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毒皇后李鳳娘:家有悍婦,到底多可怕?

2021-02-07 那些年


南宋一朝,存在感強的女性角色並不多。宋光宗的皇后李鳳娘算一個。


只不過,這是一個讓人恨到牙癢的角色。因為她從嫁進宮後,就一刻不消停地——她殘暴善妒,把皇帝嚇出了病;她挑撥離間,把夫家搞得一團糟;她還霸道專橫,縱容娘家人作威作福……


把這樣一個悍婦娶進門,絕對是南宋皇室幾代人的噩夢!

 


李鳳娘是不折不扣的將門之女,她的父親是慶遠軍節度使李道。之所以取名李鳳娘,是因為據說她出生時,有黑鳳凰聚集在李道軍營前的石頭上。



後來李道出師湖北,聽說當地道士皇甫坦善給人看相,便請他給女兒看相。結果皇甫坦一見李鳳娘,便驚呼其「母儀天下」。然後,大家就都當真了,想方設法把她往宮裡嫁。


後來皇甫坦見到宋高宗,把李鳳娘的傳奇故事講給他聽。沒想到宋高宗也認真了,當即表態:娶了!


這樣一個「寶藏女孩」,當然要留給自己最器重的兒孫!


誰能獲得這份榮耀呢?當然是恭王趙惇(dūn)——孫輩裡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人。

趙惇是宋孝宗(宋高宗的養子)的第三子,為孝宗原配郭氏所生。不過,郭氏共生了四子:長子趙愭,為鄧王;次子趙愷,為慶王;三子趙惇,為恭王;第四子早夭。起初,宋孝宗是立了長子趙愭為太子,但不久趙愭病逝。按理說,這時太子之位應該輪到次子趙愷。但宋孝宗卻偏愛老三趙惇,認為趙惇「英武類己」。這麼說不是沒有根據的。趙惇為恭王時,跟老師討論前代歷史,經常旁徵博引、語出驚人,令老師都自嘆弗如。而對於交給自己的工作,趙惇也總是細緻嚴謹,因而得到各方稱讚。基於種種原因,宋孝宗索性跨過老二,直接立了老三當太子。


趙惇和李鳳娘,一個是炙手可熱的皇位繼承人,一個是天生麗質的將門千金,乍一聽,似乎也算般配。可是娶進門之後才發現——這門親事,簡直大錯特錯!

 



公元1189年,趙惇受宋孝宗禪位,登基為帝,是為宋光宗。


之前,人們的焦點總是他父親身上。畢竟他的父親太出色——文韜武略、孝行天下,帶領偏安一隅的南宋進入了「乾淳之治」。所以當他父親禪位時,大家都戀戀不捨,可是卻往往忽略了他——趙惇這個四十三歲的男人,已經在太子位上等了十八年。


趙惇登位之初,其實頗有父親的風範。革故鼎新,開言納諫,摒除小人,薄賦緩刑,頗有把「乾淳之治」發揚光大之勢。


可是沒多久,他就病倒了。為什麼病呢?除了「候場」太久有些積怨外,最主要的原因的還是被皇后娘娘給嚇的!



有一次,趙惇洗手時見端著盥盆的宮女雙手細白,心生喜歡,不料被李鳳娘看在眼裡。幾天後,李鳳娘派人送來一個盒子。光宗打開一看,裡面裝的竟是上次那個端盆宮女的手


一個普通宮女因為手白而被皇帝多看了一眼都要遭此酷刑,那麼那些被寵愛的妃嬪,又會是怎樣的命運呢?


早年,宋高宗賜給趙惇一名侍姬黃氏,趙惇對黃氏頗為寵愛,即位後便將她封為貴妃。紹熙年間,黃貴妃病了,茶飯不思,用盡名貴藥品,皆不見療效。趙惇心疼不已,於是想方設法,張榜求醫,最後竟然用了一位江湖郎中的「冰糖紅果」方子治好了貴妃的病。而這據說就是「冰糖葫蘆」的起源。

然而,專橫殘暴的李鳳娘哪能吃得下這口醋?於是她趁趙惇一次出宮祭祀之機,將黃貴妃殘忍殺害,隨後告訴趙惇說是她自己暴亡


趙惇當然不信啊,但是驚駭痛心之餘,他除了哭泣,居然連質問皇后的勇氣都沒有!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與第二天祭祀時發生的一連串怪事,直接導致光宗精神崩潰,一病不起,從此無法正常處理朝政,南宋國運開始急轉直下。

 



李鳳娘不僅把皇帝嚇出了毛病,還把夫家上下攪得一團糟。


早在她還是太子妃時,就開始在宋高宗、宋孝宗和太子趙惇之間搬弄是非了。她曾當著高宗、孝宗的面數落太子身邊的人,宋高宗聽後很是不滿,甚至流露出悔恨之意,對吳皇后說:「是婦將種,吾為皇甫所誤。」都怪道士皇甫坦矇騙我,不然我怎麼會找來這麼一個將門潑婦?



