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泓:年輕幹部要以實力「出道」

2020-12-28 選調生

近兩年來,「選秀」綜藝層出不窮,練習生們多年來不分晝夜地唱跳練習只為了能夠順利出道,在更大的舞臺盡情地展現自己,奔赴更加美好的未來。練習生們如果沒有實力,很難得到觀眾的喜愛,對於我們年輕幹部來說,道理也是如此,如果年輕幹部的業務能力低,實力不足,就很難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滿意,因此,廣大年輕幹部必須要學會「練習」,要去到基層一線這個「大舞臺」接受鍛鍊,不斷打磨自己,做好利民之事,以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的目標而順利「出道」。

 年輕幹部「出道」需要堅定「出道決心」。練習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練習只為了最後能夠站在聚光燈之下展現自我,再辛苦的日子他們都能熬過來,這是因為他們始終堅定心中想要出道的決心,而年輕幹部的「出道決心」是什麼呢?基層是年輕幹部的「出道舞臺」,那能夠紮根基層便是年輕幹部的「出道決心」,有個別年輕幹部對於基層一線「水土不服」,甚至還想「打退堂鼓」,但年輕幹部既然選擇這份職業,就應該堅定紮根基層的決心,在黨和人民需要我們的地方不斷「練習」。

年輕幹部「出道」需要做到「才藝加持」。看著練習生們在舞臺上唱歌、跳舞、RAP,個個都有拿得出手的才藝,正是他們的才藝吸引了無數觀眾為之打「call」,身為年輕幹部如果手上沒有幾把「刷子」,身上沒有「才藝」,怎能獲得群眾青睞呢?因此,年輕幹部必須要主動積極、與時俱進地學習,掌握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旅遊、城鄉融合等重要內容,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增長自身才幹,增強專業技能,提升為民服務的能力。

