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021-02-07 筆揮江山

管鮑之交-先說管仲和鮑叔牙

這兩個人是好朋友,歷史上有一個成語是「管鮑之交」,說的就是他們兩個人。

管仲家裡比較窮,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裡困難,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鮑叔牙都是讓著管仲的。

比如說他們一起合夥做生意,管仲只出力,鮑叔牙出錢還要出力,兩個人賺錢之後,鮑叔牙讓管仲拿大頭,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對此,鮑叔牙從來都沒有覺得不公平,因為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他明白正是因為有管仲,他才能夠獲得這些利益的。

管鮑各為其主

古代的時候,優秀的人才都是會選擇入仕,輔佐英明的君主的。管仲和鮑叔牙長大了之後,他們也選擇了仕途。

只不過他們選擇輔佐的人是不一樣的。

那時候鮑叔牙輔佐的是公子小白,管仲是負責的公子糾。在齊襄公死亡之後,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兄弟兩人都是在外面流亡的。

那個關鍵時候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誰先到達齊國,誰就可以當齊王。

不管是公子糾,還是公子小白,他們都是想要當齊王的,所以,他們都急忙的向齊國的方向趕去。

輔佐公子糾的管仲就讓公子糾在半路裡等著劫殺公子小白。

這個管仲也是一個射箭高手,他們等來了公子小白,管仲還射中了公子小白,以為公子小白被自己給射死了。

公子小白將計就計,就讓管仲他們以為自己死亡了,等管仲和公子糾離開之後,公子小白就趕緊趕到了齊國,他順利的當上了齊王。

我們都知道,這個公子小白就是齊桓公。

鮑叔牙推薦管仲為齊國宰相

公子小白當了齊王,他所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把公子糾給殺了,來穩固自己的王位,管仲當然也是算在被殺之列的。

不過,鮑叔牙告訴齊桓公,若是想要讓齊國稱霸,必須要找一個好宰相,這個宰相肯定是非管仲莫屬。

本來鮑叔牙不推薦管仲的話,齊桓公肯定是會讓他當宰相的,但是,鮑叔牙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

於是,他就給齊桓公推薦了管仲。

可是,管仲終究是齊桓公的敵人呀,他還差點把齊桓公給射死,齊桓公敢用和自己作對的人嗎?

你還別說,這個齊桓公還真是做大事的人,他的胸襟是常人比不了的,他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把管仲從其它的國家給引渡了過來,然後讓管仲當了宰相。

管仲助齊桓公稱霸諸侯

管仲獲救後,還當了齊國的宰相,他也是盡心盡力的輔佐齊桓公,幫助齊桓公完成了霸王之業,成就了齊桓公霸主的美名的。

至於管仲是如何管理齊國,如何發展齊國經濟,提高齊國的政治地位的,這個我們就不多說了。

總之,齊桓公有了管仲之後,齊國的地位就日益的顯著了,當時其它的國家,都尊崇齊國為老大。

齊桓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是第一個當霸主的人。

可以說這就是齊桓公敢於用管仲的原因,也是管仲才能的體現,更是鮑叔牙識人推薦管仲的結果。

至於說這三個人,哪一個給我的印象最深?

我感覺還是鮑叔牙!

