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名人故事:管仲與鮑叔牙

2021-02-13 慧海老師

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於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於《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齊襄公被手下將士殺死,他的弟弟公孫無知被立為齊王。沒幾個月,公孫無知又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消息後,都覺得自己繼承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回國。

管仲是公子糾的軍師,他提醒公子糾說:「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離齊國很近,如果他搶先一步回到齊國,我們就沒戲了。」於是,管仲先帶一隊快馬去攔截公子小白,讓魯國大將曹沫帶另一隊人馬趕往齊國。

管仲帶著人馬趕到莒國和齊國的交界處,正碰上鮑叔牙從莒國帶了一隊人馬,護送著公子小白而來。

管仲上前攔住去路,問道:「敢問公子要去哪裡?」公子小白回答說:「我回國辦喪事去啊!」管仲撒謊說:「您的哥哥公子糾已回到齊國操辦此事了!」

鮑叔牙喝斥管仲:「如果公子糾真的回到齊國,你幹嘛還帶人來攔截我的主公呢?」命令部隊火速前進。

管仲見狀,搭弓取箭,朝公子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聲,栽倒在車上。管仲帶著人馬飛逃而去。

沒想到,管仲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帶鉤上,沒傷到人,公子小白是裝死。這個公子小白,史稱齊桓公,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之首。

管仲自以為射死了公子小白,回到公子糾身邊,與曹沫一起護送公子糾繼續向齊國進發。到齊魯邊界時,齊國使者攔住了他們的車馬,說:「齊國新君公子小白已登基,請你們離開齊國。」

管仲一聽,才知自己沒把事情辦好。他殺了齊國使者,公子糾命令大將曹沫攻打齊國,結果大敗,公子糾和管仲又逃回了魯國。

公子小白命鮑叔牙領兵30萬攻打魯國,魯國連連敗北,魯莊公派人與齊國講和。公子糾與齊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齊桓公不便親自殺掉公子糾,就請魯國代為執行。公子糾的輔臣管仲和召忽是齊桓公的仇人,要帶回齊國處置。魯國於是殺掉了公子糾,將管仲、召忽二人交給鮑叔牙。召忽不願返齊受罪,自殺身亡。管仲作為囚犯隨鮑叔牙返齊。

到達齊魯邊境時,鮑叔牙放了管仲。回國後,鮑叔牙對齊桓公說:「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齊國,然而管仲可助您稱霸天下。」齊桓公不計前仇,親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為相國,從此齊國走上了稱霸之路。

管仲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二人的友情,為千古稱頌,而這其中又與鮑叔牙知人善諫、齊桓公胸懷大度是分不開的。

