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展覽 我們在美術館還能怎麼玩?

2020-11-19 騰訊網

鄭州美術館新館展覽記者許俊文攝影

孩子們在櫻桃美術館寫生受訪者供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珂

幾天前開館的鄭州美術館新館,600張首日預約門票3小時被搶空,本土公眾對藝術的期待跟渴望可見一斑。

而在城市的另一邊,順河路的鄭州升達藝術館,每周末的藝術會客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圈內人和圈外人。遠在「美麗鄉村」櫻桃溝的櫻桃美術館,間或有市區的藝術愛好者驅車前來,周邊村落的學校中小學生成群出現,展廳內黃土原料製作的裝置作品、畫框中的河灘地仿佛是他們熟悉的而又全然不同,好奇、觀看、臨摹,園區內駐場藝術家為孩子們做著簡短的現場解說。

此外,鄭州市區及近郊各處、商業空間,零星散落著一些「美術館」,有的只是一套不足百平方米的單元房,展事有一搭沒一搭的,海報也只是放在自家門口,連樓上樓下的鄰居都不曉得自己身邊就藏著一座美術館。

在雄心勃勃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美術館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不妨來打望下公立美術館之外的風景。

你逛了個「假」美術館?

剛開始尋訪美術館,大河報記者即被內行告知:平時見到的好些「美術館」,未必真是美術館,更多的其實是畫廊。

二者的區別在於管理批覆單位和業務範圍,以及由此而來的政策待遇。2015年,時任河南省美術館館長的化建國曾主持了一個全省民營美術場館的調研,並開展省內基層美術場館隊伍的培訓,「當時許多場館辦展覽,在專業性上都相當欠缺」。摸底調研才發現,真正註冊的民營美術館很少。

「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館,是經文化部門或民政部門批覆管轄,明確非營利性質的美術展館,應當有場館,有館藏,面向公眾辦展覽並免費開放,承擔一定的公共教育職能,常規不允許進行藝術品交易;相應的,能夠享受一些文化部主導的政策,譬如館長的專業培訓、一些項目資金補貼。」

目前為止,鄭州符合這個定義的民營美術館有櫻桃美術館、彩虹盒子、中美術館三家。

鄭州升達藝術館卻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是企業家捐建,交給鄭州市美術館作為分館使用,去年底交給鄭州市文投運作,但不是公立美術館,跟省館、市館在運作上有天然差異。更多的冠以「美術館」名稱的機構、場館,嚴格意義上是畫廊或文化公司,在工商部門註冊成立,所做的也通常是商業性展覽,交易是主體業務。

美術館還能怎麼玩?

10天前,河南省美術館館長於會見在升達藝術館做了一期開放式對談,跟前來的藝術愛好者面對面交流藝術。

這是升達藝術會客廳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每周末進行,不到半年已做了幾十期。每期邀請一位或幾位藝術家與來到現場的觀眾對話。對話通常有主講藝術家的作品展同期進行。

活動有特別冷場的、比較小眾的,也有爆滿的,「大部分都不錯,年輕人佔比較大」。

「藝術會客廳的形式仍在摸索中,開始時我們也不知道會變成現在的樣子。」館長馮世夔說。

起初發布在B站的是對談現場直播,兩個多小時全程,做了一段時間,點擊量停留在兩三百,「沒人看」。改,現場錄了視頻剪輯發布;後來,前期介入,到藝術家工作室去拍,跟藝術家深聊,製作短視頻發布;現場活動之後,回顧總結和提煉,繼續延展、發酵。「這已經是策展的內核了。」

升達藝術會客廳製作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會見大地」短視頻的操盤手毛玥瑤,是團隊最年輕的成員,1997年出生,考取了倫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專業碩士生,因疫情延遲一年入學,加入了團隊。

在於會見那期的視頻中,其作品並沒有出現,也沒有他的影像。「提取了於老師作品中的元素,進行了二次創作」,配合內容總監任璐所做的文案,成為一件獨立的完整的影像作品。而觀看感受跟觀看藝術家的作品是統一的、吻合的,也是強烈的。

團隊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加入,操作中迅速吸收年輕人接受的方式,get到年輕人的點。

「我們沒有圈子,我們是個平臺,選擇的藝術家不局限於體制內外、江湖、學院,也不框於某種形式,期期有碰撞,一直在復盤。」馮世夔說。

藝術沒有邊界,平面到立體,單一到多元,靜態到動態,單向傳遞到互動,時間、空間、理念上,不設邊界。怎麼好玩怎麼來。「其實我們就是做了一件最簡單的事,就是美術館該幹的事情。」

升達藝術館踐行著一位美術界前輩的話:美術館的服務對象是公眾,而不是藝術家。有這句話墊底,一切迎刃而解。

藝術會給鄉村帶來什麼?

