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鶴(發表於《連環畫報》1980年6月號)
根據[日本]木下順二同名歌劇
改編 海 力
繪畫 陳衍寧
1.在日本流傳著一個優美的民間故事:美麗的仙鶴湖畔,每天晚上飛來一群夕鶴。其中有一隻羽毛潔白豐滿,歌聲婉轉動聽,顯得格外可愛。據說它就是姑娘阿通的化身。
2.一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阿通中箭摔落在稻田裡。
3.正在幹活的與平,見此情景,十分同情。他輕輕地拔出利箭,包紮好傷口……阿通得救了。
4.阿通甦醒過來,非常感激這個善良的小夥子。她振翅飛上雲霄,又轉回盤旋鳴叫。你聽!好像在說:「謝謝!謝謝!」
5.阿通迎著夕陽的餘暉,又回到了仙鶴湖畔。她撫摸著傷腿,不禁又想起那樸實、憨厚的與平:就是犧牲自己的一切,也要報答恩人。
6.一個月明風清的夜晚,阿通來到與平的屋外。與平開門一看,是個仙女般的姑娘。貧窮的與平聽姑娘說願意做他的妻子,真是驚喜若狂。
7.與平和阿通結婚的消息傳開了,鄉親們都來賀喜。老人為他們祝福;青年人為他們高興;姑娘們笑著要看新娘子。
8.可憐的與平從小就失去爹娘。他勤勤懇懇,苦度時光。是阿通給她帶來了溫暖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把他們連在一起,他們倆發誓永遠相愛。
9.阿通心靈手巧,每天趁與平外出幹活的時候,就在機房織錦。這錦緞織得多美啊!它像白雲一樣輕,像星星一樣閃爍,像百花一樣鮮豔。
10.因為織錦,阿通瘦多了。與平心疼地說:「阿通,不要再織錦了,我可以上山砍柴賣。」
11.一天,與平要到集上去賣柴。阿通把織好的錦緞讓他帶上,說賣了可以換些糧食和油鹽。與平走了,他倆可真有些依依不捨啊。
12.那光彩照人,五光十色的千羽錦緞,馬上把人們吸引住了。錦緞賣了,與平得了滿滿一袋錢,可把他美壞了。
13,阿通能織千羽錦緞,這消息傳遍了附近的村莊。商人老物聽到了,馬上找掮客老運商議,他們想把錦緞賣到京城去,據說一塊料子可以賣一千元呢。
14.欺騙就這樣開始了:「與平,聽說你的老婆會織漂亮的錦緞,你真是福從天降,可要發大財了!那些料子如果帶到京城去,一塊料子就值一百元錢。」
15.與平數著指頭,數不清一百元是幾個十,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老物和老運你一言,我一語,說得與平心動了。
16.與平回來了。阿通高高興興地迎接她,還輕輕地給他拍掉身上的雪花,然後又放上小飯桌,端來了熱菜和熱飯。
17.與平美吃了一頓,接著說有事和阿通商量,可又不好直說,讓阿通自己去猜。阿通猜了幾次也猜不對,她哪裡知道丈夫開始變心了。
18.與平見阿通猜不出來,就實說要她再織一匹錦緞,好拿到京城去賣高價;還說這是老物的主意,賺了錢還可以在京城裡……你看,他想得多美啊!
19.阿通吃驚地聽著,痛苦地看著好像現在一切都變了。深夜,她決定找老物那個討厭的傢伙算帳去。走著,走著,她昏倒了。
20.與平醒後,在雪地裡找到了阿通。他趕緊把她抱到屋裡,放在爐子邊,心疼地暖著她的雙手。這深情,又使阿通無限依戀。
21.為了報答與平的救命之恩,為了他們的愛情,阿通決定最後一次織錦。她再一次囑咐與平,在織錦的時候,不許偷看,說只要偷看一眼,他們的緣分就算完結。
22.阿通回到了機房,用嘴銜著從自己身上拔下的羽毛,把它織成那無價的千羽錦緞。
23.老物和老運溜到機房要看個究竟,不論與平怎麼阻攔,他們還是在門縫裡偷看了機房的情景。
24.與平問他們看見什麼?可是,黑心的老物和老運什麼也不講,只是滿臉奸笑。
25.與平再也忍不住了。他忘記了阿通的囑咐,忘了自己的誓言,他偷看了:啊!怎麼沒見阿通?
