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學校發的學生必背古詩,19首錯了3首!

2021-02-07 廈門招考


本周是上課第二周,爸爸媽媽們稍微鬆了口氣:


比起第一周,孩子總算」正經「多了。



話說,幾天前,一所原省示範小學一位一年級小朋友的爸爸很欣喜地聽他的孩子嘰裡呱啦地背誦古詩,這是學校老師通過QQ發送的第二冊必背古詩。


孩子背的是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背著,背著,爸爸突然被熊孩子念的詩歌嚇得一激靈:桃花潭水三千尺!



什麼?!「桃花潭水三千尺」?


難道不是「桃花潭水深千尺」?!




他義正言辭地糾正了,但是,沒想到,熊孩子申辯!老師發的古詩就是「桃花潭水三千尺」。


這位爸爸一看,還果真如此!



昨天,他把老師下發的「第二冊必背古詩」發給了招考君,說:這是學校指定孩子要背的19首古詩,真沒想到:學校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招考君的直覺是:「連桃花潭水深千尺」這麼耳熟能詳的句子都會寫錯,那麼,這一必背古詩估計還有問題。



果真,招考君又找出了兩首詩歌,也寫錯了!!


一首是賈島的《劍客》,最後一句應該是「誰有不平事」,必背古詩寫成「誰為不平事?」



第二首是袁枚的《由桂林溯灕江至興安》,題目直接就錯了,寫成《遊桂林溯灕江至興安》。



但是,招考君自知學問不夠,又請教本市小學的語文老師,其中一位,為了慎重起見,又請教了上海的一位名師,結果都證實,這所小學發的必背古詩真的錯了!19首錯了3首!!


很難想像,孩子就這樣把錯的古詩當成正確的來讀的後果,這萬一中考或高考考到了,怎麼辦?


這其實已經不是學校第一次鬧這類笑話。

兩年前,到本市一所中學參加自考的考生發現,掛在學校走廊的勵志名言條幅,有兩條寫錯了:


一, 第一張條幅的主角是歷史學家吳晗,不過,圖中竟這樣介紹他:「吳晗(中國著名數學家)」。




二, 另一張條幅則「請」來了陳景潤,總算寫對了職業—「中國數學家」,不過硬把陳景潤的去世時間提前了30年,從1996年提前到1966年。在這張條幅裡,陳景潤還被移花接木了一段不是他說的名言:「時間是個常數,花掉一天等於浪費24小時」。這句話據信是華羅庚說的。




大家都把矛頭指向「度娘」。當事老師從網上下載資料,沒有認真審核。要命的是,大家都認為,這是學校,這是老師下發的資料,怎麼可能有錯?

 

很巧的是,廈門市教育局25日召開福建省第三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總結表彰會,在會上,市教育局透露:從現在起,廈門教師將分批開展學科素養培訓,一個內容就是:要講正確的。市教育局局長說,課講得再生動,但是,如果念錯,或是講錯,最終會害了學生。

 

他表示,過去我們一直強調教學技巧,譬如說,一節課如何引入、導入、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是,現在,我們要回歸本質,回到學科素養上面來。





看官,您遇到過學校類似的烏龍嗎?


您怎麼看呢?


在「寫留言」告訴我們吧!



