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過去的10年間,我們面臨的問題突然從「稀缺」變成了「混亂」,從家裡擺放的雜物到手機通訊錄裡的名單,以及我們大腦裡的想法。大量的東西湧進我們的生活。
很顯然,《整理的藝術》就是這樣一套書,它並不是教你扔扔扔,它希望教會你如何把每樣東西放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整理的藝術1》教你如何收納;《整理的藝術2》教你如何合理安排時間;而到了第三部,《整理的藝術3》教你如何梳理自己的念頭,成為更有創意的人。
十大金句:
1、比整理房間更難的是整理你的想法。
2、整理想法需要先了解:無數的念頭是怎麼跑進你的腦袋裡的。
3、學會更有效地獲取信息。
4、學會利用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5、學會把獲取的資料分門別類,才能為自己所用。
6、獲取信息、管理時間、整理資料,是有效輸入的辦法。
7、想成為有創意的人,首先要養成思維的習慣。
8、思維有特定的工具,經常練習就能掌握。
9、改變視角可以重新整理信息。
10、整理信息、創造性思考,都是為了做出更準確的決定。
開篇:
1、獲取而不是接收信息。
2、時間管理:讓時間和工作匹配的方法(整理就是讓空間和物品匹配)
3、找到資料很容易,最難的是整理、吸收,書評是整理的一小步。
4、有創意需要一些方法和外部環境。
5、創意工具:翻轉、三角、思維導圖、四象限……
6、改變視角就是創意(突破性思考)
7、思維不是腦筋急轉彎,是為了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正文筆記:
1、信息處理妙招
記在記事本的想法沒有用,要麼謄抄,要麼展開,要麼分享(比如朋友圈)
2、時間管理
(1)工作分:大活和小活
(2)大活用整塊時間,小活用零碎時間
3、知識爆炸時代的資料整理
寫書評是對知識的快速整理。
4、如何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
(1)9點前睡覺,這樣大腦會自運行。
(2)要有工作的儀式感,儀式感之後,不要隨便停下來
5、如何找到創意的方法
很多事情,都可以分成三點來講,為什麼?因為3是列舉的層次,也輔助你從不同方面來看問題
6、改變視角
(1)嘗試多元選擇,而不是一個工作幹到老,增加斜槓後面的東西。
(2)改變生活,嘗試新的東西,包括嘗試一個新形象。
(3)正確利用上司,跟上司學習,獲得資源。所謂上司是用來打磨自己工作的訓練工具,如果上司對你的工作不聞不問,那就換一個工具。
(4)80/20原則,帕累託定律。
(5)開會四大法則:設定目標、有規則、明確角色分工、有工具,(目標、規則、人、物)這是通用的解決問題的法則。
思考及行動:
1、工作和學習的平衡
你是不是特別忙,但還是什麼都沒做成?每個人都是24時,別人是怎麼安排的?
2、你還把看書當做「休閒」嗎?你有沒有「捲入式閱讀」?
要多寫書評(強制專注、強制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