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首部奧斯卡獲獎電影,《飲食男女》有哪些驚豔世界的美食?

2020-12-28 凡一影評

如果讓我推薦一部代表中國美食的電影,李安的《飲食男女》是不二之選!

假以時日,也許你會忘記影片內容,但電影開頭三分鐘的美食製作場景肯定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這也是此部電影自1994年美國首映後,迅速火爆全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它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美食的瑰麗,隔著銀幕都能聞到香噴噴的美味。

老朱在炊煙升騰的廚房裡製作中國菜,把中國菜獨特的製作過程展現在全世界面前:殺魚不用刀,而是用筷子往魚嘴裡一插;

一隻只活蹦亂跳的蟾蜍油炸後塞進雞肚子裡熬湯;烤鴨不是放在烤箱裡,而是在一個大柏油桶裡;

殺鵝後,還要對著鵝嘴使勁吹氣,給它做人工呼吸;吃雞就更離奇了,拿錘子使勁砸…….

外國人看了這部電影後,覺得中國人做飯簡直是在變魔術。這些美食製作方法,恐怕國內許多人都不得要領。

一、為什麼要給鵝吹氣

廣東人對鵝喜愛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鵝不但可以做成鹹香肥美的滷鵝,還可以做成酥香盈潤的燒鵝。廣東人製作燒鵝有自己的獨門秘笈。每一隻酥香爆汁的燒鵝背後都經過一番刻苦修煉:封腔、吹氣、上色、燒制。這是燒鵝製作必不可少的四個步驟!

①封腔:鵝毛拔淨後,用針線將鵝屁股牢牢縫住。這樣燒制時,才能鎖住鵝的美味汁液,不會從屁股流失。

②吹氣:封腔完畢的鵝需要用管子插到鵝肚子裡,廚師將鵝肚子吹到鼓脹,拍起來像皮球一樣結實。這是一隻燒鵝具有筋骨皮的關鍵一步!經過吹氣後,鵝的每一寸肌膚都能夠受熱均勻,才能保證食客每一口都能吃到外酥內嫩。

③上色:紅潤油亮的燒鵝單是遠觀就讓人口水直流。上色前皮糖水的調製尤為重要。用麥芽糖調製的醬汁要濃淡適宜,太過黏稠或太過稀釋都會影響整隻鵝的上色效果。造成上色不均影響賣相。

④燒制:廣東特有的荔枝木,燃燒時的煙,雜質少而且有一股獨特的荔枝清香。能讓燒鵝也沾染上荔枝香味!

影片中,老朱給鵝吹氣後一把握住鵝脖子,然後放到鍋中澆汁上色。這顯然是廣式燒鵝的做法。南燒鵝北烤鴨,同樣是皮酥肉嫩,油脂盈潤的一鵝一鴨飛上大江南北每家每戶的餐桌。在老朱這位大廚眼裡,燒鵝和烤鴨是星期天的家庭聚餐必不可少的菜餚。

二、吃雞為什麼用錘子砸

電影中老朱家第四次家庭聚餐,這時小女兒家寧已經出嫁,餐桌上只有老朱和大女兒及二女兒。餐桌上依然是幾副僵硬的面容,老朱捧上一大塊石頭一樣的東西放在餐桌上,然後蓋上布,拿錘子猛力砸了又砸,大女兒被這聒噪聲吵得狂皺眉。

老朱砸的就是叫化雞。吃叫化雞不砸可不香。

叫化雞是江蘇一道傳統名菜。用荷葉將雞整隻包好,用細繩紮好,裹上一層泥土,大約1.5釐米厚。放到火裡燒制。燒好後的叫化雞外層泥土堅硬如石,需要用錘子將泥土砸掉,露出噴香油潤的整雞。

這隻叫化雞吃起來不但有雞的鮮香,更有荷葉的清香,如果裹雞的泥土是用酒罈土的話,雞肉還會另有一股酒糟香味。

老朱作為臺北圓山大飯店的廚師長,是臺灣碩果僅存的中國菜廚師,製作南北各式名菜對他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所以開頭三分鐘時間,老朱一人獨立製作了數十種中國名菜。讓吃貨們大飽眼福!

