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御題、皇后題詩,他的梅花圖到底有多美?| 踏歌行

2020-11-24 騰訊網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記舊香。

開到寒梢尤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主持人:佛山電臺著名編劇 小苑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有禪。

佛山電臺書畫藝術欄目——《踏歌行》

與你相遇,從此我們相約,一起徜徉於中國經典詩、書、畫藝術殿堂。

穿越時空,歌詠古風。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記舊香。

開到寒梢尤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圖1、南宋 馬麟 疊冰綃圖軸 楊妹子題圖詩)

一首題圖詩,題於著名南宋畫家馬麟一幅流傳工筆花鳥佳作《層疊冰綃圖》上。親筆題詩的人,比馬麟地位更顯赫,她是南宋寧宗皇帝最心愛的女子,楊皇后楊妹子。

(圖2、南宋 馬麟 疊冰綃圖軸 絹布)

楊妹子,這署名個性十足自信滿滿,她有一句經典的題圖詩:

「人世難逢開口笑,黃花滿目助清歡。」

這位多才多藝的皇后,喜歡在馬氏父子作品上題詩寫字,有人讚譽她是南宋最出色的女書法家;也有人詬病說她是宋皇朝書法水平每況愈下的見證。

我們足以看出楊妹子的才華。

皇后親自為一位畫家題詩,可見,馬麟的作品,深得宮廷賞識。

(圖3、南宋 馬麟 疊冰綃圖軸 放大)

馬麟,南宋畫家,父親,是顯赫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

馬麟也是宮廷畫師,流傳下來的作品並不多,至於後世評價,《畫史會要》是這麼寫的:

「(馬)麟不逮父。(馬)遠愛其子,多於己畫上題麟,蓋欲其章也。」

馬麟的父親馬遠,為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的畫院待詔。

馬遠從曾祖到祖父,從父親到伯父、兄弟,連同自己的兒子馬麟,一連五代人都是畫院畫家。其曾祖馬賁善畫花禽、人物、佛像,當時就已經形成「馬家」風格,之後為北宋徽宗朝宣和畫院待詔。

祖父馬興祖是高宗紹興年間的畫師,精於鑑別古代文物,工花鳥,亦擅畫人物。

叔父馬公顯與其父馬世榮在人物、山水、花鳥畫上無一不工,紹興年間任職待詔,並獲「賜金帶」。

馬遠其兄馬逵,也長於山水、人物,尤工花鳥畫,造詣頗深。

而兒子馬麟則工人物畫、 山水、花卉,曾為畫院祗侯。

馬麟的作品在南宋名畫遺傳當中並不多,傳世以梅花圖為主。無論有古人到今人眼中,都冰肌肉骨別具清馨,或雖未夠沉穩但卻尤為驚豔。

(圖6、南宋 馬麟 梅竹圖頁1)

南宋畫家馬麟的《層疊冰綃圖》軸,《橘綠圖》冊頁現均藏故宮博物院;

(圖7、南宋 馬麟 梅竹圖頁2)

馬麟有一幅構圖十分精妙的《梅花圖卷》,收藏於美國普林茂伯頓大學博物館,上面裝裱時寫明「宋高宗御題馬麟梅花圖卷」。

(圖8、南宋 馬麟 梅花圖卷 全圖)

(圖9、南宋 馬麟 梅花圖卷 局部1)

把真偽放一邊,我們細看這幅畫,藝術價值是相當的,偶然發現這署名「臣 馬麟」的梅花圖卷,確實是被驚豔了一下。

(圖10、南宋 馬麟 梅花圖卷 畫芯)

(圖11 、南宋 馬麟 梅花圖卷 局部2)

(圖12 、南宋 馬麟 梅花圖卷 局部3)

隨畫卷徐徐展開,從雪梅到紅梅,曲幹橫斜間,令觀者仿佛踏雪尋梅而去,似「更行更遠還生」,正是: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相關焦點