宋孝宗也不滿兒媳婦的所作所為,曾嚴厲訓斥她說:「你應該學太上皇后(指宋高宗皇后吳氏)的后妃之德,若再插手太子事務,朕就要廢掉你!」李鳳娘不僅不引以為戒,反倒記恨在心。


後來太子趙惇繼位,李鳳娘被立為皇后。有了權勢之後,她更是任性妄為。當時,宋孝宗聽說兒子病了,十分關切,召御醫配了名貴藥方,打算等趙惇來問安時,給兒子試服。結果有宦官趁機興風作浪,告訴李鳳娘說:「太上官家(宋孝宗)合藥,欲待皇上前去問安,即令服飲。倘有不測,豈不貽宗社之憂麼?」意思是宋孝宗可能別有用心。


李鳳娘本來就對公公孝宗頗有怨言,於是藉機火上澆油。幾天後,她當面向宋孝宗提出要立自己的兒子趙擴為儲。宋孝宗沉吟不答。李鳳娘按捺不住,竟然責問公公說:「古人有言,立嫡以長,我是六禮所聘,趙擴又是我親生的,為什麼不能立為太子?」



宋孝宗並非宋高宗的親生兒子,所以李鳳娘這番「話裡藏話」,自然惹得宋孝宗大怒,當即拂袖而去。


李鳳娘回去後,不但向趙惇哭訴,還添油加醋地說了合藥一事,暗示孝宗想謀害他。趙惇信以為真,從此與父親的關係疏遠起來。




由於趙惇即位後病情時好時壞,無法正常處理朝政,所以,從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開始,「政事多決於後」,大權旁落李皇后之手。


悉數歷史上那些幹政的女性,包括呂后、武則天等人,往往是具備一定的政治抱負和權謀手腕。但李鳳娘,似乎既沒遠大抱負也沒什麼權謀手腕。權力對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為娘家大撈好處——


她主政後,封娘家三代為王,侄子孝友和孝純皆官拜節度使。她娘家的家廟也超越制限,廟裡的衛兵居然比太廟還多!皇后回家朝拜家廟,一次性推加恩澤給二十六位親屬,一百七十二位家臣,下至李家的門客,也奏請補官……自南宋中興以來,從未發生過這等奇葩之事!



宋光宗趙惇不但朝政受李皇后操控,連行動也被她幹預。孝宗重病臨終前,欲見光宗及兒媳最後一面,懦弱的宋光宗得不到李皇后的同意,竟不敢前去探望父親,大臣紛紛上書要求宋光宗去看望孝宗,但光宗始終不予理睬,就連孝宗大殮之日,兩人都不理不聞。


