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不斷的發展強大,在國際上似乎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任何國家似乎都喜歡拿中國說事兒,不管這件事跟中國關係大不大,都要硬跟中國扯上邊。
圖為中國發展成就
對於這一疑惑,有人給出一個比較理性的回答:正是中國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世界各國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將成功的門檻提地很高,當與中國進行比較跨過這道門檻時,就會被認為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日前,日本就被曝出一個類似的舉動......
據《福布斯》網站最新報導,日前日本媒體透露稱,日本研發的第六代F-X隱形戰機的新細節曝光,其項目預計成本超過5萬億日元(480億美元)。這一數字,在任何國家看來都不是一個小數字,那麼日本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背後到底暗藏著怎樣的計劃呢?
圖為報導截圖
據報導進一步闡明,日本這一計劃意在遏制中國越來越強大的空中力量。況且從最新公布的戰機研發時間表可以看出,日本這下是認真的。據悉預計日本將在2024年建造出第一架原型機,隨後在2028年進行首飛。F-X戰機的生產工作將於2031年開始,2035年投入使用。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採購大約90架先進的隱形戰鬥機。
隨後報導還對該戰機進行了相關細緻的描述,稱雙引擎F-X將集成先進技術,包括遠程無人機控制功能,VR式頭盔顯示器,以及可以用作微波武器油炸敵方飛彈的雷達。這一技術應用的好處就是能夠與美國空軍交換傳感器數據。另外與美軍共享數據,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日本戰鬥機的戰鬥力。
圖為日本空自
對於這一計劃的評估,日本國內媒體也是比較樂觀,稱這一計劃時間表相對來說比較合理。考慮到日本本身沒有獨立研製隱形戰機的能力以及美國研製F-35戰鬥機漫長的研發周期以及無數次的延期等因素,該計劃的時間跨度為15年是較為合理的。
但是日本媒體宣稱的「可令中國戰機陷入困境」就顯得十分不真實。我們知道,日本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很多程度上是迫於中日空軍之間巨大的差距。數據統計資料顯示,在過去的十年中,中日戰鬥機的比例大約為6:1。並且中國已經獨立研製出了自己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而日本還並不具備獨立研製隱形戰鬥機的能力。
圖為殲-20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趨勢,等到15年後,日本研製出了性能更先進的隱形戰機,那麼中國很大可能已經研製出了比日本更先進的戰鬥機。此前曾有美國軍事分析人士預測稱,到2035年,中國軍事發展水平將於美國持平,那麼日本何以憑藉這一跨度為15年的計劃令中國空軍陷入困境呢。
圖為中國空軍
因此別看日本這一計劃看上去很嚇人,但是實際上15年的時間跨度已經將這一威懾力降到了最低,這一細節已經出賣了日本。喜歡與中國作比較這無可厚非,但是沒事借著與中國作比較的幌子威懾中國就顯得太過刻意,中國人民可不是被嚇大的!(付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