也請留言交流,筆者見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