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連環畫選》短篇之二《收周倉》
原著:羅貫中
改編:廖 泉
繪畫:區寄紅
封面:區寄紅
關羽在前往河北的途中,路過郭家莊,受到莊主郭常的熱情款待。郭常之子卻夜盜赤兔馬未遂,又勾結伏牛山的裴元紹前來劫馬。裴元紹為關羽威名所折服,並引見周倉來投。
(根據《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改編)
(1)卻說關羽過五關斬了六將,渡過黃河,與孫乾相遇,知劉備已到汝南,便率眾人向汝南進發。
(2)行了數日,忽然大雨滂沱,行裝盡溼。遙望山岡邊有一所莊院,關羽便領著車仗,趕往莊院借宿。
(3)莊內一位老人出來迎接,關羽說明來意。老人姓郭,名常,世居於此。他久聞關羽大名,非常敬仰,滿口答應。
(4)郭常將關羽迎入院內,命人宰羊置酒相待,請二位夫人到後堂暫歇。
(5)郭常陪著關羽、孫乾在草堂飲酒。從人一邊烘烤行李,一邊餵養馬匹。
(6)黃昏時候,忽見一個少年,領著數人入莊,挑著些山雞、野兔,逕自來到草堂上。
(7)郭常急忙喚他過來拜見關羽,關羽一問才知道是郭常的兒子,剛剛射獵回來。
(8)少年見過關羽,就下堂去了。郭常流淚向關羽訴說此子不務正業,關羽也為之嘆息。
(9)到了更深,郭常告辭離開。關羽與孫乾剛準備就寢,忽聞後院馬嘶人叫。關羽急喚從人,卻都不應。
(10)關羽於是與孫乾提劍前往後院。只見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哎唉叫喚,從人正與莊客廝打。
(11)關羽一問原因,從人道:「此人來盜赤兔馬,被馬踢倒。我等聽到叫喚,起來巡看,莊客們反來廝鬧。」
(12)關羽大怒,正要發作,郭常奔來求告。關羽看在郭常的面上,只好饒了郭子,吩咐從人看好了馬,喝散莊客,與孫乾回草堂歇息。
(13)次日,郭常夫婦拜謝關羽恩恕其子。關羽讓他們把郭子叫過來,才知道他在四更時分,又領著幾個無賴,不知何處去了。關羽於是謝別郭常,請兩位嫂嫂上車,出了莊院。
(14)關羽與孫乾並馬,護著車仗,取山路而行。不及三十裡,只見山背後擁出百餘人,攔住去路。
(15)為首兩騎馬:前面那人,頭裹黃巾,身穿戰袍;後面的是郭常之子。黃巾者大叫道:「我是天公將軍張角的部將!來者快留下赤兔馬,放你過去!」
(16)關羽出馬大笑道:「無知狂賊!你既然曾經跟著張角為盜,知道劉、關、張兄弟三人名字嗎?」
(17)黃巾者見是關羽,急忙滾鞍下馬,揪著郭常之子的後腦拜獻於關羽馬前。
(18)關羽問他的姓名,才知道此人姓裴,名元紹。自從張角死後,沒有了主人,便領著一幫部下在這裡嘯聚山林。
(19)裴元紹的坐騎已經很老了,一直想找一匹好馬。今早郭子來報:有一客人,騎著一匹千裡馬,這才下山來劫奪此馬。
(20)郭常之子跪在地上乞求饒命。關羽道:「我看在你父親的面上,饒你性命!」郭子抱頭鼠竄而去。
(21)裴元紹又向關羽提起,離此二十裡有座臥牛山。山上有一關西人,姓周,名倉,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身材魁偉,原在黃巾張寶部下為將,一向非常景仰關羽。
(22)二人正說話間,遙望一彪人馬來到,當先一人,黑面長身。裴元紹一看正是周倉。
(23)周倉跟隨張寶之時,曾見過關羽。此時一見不禁驚喜異常,急忙下馬,跪在道旁道:「周倉參拜將軍。願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
(24)關羽見周倉非常誠懇,於是便來到車前稟問兩位嫂嫂的意思。
(25)關羽於是對周倉說明了兩位嫂嫂的意思,告訴周倉等找到劉備後再來相招。周倉頓首告道:「倉願隻身步行跟隨將軍,雖萬裡也不辭!」
(26)關羽又把周倉說的話到車前稟告兩位嫂嫂。甘夫人說:「一二人相從,沒什麼關係。」周倉大喜,命手下人跟隨裴元紹而去。
(27)裴元紹也想追隨關羽,周倉說:「你要是也去了,手下人肯定都散了,你暫時等候,一旦有了駐紮之處,就來喚你。」裴元紹無奈,只得和關羽、周倉等怏怏而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