26.與平正在納悶,阿通出現在他眼前。阿通已經用盡了全身的羽毛,衰弱的身體瘦得可憐。但是,她顯得更加純真可愛。
27.阿通傷心地說:「你沒有堅守誓言,我們只好分離了。希望你不要賣掉這兩匹錦緞,讓它永遠陪著你。」與平望著錦緞,心裡美滋滋的,哪有心思聽阿通告別的聲音。
28.東方已經露出了曙光,雪花還在飄揚,阿通變成了一隻潔白的夕鶴,飛入天空。與平痛苦地望著遠去的夕鶴,自語道:「是什麼使我失去了阿通?是什麼?」
著名油畫家、連環畫家 陳衍寧(1945——)
陳衍寧
1945年生於廣州。著名油畫家、連環畫家。
1965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1971年至1985年先後在廣東省文藝創作室、廣東畫院從事創作。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廣東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文聯委員。1986年入美國俄克拉荷馬市立大學藝術系,留校任教。是歐美最受追捧的畫家之一。
陳衍寧作品不管其題材是取自於他的故鄉中國還是他僑居的西方,都拓現出一片真正超出文化疆界的跨越空間的視野。無論在題材選擇上,還是在他完成題材立意時所具有的自覺抒情性上,都表現出他所受到的中國技法訓練。西方觀眾往往驚嘆其畫面的精確與繪製的功力,更欽佩其作品滲透的那種精妙的東方韻味。
「陳衍寧的藝術真正跨越了文化與歷史,蘊含著一種宇宙的和永恆的信息。他從未接受過在他青年時代一度風行的無個性抽象派藝術的誘惑,一直堅持其民族傳統中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今天,寫實主義已為美術界重新接受,並在眾多方面向美術愛好者再現其恆久的魅力。陳的寫實既不屬於菲利普·帕爾斯坦的粗糙冷峻的具象派,也不屬於理查·埃斯蒂這類時髦畫家的機械照相寫實派。他的寫實,帶著一種敏感,一種對於表現浪漫主義世界觀特徵的敏感。而他對光與透視的無懈可擊的處理,他那具有震撼力與想像力的構圖,以及他對所繪客體神韻的洞悉力,都在告示人們:這是一種堅實完美的審美結合,一個跨越空間的視界。」(丹尼斯·韋曼)
陳衍寧的出色的畫作既保持著中國美術的精華的文化特色,又兼收並蓄了西方技法與材料中符合東方傳統的要素,達到了東西方審美傳統的融合。陳衍寧的藝術真正跨越了文化與歷史,蘊含著一種宇宙的和永恆的信息。他從未接受過在他青年時代一度風行的無個性抽象派藝術的誘惑,一直堅持其民族傳統中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今天,寫實主義已為美術界重新接受,並在眾多方面向美術愛好者再現其恆久的魅力。
1982年連環畫《笑畫》(與林墉等合作)獲全國第二屆連環畫創作評獎繪畫二等獎;
連環畫《無產階級的歌》(與湯小銘合作)獲第二屆全國連環畫評獎繪畫二等獎。
油畫《漁港新醫》參加1982年巴黎春季沙龍美展,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6年畫家陳衍寧連環畫《復仇》(與湯小銘合作)獲全國首屆《連環畫報》金環獎;
1991年畫家陳衍寧獲英國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肖像畫比賽大獎。
2006年畫家陳衍寧作品《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油畫)、《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宣傳畫,和林墉、伍啟中、湯小銘合作)、《無產階級的歌》(連環畫,和湯小銘合作)獲廣東美協50年50經典作品獎。
陳衍寧在澳大利亞、巴西、英國、加拿大、法國、香港、新加坡和美國舉辦多次舉辦個展及群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博物館、西澳大利亞美術館及美國、新加坡、日本和歐洲各地等私人收藏。出版有《陳衍寧畫集》《陳衍寧作品集》《陳衍寧油畫選》等。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