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消息,昨日,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其中海上作戰群中「兩棲霸王花」首次以戰鬥員身份亮相沙場。她們平均年齡20歲。這群霸王花平日如何訓練,與男兵們比有什麼不同?滿足什麼條件才能加入?《法制晚報》記者採訪到曾在南海艦隊服役的海軍陸戰隊女子偵察隊隊員來丹娜,其曾在志願表上寫「我要求加入全軍唯一的女子作戰部隊」。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觀海解局大學上到一半此次共有9個作戰群受閱,海上作戰群中「兩棲霸王花」首次以戰鬥員身份亮相沙場。女兵平均年齡20歲。
海軍陸戰隊某旅班長英曉妹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剛加入陸戰隊時,隊長指導員曾對她們講,戰爭不會讓女人走開,每個人要隨時做好衝鋒向前的準備。另一位海軍陸戰隊戰士表示,在其他單位外貌顏值高的女生是最美的,在這裡,跑得快、爬戰術爬得快的女生是最美的。
女兵方陣首次亮相於1984年新中國成立35周年閱兵,在之後的閱兵中,女兵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1995年,海軍女子陸戰隊正式成立,相傳隊員挑選條件之高不亞於競選「中國小姐」。扛圓木、武裝越野,擒拿格鬥、潛伏捕俘、搶灘登陸、荒島生存……這些聽上去有些粗暴的課目正是她們的每日必備。
至於來丹娜,2007年,她在首都經貿大學新聞系讀大三的時候,看到學校裡貼出招大學生入伍的通知就報了名,成為了一名偵察兵。被戰友暱稱「阿來」的她,肩負的是「家族」的使命——爺爺是位老紅軍,她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強的體魄和精神才能不讓爺爺失望,於是選擇了當兵,選擇了到艱苦的陸戰隊來當陸戰女兵。
「我要求加入全軍唯一女子作戰部隊」法制晚報:陸戰隊與其他海軍兵種有何不同?
來丹娜:我們主要從事登陸作戰,口號「搶灘登陸 背水攻堅」,意思就是沒有退路、只能進攻。
陸戰隊兩棲偵察隊性質是突襲,登陸成功後給大後方傳遞情報、偵察情況,同時迎接大部隊登島。
來丹娜(右)法制晚報:都說挑選條件之高不亞於競選「中國小姐」,你們是如何選拔的?
來丹娜:我們屬於南海艦隊,選拔首先要在南海艦隊新兵連受訓, 3個月新兵訓練後分配下連隊。
在新兵連時上級會徵求我們的意見,比如有的人想當醫務兵等等。填完志願表,陸戰旅領導會根據材料,通過相應的選拔機制,最終確定人員。
我在新兵連志願表上寫的是:「我要求加入全軍唯一的女子作戰部隊。」陸戰旅是很艱苦,因此如果個人很有意願就會很有動力。
法制晚報:當時為何選擇做一名陸戰隊員?
來丹娜:我總覺得當兵應該當那種拿槍上戰場、英姿颯爽的軍人,掌握很多種技能,所以一直以來都很嚮往去部隊鍛鍊一下。
而且我本身特別喜歡大海。又能在海邊兒當兵,又能學習各種野外生存技能,十八般武藝什麼的能來的也就只有海軍陸戰隊了。
「我們要學開大卡車、扛衝鋒舟」法制晚報:日常都有哪些訓練?
來丹娜:體能是陸戰隊員的基礎,是每天不可或缺的訓練。我們一般會做力量訓練,比如槓鈴啞鈴蹲起。還有像是400米衝圈,每天要衝10圈8圈的,這是僅僅是訓練前的準備活動。
登陸戰鬥中,有時載具無法直接衝上灘頭,這時候就需要陸戰隊員全副武裝泅渡上岸。
為應對不同地形和軍事情況,我們要學習駕駛大卡車、越野車、摩託等。熱帶雨林地區會有泥潭和高大樹木,因此訓練中也會有鑽泥潭、扛圓木、扛衝鋒舟。
我們每年還會有一到兩次外訓,把隊員們拉到海練點體驗極端環境。
法制晚報:陸戰隊隊員要具備哪些軍事技能?
來丹娜:靈活掌握武器裝備是特種兵,也是海軍陸戰隊的要求。我們最常用的就是射擊武器,當然槍也分很多種,像我們從事特種偵察的還會用到匕首槍。
平時我們比較常用的是手槍,包括九五突擊步槍、衝鋒鎗、狙擊槍。跳傘、爆破、潛水、攀登、滑雪、舟船駕駛也都是需要掌握的技能。
法制晚報:男女訓練有何不同?
來丹娜:男兵女兵的訓練項目基本上都是一樣的,而且我們有很多項目都是協同訓練,考核一樣,訓練的內容也一樣。
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可能考核標準不一樣,訓練的強度也不太一樣,畢竟男女生理不太一樣的,所以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也是不太一樣的。例如說跑步,可能男兵他們武裝要跑到十三分,那女兵要求就是十五分,相差兩分鐘。
晚7點看完新聞偵察兵的任務是什麼?如何發揮女性優勢?
來丹娜:偵察兵任務就是要提前先潛入敵區偵察情況,然後把掌握的情況及時報告給大部隊,然後讓大部隊收到這些信息匯總之後做一個綜合的判斷,便於後續戰爭進行。也可以理解為打前站的。
女偵察兵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因為可以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讓敵人掉以輕心,不太會注意這個目標。再有,女性在溝通上會比男性更有優勢,比如向老百姓打聽情況,女性的優勢就會比較明顯。
在非戰爭行動中,女兵在執行人道主義救援和安撫民眾的工作是男軍人無法比擬的。在制服和搜查女性敵人中,女兵的優勢更加明顯。
法制晚報:你們平日業餘生活有哪些?
來丹娜:一般來講我們每天早晨6點起床之後就要進行出早操,通常就是跑三公裡,再做一些力量訓練,一共80分鐘。8:00就開始上午的訓練,一般是到11:20,大概三個多小時。每天訓練內容也都不太一樣。有時候是攀登,有時候是擒拿格鬥,還有時候是射擊訓練。
11:30吃飯,完事兒後有個午休。下午3:00又開始下午的訓練,5:00還會有一個體能訓練,往往又是一個三公裡,緊接著就是力量訓練。
下午5:40就開始吃晚飯了,7:00看新聞。而這還沒完,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夜訓了,晚上訓練通常是練腰腹力量,有時候夜訓也會練拳練劍。
總之就是每一天都是不停地訓練,身心都停不下來。
法制晚報:覺得這段生活帶給自己哪些改變?
來丹娜:當兵讓我發現,其實人的可塑性和潛力是特別特別大,很多時候需要逼自己一把把自己逼到一個絕境,你的潛力你的適應力才能爆發。
(原題為《沙場女兵揭秘「魔鬼訓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