相關焦點

  • 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說一個春秋時的故事。
  • 鮑叔牙與管仲的故事(圖)
    「管鮑之交」(網絡圖片)管仲是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名的宰相,鮑叔牙又稱「鮑叔」,是齊國大夫,也是最了解管仲的知己。鮑叔牙與管仲兩人曾經合夥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當兵打仗,而且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
  • ​姚老師講:鮑叔牙與管仲之交
    讓我們學習一下管仲與鮑叔牙相處的過程: 1、鮑叔牙的故事——管鮑之交 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
  • 南懷瑾老師:管仲與鮑叔牙的交情
    管仲沒有得志的時候,原來是幫助公子糾的,那時另外還有一個大臣名召忽,當時公子糾死了,召忽也拼命作戰,為公子糾而死,但管仲並沒有殉職。這樣說來,管仲的人格還是有問題。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當時幫助齊桓公成功,有名的名臣是鮑叔牙。桓公問鮑叔牙,如果想成霸業,把齊國治好,誰是好的人才。鮑叔牙就推薦了管仲。但管仲曾經在作戰的時候,用箭射過齊桓公,幸好沒有將齊桓公射死,而射中了衣帶鉤。
  • 管仲、鮑叔牙與列子
    說管仲與列子誰更厲害,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好比有個年輕人問我,說連霍高速是不是李連杰與霍元甲為了切磋武藝方便,門對門修建高速公路便於通行一樣。
  • 管仲不負鮑叔牙
    公元前645年,年逾75歲的管仲病榻之前,齊桓公問管仲:先生離世後,誰能助我,當我丞相?     鮑叔牙行嗎?
  • 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若二人換位,管仲定讓鮑叔牙死無全屍
    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他和管仲關係非常好,後人稱兩個人的關係為「管鮑之交」。那麼,鮑叔牙和管仲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鮑叔牙稱得上是一位君子,貴人,而管仲雖然有才,但人品不敢恭維,別看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如果鮑叔牙犯到管仲手,管仲定讓他死無全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看看兩個人的過往。
  • 管仲與鮑叔牙竟然「成了情侶」?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鮑叔牙,姒姓,鮑氏,名叔牙,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和鮑叔牙很早就認識。
  • 如果管仲給鮑叔牙送禮物,一定選這個!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管仲和鮑叔牙輔佐齊桓公成就了大業。管仲和鮑叔牙是髮小,管仲家境貧寒,鮑叔牙做生意經濟條件不錯,管仲也跟著鮑叔牙一起做生意。每次賺錢後管仲總要多拿點,世人都說管仲不厚道,唯有鮑叔牙知道管仲家有老母,不跟他計較。
  • 高考作文|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二三事
    齊桓公寬宏偉量,雄才大略;鮑叔舉人唯才,知人善薦;管仲才能卓絕,君臣佳話。今天來聽聽學姐詳細的給大家講一下齊桓公、鮑叔以及管仲的故事!註:鮑叔牙姓鮑,因為他排行第三,所以叫他鮑叔,中國古代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分別叫做伯、仲、叔、季。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簡述了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管仲在輔佐公子糾的時候,曾經差點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為君後,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甘居其後,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誰最有本事?
    從他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還委以重任,就可看出他的胸懷和格局,另外後來他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以說將他的胸懷延伸到了極致。可以和秦始皇和曹操比肩。後文將著重說一下。鮑叔牙,愛國、識才、不嫉賢妒能。他勇於推薦管仲,還樂意讓管仲的職位高於自己,這一點胸懷和氣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可以說,他也是有格局,有胸懷。管仲,就不用說了。
  • 擁立桓公 舉薦管仲 鮑叔牙才是齊國霸業的幕後推手
    齊桓公在追悔哀痛中想到了管仲,卻沒有提及鮑叔牙。倘若鮑叔牙地下有知,想來也是不會在意的,因為這正是他生前的寫照。終其一生,鮑叔牙都是以管仲的陪襯而自居。在管仲的光環之下,鮑叔牙寂寂無名。後人對他的了解,大多來自於成語「管鮑之交」。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其實光以作文材料給出的素材,要評價三個人是不夠的,所以考生需要以前就對這三個人的故事有所了解才行。「模擬作文」就不寫了,借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聊聊這三個人,以及他們那個年代的「齊國江湖往事」。1這個故事,得先從齊襄公說起。
  • 如果沒有鮑叔牙,就沒有齊桓公與管仲之間的恩怨糾葛!
    管仲後來成為齊國權相而後,曾經回憶過當年的往事,說過「吾嘗為鮑叔謀事而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無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這裡就說明經商失敗的管仲,後來還曾經成為鮑叔牙幕府中的門客,雖是很受鮑叔牙的賞識,可是依然沒有改變貧困的生活格局。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管鮑之交-先說管仲和鮑叔牙這兩個人是好朋友,歷史上有一個成語是「管鮑之交」,說的就是他們兩個人。管仲家裡比較窮,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裡困難,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鮑叔牙都是讓著管仲的。比如說他們一起合夥做生意,管仲只出力,鮑叔牙出錢還要出力,兩個人賺錢之後,鮑叔牙讓管仲拿大頭,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 兩千年前的帝師之爭,管仲與鮑叔牙,拿齊國江山賭了一把
    輔佐公子糾的是管仲,輔佐公子小白的是鮑叔牙,這兩個人物都非常有智謀,他們還是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為什麼分別效忠兩個公子呢,這就要從頭說起。管仲年輕的時候,家裡很窮,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鮑叔牙。鮑叔牙勸管仲和他一齊做生意。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很少,但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得。鮑叔牙手下的人都瞧不起管仲,罵他貪得無厭。
  • 管仲與鮑叔牙、齊景公與田穰苴的故事:取其長棄其短——走進歷史與古人對話(5)(2019.10.25)
    像:春秋前期最著名的大政治家管仲,為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使齊國稱霸於諸侯,被齊桓公尊為「仲父」。 管仲年輕時曾經和鮑叔牙交往,因此鮑叔牙非常了解管仲,知道他有奇才。儘管管仲家裡很窮,常欺騙鮑叔牙,但是鮑叔牙始終待他很好,從不說管仲的壞話。 他和鮑叔牙一起經商做買賣,賺了錢,經常自己多拿;為鮑叔牙辦事,多次沒有辦成,並且越辦越糟;3次做官,3次丟官;3次參加作戰,3次逃跑。 管仲擔任齊國的宰相後,曾經發自肺腑地說道:「我在窮困時,曾經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分取贏利時,自己總是拿得多一些。
  • 管仲與齊桓公的精彩故事
    管仲和他的好友鮑叔牙,同時被分別任命輔佐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國發生內亂,他兩兄弟的哥哥襄公無道,被逼流亡出走。管仲和召忽輔助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輔助公子小白逃到莒國(莒 拼音:jǔ,莒國: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莒縣一帶)。內亂平息了,彼此爭先回到齊國奪權登位。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管仲故事之六)
    管仲曾射殺齊桓公,若沒有鮑叔牙的推薦,他不僅難以赦免,哪能會成為齊國的宰相呢?因此管仲對鮑叔牙的為人,對他的友情是異常地感動的。管仲曾經深有感慨地對人說:「當初我貧困時,與鮑叔牙一起經商,自己總是多得利,但鮑叔牙不認為我貪財,而是知道我實在太窮。我曾經幾次做官,幾次被趕走,鮑叔牙不認為我無能,而是認為我沒有趕上好的機會。我曾幾次參加戰鬥,幾次逃跑,但鮑叔牙從不認為我膽怯,而是認為我家中有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