這麼不遺餘力地推廣中華美食文化,除了導演李安本身是一名吃貨,更與李安多年旅美生涯有關。

旅居美國這些年,家鄉的美食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他的心。自幼生長在美食遍地的臺灣,美國的漢堡包對於李安來說,簡直是一種惡夢。

1990年,李安開始他的導演生涯,從第一部電影《推手》,緊接著的《喜宴》再到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飲食男女》。李安毫不吝嗇美食在電影中的比重。《飲食男女》男主角老朱的大廚身份更讓李安對美食的偏愛可以展現得淋漓盡致。

看李安的《飲食男女》,得提前備一個大碗裝口水!這部電影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飲食男女》才是李安最好的電影
    其實,不但是女人,電影也一樣,真正好的電影,他們也走眼,他們看上的《臥虎藏龍》《紅高粱》等等,其實跟真正的中國好電影,比如《霸王別姬》,比如《活著》、《鬼子來了》都差很遠。甚至,有人說,他們看上的中國作家,也不是國內頂級的。 李安沒拿奧斯卡之前,大陸很多人並不了解他,得了奧斯卡,再看他以前的電影,才發現他真正的好電影是父親三部曲,其中第一好是《飲食男女》。
  • 李安的《飲食男女》才是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國」吧!
    今天CB君就要為大家奉上愛吃粽子,並且用作品裡的宴席為我們敘述人世百態的大導演李安的美食感官指南。作為電影史上第一位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榮譽的華人導演,李安用他精彩絕倫的作品打破了好萊塢對外裔導演的壁壘。
  • 豆瓣日曆 2020 年 10 月 23 日《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英語:Eat Drink Man Woman)是一部於1994年出品的中國臺灣劇情片,由李安擔任導演,以及由郎雄、楊貴媚、吳倩蓮和王渝文擔任主演。刻劃出家庭親情及世代隔閡的電影作品。而且,本片在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周」中,是首部成為開幕影片的臺灣電影。
  • 李安風雨兼程三十年電影路 執導電影回顧
    這之中,有過沉寂、低谷,當然也有過輾轉、浮現,他到目前最輝煌的成績莫過於拿過三座小金人(包括《臥虎藏龍》最佳外語片和《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兩次最佳導演。下面就對李安的主要電影作一次簡單的回顧。      推手(1991)   在拍第一部電影長片之前,李安的生活很艱難。後來他在多方面的幫助下,僅用24天拍完這部處女作。
  • 李安的《飲食男女》: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才有家的感覺
    優秀導演李安曾經拍攝過很多的電影,我覺得他得最好的電影就是《飲食男女》,因為這整部劇都是很有看點的,而且講的故事也是非常生動的。一說到飲食,很多人都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每一個人的基本追求,這種追求都被這部電影裡的一句很經典的臺詞解釋得非常貼切。那句臺詞只有簡簡單單的12個字:「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這句話說得多麼有道理,我竟然找不到更好的語言來替代這句話。
  • 找回「味覺」,一起品味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
    你是怎麼樣評價李安的? 拍電影很厲害? 《十年一覺電影夢》寫的很好? 你最喜歡李安的哪部電影?即便他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 在電影中,好像魂回來了。」因為心中有「夢」,才能支撐他渡過那六年賦閒在家的歲月,除了電影他別無選擇。
  • 豆瓣日曆 2020年10月23 日《飲食男女》
    今日主題影片:《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英語:Eat Drink Man Woman)是一部於1994年出品的中國臺灣劇情片,由李安擔任導演,以及由郎雄、楊貴媚、吳倩蓮和王渝文擔任主演。
  • 那些年的亞太電影節獲獎得主有李安嗎?
    那些年的亞太電影節獲獎得主有李安嗎?亞太電影節創建於1954年,原名「東南亞電影節」、「亞洲電影節」。每年舉行一屆,在成員國內輪流舉行,主要展映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影片。我們來看看1994年的第39屆亞太電影節獲獎得主都有誰吧!
  •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的家庭倫理衝突
    近日李安的新電影《雙子殺手》已於10月18日上映,恰巧我翻開了李安之前的作品,今天講的這部電影是《飲食男女》它是李安執導「父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曾獲得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其實在影片裡就有透漏,只不過表現的不是那麼明顯。
  • 李安:為電影而生
    這段苦悶的時間他大量看片,閱讀劇本,六年後他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一舉斬獲多個國內外大獎。 《推手》《喜宴》同時在臺灣獲獎,當時臺灣中央電影公司決定先拍排名第一的《推手》。之後的《喜宴》創造了當時票房記錄,在臺灣有一億兩千萬臺幣,在當時世界上也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一部片子。 《理智與情感》是當時李安去美國接拍的第一部影片,讓一個中國導演去拍簡奧斯汀的小說就好像是讓史匹柏來拍中國的《紅樓夢》,這讓很多人覺得是一場巨大的冒險。
