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大道從來簡,處世平常心

2020-12-19 騰訊網

人生哲理

大道從來簡,處世平常心

1

內心的觀照

人生這一趟旅程,大道從來簡,處世平常心,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信念,都來自內心最柔軟處,紛繁中能收眼,忙碌中能停步,悲觀中能抬頭,輝煌中能放手,這是內心的一種觀照,更是生命的一種覺醒。

2

身空心靜

別指望所有的人都能懂你,因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做了蘿蔔,自然就做不成白菜。身空心靜,雲淡風輕。

3

相識

不是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會相識,也不是每個相識的人都讓人牽掛。我們在今生,在那個地方,在一轉身時,你說過我出現在錯的時間裡,但是都忘不了那份真摯的情,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它使人思索,堅強,使人更懂珍惜。如果一個人沒有品過苦,就難以生出慈悲心。

4

學會堅強

人生的路途漫長而多彩,一路走來,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濤駭浪。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在陽光中學會歡笑,在陰雲中學會堅強,在狂風中學會抓緊希望。

5

視野

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多,看不遠。所謂視野,就是在你的視角裡應該是廣袤的田野,不管做事還是做人,都應向遠處看,都不應光看到點,而沒有看見面。人生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要學會放寬視野,做智者、仁者。

6

風骨的枯木

人早早晚晚會活成一塊枯木。與江山無猜、與天地無猜、與時間無猜。沒有計較了,沒有風聲鶴唳了,也沒有花紅柳綠了。只活成這有了風骨的枯木,心寂寂,身寂寂,但斷然有了空間與時間的絕世風姿,端然于田野上,或者立於永定河兩岸,任雨打風吹,千年風雨。

07

心態的平和

百味人生,總有殘缺的存在。知足常樂,才能自在逍遙。為人,永遠不要疑惑自己的人生,切莫攀比他人的幸福,抱怨自己如何的不如意。平凡的生活,需要一份心態的平和。每個人都有不同之處,不要辜負了生命的行程,切莫在嫉妒和羨慕中迷失自我。

8

學會微笑

一些得到,不一定會長久;一些失去,未必不會再擁有。重要的是:讓心,在陽光下學會舞蹈;讓靈魂,在痛苦中學會微笑。

9

剎那

生命中有無數過客,來來往往,擦肩而過,幻夢一般。然而又什麼也留不住,一個一個的剎那,像鳳吹稚活像水漫蟻穴,一瞬間便緣生緣滅。

10

做好自己

做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別人的光。做好自己生命的主角,無需跑到誰的世界當龍套。當一個人能做好自己之後,才能用足夠好的狀態去面對對方。你若花開,蝴蝶自來。

