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視頻已成為了物聯網前端感知的關鍵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AI視頻已成為了物聯網前端感知的關鍵

慧聰物聯網資訊 發表於 2020-03-17 14:09:28

(文章來源:慧聰物聯網資訊)

物聯網與計算機、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被稱為先後出現的4次信息產業浪潮。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雷射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採集任何需要監控、 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採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3個重要特徵。

物聯網可追溯最早的鼻祖要算1990年由施樂公司發售的網絡可樂販賣機——Networking Coke Machine。這是一臺可以監測出機器內可樂是否有貨,溫度是否夠冰涼,並且能夠聯網的販賣機。物聯網技術分為四個層次:感知技術、傳輸技術、支撐技術、應用技術。物聯網結構層次分為三層,自下向上依次是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感知層是信息採集的關鍵部分,是物聯網的核心,是物物相連的基礎,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採集信息。

物聯網感知層的主要技術有:RFID技術、二維碼技術、智能視頻技術、衛星導航技術、Zig-Bee技術和藍牙技術等。感知層由基本的感應器件以及感應器組成的網絡兩部分組成。感知層主要設備包括二維碼標籤和識讀器、RFID標籤和讀寫器、攝像頭、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多種傳感器、M2M終端、智慧型手機、傳感器網關等,前端的感知設備主要功能與人體結構中五官和皮膚的作用類似。

M2M(Machine to Machine)指的是將數據從一臺終端傳送到另一臺終端,比如紅外發射與接收器,上班用的門禁卡與讀卡器,超市的條碼與掃描儀,再比如日前比較流行的NFC手機支付。它包括了多種不同的感應方式。多種傳感器指的是採集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信息的傳感器,通常一種傳感器只能採集1-2種信息,無法獲得物物相連的所有信息。

傳感器網關是感知層的的通信設備,通常它無法採集信息。ZigBee定位技術、超寬帶室內定位(UWB)技術、藍牙定位技術、Wi-Fi定位技術與超聲波定位技術都具備定位功能,多數易於聯網,但是它們發送的距離較小,其使用範圍有限。智慧型手機具備識別定位與通信功能,其發送的信息多數情況下可以代表某一人物個體,但由於隱私權受保護,對其使用受到限制。

二維碼是用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間的矩形方陣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新一代條碼技術,由一個二維碼矩陣圖形和一個二維碼號,以及下方的說明文字組成,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二維碼的識別應用具有成本低、信息量較大,識讀速度快,全方位識讀等特點,但也存在掃碼距離不能太大,不能雙向交換信息,標籤易於被替換、自動識別較為困難的不足。

用戶可以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全天候、連續、實時的三維導航定位和測速。其特點是不需要sim卡,不需要連接網絡,只要在戶外,基本上隨時隨地都可以準確定位。但是終端設備啟動後搜索衛星的時間一般需要2分鐘左右。另一個缺點是信號不能透過金屬和鋼筋水泥混合物,因而不能在室內如地下停車場、高橋下、密集的樓房下使用。

攝像頭是一種光學信息傳感器,具有視頻攝像/傳播和靜態圖像捕捉等基本功能,它是藉由鏡頭採集圖像後,由攝像頭內的感光組件電路及控制組件對圖像進行處理並轉換成電腦所能識別的數位訊號,然後藉由並行埠或USB連接輸入到電腦後由軟體再進行圖像還原。傳統的攝像頭能夠自動獲得的信息量較少,通過系統平臺的視頻分析功能可以識別車牌數字。

人是通過觸覺、聽覺、嗅覺、味覺、視覺來感知世界,其中視覺是人最重要有效的信息獲取方式。智能攝像機作為一個高級的物聯網終端,會成為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眼睛」,成為高價值的信息獲取方式,給產業物聯網提供輸入,進而推動產業產生更大價值。

2010年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李子青教授提出「智能視覺物聯網」的概念。視覺物聯網涉及物聯網的視覺感知部分,利用各類圖像獲取傳感器,包括監控攝像機、手機、數位相機,獲取人、車、物圖像或視頻視覺數據,提取視覺標籤並採用智能分析技術對視覺信息進行處理,提取視覺標籤,為後續利用提供支撐。2010年7月,《智能視覺物聯網》的創意在「2010中國物聯網創意和應用設計大賽」中獲獎。

