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年輕人不會忘記我,會研究我的。」

2020-12-27 溫乎

一、

1911年春天,19歲的毛澤東辭別父母,奔赴長沙求學。

剛從農村進城的毛澤東,感覺什麼都很新鮮,尤其是琳琅滿目的報紙書籍,讓喜歡讀書的毛澤東不知所措。

他花錢買了一份《民立報》,那份報紙刊登了黃花崗72烈士犧牲的消息,轉到其他版面,詳細羅列著同盟會的革命綱領,以及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名字。

毛澤東讀完報紙大為震撼。

他在韶山就藏著一股俠氣,喜歡讀《水滸》之類的反抗小說,想以自己的奮鬥讓窮人過的好點,為了這事,毛澤東和父親吵過好幾次。

現在到長沙才知道,原來那麼多人對現實世界不滿意,做著和他相同的事情,無非是舞臺大小不同而已。

讀完報紙之後,毛澤東深深記住了同盟會的幾句宣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建國民皆有參政權的政府、平均地權。

他也記住了孫中山的名字。

孫中山已經是名滿天下的革命領袖,而毛澤東只是初出茅廬的青年學生,猶如粉絲崇拜偶像一樣,毛澤東也對孫中山生出敬仰之心。

激動之餘,毛澤東寫了一篇文章貼在學校牆上,讓路過的同學們發表意見。

他在文章裡說,只有孫中山做總統,康有為做內閣總理,梁啓超做外交部長,中國的事情才能做好。

此時的毛澤東以為孫中山、康有為、梁啓超都在講革命和維新,結合在一起,便是反對清朝和皇帝制度的。

他不知道孫中山和康梁的政見完全不同,不可能在政府裡共事。

不過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發表政見,學識閱歷也不豐富,我們現在看這個觀點,不能太苛求。

但就是從此時開始,19歲的毛澤東看到模糊的未來,並且向那個指引未來的人一點點靠近。

二、

時間過去12年,毛澤東已經不是懵懂的青年學生,而是刻苦砥礪修成的奇男子。

他在湖南一師讀報紙研究時事,眼光犀利觀點新穎,同學們都稱他「毛奇」,學業大進之後,毛澤東便和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成立新民學會,整天研究如何改造中國和世界。

新民學會,就是湖南共產黨的原始班底

楊開慧特別喜歡毛澤東,不顧家裡人反對,一定要和毛澤東在一起。楊昌濟無奈,只好同意女兒和愛徒的關係。

正是因為這場婚姻,韶山沖的農家子弟毛澤東,得以借楊昌濟的人脈關係,進入湖南文化名人圈子。

此時的毛澤東,早已今非昔比,和偶像孫中山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1923年12月,毛澤東和楊開慧住在清水塘,估計因為家庭瑣事吵架,夫妻倆的心情都不好,彼此還產生了一點誤會。

可中央發來通知,讓毛澤東立刻去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他想都沒想,起身就走。

離家之前,毛澤東給楊開慧留下一首《賀新郎》,裡面有幾句話可見毛澤東的心情:「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悽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兒女情長和家國大業,到底該如何選擇,毛澤東想的明明白白。

他從長沙出發,然後轉道上海去廣州,參加了1924年1月20日召開的國民黨「一大」,會場席位是39號。

這次會議是孫中山主持的,並且做了激情澎湃的演講,而坐在臺下的毛澤東,聽的相當認真,遇到認可的地方,還要低頭做筆記。

整整用了12年時間,毛澤東才能和孫中山在一起開會,可想而知他的心情多激動。

孫中山也很欣賞毛澤東。

因為半年前的中共「三大」上,毛澤東剛當選為中央局成員,負責中共的組織工作,而且湖南工作是各地方成績最好的。

於是在廣州開會期間,不管毛澤東有什麼問題,孫中山都讓他起來發言,並且給他極大的鼓勵。

有次討論設立研究會的議案,有個人說,凡是做出重要決定以前,應該聘請學者進行研究,沒有經過研究便不能執行。

毛澤東舉手反對:

「你是把執行和研究分開了,官僚機構這麼做沒問題,但對於革命黨來說不合適。我的意思,這條議案的精神可以成立,條文不能成立。」

孫中山認為有道理,便建議大會,把這條提案交給中央委員會酌情辦理。

類似的事情太多了。

毛澤東數次得到孫中山的支持,感受到革命領袖對他的認可,不禁對孫中山感激萬分。

而孫中山親眼目睹毛澤東的表現,感覺這個年輕人是大才,值得大力培養。

政黨不同也沒關係,反正國共合作了嘛。

於是在大會結束的時候,孫中山親手寫了一份名單,做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建議人選,其中一人就是毛澤東。

有了孫中山的推薦,毛澤東被選為國民黨中執委的候補委員,隨後決定派他去「中執委」上海執行部工作。

而日後聲名赫赫的蔣介石,在大會上什麼都沒有撈到。

可以說,孫中山對毛澤東有知遇之恩,這份感激之情,很多年後毛澤東都念念不忘。

三、

25年後,孫中山早已逝去,自稱繼承孫中山遺產的蔣介石,也被人民戰爭趕到臺灣做島主。

和國民黨徵戰多年的毛澤東,則成為中國的偉大領袖,但毛澤東依然認為:

「中共繼承了孫中山民主革命的衣缽。」

孫中山對他有知遇之恩,屬於個人因素,毛澤東會在內心感激,絕不會以個人喜好幹涉國家方向。

他以孫中山學生自居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孫中山開創了中國的革命道路,不僅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還描繪出非常宏偉的藍圖。

也就是說,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的祖師爺。

就像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失敗了,但受陳勝感召的劉邦建立漢朝以後,依然說漢朝繼承陳勝的反秦衣缽,並且派人給陳勝守墓。

陳勝和孫中山都是先行者,他們留下的東西叫做道統

不過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毛澤東只是繼承了孫中山的革命道統,具體方法,則換成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雖然方法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以革命改造中國,殊途同歸而已。

所以在195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90周年的時候,毛澤東寫了一篇《紀念孫中山先生》,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毛澤東把個人和國家的感情,都匯聚到這篇文章裡了:

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並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

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

再過四十五年,就是2001年,也就是進到21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

中國人在國際交往方面,應當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大國主義。

孫先生是一個謙虛的人,我聽過他多次講演,感到他有一種宏偉的氣魄。他全心全意地為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毛澤東說的很明白。

中國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但孫中山沒有完成任務,現在中共和毛澤東繼承革命衣缽,走完民主革命的路。

但是民主革命完成以後,中國需要繼續向前走,怎麼辦呢?毛澤東和同志們找到的新方向,便是社會主義革命。

這個革命理想和戰爭無關,而是要社會公平、人民共富、國家工農業強大、消滅國際霸權

其核心理想便是公平、正義和富裕

中國人在這條路上走了幾十年依然沒有走完,毛澤東知道自己也走不完,便想留下理想的種子,以便將來生根發芽。

而毛澤東寄予厚望的就是年輕人。

四、

同樣是1956年,蘇共召開「二十大」,赫魯雪夫在開會期間做了秘密報告,把史達林批評的一無是處。

毛澤東受到的刺激非常大,感覺什麼人都靠不住,說不定自己去世以後,也會遭遇史達林的結局。

從此以後,毛澤東對接班人的問題憂慮重重。

他擔心的倒不是個人歷史地位,而是中國革命能不能走下去、公平正義的理想能不能堅持,這比個人地位更重要。

再加上國內的腐化變質,毛澤東有點擔心,全世界100多個黨,大多數已經不信馬列了,如果自己去世後出了赫魯雪夫,徹底拋棄社會主義道路,那麼幾十年中國革命的路就斷了,幾千萬烈士的血就白流了,人民的利益更沒法保證。

毛澤東覺得,應該讓全國人民受到一點教育。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演習,左派、右派和動搖不定的中間派,都會得到各自的教訓。」

至於個人而言,成功的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失敗了無非是粉碎而已。

為了推波助瀾,他用3個月的時間,8次接見院校師生1100萬人,意思就是,我和人民站在一起。

那時的毛澤東已經74歲,每次接見師生都是早晨登上天安門,然後一直站在那裡,不停的揮手喊話,儘量讓底下的人都看到他,直到晚上才能休息。

如此一天下來,毛澤東的腳都腫了。

很多人不理解,不就是一群楞頭學生嘛,有什麼大不了的,堂堂大主席稍微意思一下就行了,何苦折騰自己呢?