相關焦點

  •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一顆平常心!
    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僅是一種人生境界,需要修行,磨礪,心無雜念。有了一顆平常心,就會懂得珍惜視當下所有,珍視人間萬物,熱愛生命,從容面對生活的風雨,無憂無懼,無悔無怨地走過春天,送走秋天,走向朗朗乾坤,走過這偶然得到的生命歷程。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人生的真諦。
  •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一顆平常心
    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僅是一種人生境界,需要修行,磨礪,心無雜念。有了一顆平常心,就會懂得珍惜視當下所有,珍視人間萬物,熱愛生命,從容面對生活的風雨,無憂無懼,無悔無怨地走過春天,送走秋天,走向朗朗乾坤,走過這偶然得到的生命歷程。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人生的真諦。
  • 讀哲理故事,悟快樂人生——阜南一線教師的人生感悟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2021年1月4日整理閒暇之餘,我走進圖書室,借了一本《讀哲理故事,悟快樂人生》的感悟人生的哲理故事書,工作之餘看了一些哲理故事,使我受益匪淺。體味這故事的哲理,我似乎明白了許多,這些經過歲月的洗禮,凝聚著人類智慧的哲理故事,充滿啟迪,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如圖:我們可以看到,兩棵樹雖然不能成為一個緊密的結合體,但它們可以通過一條條細柔的藤條,彼此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於是,讓我們明白:人與人交往,不能以硬碰硬,以短較短不可取,明智的做法是剛柔並濟,團結協作,取長補短。
  • 宋代高僧曾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說盡人生哲理,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
    相反,宋代的詩多以哲理性為主,在優美韻律中,體現人生哲理。宋朝時,人們多崇尚哲理,加之宋明理學在這裡興起,於是宋人「好以議論為詩」,也就是用詩歌來說理。大多數人覺得,在詩歌中加入人生哲理,多顯得蒼白無力、繁雜枯燥,但其實在這其中也不乏寫得極其優美的作品。一般來說,詩人的高超藝術手法,往往能使得這首詩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又能給予人生啟發,於是,優美和哲理相結合,就讓這些詩更加通俗易懂、曉暢明理。
  • 淺談周星馳電影:這句看似普通臺詞卻極具哲理,激勵人生發人深省
    其實,周星馳的電影裡,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某個瞬間,藉助某個人物之口說出一句簡單的話,起初不覺得如何,但細品之下,會產生強烈的共鳴,真正體會其中所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達到思想上的升華,而最終這些簡單的話成了幾代人記住的經典影視劇臺詞。
  • 在預測的險境裡,保持一顆平常心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17年上海卷:「預測」)面對人生的種種預測與變數不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這句話教導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然而我們大多人處世都或多或少受到情緒的影響。
  • 做人之道 人生哲理
    ●做人須有三顆心:事業上有顆進取心,生活中有顆平常心,心靈裡有顆慈愛心。做事須靠三自:自信、自強、自律。自信是成功的基礎,自強是陰陽和諧,自律是防腐劑。●做人三要:一要恩怨分明、敢作敢為、敢拼敢搏。二要視野開闊,心胸豁達、心態平和。三要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方便!●做人須具備三有:有健康、有專長、有平常心。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
  • 老子《道德經》中的成語,各個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學會受用無窮
    雖然只有5000字,但該書字字珠璣,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包括:功成身退、暴風驟雨、虛懷若谷、受寵若驚、紫氣東來、自知之明、知足常樂等等。《老子》中成語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
  • 韓國圍棋電影《神之一手》|以平常心走好人生每一步
    弈客圍棋app,記錄你的圍棋人生
  • 左嘯發行新曲《人生道義》簡而不凡領悟人生哲理
    今日MOMO金牌主播左嘯發行了個人最新單曲《人生道義》,這首流行搖滾風格的歌曲講述了在看透大千世界的真實與虛偽後領悟到的人生感悟——跌宕起伏的路需要腳踏實地的走,有得有失的日子只有知足才能常樂。所謂大道至簡,衍化至繁,最簡單的道理,往往需要複雜的閱歷方能真正領悟。
  • 《紅樓夢》中最經典的三副對聯,句句蘊含人生哲理!
    年少時,我們只為小說中的愛情故事所吸引;中年時,我們在小說中發現了為人處世的道理;老年時,我們品味《紅樓夢》找到了生命的歸宿。我們在欣賞文字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審視自己的人生,找尋生命的意義。在《紅樓夢》中有這樣三副對聯,蘊含著深深的人生哲理,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吧。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人生在世,虛虛實實,真真假假。
  • 《增廣賢文》全文,講的是人生哲學,說的是處世之道
    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儒家荀子「性惡論」思想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 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在《增廣賢文》描述的世界裡,人是虛偽的,人們為了一己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
  • 《道德經》中1句話,很多人當作笑話,其實卻是人生致勝大道
    例如,關於為人處世,有一句話,非常簡潔地表明了觀點。懂得這句話的人把它牢記在心,成為一個很智慧的人,為人處世,吉祥如意,不懂的人卻認為是個笑話,人生磕磕拌拌。「競爭」已經根植現代人的意識中,做人要競爭,爭誰的言語犀利,爭誰做的事漂亮,爭誰的財富豐盈,因為通過競爭,才能突出一個人,比別人強了,才會覺得臉上有面子,才會充滿自豪感和成就感。
  • 這首詩寫出了人生的境界與哲理
    >一顆平常心。」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一首詩詞就是讓我們在生活中,要學習怎麼樣的智慧去駕馭我們的人生,人生境遇不同,但是古人的智慧是可以借鑑的。我們每個人思考問題時候有時會陷入「橫看成林側成山,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歧途中,在思想層面上面不加以提高,我們會經常在這種壞循環中走彎路。
  • 「江姐」代名詞於藍逝世享年99歲:人生最美的風景,是內心的從容
    悲痛之餘,我們最好的緬懷,莫過於​讀懂她的處世智慧:人生最美的風景,源於內心的從容。內心從容,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所謂的平常心,並非甘於不思進取的普通,而是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腳踏實地去生活。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壞的。
  • 句句是名句,句句有哲理,了解處世奇書《圍爐夜話》,以安身立業
    全書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與《菜根譚》、《小窗幽記》並稱處世三大奇書。這本書是以談話的形式寫成的,每則內容少則一句,多則三言五語,皆淺顯易懂,卻又言簡意賅。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每一句都令人回味無窮。所以說句句是名句,句句有哲理,毫不為過。
  • 有關寂寞的甜蜜句子,字字精美走心,悟出人生的哲理
    人生,活的便是心境,需求有決心。人生,便是繁忙,日子,便是奔波,情不自禁,言不由衷,也得繼續向前。人生的美好,需求平常心去承載。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為願望太多、滿意太少。7.安靜的心靈,如離弦的箭,毅力堅持不懈,向著方針進發。安靜的心靈,空如虛空,日月高懸,群星閃耀。
  • 西遊記:人生大道
    點擊藍字關注 一起快樂讀西遊  一部西遊記,滿滿的人生指南,滿滿的人生大道,細細品讀,一個故事裡,都是人情世故,自己體會,取經路就是人生路
  • 平常心做人,光明心做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是一段旅程,難易皆在修行,苦樂全在心境。一個人最好的境界就是,靜而不爭,不疾不徐。
  • 莊子《人間世》肖戰和王一博無感心齋、養蓄神智的人生處世哲學!
    主張的是處人與自處的人生態度,揭示出莊子處世的哲學觀點。怎樣才能應付艱難的世事呢?《莊子》首先提出要「心齋」,即「虛以待物」。「虛用博大、無為的態度對待世間萬物。謙以待人,虛以待物。王一博的「無感」處世哲學很好地詮釋了「虛以待物」。再則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