智能視覺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視覺傳感標籤、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通過公共場所管理、智能樓宇、交通管制、學校、監獄、金融、社區、個人視頻設備等終端用戶搭建起「智能視覺物聯網」,能夠實現對資源的統一監控、管理和調度,因此智能視覺物聯網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智能視覺標籤系統 - 作為智能視覺物聯網信息處理的核心部分,對視覺感知範圍的人、車或其他物件、對目標標籤物體的身份及其實時狀態進行智能分析,對其進行「貼標籤」處理,並輔以標籤屬性包括名稱、ID、屬性、地點、運動狀態、行為等(見下圖)。與RFID物理標籤相比,智能視覺標籤系統的特點是:(a)通過無源方式提供標籤信息,(b)屬於虛擬表現性質,(c)打破距離限制,可以遠距離獲取。

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使得具備人工智慧的攝像機能夠從其拍攝的視頻中獲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和數據。隨著人工智慧賦能攝像機,視頻監控智能分析開始「前移」,尤其是AI技術的成熟應用,開啟了監控攝像機發展的新紀元,加速了智能感知前端的普及應用。AI視頻成為物聯網前端感知的重要手段。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選擇合適的物聯網智能網關是物聯網項目的關鍵
    由此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2003年非典疫情,那場疫情蔓延到全國,成為國人記憶深刻的一場災難。 所幸的是,如今的2020年和2003年已全然不同,在應對此次疫情時,迅速發展的信息科技,日益強大的基建能力以及不斷成熟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正在賦予此次抗疫戰更多的可能性。在這次生死時速的戰「疫」中,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應對疫情的新「武器」。
  • 物聯網應用「多點開花」 助重慶邁向智慧時代
    這些並不是科幻電影裡的情節,而是兩江新區網際網路產業園內一間「智慧公寓」真實呈現的場景,也是重慶「5G雙千兆」網絡(5G+千兆寬帶)、智能家居、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重慶,已發展成為國家物聯網產業發展重點區域之一,物聯網應用及平臺建設已走在全國前列。
  • 【看效果】物聯網應用「多點開花」 助重慶邁向智慧時代
    ……這些並不是科幻電影裡的情節,而是兩江新區網際網路產業園內一間「智慧公寓」真實呈現的場景,也是重慶「5G雙千兆」網絡(5G+千兆寬帶)、智能家居、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重慶,已發展成為國家物聯網產業發展重點區域之一,物聯網應用及平臺建設已走在全國前列。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手機白皮書—AI重新定義光感知
    增強光感知系統的協同性,進而提升性能,豐富功能,增強效果。2)在智慧型手機領域,AI與光感知系統緊密結合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生物識別和手機拍攝。在生物識別領域,屏下技術已成為新的熱點。而計算攝影已被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拍照中。 市場綜述:1)AI+光感知系統主要由軟硬體兩部分組成。硬體部分包括:屏幕、鏡頭組、晶片。
  • 產業升級新動能——看AI數據如何喚醒家居的智能感知
    當前智能家居產品線不斷豐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智能音箱市場,家庭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電、智能中控、智能影音等家居產品也日益成熟。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突破2億大關,較上年增長33.5%。預計今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就將達到6000億元,到2023年智慧家居設備市場規模將接近5億臺,智慧家居將成為物聯網支出最高的領域。
  • 智慧燈杆標準化白皮書: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
    (二)新基建戰略定位成為物聯網發展新動力如今,物聯網邁入第二個 10 年,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範圍並在「兩會」上將「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等一系列措施成為物聯網發展的新動力。智慧燈杆系統架構如圖 1-2-2 所示,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組成。感知層主要包括各種物聯網感知終端,如智慧照明模塊、信息發布模塊、視頻監控模塊、環境監測模塊、通信服務模塊、能源服務模塊、一鍵求助模塊等,用於採集或發布傳感數據等。
  • 物聯網+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的進化方向
    物聯網+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的進化方向 讀芯術微信公眾號 發表於 2021-01-05 12:05:32 世界正處於變革時代,這一時期的重要性可比肩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
  • 物聯網環境下金融安全風險及防護建議
    文 / 中國工商銀行業務研發中心 閆海林 李亞敏 張茜隨著物聯網技術在金融領域的不斷應用,物聯網開始進入與金融深度融合的階段,物聯網金融逐漸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物聯網技術在給金融業帶來業務革新的同時,也將引入新的安全風險。