這個人相對比齊桓公和管仲,可能要渺小一些,但是,若是沒有他絕對不會有齊桓公的霸主之業,也不會有管仲才能的發揮。

最為難得的是,他不管什麼時候,都是能夠做到知足常樂的,他從來不跟別人爭功,即便是他的功勞很大,他也從來都不會炫耀。

做人若是做到鮑叔牙這樣,實屬難得。要知道作為人,都是有爭鬥之心的,但是,唯獨鮑叔牙能夠做到心如止水。

這樣的人,才是最為難得的,這樣的人也是活得最為灑脫的,所以說我感覺鮑叔牙給我的印象更深。

相關焦點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其實光以作文材料給出的素材,要評價三個人是不夠的,所以考生需要以前就對這三個人的故事有所了解才行。「模擬作文」就不寫了,借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聊聊這三個人,以及他們那個年代的「齊國江湖往事」。
  • 高考作文|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二三事
    單就材料內容而言,大多人的初印象應該是這樣。齊桓公寬宏偉量,雄才大略;鮑叔舉人唯才,知人善薦;管仲才能卓絕,君臣佳話。今天來聽聽學姐詳細的給大家講一下齊桓公、鮑叔以及管仲的故事!別人都恥笑他,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站了出來替管仲辯護道:「管仲的為人我是最了解不過了,他家有80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著以盡孝道。」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哭訴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鮑叔牙啊!」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誰最有本事?
    從他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還委以重任,就可看出他的胸懷和格局,另外後來他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以說將他的胸懷延伸到了極致。可以和秦始皇和曹操比肩。後文將著重說一下。鮑叔牙,愛國、識才、不嫉賢妒能。他勇於推薦管仲,還樂意讓管仲的職位高於自己,這一點胸懷和氣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可以說,他也是有格局,有胸懷。管仲,就不用說了。
  • 如果沒有鮑叔牙,就沒有齊桓公與管仲之間的恩怨糾葛!
    管仲「三仕三見逐於君」,可見鮑叔牙曾經推薦管仲給齊國國君,這位國君是誰呢?根據時間上來看,很有可能就是齊襄公。只是齊襄公顯然很不識貨,根本沒有看到管仲的能力,管仲三次在朝中為官,結果三次都被齊襄公所驅逐。後來管仲又參與齊國的對外戰爭,結果又是三次都成了逃兵。管仲怎麼看都像是個LOSER,做生意不行,幫別人做事做不好,當官也當不好,打仗又打不贏,即便胸懷大志,也可謂是無處可用。
  • 管仲與齊桓公的精彩故事
    為了各為其主,管仲在中途爭奪戰中,曾經拉弓射過小白,正好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帶鉤上,幸好不死,也未受傷,但那卻是致命的一箭。結果,小白和鮑叔牙爭先回到了齊國,就繼位稱齊桓公。鮑叔牙又帶兵威脅魯國說,公子糾是齊國新君桓公的親兄弟,自己不好處理,請魯國代為解決。因此魯國殺了公子糾。鮑叔牙又要求魯國說,管仲是齊桓公的仇人,有射鉤之恨,請你交給我們帶回齊國處理。
  • 擁立桓公 舉薦管仲 鮑叔牙才是齊國霸業的幕後推手
    齊桓公在追悔哀痛中想到了管仲,卻沒有提及鮑叔牙。倘若鮑叔牙地下有知,想來也是不會在意的,因為這正是他生前的寫照。終其一生,鮑叔牙都是以管仲的陪襯而自居。在管仲的光環之下,鮑叔牙寂寂無名。後人對他的了解,大多來自於成語「管鮑之交」。
  • 管仲的預言:齊桓公雖富貴一生,最終會被餓死,玄機何在?
    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管仲要死了。春秋五霸的首任霸主齊桓公來看望他:老管,你確信你真的要死了嗎?管仲:我確信,這事兒假不了。齊桓公:哎呀,你看這事,老管你說病就病,說死就死,怎麼可以這樣不負責任呢?算了,咱們說說你死後的繼任者的事兒吧。
  • 南懷瑾老師:管仲與鮑叔牙的交情
    管仲沒有得志的時候,原來是幫助公子糾的,那時另外還有一個大臣名召忽,當時公子糾死了,召忽也拼命作戰,為公子糾而死,但管仲並沒有殉職。這樣說來,管仲的人格還是有問題。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當時幫助齊桓公成功,有名的名臣是鮑叔牙。桓公問鮑叔牙,如果想成霸業,把齊國治好,誰是好的人才。鮑叔牙就推薦了管仲。但管仲曾經在作戰的時候,用箭射過齊桓公,幸好沒有將齊桓公射死,而射中了衣帶鉤。
  • 齊國三人組:幾千年歷史上,我們最缺的還是齊桓公
    齊國能夠成為春秋第一霸,功勞當然要歸於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人組。
  • 如果管仲給鮑叔牙送禮物,一定選這個!