  • 關於趙佶聽琴圖真筆問題——趙佶題了字,沒有代筆的意義!
    就是這幅「聽琴圖」,據胡敬「西清札記」,他大罵在上面題詩的蔡京,說他公然敢於在皇帝畫筆的上面正中題詩,這簡直是肆無忌憚。這在封建專制時代看來,胡敬的說法是有理由的,臣子們如何可以在皇帝的畫筆上面,而且是在正中題詩呢?這一個問題,也是值得分析一下的。應該說,無論如何,蔡京不應該而且不敢在這一圖的上面正中題詩的。
  • 詩意採擷|題詩紅葉是良媒
    關於「紅葉題詩」的佳話,不但早在唐代就有記載,而且還存有多種多樣的傳說。據孟棨(唐)《本事詩·情感(六)》記載:唐玄宗時,顧況於洛苑中得一大梧葉,上題詩云:「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亦題詩葉上,從上遊放於水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
  • 美智子皇后到底有多美?她一人承包日本皇室顏值,盡顯東方優雅
    美智子皇后到底有多美?她一人承包日本皇室顏值,盡顯東方優雅美智子皇后到底有多美?她一人承包日本皇室顏值,盡顯東方優雅美智子皇后到底有多美?她一人承包日本皇室顏值,盡顯東方優雅美智子皇后到底有多美?她一人承包日本皇室顏值,盡顯東方優雅美智子皇后到底有多美?
  • 乾隆白玉羊頭洗、紫檀御題詩掛屏等秘藏重器登場|北京保利第50期古董精品拍賣會
    文房雜項中的明星拍品是一件乾隆紫檀嵌百寶御題詩掛瓶,與經常見到的乾隆宮廷百寶嵌掛屏不同,本拍品在紫檀掛屏中又嵌入了紫檀御題詩插屏。御題詩為乾隆作詠定窯器物,並由當朝重要詞臣王際華抄錄,實為君臣相唱和的典範與佳作。
  • 乾隆皇帝與他十二位后妃嬪的真容
    ,別稱《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延禧攻略》中聶遠飾演乾隆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是清朝第六位君主,清兵入關以來的第四位皇帝,以及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合共63年)。其作品多採用「御題」做題跋。紫禁城宮殿內絕大部分的匾額,楹聯,亦是出自其御筆。乾隆在宮中收藏的名家書畫上題詩用印的嗜好,被認為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這種行為也破壞了原作品的藝術價值。皇后
  • 「龍香」——清宮御賞文玩十二品
    6301    清乾隆貼黃御題詩黃楊木如意    「乾隆御題」銘、「古香」印    L36cm    RMB:本場劉漢麟先生(1920-2006)「有容堂」舊藏的【貼黃御題詩黃楊木如意】堪為乾隆帝的賞玩中最為精美的作品之一。    整器以貼竹黃之法製成,有取竹樹氣節清高之意,器成如意之形。其身纖薄輕盈,線條彎曲巧致,整器紋飾簡潔大氣,把始於乾隆一朝的竹黃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 蕭皇后真實畫像曝光!蕭皇后到底有多美竟能迷倒六個男人?​!
    但是這些美女究竟有多美,長得什麼樣,我們不得而知,畢竟無從考證,只能從歷史的點點滴滴中推測得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蕭皇后,傳聞她長得美豔絕倫,一生引得六個男人為她瘋狂,這不禁令人遐想,得美到什麼程度才會出現這種效果。蕭皇后真實畫像曝光,小編帶你來看一下蕭皇后到底有多美竟能迷倒六個男人。蕭皇后是怎樣美豔絕倫的女子?何如博得亂世英雄及帝王們萬千寵愛?
  • 清朝真實的老照片:皇后與妃子在御花園散步,還手牽手,比電視劇真實...
    左為淑妃文繡,中間為皇后婉容,右為端康太妃的侄女唐石霞 想必大家在古裝電視劇當中,經常能夠看到皇后和妃嬪在御花園中散步的情景。因為她們身為皇帝的妃子平常也沒什麼事情可做,每天優哉遊哉地吃了喝、喝了玩、玩了睡。但又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費盡心機。只不過歷史上真實的皇后和妃子的關係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糟,圖中就是末代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以及端康太妃的侄女唐石霞合影時的情景。
  • 景致記錄:故宮御花園,皇帝及其後宮的妃嬪們,有著怎樣的花園