結果就是,趙惇與李鳳娘的不仁不孝,激起朝野公憤,最後一起「被下課」(關於趙惇的禪位之謎我們明天再細聊)。


常言道,家有賢妻,三代受益。可是如果家有李鳳娘這樣的悍婦,恐怕至少三代會遭殃。還是那句老話:娶妻娶賢不娶色,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對於家庭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悍婦李鳳娘為什麼能以一個女人之身徵服三代皇帝?
    於是,就將李鳳娘誇得只有天上有,人間無。  大家都知道,整個宋朝的皇帝沒有幾個是正常的。而到了南宋,都是只知道偏於一隅一心求個太平就完事的主。哪有看相貌就能知道人品的,但皇帝卻相信了。宋高宗雖然高壽,但無子嗣,養了趙匡胤這一脈的後人在宮中,當時還不是太子。於是,宋高宗將李鳳娘聘為趙眘兒子趙惇的妻子。
  • 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為何砍下宮女雙手送給皇帝?
    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她的名聲不太好。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朝臣李道的次女,宋光宗還沒有登基就和他結婚,後來宋光宗成了皇帝,李鳳娘順理成章成了皇后,這李後並沒有做啥好事。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一個嫉妒心理非常強的女人,所以她在後宮打擊了所有與自己後來,由於宋光宗身體不好,這位皇后變得更加霸道,開始佔領政權,行使最高權力。如果這位皇后有這個能力也是可能的,但最重要的是她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想要保持朝政。最終,她手中的權力成為給自己老家人帶來利益的工具,她不僅為自己老家的人封王,還封了很多官員,連老家的門戶都給了官員。
  • 慈懿皇后李鳳娘,一個連續折磨三代大宋官家的「奇女子」
    本期導讀慈懿皇后李鳳娘是南宋第三代帝王宋光宗的皇后,她在南宋後宮中絕對是一個異類,或者說她在中國古代後宮史上也是一個現象級的人物,她一沒有心腹死黨,二沒有雄厚的家庭背景,三沒有過人的膽略智謀,可就這麼一個「三無皇后」居然就憑藉著自己的潑婦脾氣把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代南宋官家虐的體無完膚
  • 千年難遇的悍婦李鳳娘
    宋孝宗像雖然沒有什麼耀眼的功績,但是在滿是草包和包的南宋皇帝中,孝宗畢竟是最努力的那個。因而,後世對孝宗的評價都還算不錯,把他的統治時期稱為「乾淳之治」。按照「隆興和議」的規定,金宋是叔侄之國,南宋皇帝對金朝皇帝要自稱侄皇帝。孝宗當時已過花甲之年,他本來就對宋金不能平起平坐耿耿於懷,現在你又讓他稱呼比自己小四十多歲的金章宗為叔叔,這無異於當眾扇他的耳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乾脆效仿趙構,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趙惇,自己退居重華宮當起了太上皇。趙惇即宋光宗。
  • 南宋悍後李鳳娘:挑撥是非一把手,逼瘋皇帝第一人
    而有一個妃子,她晚生於呂后和武則天,名氣也不如前者,做出來的惡毒事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此人是誰?她就是南宋乃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悍婦皇后——李鳳娘。結果皇甫坦在李家三個女兒裡一眼相中了李鳳娘,並且對他父親說:「你這個女兒面相不錯,將來肯定會母儀天下。」皇甫坦回宮後將這個消息告訴當時的宋高宗。宋高宗聽他的描述,覺得李鳳娘貌美又有皇后之名,便下旨讓自己孫子趙惇迎娶李鳳娘為妃,並封她為封榮國夫人,後來改封定國夫人。
  • 南宋最彪悍的女人李鳳娘,妃子當物品賞賜,挑撥皇上太上皇關係
    學習傳統的歷史,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政治、經濟這些冷冰冰的,實際上歷史可以是有趣的搞笑的不同尋常的,我們對這個歷史上皇后的定義一般是打理後宮井井有條的,或者溫婉賢淑、知書達理、小心翼翼的害怕因為自己做不好牽連到家人,可南宋有個奇葩皇后,足可以顛覆你對傳統皇后形象的認知。
  • 悍婦皇后李鳳娘,不斷在三代皇帝間搬弄是非?成為宋光宗的噩夢
    放眼整個王朝,能夠影響朝政的后妃並不少見,但是南宋王朝有這樣一個皇后能夠三代帝王的絕無僅有。比武則天、慈禧的心狠手辣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人叫李鳳娘,是宋光宗的皇后。傳說她出生的那天,有一群烏鴉在李家的屋頂,他父親就覺得這是個好彩頭所以就請了一位相士給她女兒看相,果不其然相士看到李鳳娘嚇了一跳,說李鳳娘以後前途無量。