毛澤東不聽,非要拖著一身疲憊見學生們。

直到秘書勸毛澤東停下來吧,他才說了實話。

他說年輕時在廣州見過孫中山,那種情景讓他終生難忘。孫中山對他很重視,讓他做了候補中執委員,所以這輩子做事情都要對得起孫中山。

列寧去世太早,蘇聯年輕人見過列寧的不多,所以毛澤東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見到他,能夠明白他的理想和期望,將來繼承老一輩的事業。

因為毛澤東相信,面前的幾百萬年輕人裡,一定能出人才,將來可以繼承他的事業。

他篤定的告訴秘書:

我見到了孫中山,記了一輩子,至今不忘。他們見到我,也不會忘記我的,會去研究我的。」

說完便轉身向學生們揮手致意。

五、

毛澤東生前不遺餘力的撒下種子,多年來人們不理解,覺得他太偏激了,都不太相信他說的話。

有段時間,甚至以抹黑毛澤東為榮。

直到2020年,資本的剝削程度越來越厲害,歐美對中國的甩鍋越來越狂躁,中國人民終於再次想起毛澤東,翻開他的著作文章,尋找對付資本和外國的方法論。

大家不禁感嘆,原來毛澤東已經把屠龍術寫出來了,只是被選擇性遺忘了而已。

不過沒關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可以確定的說,從2020年起,毛澤東要回來了,他當年撒下的種子,終於開花結果了。

雖然中國年輕人沒有見到毛澤東,但看到了他的著作文章,體會到他的理想和期望,知道了以後的路該如何走。

百年前的毛澤東見到孫中山,一輩子念念不忘,覺得這輩子做事情都要對得起孫中山。

百年後的年輕人重新接受毛澤東,也會念念不忘,以後會經常想起他的笑容和憂愁,研究他的思想,用來解決現在的困難。

馬克思說過: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

我們的事業將默默的、但是永恆發揮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那條追求公平正義的百年徵途,毛澤東生前沒有走完,以後年輕人們會接著走下去

