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與鮑叔牙竟然「成了情侶」?

2021-02-13 經林學堂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鮑叔牙,姒姓,鮑氏,名叔牙,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和鮑叔牙很早就認識。

他們兩人曾經合夥做生意,賺了錢分利潤時,管仲總是給自己分得多而給鮑叔牙的少。鮑叔牙的手下就很不平,向鮑叔牙抱怨。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邊太困難,我家裡邊比較富裕,他多拿的那些是我給他的。」管仲給鮑叔牙辦事,但經常把事情辦砸,鮑叔牙就安慰管仲說:「事情沒辦好也不是你的錯,只是我們的運氣差了點。」後來管仲應聘當官,但幾次都是沒幹多久就被罷免了。管仲內心很沮喪,鮑叔牙就說:「我們都知道你很有才能,只是現在沒有遇到明主罷了。」

管仲被徵入伍,每次進攻都在最後邊,逃跑時卻跑到最前邊。大家都看不起管仲,鮑叔牙就向大家解釋說,管仲家有老母,他是害怕自己死了沒有人照顧自己的母親,所以才這樣保全自己的。

總之,雖然在外人看來,管仲缺點不少,但鮑叔牙卻不認為是管仲的能力和德行有問題。後來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讓管仲當上了齊國的宰相。管仲果然沒有辜負齊桓公和鮑叔牙的信任,輔佐齊桓公成了春秋霸主。鮑叔牙也因為推薦管仲有功而受到齊國人民的愛戴。

管仲成為齊國宰相後說:「生我養我的是我的父母,但真正理解我的只有鮑叔牙。」意思是說,沒有鮑叔牙這樣的好友、知己,管仲自己也難成就一番事業。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友情也被後世傳頌,「管鮑之交」就成了一段佳話。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就疑惑了,說了這麼久只是在談管仲和鮑叔牙的友情,這題目怎麼說他們「成了情侶」呢?這不是在當標題黨嗎?其實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情侶」關係是一位老師提出的。

我曾在微信群裡看到一段視頻,是某上市教育集團的一段網絡課程,這一節課講的是中國古代的CP。視頻中老師介紹的第一對CP就是管仲、鮑叔牙。

有人可能會奇怪,視頻沒說他們是「情侶」啊?這裡需要解釋一下,CP是英文單詞couple的縮寫,而這個單詞就是夫妻、情侶、戀人的意思。最初,日本的動漫愛好者在討論動漫作品時,為了方便表達,就用縮寫代指作品中的情侶。在文化交流中,這個詞也逐漸被中國的動漫愛好者所接受。後來,一些人覺得作品中原有的情侶不般配,就在同人創作中為自己喜歡的角色選擇一個自己滿意的伴侶,這就叫做「配CP」。一開始這些只是在動漫愛好者的圈子裡火,後來逐漸被更廣泛的群體接受,但不少年輕人在使用時沒有搞懂單詞的意思,這個詞的含義在傳播中就逐漸模糊了。

  

說到這裡大家就懂了,這完全是那位老師不懂裝懂蹭熱詞鬧出的烏龍。誠然,這個單詞的濫用使得它已經不再僅僅指情侶關係了,但大家若真的用心比對的話就知道,那些人口中的「CP」從來不是單純的朋友、搭檔的意思。

何況,真的沒有比這個單詞更合適的詞來代指友誼了嗎?顯然不是。古人用來代指朋友的有「知音」、「知己」、「金蘭」,哪一個不比這個被錯用了的單詞合適呢?古人所稱頌的「八拜之交」,又怎會是這麼個意思已經模糊的縮寫單詞所能概括的呢?