廈門日報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編輯:蘇冬妮 值班主編:林燕貞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看老師,田雞妹背了首古詩,奮豆卻花大價錢背來了奮氏祖先
    聽說古老師住院了,學霸田雞妹和其他幾位同學來到醫院看望古老師,田雞妹還給古老師背了一首古詩,古老師的心情瞬間好了很多。沒多久奮豆也來看望古老師了,還花了大價錢背了奮氏祖先過來,真是把古老師快嚇死了呢,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 陪孩子玩飛花令遊戲,輕鬆記憶《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
    用飛花令巧記《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必背篇目,我們經常用飛花令形式來記憶這些篇目,孩子們有了興趣,就能學得輕鬆而且有趣。家有小學生的朋友,不妨也試一試用這種方式來梳理和記憶這75首古詩吧。
  • 免費好用的背詩神器,幼兒園到小學,背會5000首古詩不發愁
    基本每次到家,都是燻聽古詩的時間,我屁股還沒坐穩,安德魯的靈魂拷問就來了:「媽媽,為什麼就一行歸了,千門萬戶開什麼意思?」原本靠著燻聽還能偷個懶,我兒這突如其來的求知慾突然把刷手機時間變成了知識問答時間。這時你就會發現,現在小學必背的古詩實在太多了,為什麼60%我都沒聽過呢?
  •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亮相2020廣西書展。參加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壯族傳揚歌100首》主編,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鳳顯,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蒙元耀,廣西民族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黃如猛,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新聞910評論員、主持人、主任編輯韋波,《古詩漢壯對譯》編譯者藍漢光之子藍岱笙。
  • 四季古詩|冬季古詩18首(上)
    之前有家長私信問我關於孩子背古詩的事情。拋開那些喜歡國學、喜歡古詩詞的孩子不講,只講譜娃。學古詩的基本要領:不能光背要理解。背誦只是從字面意思上記住了這首詩,深層次的理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結合場景。
  • 《龍的傳人4》背1200首古詩的7歲男孩火了!酈波:嘆為觀止
    據來丁丁的媽媽透露:他4歲就開始背詩,每天背一首新的古詩,並且複習30首以前背過的詩歌。現在詩詞儲備量有1200多首,現在還在念小學一年級的丁丁,不僅能背詩,他還能寫詩。每天背一首新的古詩,複習300首古詩,預習小古文《小石潭記》、《嶽陽樓記》這些初中才涉獵的古文,現在都已經在丁丁的學習計劃表中了。
  • 孩子背古詩,有的家長反對有的家長支持,看完這些你會改變看法
    相信看到這四個字,很多學生都會頭疼。詩詞歌賦和各種文言文,背起來費時費力,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沒有當初的背誦,人們怎麼會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句話呢?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誦就是一種傳承。學習後你才知道原來形容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種說法,形容一個人美麗有很多詞語。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不管在家裡待多久,該上的學還是要上的,所以,該背的古詩也還是要背的。於是乎,每天上樓等電梯的時候,就會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對話:對話A:「這首詩叫什麼名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送(宋)楊萬裡。」「這首詩說的是什麼?」「送完林子方再送楊萬裡。」「%*&*!!!」對話B:「下一句是什麼?」
  • 小學必背古詩「窗含西嶺千秋雪」寫的什麼季節?詩詞大會選手答錯
    為什麼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的古詩詞,被突然提起還是會犯錯呢?其實不是古詩本身有多難,而是大家產生了思維定式,只會說出上句接下句,或者只顧著死記硬背記住了古詩詞,卻根本沒有好好的揣摩它的涵義。《詩詞大會》這個節目相信有很多人關注過。
  • 描寫舊情難忘的3首古詩,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趕緊背下來
    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3首描寫舊情難忘的古詩,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趕緊背下來吧。第1首,《遣悲懷》: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元稹。元稹和白居易齊名,人稱「元白」,是唐代詩人的重要人物。說起來,元稹寫詩確實比較厲害,能夠描寫出那種情真意切的情感。
  • 學齡前兒童古詩啟蒙的最好方式:讓孩子玩著熟記100首古詩
    雖然年紀小,但他已認識三千多個字,會背五百八十多首古詩詞。一開場,他就用橫掃千軍的形式,讓現場不同的選手站起來,只要對方告訴姓氏,他就馬上說出相應的詩句。他的詩詞積累和反應能力已經超越了多數成人,讓觀眾嘆為觀止。
  • 還記得第一首會背的古詩嗎?我是小學一年級,第一冊的《詠鵝》
    中國的古詩浩如煙海,你還記得你第一首會背的古詩嗎?沽酒客記得。有人問我你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什麼?沽酒客拼命思索,終於得到了答案,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詠鵝》,對於一個八零後來說,我並沒有像今天的還在那樣,三歲會識字多少,五歲會背詩歌多少,甚至我沒有印象幼兒園會教我們詩歌。
  • 蘇軾這首題畫詩 小學生必背古詩之一 告訴你春江水暖何物最先知
    蘇軾懂畫,會畫,所以能抓住這兩幅畫的畫題畫意,寫下了兩首題畫詩。其中這一首他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早春江景圖,卻廣為傳誦,如今被列為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之一。惠崇春江晚景作者: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那麼,從小背古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有沒有必要呢?孩子聽不懂古詩,就不能背嗎?答案當然是:能!古詩是一種十分講究的語言藝術,尤其注重意象、押韻和平仄(聲調)。在這種影響下,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今後在閱讀理解和音樂方面會更有優勢。在我看來,即使古詩沒有上述好處,我還是會讓我的孩子從小背古詩,因為古詩不僅僅是優美的文字而已,更是歷經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
  • 《古詩十九首》是哪19首,你知道嗎?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昭明文選》),是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
  • 第18課《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李白寫的一首紀遊寫景短詩,體裁為五言絕句。小學必背詩詞丨李白詩詞集錦《敕勒歌《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明白曉暢,沒有生僻字。在寫山寺時,作者運用「誇張」的手法,從視覺上烘託出山寺之高。
  • 新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下冊必背古詩文完整版,為孩子收藏!(附音頻)
    《題臨安邸》(必背)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宋鑫淼 - 中華少兒古詩歌曲集觀書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送元二使安西》(必背)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必背古詩文40首,你會幾首?(附簡析)
    《涉江採芙蓉》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此詩藉助他鄉遊子和家鄉思婦採集芙蓉來表達相互之間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遊子思婦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詩運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寫漂泊異地失意者的離別相思之情;從遊子和思婦兩個角度交錯敘寫,表現遊子思婦的強烈情感;運用懸想手法,在虛實結合中強化了夫妻之愛以及妻子對丈夫的深情。
  • 廣西民族出版社攜《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廣西書展
    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攜這兩本新書亮相2020廣西書展。《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 黃浩雲攝分享會在廣西壯文學校學生代表用壯漢雙語朗誦的《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中拉開序幕,令觀眾感受到了貼近現實、通俗易懂、富於韻律、朗朗上口的壯族傳揚歌的魅力,感受到了將典雅的漢語古詩與日常壯語糅合而成的別樣滋味。
  • 廣西民族出版社攜《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亮相書展
    12月19日,廣西民族出版社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攜這兩本新書亮相2020廣西書展。    《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分享會 黃浩雲 攝  分享會在廣西壯文學校學生代表用壯漢雙語朗誦的《壯族傳揚歌100首》《古詩漢壯對譯》中拉開序幕,令觀眾感受到了貼近現實、通俗易懂、富於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