從鄭州市區出發驅車一小時,即可抵達4A景區櫻桃溝,穿過櫻桃樹林之間駕駛體驗極佳的道路,一座氣息獨特的紅磚樓房在村居中間顯現——這裡就是櫻桃溝藝術園區。

園區由一座上世紀90年代的廢舊工廠改建而成,擁有一座800平方米的美術館,13個藝術家工作室,駐場藝術家們在這裡創作、生活、辦展,並面向周邊學校開展美育公益課堂。

園區裡的櫻桃美術館常設藝術展,除了市區來的觀眾,周邊的村民跟孩子也會前來「圍觀」。館內正在進行的「垚——黃河故事寫生展」,徵集藝術家沿黃河省內段寫生,呈現新鮮出爐的作品。

駐園藝術家劉博主持公益課堂,在創作之外,教孩子畫畫給了他又一重身份。走在村裡,時常有村民跟他熱絡地打招呼「劉老師」;每年5月櫻桃下來的季節,村民挎一籃自家新摘的櫻桃來送給老師們吃;帶學生到林子裡寫生到中午,總有學生家長主動送飯。旁邊正瘋跑的幼童會突然在畫架前駐足,盯著看,靜默許久。許多微妙的變化每天在發生。「不敢說改變什麼,就是有那些微妙的、細微的不同,小小的驚喜、美好、小確幸。」

美麗鄉村的美麗藝術會帶來什麼?或許並沒有什麼,藝術就像是拋下大海的漂流瓶,裡面保存了人心中最珍貴的東西,和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

櫻桃溝藝術園區創辦人朱誌慶是藝術愛好者,園區是他的精神領地。十幾年前就開始關注藝術園區,去許多個城市考察,「一座城市需要一個這樣的存在,一個文化味道的場所」。

受邀為櫻桃美術館策劃開館首展「80、90後藝術展——星象」的化建國說,這個園區並不大,但已是形態比較完整的藝術園區,有展館,有規範的身份,有比較專業的運營方式。美術館應當具備的公共教育、收藏、學術交流、展覽四項職能,它都具備了。它還把這些事做到了最基層,讓鄉村看到專業的美術作品,這是公立美術館做不到的。

農民工「老萬」系列作者、大地藝術家王剛常駐北京798藝術園區,對藝術園區的生態感受深切。他表示,企業家願意投入巨大資金做藝術園區,是個很大的付出,作為展示、研究、推廣藝術的公益場所,嚴格意義上做美術館是不可能掙錢的。

王剛認為,櫻桃溝藝術園區的可貴在於,它在鄉村這個社會最微小的細胞,優質資源難以覆蓋、抵達的地方,做最基礎的美術啟蒙。鄉村的孩子們能夠進入真正的美術館,學習、傳承,接受審美的基本教育,這是可喜的,值得推廣的。