謹以此文紀念毛主席誕辰127周年。

主席,生日快樂

相關焦點

  • 年底總結一下:我為什麼說,年輕人都應該多學學毛主席?
    我覺得以主席的天賦之高,別說是拿著《三國演義》了,就算是拿著一本《金瓶梅》,估計也能打勝仗。(關注我,後臺回復「毛主席」,看我寫過的更多關於毛主席的熱文)第二種像林彪一樣。雖然林彪在政治上已經成了反面典型,但不得不承認他在軍事上的才華。
  • 毛主席對這位秘書說,你官做大了,這兩年都不來看我了
    據統計,毛主席一生有30多位秘書,有的成為開國大將,比如譚政,有的卻被開除黨籍,鋃鐺入獄,比如陳伯達。陳伯達,福建泉州惠安人,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擔任編輯,練就了過硬的文筆。加入革命隊伍之後,陳伯達一直從事秘書工作。1937年,陳伯達來到革命聖地延安,擔任毛主席的政治秘書。
  • 研究作戰方案,朱總司令在場,毛主席為何兩次讓一位年輕同志先說
    他說:  "敵人20萬,紅軍3.5萬,紅軍就是有三頭六臂也頂不過呀!我沒有打過仗,從來沒聽說過這麼多敵人。20萬敵人放在一條100裡的戰線上,差不多每兩米就有1個敵人,紅軍如何隱蔽呀!因此,我主張趁早退出江西,再不然突圍出去,分散打遊擊。"  "我想先聽聽毛主席和朱德的意見。"王稼祥掃了顧作霖一眼,轉身對毛主席說,"潤之同志,請談談你的錦囊妙計吧!"
  • 毛主席和張治中:主席為何說你日記吹噓我,張說春風化雨的感覺
    毛主席十分高興,命令彭德懷以西北軍負責人名義飛赴烏魯木齊。同時對張治中說:"希望你到西北去與彭德懷合作,我們再來一次國共合作吧。"張治中說:"現在是您的領導,談不上什麼國共合作,不過西北不少人和部隊常常懷念我,我也常常想念他們,您認為我有必要先去新疆。我願做彭老總的顧問。"毛主席笑道:"你去做彭德懷的副手,委屈了吧。你過去是西北四省的軍政長官,現在當副手,委屈了吧?"
  • 謝靜宜眼中的毛主席
    一向「不善廚藝」的她,總是熱情地為我親自下廚,並笑著說:「我不太會做飯,兒子倒會說『媽媽是幹革命的』,這為我做不好飯找了個臺階,不過,我還是想為你多做次飯,不要嫌阿姨做得不好,也可能做不了幾次了……」    聽到這裡時,我的眼睛溼潤了,被阿姨對晚輩的真誠關愛所感動。     謝阿姨身體不太好,有風溼性心臟病,特別是冬天身體會弱些。
  • 我不會想起你,但也不會忘記你
    當然這都是我自己臆想出來的,但幸福的瞬間都千篇一律,那種動人心弦的浪漫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著讓人沉醉的力量。十年前的約定,我說了我就會記得,即使十年之後我們已經各奔天涯。但我不會忘記,曾經你陪我一起踏遍過千山萬水。總有人說自己記性不好,但哪裡是記性不好,其實就是懶得去記得。
  • 毛主席的女兒:唐國強是演雍正的,能演我爸麼?
    誰也沒想到,在多年之後,這個孩童會「成為」他們所敬仰的偉大的毛主席的代言人。從小,唐國強就對藝術十分感興趣,腦袋裡總會冒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讀小學的時候,唐國強就自告奮勇的擔任學校兒童藝術團的團長;中學時,成了班級的文體委員。因為對藝術的執著,中學畢業之後,進入青島市話劇團,在話劇舞臺上開始錘鍊自己的表演能力。
  • 再訪毛主席機要秘書謝靜宜!
    一向「不善廚藝」的她,總是熱情地為我親自下廚,並笑著說:「我不太會做飯,兒子倒會說『媽媽是幹革命的』,這為我做不好飯找了個臺階,不過,我還是想為你多做次飯,不要嫌阿姨做得不好,也可能做不了幾次了……」聽到這裡時,我的眼睛溼潤了,被阿姨對晚輩的真誠關愛所感動。謝阿姨身體不太好,有風溼性心臟病,特別是冬天身體會弱些。
  • 蕭華:17歲師政委,39歲授上將,毛主席說:你我都犯殺氣
    蕭華不好意思地低著頭說:「娘,我怕不願意,不捨得我走……」毛主席認識嚴招勝,笑著對她說:「這個小鬼,原來是擅做主張,『開小差』呀!」嚴招勝趕緊說:「毛委員,華仔跟著你去當紅軍,我沒意見,就是給你添麻煩了!」
  • 在你忘記我之前,我不會忘記你
    「我要告老師去!」高年級的男生信誓旦旦地說。葉知秋委屈得很,眼淚差點掉出來,還是站在他旁邊的男生伸出手,端端正正地系好了紅領巾。時到今日,葉知秋已經忘記了那個男生的長相,只記得他笑得很溫暖地對她說:「我是陳時與啊,你以後不會系紅領巾就來找我吧。」可惜葉知秋後來就轉學了,再也沒當過學生代表,也沒機會跟陳同學學綁紅領巾。
  • 假如沒有毛主席晚年的奮力一擊,中國會怎樣?簡直不敢想~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肯定地說,毛主席晚年不僅沒有製造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浩劫」,而且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建立了人類史上任何人都不可比擬的偉大功勳。    沒有毛主席晚年的力挽狂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至今都不會懂得什麼叫「黨.變質、國.變色」。全黨全國人民如果連這個概念都不懂,又怎麼可能成功地「防變質、防變色」呢?!