    今年全國I卷高考作文題目成了熱點,主題是圍繞管仲、鮑叔牙和齊桓公展開的,這三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 管仲、鮑叔牙與列子
    說管仲與列子誰更厲害,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好比有個年輕人問我,說連霍高速是不是李連杰與霍元甲為了切磋武藝方便,門對門修建高速公路便於通行一樣。
  • 管仲不負鮑叔牙
    公元前645年,年逾75歲的管仲病榻之前,齊桓公問管仲:先生離世後,誰能助我,當我丞相?     鮑叔牙行嗎?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簡述了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管仲在輔佐公子糾的時候,曾經差點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為君後,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甘居其後,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
  • 【每日分享】名人故事:管仲與鮑叔牙
    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於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於《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齊襄公被手下將士殺死,他的弟弟公孫無知被立為齊王。沒幾個月,公孫無知又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
  • 鮑叔牙與管仲的故事(圖)
    「管鮑之交」(網絡圖片)管仲是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名的宰相,鮑叔牙又稱「鮑叔」,是齊國大夫,也是最了解管仲的知己。鮑叔牙與管仲兩人曾經合夥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當兵打仗,而且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
  • 齊桓公和管仲:這對野心勃勃的君臣,都幹過哪些搞笑的「缺德事」
    魯莊公對管仲翻了個白眼:不是說你幹掉了公子小白嗎?人家在國君位上坐著呢!你這放的烏龍箭是截誰的胡?!管仲分辯也不是,不分辯也不是。總之裡外不是人。公子小白,不,現在已經是齊桓公,派人送信到魯國說:把公子糾殺掉,把管仲綁了押回齊國!寡人恨不得食他的肉!要親手剮了這個射我一箭之仇的可惡之徒!魯莊公沒那麼聽話,偏要把公子糾送回齊國,把管仲綁在魯國!
  • 齊桓公和管仲:這對野心勃勃的君臣,都幹過哪些搞笑的缺德事
    果然公子小白坐著的馬車駕駕駕跑來了。管仲張弓搭箭,一箭直射公子小白。只聽得公子小白一聲大叫,倒下了。管仲看著馬車拖著公子小白的屍體前奔至遠處。遂滿意的收拾弓箭,帶著小騎隊回去。一派輕鬆的對魯莊公說:公子小白被我幹掉了!
  • 管仲與鮑叔牙竟然「成了情侶」?
    他們兩人曾經合夥做生意,賺了錢分利潤時,管仲總是給自己分得多而給鮑叔牙的少。鮑叔牙的手下就很不平,向鮑叔牙抱怨。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邊太困難,我家裡邊比較富裕,他多拿的那些是我給他的。」管仲給鮑叔牙辦事,但經常把事情辦砸,鮑叔牙就安慰管仲說:「事情沒辦好也不是你的錯,只是我們的運氣差了點。」後來管仲應聘當官,但幾次都是沒幹多久就被罷免了。
  • 管仲臨死前,勸齊桓公遠離4位大臣,齊桓公不聽,齊國果然大亂
    的確,春秋時期有「五霸」,而齊桓公卻是「五霸之首」。齊桓公在位期間,強軍富民,九合駐軍,三平晉亂,驅逐戎狄,創造了一個時代。而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之人,乃是管仲。齊桓公本名呂小白,乃姜子牙(呂尚)的第十二代孫,因齊國內亂,齊桓公在鮑叔牙的保護下逃到莒國,在歸國的路上,被管仲射了一箭。後來齊桓公成了國君,要殺管仲,被鮑叔牙阻攔。
  • 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若二人換位,管仲定讓鮑叔牙死無全屍
    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他和管仲關係非常好,後人稱兩個人的關係為「管鮑之交」。那麼,鮑叔牙和管仲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鮑叔牙稱得上是一位君子,貴人,而管仲雖然有才,但人品不敢恭維,別看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如果鮑叔牙犯到管仲手,管仲定讓他死無全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看看兩個人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