同時鄉村是人類文化的末梢,園區在這裡從起初的突兀,到與周邊和諧共生,營造了良好的藝術生態,它不是孤立的。有了生態,而後有萬物生長。

相關焦點

  • 年終盤點|合美術館2019展覽回顧
    合美術館自開館以來,一直秉承「學術性、國際性、開創性」的辦館理念和「讓當代藝術走向大眾」的辦館宗旨,強調藝術家個案研究,側重扶持藝術創新力量。努力創辦面向未來,具有思想影響力、藝術傳播力的新型美術館。2019年合美術館共舉辦展覽16場,每一場展覽都獨樹一幟,都有其不同的風格。
  • 《堡壘》:美術館場域中的電影丨AMNUA看展覽
    同時也展出了與影片相關的5件巨型雕塑、50餘件雕版與電鍍紅銅版作品,以及藝術家參與創作的展覽作品圖錄。北京的冬天有一種肅殺的冷峻感,當我看《堡壘》的時候,長達四個月的展期已經過半,配合展覽海報上森林中的積雪,在觀感上從內到外透心涼。
  • 同期展覽推薦 | 龍美術館(西岸館)
    本期將介紹合作機構之一龍美術館(西岸館)及其於博覽會期間呈現的展覽。龍美術館以其私人收藏為基礎,長期致力於專業的藝術展覽、研究、收藏以及公共文化教育的傳播。以推動藝術發展和文化傳承為己任,紮根本土的同時,注重古今藝術、東西方文化的對比展示與研究,以全球性的視野呈現視覺藝術的多元性,系統地展現中國藝術的輝煌成就和當前世界藝術的新鮮活力,打造比肩世界水準的私立美術館。
  • 奢侈品品牌熱衷在美術館、博物館辦展覽,誰是真正的贏家?
    這些展覽無一不在輸出其品牌價值觀,藝術性卻往往要打折扣,儘管觀眾也樂意為其埋單,但作為藝術殿堂的美術館,是否應該為這些品牌展提供場地卻值得探討。這些商業品牌展覽能否為美術館、博物館帶來正面效益,美術館、博物館辦品牌展覽,是自降身價嗎?
  • 視頻 一起去美術館 「郊遊」 躺著看蔡明亮的電影
    作為展覽的主辦方,廣東時代美術館館長趙趄對「鳳凰藝術」說到:「蔡導演這次來廣州時代美術館辦展,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館一直以來很關注電影行業的發展以及電影的藝術性;另一方面是我們留意到之前他在臺北做《郊遊》個展,經過評估,認為這個展覽是符合我們館的展覽方向以及學術要求的,所以我們就一再邀請他過來。通過多次溝通,發現大家的想法其實還是蠻一致的。」
  • 廣東美術館展覽海報來梅巡展
    「追夢新時代·奮鬥新徵程——廣東美術館展覽海報巡迴展·梅州站」日前在中國客家博物館展覽中心開展,共展出近年國際或省內大型綜合性展覽的海報100多幅。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13日。展覽分「關注當下——主題性美術創作展覽」「加強文化交流——國際藝術交流展」「傳承與弘揚——廣東現當代美術研究展」三大展區,以海報為載體,以藝術宣傳的形式講述反映我國在脫貧攻堅、工業振興、鄉村振興等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省人民奮力致富奔康的精神面貌。此次展覽還展出了王肇民、劉海粟、潘天壽等中國近現代著名畫家的畫展海報。
  • 唐山美術館要閉館!想去看展覽的要注意了……
    閉館通知唐山美術館閉館通知尊敬的觀眾朋友們:"藝美中國——第二屆水墨畫全國名家邀請展"將於12月16日結束展覽。屆時唐山美術館將進行撤展。為了更好地向大家提供高質量的觀展服務,我館將於2020年12月17日至12月27日閉館,進行布展。新展將於12月28日對觀眾開放。感謝廣大觀眾一如既往的支持。閉館期間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公眾號和官方網站。
  • 展覽│裝可愛是一種毒藥·深圳木星美術館
    下面小編就邀請你走進深圳一個名為「裝可愛是一種毒藥」的展覽,奇奇怪怪的名字,可可愛愛的展出,那滿眼的柔光與浪漫一定能帶給你些許溫暖和慰藉。聽說過「去深圳木星美術館做心靈SPA」這句話吧?「裝可愛是一種毒藥」就是木星美術館於今年11月7日推出的藝術家張天幕首次與美術館合作舉辦的個展。
  • 美術館跨界的生意經怎麼念才好?
    越來越多的商業品牌正在牽手美術館。正於藝倉美術館熱展的 「安娜蘇的藝想世界」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為藝術殿堂的美術館,能否與商業如此靠近?美術館跨界的生意經,究竟該怎麼念?這些問題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進而,生產也轉向為這些「日常」而生產「夢幻」的產業;我們的城市景觀,在廣告、市場營銷、工業設計和商業展覽等領域中得到不斷鞏固。於是,我們再以商場中的這些藝術展及其所呈現的風格、面貌代入,則可以理解其為一種「糖果盒」的價值。而商場作為一個消費且平等的場所,審美在此「日常化」,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坍塌了,被商品包圍的高雅藝術的特殊保護地位消失了。
  • 展覽|中國香港動漫節+巨匠潮流藝術玩具展+宋洋美術館專題展
    今年暑假,SYART宋洋美術館作為官方邀請的美術館擁有「Future links+未來連結派·可愛力家族」香港首展 和 「安迪·沃霍爾快閃店「兩大藝術展覽授權露面,同期還有香港潮流玩偶大師Winsonma馬志雄老師攜手宋洋老師的神秘玩偶首發
  • 從「尋海派」 到「望國際」,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今啟動
    上海西岸美術館「時間的形態」常設展兒童導覽據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期發布的上海市美術館名錄統計,截止2020年底,上海市美術館名錄內共計89家美術館,其中國有美術館26家,非國有美術館63家,與2019年相比新增美術館10家,「2020年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將聯動全市16個區的89家美術館,推出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其中免費展達70餘項,新展近40項。