  • 廣東省超高清視頻前端系統創新中心啟動 創始股東包括4K花園、扳手...
    【TechWeb】11月4日消息,日前,廣東省超高清視頻前端系統創新中心正式啟動。據了解,該創新中心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下成立,創始股東包括超訊通信、4K花園、博冠光電、扳手科技、科學城投資集團等5家5G+超高清前端系統的企業。
  • 泛在電力物聯網進行時|智慧感知賦能浙江堅強電網
    80後博士鄭偉彥是全國首個虛擬AI配網調度員「帕奇」研發團隊的成員,他所在的杭州濱江供電分公司正在積極打造區縣級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範區。2019年,杭州供電公司大膽創新,提出在濱江供電分公司調整內設機構的試點建議——打破傳統的專業條塊壁壘,將運檢建設、市場營銷整合為資產運營部、市場客戶部(網際網路事業部),使其更加契合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
  • 物聯網營銷未來趨勢是什麼?
    尤其是線上的數字營銷生態基本構建完成,搜尋引擎、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移動視頻、垂直平臺、電商平臺等線上媒體已呈現平臺化、閉環化和智能化的特徵。營銷的數位化進程正從廣告向營銷全鏈條的數位化進程方向演進,從過去Adtech(廣告技術)逐漸整合為Martech(營銷技術)。
  • 物聯網不僅僅是M2M
    可否分享一下您對此的看法  M2M,即Machine-to-Machine,機器對機器通信(或者說物聯網)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現實,各種設備已開始相互通信,物聯網一直在不斷發展。下一個發展階段將是「物物互連」,即多種設備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連接在一起,讓它們能夠彼此之間進行通信。
  • 找尋智能傳感領域的「隱形冠軍」,SIA聯盟感知領航獎正式啟程
    上海2020年6月23日 /美通社/ -- 為鼓勵技術創新、幫助企業品牌價值提升,見證並記錄智能傳感領域的創新發展歷程及市場成果,推動智能感知上下遊產業鏈產業化進程,獎勵在技術創新及促進技術成果產業化發展中做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將舉辦首屆「感知領航獎
  • 射頻前端關鍵元件LTCC供需缺口持續擴大
    打開APP 射頻前端關鍵元件LTCC供需缺口持續擴大 木森 發表於 2020-12-11 15:18:43 供需缺口下,漲價潮持續蔓延,這次是射頻前端關鍵元件LTCC。
  • 童恩:中國移動"四個統一"推進物聯網規模發展
    第一,物聯網示範工程在國內的示範效應還不強;第二,物聯網市場需求對象觀點不同,行業要求高低不一,而行業人員和信息人員對相關知識也了解不夠;第三,物聯網推廣難度大;第四,資源開發不同。物聯網發展有很多配套,比如說信息共享機制,機制要率先建立起來。比如說安全性要求安全性信息配套需完善起來,物聯網才能發展往下推進。很多行業擁有資源多,但資源是否能共享,大家怎麼樣去共享,怎麼去保證企業利益?
  • 威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秘鍾喜玉:物聯網迎來紅利...
    談及威勝信息在物聯網時代的角色,鍾喜玉表示,威勝信息在物聯網概念還未面世時就已經在踐行物聯網思維,目前在電力物聯網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威勝信息是物聯網行業為數不多的從晶片到通信網管,以及關鍵細分市場具備完整產業鏈核心技術的服務商,後續也計劃在晶片邊緣計算能力上發力,通過通信晶片的提升發力到通信模塊、組網,幫客戶形成一個完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 國產EDA軟體的痛點與挑戰:全流程布局 AI、物聯網新變量突圍
    此時,EDA軟體就承載了決定成敗的關鍵意義。 EDA軟體有多重要?如果將晶片比作子彈,那麼EDA軟體就是製造子彈的工具。縱觀國內EDA行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全流程產品布局的不足。EDA 軟體要覆蓋 IC 設計、布線、驗證和仿真等所有方面,而國產 EDA 很多隻涉及到其中的一部分環節。
  • 千億級賺錢風口已至:物聯網引爆新藍海,誰在快速突圍?
    這意味著,物聯網技術已然開始邁入成果轉化與落地的階段。 毫無疑問,物聯網正在重塑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從製造業層面到零售物流、從醫療保健到農業環保,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系統已深入到各行各業。 與此同時,眾多企業也開始紛紛涉足物聯網產業,掘金萬物互聯帶來的新浪潮與新機遇。
  • 萬億級風口已至:物聯網黃金時代引爆新藍海,誰在超速突圍?
    這意味著,物聯網技術已然開始邁入成果轉化與落地的階段。毫無疑問,物聯網正在重塑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從製造業層面到零售物流、從醫療保健到農業環保,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系統已深入到各行各業。與此同時,眾多企業也開始紛紛涉足物聯網產業,掘金萬物互聯帶來的新浪潮與新機遇。中信證券分析預測,物聯網將成為超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 國動信息打造感知信號接入網
    因此,網絡和應用是5g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在網絡方面,國東集團創建了共建共享模式,幫助運營商加快5g網絡建設;在應用方面,國東集團旗下國東信息依託現有通信塔建設感知信號接入網,解決物聯網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創造新的共建共享模式,幫助5g網絡充分釋放其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