如果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關係太緊密讓這位老師有了「發揮」的空間,那將伯牙、子期定為「CP」又該怎麼解釋呢?要知道,伯牙、子期雖然是朋友,但並沒有證據表明兩人有多麼親密。

據記載,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喜歡聽琴。這一天,伯牙在彈琴,彈到表現泰山的部分時,鍾子期就說:「好啊,聽著琴聲就好像看到了巍峨的高山。」到了表現流水的部分時,鍾子期又讚嘆道:「好啊,聽著琴聲,仿佛看到了水流浩蕩的江河。」之後不管伯牙彈什麼,那個人總能領會到伯牙的意思。後來鍾子期死了,伯牙聽說後直接把自己的琴摔壞了,之後再也沒有彈過琴。

伯牙、子期因音樂而相識,成為朋友,後人稱頌兩人的友情為「知音之交」,也用「知音」代指朋友。兩人之間的友情簡單而純粹,這位老師卻用「CP」去形容兩人,已經不能用牽強附會來形容了。更荒唐的是,在後邊的視頻中,這個老師還將曹操、曹丕、曹植,蘇洵、蘇軾、蘇轍等統統歸為「CP」。父子、兄弟竟被扣上「情侶」的帽子,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嗎?

 一位語文老師面對陌生詞,連意思都不考究就拿來用,隨口胡說,怕是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蹭熱點、引流量上了吧?這樣的老師能夠用心去備課教課嗎?為了蹭熱點,就這麼隨意地引入網絡詞彙,這位老師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了嗎?身負傳道解惑職責的老師就這麼將自己都不明白的東西直接教給學生,對得起「老師」這個稱號嗎?

讓這樣沒有責任心、沒有準則的老師給學生上課,所謂誤人子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相關焦點