  • 2019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發布,廣東這些展覽獲獎了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關於公示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的公告》,共評選出:優秀展覽項目10個,優秀公共教育項目10個;優秀展覽提名項目20個,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10個。廣州市獲得2項優秀展覽項目、1項優秀公共教育項目、1項優秀展覽提名項目、2項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
  • 除了《三十而已》我們還能在哪裡看到莫奈的睡蓮?
    橘園美術館始建於16世紀後期,1918年,莫奈把他的《睡蓮》捐贈給法國政府,自此成為橘園美術館的招牌展示品。,2006年5月,橘園美術館重新向公眾開放。 博物館除了收藏了克勞德 莫奈八幅大型睡蓮壁畫,還收藏了保羅 塞尚(paul c zanne)、亨利 馬蒂斯(henri matisse)、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巴勃羅 畢卡索(pablo picasso)、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亨利 盧梭(henri rousseau)、阿爾弗雷德 西斯利(alfred sisley)、查伊姆 蘇丁(chaim soutine)
  • 美術手帖|暑假去美術館才是正經事!日本夏季展覽12選
    夏季來日本旅遊時,去美術館看展是許多人的必做事項之一。《美術手帖》編輯部為您精選總結暑假期間全日本最值得一看的12場展覽。
  • 9月中國美術館最新展覽
    進入9月中國美術館全新主題的「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和「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正在熱火如荼的展映。先說說「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這個展覽藝術家以繪畫的形式展現了70年來我國人民在脫貧致富、生產勞動、建設、教育、醫療、救災、新貌、抗疫與復工等主題的550餘件(套)作品,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藏品。特別喜歡描繪少數民族的繪畫作品和農民畫。描繪少數民族的繪畫作品,原汁原味的再現了民族服飾和生活場景,特別有帶入感;農民畫作品色彩豔麗,整幅畫給人喜氣洋洋的感覺。
  • 江蘇省美術館榮獲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
    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正式公布「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共評選出優秀展覽項目10個,優秀公共教育項目10個,優秀展覽提名項目20個,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10個,江蘇省美術館「春風化雨
  • 暑假打卡停不下來的11個展覽,不出北京也能看世界!
    建築大師的展覽怎麼看,@鯨鯨媽探完展回來給我們帶來了幾個方法。 揭秘世界著名建築。展覽還原了竹屋、太宰府星巴克和東京大學研究大樓三處大師設計的實景,身臨其境的走進世界著名建築。深海裏海水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遊來遊去的大魚發出「沙沙」「嗡嗡」的聲音,據說此次展覽的音響設施也是頂配。 展廳面積不大,如果迅速看完可能不到半個小時,但是因為有超多唯美互動,小朋友完全可以玩上倆小時,有的小朋友居然玩了三小時……
  • 一周展覽「全紀實」、金鷹美術館首發聲、「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
    新晉私立美術館金鷹美術館發布開館計劃、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發布人事架構調整以及藝術基金會時間表、華藝國際進軍北京後迅速啟動了「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巡展……或許是因為上半年太過於清閒,以至於不太適應當下一周十餘個展覽開幕的節奏。時間從未停止,藝術界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除了將推動藝術界發展的形態和格局的變化,還有很多人在持續做著關於藝術的那些事。
  • 來靜安看新年的首場展覽!「波普圖像——安迪沃霍爾的1961-1987...
    來靜安看新年的首場展覽!展覽同時摒棄了過往安迪沃霍爾展覽中強調的波普藝術重複與複製的面向,充分利用了美術館核心筒空間和西展廳之間的空間關係,為觀眾打造了一段由靜到動、由外及內的探索旅程。「既可以看展覽,又可以共同迎新。」
  • 坪山美術館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開展
    日前,由坪山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美術館承辦的展覽——《合意——中國園林中的人》拉開序幕。  本次展覽系策展人沈瑞筠的「中國園林」系列展的最新成果,展覽結合坪山美術館空間特質呈現劉建華、何岸及王思順三位藝術家的13組作品,包含新增一件在地創作作品,為巡展賦予更豐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