    御花園內,有座天一門,始建於公元1535年,在明朝時,天一門,原本叫天一之門。清朝時,才改名叫天一門的。取名天一,是圖吉利的意思,畢竟《易經》中有一句:「天一生水」。北方在五行之中,不就屬於水嗎?天一門前,有一對獬豸,雙目炯炯有神,額上長角。獬豸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有智慧,能辨忠奸。
  • 春節特刊 | 光緒皇帝大婚圖
    《大婚典禮全圖冊》共分為八冊,由清代宮廷畫家慶寬等人繪製,它以連環畫的形式記錄了光緒皇帝迎娶皇后的全過程。這八冊畫作包括第一冊《皇后出宮至邸圖》,第二冊《納採禮筵席圖》,第三冊《大徵禮圖》,第四冊和第五冊均為《皇后妝奩圖》,第六冊《冊立奉迎圖》,第七冊《皇后鳳輿入宮圖》,第八冊《禮節圖》。
  • 乾隆皇帝出遊,包包裡都裝什麼?︱臺北故宮特展
    乾隆皇帝在旅程中欣賞此圖,並非草草展閱山水大勢,而是連小小的舟中生活都注意到了,並成為他吟詠的重心。明 崔子忠《畫蘇軾留帶圖》崔子忠是明末著名的「變形主義」畫家,畫中如梅枝樹石等方折的造型,即為其特色。
  • 乾隆一生難忘的「白月光」孝賢皇后
    在孝賢皇后活著的歲月裡,她即是乾隆皇帝最愛的妻子,也是他的「知音」,繁瑣政事、天下蒼生之後的苦悶、煩惱都可以在她這裡一吐為快。在孝賢皇后去世之後,這種失去「真愛」失去「知音」的悲慟,更是只能藏在心裡。乾隆的愛是深沉的,慷慨的,但又是十分吝嗇的,凡不愛的人,他絕不表示一絲一毫的溫柔之情。"
  • 貂蟬古屍復原圖 看看貂蟬到底有多美
    貂蟬,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是唯一一位被記錄到四大名著中的美女,這在四大美女之中只有貂蟬享有此殊榮,都說貂蟬有閉月之貌,但是貂蟬到底有多美從無的之,畢竟年代久遠,不過好在,這個問題已被解決,日前,有網友曝光貂蟬古屍容貌復原圖此圖一出引來了無數圍觀
  • 【詩詞】韓氏-《題紅葉》
    【注釋】紅葉⑴題註:盧偓應舉時,偶臨御溝,得一紅葉,上有絕句,置於巾箱。及出宮人,偓得韓氏,睹紅葉,籲嗟久之,曰:「當時偶題,不謂郎君得之。」紅葉⑵深宮:宮禁之中,帝王居住處。關於這首詩,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雲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後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藏在這裡。」這就是有名的「紅葉題詩」的故事。
  • 乾隆皇帝南巡與大觀堂寶玉璽
    這裡的緣由是,揚州地方官為了翻修改善皇帝的行宮,興師動眾,花費巨大,引起了社會和部分朝臣的議論。乾隆為了保持明君的形象,也對此事加以責問。他為這首詩專門寫了一條註:「去歲在京聞維揚行館視前巡頗有増葺,召鹽政高恆入京面飭,則稱建置已成,不能更罷。今來駐蹕,實覺過華,不為喜也。」 關於乾隆南巡的原因,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朝廷正式的說法是視察河海的工程,洞察民情,改善民生。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乾隆御題青玉籽料
    ▲乾隆御題青玉籽料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也;其聲舒揚遠聞,智也;不撓而折,勇也;銳廉而不技,潔也」。玉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君王愛玉、佩玉之風長盛不衰,乾隆皇帝更是如此,他痴迷於玉,不僅親自參與選料、製作,還以玉賜名皇子。乾隆朝國力昌盛,玉器的製作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玉料好。
  • 杜牧詩中的這座水西寺 曾經是唐朝這位皇帝的隱居之地
    前幾天遇到這個問題:《題水西寺》(三日去還住)全詩什麼意思?如何鑑賞?前言這首詩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過這個寺廟卻不簡單。李白、杜牧、皎然、梅堯臣、林逋、範成大都曾經在詩中寫過水西寺廟。甚至還有一個皇帝詩人也曾題詩水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