  • 謝靜宜:毛主席不乘飛機真實原因
    一向「不善廚藝」的她,總是熱情地為我親自下廚,並笑著說:「我不太會做飯,兒子倒會說『媽媽是幹革命的』,這為我做不好飯找了個臺階,不過,我還是想為你多做次飯,不要嫌阿姨做得不好,也可能做不了幾次了……」聽到這裡時,我的眼睛溼潤了,被阿姨對晚輩的真誠關愛所感動。  謝阿姨身體不太好,有風溼性心臟病,特別是冬天身體會弱些。
  • 《忘不了餐廳》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你會忘記世界但我不會忘記你
    有一所餐廳裡有這樣五位特殊的老人服務員,他們患有認知障礙,都因為自己記憶認知衰退的原因,產生過很多問題,有人忘記了讓客人買單,有人點單時寫錯菜單數字,有人一直叫不出店裡招牌菜的名字……但是他們依然樂觀地走入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接觸新鮮事物,與人交往,只是為了延緩認知障礙的病情發展。
  • 雷·阿倫親筆:那些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事
    雷·阿倫親筆:那些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事
  • 你可以忘記全世界,但我不會忘記愛你
    阿爾茨海默症需要特殊的照顧和護理,不同於一般的老人,他們隨時可能發狂、走失甚至忘記自己是誰!現在一般的家庭都正在處於4:2:1的家庭模式,兩個年輕人上面有四位年長的父母,下面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如果出現阿爾茨海默症,無疑是給家庭帶來嚴重的壓力,所以一般家屬會選擇養老機構來進行專業的護理。
  • 解放軍少將徐焰:如果不是毛主席,韓戰時會不會「苟安」
    就是因為它希望中蘇不要結盟,害怕幹涉臺灣會把中國推到蘇聯一邊去。1950年2月14日,毛主席在訪問蘇聯期間,中蘇籤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正式結盟。蘇聯當時援華最重要的項目156項工程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美國認為離間中蘇沒有希望了,於是,1950年4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就決定在亞洲要採取強硬措施,等於宣布對南朝鮮和臺灣都不能放手。
  • 「我到死都不會忘記她」
    剛患病時,老婆和他說:「老頭子,我也不會算什麼帳了,就把存著和圖章都給你吧,你去買個什麼紀念的東西吧」。老爺爺買回來後,老婆說「太好了,我的存摺還能有效使用啊」。老爺爺講述著和老婆的故事,眼裡滿是笑意,他說老婆自從患病後,他教她寫「金」字,教了多少次都不會寫,之後也不知道怎麼上廁所了。醫生說這個病是治不好的,老爺爺說既然治不好,那自己就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 戲劇家于是之的動人愛情:忘記全世界,也不會忘記我愛你
    于是之說:「我要是先走,你會非常痛苦,可我相信你還能過得很好。要是你先走了,那我可怎麼過啊!」李曼宜說,不如趁著倆人都在,把他們幾十年經歷的風風雨雨都記下來,將來剩下一個人,看著它,也是個紀念。李曼宜寫《我和于是之這一生》,是關於他們一生的愛和信任。于是之同意了。他說,他還要寫寫自己那些「良師益友」。
  • 公心如日月,丹心照乾坤,紀念毛主席誕辰127周年
    在毛主席努力與領導下,新中國完成了史上最艱難的兩個轉型:一個是從傳統農業國家向現代工業國家轉型;一個是從傳統士大夫專制國家向人民民主專政國家轉型,具有劃時代的深刻意義。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無限懷念。因為時間在不斷地告訴我們及未來的年輕人,他所倡導的一切和他所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 科比逝世:我不會忘記你
    他們會在你記憶裡加塞,填充著每一個空隙。科比·布萊恩特之於我,無疑屬於這樣的行列。2006年,一個除了早餐以外毫無生氣的上午,叔叔指著電視裡面穿黃背心黃褲衩的人說:「這哥們叫科比·布萊恩特。」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家嚴陣以待,西瓜涼茶都伺候上了,就為了等一場比賽。美國國家男籃對陣中國國家男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