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食之大欲存焉。
《飲食男女》這部電影讓我嗅到蝕刻在靈魂中的時間的味道,兩個多小時的片子卻一點也不覺得長,重要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都有一桌豐盛的美食,原來這就是飲食男女。人是要吃飯的,我們也要生活,生活怎麼能總是波瀾不驚呢?必須總是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
《飲食男女》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也叫「父親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相信李安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華人導演中如同標杆一般的存在,特別是拍攝家庭倫理類的電影,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和整體事物細膩到無可挑剔,每一個人都是真實存在的一樣。
誰說一位好的導演不是能當一名好的廚師,當導演開始掌勺,觀眾就可以大飽眼福了。
相信沒有一個吃貨能夠抵擋《飲食男女》剛剛開場的橋段,煎炒烹炸、燜溜熬燉,一頓操作猛如虎,光是聽那叮叮咣咣的動靜,熱油滋啦滋啦,熱湯咕嘟咕嘟,就能讓人口水直流。(中國常用烹飪技法就有 24種:炒、爆、熘、炸、烹、煎、貼、燒、燜、燉、蒸、氽、煮、燴、熗、醃、拌、烤、滷、凍、拔絲、蜜汁、燻、卷。)
一飯一蔬,顛勺倒鏟,那都是人間百味。
早在千年前,飲食文化為文人墨客加以編寫,從而有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的滿足,千年之後的今天,科技發展迅速,電視的出現也讓眾多食客有了更多的選擇,也開創了美食的空間,有關於美食的節目、電影層出不窮,飲食文化也穿過地域差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
李安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容納到一頓飯中,漫談上下五千年,無論朝代幾度更迭,都改不了中國人的「民以食為天」。幾千年來,人們從未終止過對美食的嚮往,我國的烹飪技巧一代比一代精湛,如今成了世界飲食之最,在各種紀錄片,影視作品中,我們也見識到了中國飲食文化背後的精彩。
例如《紅樓夢》裡反映的清代貴族之家金樽玉饌的吃局,給我們揭示了一種豪華富麗的審美境界;古詩裡「半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正紅」(晉詩)、「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生平」(宋詩)所構成的畫面,則給我們揭示了另外一種審美境界:即使是藉助於簡單的飲食,人與人之間也能敞開襟懷,互相傾吐衷曲,交流感情於杯箸,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愉快和滿足,這是我國飲食文化傳統帶來的美妙效果。
簡單的說一下,電影《飲食男女》的劇情,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大廚和他三個女兒之間的故事。女兒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想要逃離家庭,過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一家人感情的維繫,只能靠父親每周日操辦的家庭聚餐來維繫了。中國人時刻掛念著家庭,儘管提倡青年人要走出家門,但在海外數十年的華人,上了年紀都會想起家的味道,這種落葉歸根的觀念是和中國人飲食積澱相融合的產物,中國講究吃,吃的文化已經超過了吃的本身,有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
「飲食是檯面上的東西,可以發展成一種令人羨慕的藝術;男女則是臺面下的東西,箇中滋味只要自己知曉。」 《飲食男女》,其中的「飲食」代表的是家庭的物質生活;「男女」則代表了人的情感。李安很好的將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男女兩性關係結合,兩者組成了家庭成立的必要因素。
影片中出現了六次家庭聚餐,都是以飲食為媒介,重點在兩代人之間的矛盾。
實際上飲食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李安設置了父親這個中國傳統「家文化」的執行者形象,父親老朱與女兒之間存在生活價值觀不同的表現,實質上就是中國傳統「家文化」與子女之間衝破家文化圍牆的衝突結果。中國的家文化是以家庭、家族為核心,以家業、家財等為物質基礎,以親情、血緣為紐帶所形成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綜合。
「家文化」奠基於先秦,自漢代「三綱五常」之說固定下來並被神聖化,後持續發展。
在《飲食男女》中,老朱所信仰的「家文化」核心就是修身、勤儉、孝順與和睦。
電影的最後一頓飯,不熱鬧很冷清,只有老朱和二女兒,但做菜的人變成了二女兒,我們知道這家人的愛得到延續,得到了回應和報答。另一方面也說明,談飲食,同時也要談「情」,在餐桌上,大家吃的是菜,嘴裡說的卻是情誼,吃喝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特殊的社交活動,中國菜的烹飪功夫講究「色、香、味、意、形」五品,感情亦如此,講究「經營」。
吃飯不是一個簡單的動詞,人為什麼要吃飯是一個至深的哲學問題。
無論西方還是東方,文化的亂象背後,吃飯都是雙方共有的主題。
作為橫跨中西的華人電影大師,李安的電影沒有大的故事架構,有的只是對日常生活的細緻刻畫和描述。人生的樣式,人人各有煩惱、各有心事、各有追求。生活在一起越久,屋子裡的空氣卻越是把人拉得越開,只有打開心房,才能走出自己。
我們要吃飯,我們也要生活,在吃飯中領悟生活。
蔡瀾有一本書叫《飲食男女》,裡面有很多關於「吃」關於「做菜」的金句:
「做菜是消除寂寞的最好方法,一個人吃東西的時候,千萬別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東西享受,生命就充實。」;「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灌輸,多儲存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複雜。」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
確實啊,不就是這樣嗎?
文原創,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