  • 彪悍皇后李鳳娘可以殘忍到什麼程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中國古代,彪悍的皇后還是有不少可以拿出來讓人津津樂道的。比如漢朝的呂后、隋朝的獨孤皇后,明朝的馬皇后等等。今天,我們講的這位女主角是南宋光宗的妻子,李鳳娘李皇后。有一次趙惇在宮中洗手,剛巧留意到捧著洗手盆的丫環那一雙白滑細嫩的雙手,他就稱讚了一句:真美。因為他也知道李鳳娘生性彪悍,都沒有敢去摸一摸。可這事兒還是李鳳娘給知道了,結果當日下午,李鳳娘就派人送來了一個包裝精美的食盒給宋光宗,趙惇以為這啥好玩意兒呢,急匆匆地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雙手,嚇得他不能言語,此後還病了好幾天。不難想像,李鳳娘會如何對待宮中的那些嬪妃。
  • 李鳳娘:彪悍的皇后人生不需要解釋
    宋朝有個悍後,她就不走尋常路,能夠一個人搞定老公和公公,還搞得兩人不和,不要說在宋朝歷史上少見,就連整個歷史上都少見,這個悍後就是李鳳娘。李鳳娘能夠當上皇后,魯速相信更多的是炒作,她是官慶遠軍節度使李道的女兒,據說李鳳娘出生的時候有很多黑鳳在他們家門口聚集,於是家人就取名李鳳娘。
  • 歷史上著名的悍後李鳳娘:逼瘋皇帝氣死太上皇
    趙惇在繼位之後,便讓自己的王妃李鳳娘成為皇后,她出生在將士之家,她的父親是李道,曾經跟著嶽飛北伐。據說李鳳娘在出生的時候,她的父親看見有幾隻黑色的鳳凰在他老婆居住的帳篷上盤旋不走,於是在她出生之後,便取了這個名字。
  • 李鳳娘:宋朝的「潑婦」皇后,皇上都管不了?
    傳說她在出生的那晚,門口聚集了許多黑鳳,久而不散,因此家人取名為李鳳娘。在當時,有一個道士叫皇甫坦,非常擅長看相,李道便把他請到家裡給女兒看相。在看到風娘時,皇甫坦非常驚訝,直說此女是做皇后的名,他日必定大富大貴。這話傳到了宋高宗耳邊,馬上叫太子趙惇娶她為妻,宋光宗趙惇登基後,李鳳娘也跟著成為皇后。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沒想到長相貌美的李鳳娘,竟然是個蛇蠍美人。
  • 後宮的毒玫瑰
    魏文帝曹丕的新寵郭氏,也是毒玫瑰一朵。她對曹丕的前妃甄氏嫉妒不已,非置甄妃於死地不可。於是她一有機會就給曹丕吹枕頭風,說甄妃的壞話,後來甄妃被曹丕賜以自盡。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氏以節儉善諫而母儀天下,青史留名。但她發起毒來,也是要死人的。獨孤氏對文帝防範甚嚴,不容許他染指其他女色。
  • 給嶽飛徹底平反的南宋權臣韓侂胄是怎麼樣一個人?
    經過一番認真籌備後,紹熙五年(1194年)七月,太皇太后吳氏下詔,以宋光宗「曾有御筆,自欲退閒」為由,立皇子趙擴繼位,尊宋光宗為太上皇。一場披著合法外衣的政變,在宋光宗、李鳳娘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宋光宗對此剝奪他合法帝位的政變,始終不同意、不承認、不甘心,卻已經是無可奈何了。嘉王繼位,是為宋寧宗,冊立韓侂胄的侄孫女為皇后。
  • 李鳳娘憑什麼能讓三個帝王懼怕?
    只有少數的男人才是真心的怕老婆,這類男人要麼就是自己性格上非常的軟弱,要麼就是自己的妻子非常的強勢,總之這些男性肯定會有很弱勢的一面,才會因此懼怕自己的媳婦。我們知道這種情況主要是發生在現在,是因為現在女生的地位提高了,所以很多女性有自己的經濟收入有自己的底氣,因此才能夠做到這樣。在古代就不同了,古代是男權社會,女性的地位非常低,所以我們幾乎是沒聽說過古代有男性怕老婆的。
  • 南宋這位力主抗金北伐的宰相到底該不該打入《宋史》奸臣傳?
    九世卿家一朝覆,太師宜誅魏公辱。後來不悟有前車,突兀眼中觀此屋。這是宋人劉淮的一首詩,感嘆韓侘胄的生前身後事。後人認為韓侘胄是南宋「開禧北伐」的罪魁禍首,是個大罪大惡之人,其實人們常常以成敗論英雄,韓侘胄無罪無大惡,北伐興兵也不全是韓侘胄的錯,他志大才疏,北伐倉促,急躁的心理認為一切唾手可得,結果失敗。
  • 歷史上最成功的婢女,大皇帝19歲,差點就成為了皇后
    促:「陛歡喜,這有何筆?在寢官裡,陛下夜夜安妃,來走去,宵需三晃?」成化皇帝說道:「不是夜夜住在一起嗎?」萬貞兒嘆口氣,說道,「唉;只怕好景不長了。」皇帝說道:「何出此?」萬貞兒答道,「今兩宮太后正在為陛下選定皇后。妾妃思想,家父犯了補充正理邊,妾妃四歲入官,蒙太皇太后大願,留養宮中,當長命充作官女,召入仁壽官管理衣飾。
  • 陳二虎:南宋亡國幼主趙顯的結局有多悲涼?
    三月十三日,趙顯與全太后等沿運河北上,隨從北上的有隆國夫人黃氏、福王趙與芮(據說當時有降元的宋將對伯顏進言:「福王趙與芮是宋理宗親弟,宋度宗生父,福王家多子侄,大宋根本猶在」,於是,福王一家全部被迫北上)、沂王趙乃猷、駙馬楊鎮等數千人。
  • 皇帝御題、皇后題詩,他的梅花圖到底有多美?| 踏歌行
    親筆題詩的人,比馬麟地位更顯赫,她是南宋寧宗皇帝最心愛的女子,楊皇后楊妹子。,她有一句經典的題圖詩: 「人世難逢開口笑,黃花滿目助清歡。」 這位多才多藝的皇后,喜歡在馬氏父子作品上題詩寫字,有人讚譽她是南宋最出色的女書法家;也有人詬病說她是宋皇朝書法水平每況愈下的見證。 我們足以看出楊妹子的才華。 皇后親自為一位畫家題詩,可見,馬麟的作品,深得宮廷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