  • 鮑叔牙與管仲的故事(圖)
    「管鮑之交」(網絡圖片)管仲是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名的宰相,鮑叔牙又稱「鮑叔」,是齊國大夫,也是最了解管仲的知己。鮑叔牙與管仲兩人曾經合夥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當兵打仗,而且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
  • 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他們沒有發跡的時候一起做生意,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少,但每次年底分紅的時候卻總是管仲拿的多。旁邊的人就替鮑叔牙不值了,說你出的本錢大,怎麼讓管仲這個小人拿的比你還多呢?鮑叔牙笑笑說,管仲家裡條件不好,拿多一點是應該的,再說他也不是光出錢不幹活,很多事都還是靠他出主意的呀。
  • 管仲、鮑叔牙與列子
    說管仲與列子誰更厲害,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好比有個年輕人問我,說連霍高速是不是李連杰與霍元甲為了切磋武藝方便,門對門修建高速公路便於通行一樣。
  • 南懷瑾老師:管仲與鮑叔牙的交情
    管仲沒有得志的時候,原來是幫助公子糾的,那時另外還有一個大臣名召忽,當時公子糾死了,召忽也拼命作戰,為公子糾而死,但管仲並沒有殉職。這樣說來,管仲的人格還是有問題。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當時幫助齊桓公成功,有名的名臣是鮑叔牙。桓公問鮑叔牙,如果想成霸業,把齊國治好,誰是好的人才。鮑叔牙就推薦了管仲。但管仲曾經在作戰的時候,用箭射過齊桓公,幸好沒有將齊桓公射死,而射中了衣帶鉤。
  • 管仲不負鮑叔牙
    公元前645年,年逾75歲的管仲病榻之前,齊桓公問管仲:先生離世後,誰能助我,當我丞相?     鮑叔牙行嗎?
  • 如果管仲給鮑叔牙送禮物,一定選這個!
    今年全國I卷高考作文題目成了熱點,主題是圍繞管仲、鮑叔牙和齊桓公展開的,這三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 ​姚老師講:鮑叔牙與管仲之交
    我們的課程是根據,找好處,知道人的性,知人善用,學習鮑叔牙的格局找好處生響亮金,鮑叔牙有義氣,能包容。聖賢讓我們學習,鮑叔牙和管仲互相之間關係相處,因為鮑叔牙的大度,包容,會找人的好處。找好處生真金,有義氣能包容,值得我們學習。今天來學習與朋友之間如何把握尺度,才能相處得和諧? 聖賢說:近人要遠點,遠人要近一點。
  • 【每日分享】名人故事:管仲與鮑叔牙
    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於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於《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齊襄公被手下將士殺死,他的弟弟公孫無知被立為齊王。沒幾個月,公孫無知又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簡述了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管仲在輔佐公子糾的時候,曾經差點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為君後,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甘居其後,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
  • 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若二人換位,管仲定讓鮑叔牙死無全屍
    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他和管仲關係非常好,後人稱兩個人的關係為「管鮑之交」。那麼,鮑叔牙和管仲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鮑叔牙稱得上是一位君子,貴人,而管仲雖然有才,但人品不敢恭維,別看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如果鮑叔牙犯到管仲手,管仲定讓他死無全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看看兩個人的過往。
  • 高考作文|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二三事
    鮑叔牙生在富裕人家,是齊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家貧,是公子糾的老師。管仲才華出眾,智慧超人,鮑叔牙對他讚賞不已,兩人雖家境不同,但自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彼此相知相識,成為莫逆之交。管仲貧困時,曾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管仲出資少,鮑叔牙出資多。掙到錢了,管仲就用掙的錢先還了自己欠的一些債。到年底分紅時,鮑叔牙分給他一半的紅利,他也接受了。這可把鮑叔牙手下的人氣壞了,有人說:「管仲出資少,平時開銷又大,年底還照樣和您平分效益,顯然他是個十分貪財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話,我一定不會厚著臉皮接受這些錢的。」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誰最有本事?
    從他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還委以重任,就可看出他的胸懷和格局,另外後來他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以說將他的胸懷延伸到了極致。可以和秦始皇和曹操比肩。後文將著重說一下。鮑叔牙,愛國、識才、不嫉賢妒能。他勇於推薦管仲,還樂意讓管仲的職位高於自己,這一點胸懷和氣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可以說,他也是有格局,有胸懷。管仲,就不用說了。
  • 擁立桓公 舉薦管仲 鮑叔牙才是齊國霸業的幕後推手
    齊桓公在追悔哀痛中想到了管仲,卻沒有提及鮑叔牙。倘若鮑叔牙地下有知,想來也是不會在意的,因為這正是他生前的寫照。終其一生,鮑叔牙都是以管仲的陪襯而自居。在管仲的光環之下,鮑叔牙寂寂無名。後人對他的了解,大多來自於成語「管鮑之交」。
  • 如果沒有鮑叔牙,就沒有齊桓公與管仲之間的恩怨糾葛!
    管仲後來成為齊國權相而後,曾經回憶過當年的往事,說過「吾嘗為鮑叔謀事而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無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這裡就說明經商失敗的管仲,後來還曾經成為鮑叔牙幕府中的門客,雖是很受鮑叔牙的賞識,可是依然沒有改變貧困的生活格局。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 兩千年前的帝師之爭,管仲與鮑叔牙,拿齊國江山賭了一把
    輔佐公子糾的是管仲,輔佐公子小白的是鮑叔牙,這兩個人物都非常有智謀,他們還是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為什麼分別效忠兩個公子呢,這就要從頭說起。管仲年輕的時候,家裡很窮,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鮑叔牙。鮑叔牙勸管仲和他一齊做生意。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很少,但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得。鮑叔牙手下的人都瞧不起管仲,罵他貪得無厭。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管鮑之交-先說管仲和鮑叔牙這兩個人是好朋友,歷史上有一個成語是「管鮑之交」,說的就是他們兩個人。管仲家裡比較窮,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裡困難,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鮑叔牙都是讓著管仲的。比如說他們一起合夥做生意,管仲只出力,鮑叔牙出錢還要出力,兩個人賺錢之後,鮑叔牙讓管仲拿大頭,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 管仲與鮑叔牙、齊景公與田穰苴的故事:取其長棄其短——走進歷史與古人對話(5)(2019.10.25)
    歷史上衛青、管仲、苟變、田穰苴都是這類人才。 請收聽今天的資訊內容。之前,咱們一直說,管理者要能慧眼識珠,識別啟用人才。 而所謂的人才一般都是能成大事的人。不過人無完人,即使這樣的人也會有很多缺點,就看如何識別和利用了。
  • 他將貪財好利的損友,扶持成霸主賢相丨鮑叔牙:以義為先交摯友
    春秋時的鮑叔牙,就和這樣一個人做了朋友,關係還挺鐵。從貧困潦倒,到生死一線,再到前途抉擇。關鍵時候,鮑叔牙都拉了這個朋友一把。他的朋友叫做管仲,後來成為春秋名相。正是有了管仲的輔助,齊桓公方才成就了春秋霸業。
  • 不計前嫌善管仲
    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於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從之,乃詳為召管仲欲甘心,實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