 年輕幹部「出道」需要注重「觀眾喜好」。練習生能夠得到觀眾的喜歡除了自身實力強,還有一點就是注重了觀眾的喜好,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便努力打動觀眾內心。年輕幹部對待工作和群眾也應如此,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要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想法,善於傾聽民聲,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四川省宜賓市高縣縣委組織部 李明泓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李明泓:做「馬牛燕」型幹部
    做「蒙古馬」型幹部,要吃苦耐勞、馱起擔子。在內蒙古考察時曾指出,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勠力擘畫「十四五」,需要廣大黨員幹部當好「蒙古馬」型幹部,像「蒙古馬」一樣馱起擔子,承擔時代使命,要立足工作崗位,敢於去到基層一線、艱苦地區,全身心紮根基層,敢於吃苦、樂於吃苦、善於吃苦,只爭朝夕、夜以繼日,真正做到履職盡責、精益求精。做「孺子牛」型幹部,要一心為民、腳踏實地。
  • 年輕幹部要有「三勁」
    年輕幹部要有「三勁」聶漢文  新的時代賦予了年輕幹部廣闊舞臺,新的使命也呼喚年輕幹部勇擔重任。
  • 人民日報:年輕幹部要把年輕的優勢和幹勁發揮出來
    在基層調研採訪,經常能看到有朝氣、銳氣,也有幹勁、韌勁的年輕幹部。他們奮鬥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奔波在項目建設的陣地上,探索在深化改革的深水區,為改革發展各項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不竭的動力。與年輕幹部聊天時,常能聽到他們說:「年輕,渾身有的是勁兒」「年輕就得有點不怕困難的銳氣,不能前怕狼後怕虎」……正是這樣的心態,讓他們能不斷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增長才幹,迅速成長成才。
  • 年輕幹部要「接地氣」才能「長底氣」
    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
  • 虞小軒:年輕幹部要敢於生「氣」
    基層一線,是幹事創業的最前線,基層幹部肩負著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年輕幹部要發揚年輕人朝氣蓬勃的精氣神,勤學善思、善於實踐,在基層的廣袤大地上寫下屬於自己勵志的青春篇章。以「不為外撼,不以物移」的志氣守牢初心使命。
  • 基層年輕幹部要加快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楊文宇:2021年輕幹部要爭當「平凡英雄」
    處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走進2021,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我們守初心、擔使命,創造社會價值,提升人生價值,更要強政治定力、練過硬本領,接續奮鬥,腳踏實地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努力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做出不平凡的貢獻,爭當「平凡英雄」!「風雨不動安如山」,強政治定力。新時代,新風險,新考驗。
  • 連凱莘:年輕幹部要用好「蓄能」之道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要像蓄電池一樣做到及時儲存潛能、靈活積聚動能、科學賦好勢能,按下為基層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的「快捷鍵」。有「儲能」之心,以超前思維挖掘「蓄」的潛能。蓄滿志氣,在正心明道上下功夫。「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 張倩:年輕幹部的「攀登」之路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幹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鍊年輕幹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幹部。」年輕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是各級黨組織注重培養鍛鍊的重點對象,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 警惕「享樂」放倒年輕幹部
    19 08:38:2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蔣文苑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了《年輕幹部的貪腐陷阱
  • 全區年輕幹部座談會召開 區委書記孫毅寄語年輕幹部:生逢其時,舞臺...
    孫毅寄語全區廣大年輕幹部:要有胸懷大局善謀事的初心。 希望年輕幹部們既要仰望星空,堅定理想;又要低頭看路,腳踏實地。找準區委中心工作和自身崗位職責的結合點,高層次統籌謀劃各項工作。要有躬身入局敢擔事的決心。
  • 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爭做赤心人明白人乾淨人
    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幹部幹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這為講政治定下了總基調,同時也為年輕幹部提高政治能力指明了正確方向和科學路徑。
  • 許陽:@年輕幹部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年輕幹部是幹部隊伍中的「生力軍」,是肩負建設「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骨幹和棟梁。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作為一名年輕幹部,要志存高遠、起而行之、勇挑重任,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祖國謀發展作為我們的使命。
  • 年輕幹部當以「七心」煉「七藝」
    鏡頭迴轉,習近平總書記10月10日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這「七種能力」就是今時的「七藝」。育幹部以幹事,養能力以成事,當以「七心」煉「七藝」。
  • 包俊傑:@年輕幹部工作中多點「和而不同」
    年輕幹部作為群眾和政府的「連心橋」,既要領悟好文件精神、貫徹好政策要求、落實好工作安排,做工作上的明白人;更要團結好人民群眾,撲下身子、擺正位子、邁開步子,深入群眾中,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問題,將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第一時間落實到群眾中,情為民所系,做群眾的貼心人,讓群眾收穫真切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 華應僖:年輕幹部的「前程四緊」
    身為年輕幹部在工作上也有別樣的「四緊」。 作風緊,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眼光嚴於律己,清廉為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作風問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年輕幹部邁緊「實幹家」的步伐,杜絕將「決心」落在嘴上、「打算」飄在會上、「落實」浮在紙上,堅持在事前注重細節,做到「落細」,從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著手,排細排實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以「繡花」的功夫精細地做好事前準備,才能保障「落地有聲」;在事中全力以赴,做好「落實」,年輕幹部在開展工作時更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韌勁,克服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以實幹創實效
  • 達世陽:年輕幹部當「吾日三省吾身」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上的講話中指出「年輕幹部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那麼如何能幹成事、幹好事,溯其根本年輕幹部當「吾日三省吾身」。「一省」有沒有提高政治能力。年輕幹部作為黨的事業繼承人,作為各條戰線的生力軍,肩負著責任和使命。
  • 福州市年輕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
    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10月10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這為新時期幹部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
  • 培養年輕幹部應該承擔更多的負擔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是黨的一項戰略性工作,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年輕幹部猶如一棵棵剛出泥土的幼苗,不經受一番風雨、不經歷一番磨練,就難以成長成才。給年輕幹部多壓擔子,也是鍛鍊幹部、培養人才的有效方法。
  • 李菁宇:以「焦裕祿精神」砥礪年輕幹部前行
    我們基層幹部應該以「焦裕祿精神」為目標,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要求,鍛鍊自身本領。年輕幹部要親民愛民,與人民打成一片。年輕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更是在日常工作中與人民群眾接觸較多,如若不能處理好群眾關係,偏離群眾路線,將走到人民的對立面,終將無法為人民謀福祉,為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