  • 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鞏俐出演的佔了其中三部
    話說,在僅有的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中,鞏俐一個人獨佔三部,一起來看看吧!鞏俐三部:1991年《菊豆》、1992年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年《霸王別姬》30年前,1990年上映的《菊豆》是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張藝謀導演,鞏俐和李保田主演。
  • 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獨攬奧斯卡4項大獎
    李安在領取最佳導演獎時感謝了《少年派》的工作組,也感謝了電影之神對他的眷顧。   李安得獎 媽媽滿足   在頒發最佳導演前,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經拿下最佳攝影、視覺效果和音樂三大獎項,而媒體之前在這一獎項的預測中,李安的勝出概率大多排在史匹柏之後,但奧斯卡最終選擇了他。李安曾3度入圍最佳導演,這是他繼《斷背山》之後第2次奪得最佳導演獎。史匹柏已經獲得過7次最佳導演提名,同樣兩次得獎。
  • 李安導演電影《飲食男女》開篇這段廚藝秀 簡直太精彩!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熱播之後,才發現中國人的吃貨世界其實這麼豐富,也開創了一個新的美食電影和視頻的時代,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越來越流行各種各樣的美食節目和短視頻
  • 李安再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美媒:他比黑澤明成功
    」  為人低調含蓄的李安其實並沒有對奧斯卡抱很大希望,但在頒獎前,李安還是在美國展開了一系列造勢活動,並表達了「衝奧」的決心。李安表示,獲獎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影片3000名工作人員,「我希望可以得獎,因我是這艘船上3000名工作人員的船長。為了這獨特、沒明星光環的電影對這世界的意義、為了所有花費4年時間共同建築這個偉大幻影的人,我想要得獎。
  • 李安的電影,你最愛哪一部?
    李安的電影,你最愛哪一部?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那麼他導演的電影,你最愛哪一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電影吧。喜宴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喜宴》是1993年出品的一部同性題材電影,影片由李安執導,由趙文瑄、郎雄、金素梅等人參與演出。影片講述定居在美國的同性戀者高偉同為了打發從臺北而來逼婚的父母,與因為拿不到美國綠卡發愁的非法移民女畫家顧葳葳假結婚而展開的一連串故事。該片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是導演李安早年受到國際影壇關注的電影之一。
  •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從家宴中賞中華美食,品百味人生
    最近重溫了李安導演的經典電影《飲食男女》。這部影片在當時拿到很多大獎,同時也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最為經典的一部。在劇中,通過六場家宴,給觀眾傳遞飲食男女,人之大欲的觀點。也給觀眾帶來中華美食饕餮大餐。表面看著是不同時間段的家宴以及精美絕倫的大餐,但導演透過美食娓娓而來的講述著朱爸一家的愛情,親情,和友情。
  • 人為食亡:李安《飲食男女》中幾個絕妙的鏡頭的隱喻欣賞
    人心粗了 吃的再精也沒什麼意思《飲食男女》是李安1994年的作品,但是一直被譽為是他華語作品的巔峰。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深深被老朱的一波廚藝操作給吸引,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大學,對於這類片子我還不會欣賞。如今再次看這部電影,想要分享的有很多。如果說單從片名「飲食男女」,我腦海中蹦出的一個詞語是人之常情。
  • 李安:電影之道
    儘管如此,頭四部電影的成功,已然為他開拓出一片前所未達的新領域,《喜宴》打頭陣,《飲食男女》《理性與感性》再加以深化,李安順當地進入西片世界,開始跨界東西、走跨文化的路。《冰風暴》是他首部改變路線之作,背景放在1973年美國水門案聽證會、越戰停戰協議發生的關鍵時刻,當「極端父權形象」破碎、美國國家的創造力及家庭的凝聚力面臨逐步瓦解時,新秩序要如何建立?
  • 飲食男女
    本片是李安運用近代家庭變遷搭配細膩描述親情互動,因而享譽國際的『父親三部曲』之第三部曲,同時本劇於2019年由天作之合劇場改編為飲食男女音樂劇。本片細膩的刻劃出家庭親情及世代隔閡的電影作品。而且,本片在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週」中,還是首部成為開幕影片的中國臺灣電影。導演李安的「飲食男女」曾問鼎奧斯卡金像獎,他也曾帶著幕後廚師團隊,在國際影展中推展美食佳餚,展現中華廚藝的博大精深。
  • 《飲食男女》披著倫理皮的「美食電影」光看一遍開頭就口水流一地
    飲食男女,食之大欲存焉。《飲食男女》這部電影讓我嗅到蝕刻在靈魂中的時間的味道,兩個多小時的片子卻一點也不覺得長,重要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都有一桌豐盛的美食,原來這就是飲食男女。人是要吃飯的,我們也要生活,生活怎麼能總是波瀾不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