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只免費播出一集
聽後續內容,請下載知識星球APP,找老齊的讀書圈。
【兩個群分別運營 不要走錯了】
槍炮、病菌與鋼鐵1:人類是怎麼出現的?又是怎麼跑到全世界各地去的?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2020年1月以來,世界進入了非常不平凡的日子,全球都在抗擊疫情,這時候大家都在紛紛開始反思人類的命運問題,於是就帶火了一本書,叫做槍炮,病菌與鋼鐵,副標題叫做人類社會的命運。這本書獲得了美國普立茲獎,比爾蓋茨特別推薦,裡面講了為什麼現代社會中的財富和權力的分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到底憑什麼有的地方富有,有的地方貧窮,我們憑什麼要給美國人打工。生物學家,人類學家賈雷德戴蒙德,會在這本書裡給大家答案。他還有兩本作品,一本叫做崩潰,另一本叫做第三種黑猩猩,我們也會在日後講給大家聽!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先從起源講起,然後是糧食的生產和傳播,也就是農業社會,第三是糧食到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最後環顧當下世界,我們先來看第一章,走上起跑線。要先解決,我們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作者說跟人類最近的有三種類人猿分別是,大猩猩,普通黑猩猩和矮腳黑猩猩,這三種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這就表明,人類初始階段的演化是從非洲開始的,在這裡,人類逐漸和其他動物分道揚鑣,開始演化成了4類,分別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三種猩猩,以及人類。有化石表明,我們的祖先400萬年前就能直立行走了,250萬年前,身體長高,腦容量增大,170萬年前,已經達到了直立人的階段,跟我們很接近了,但腦容量只有我們的一半。然後這些直立人開始向外擴張,有的到了亞洲有的到了歐洲,亞洲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公元前100萬年,而歐洲是公元前50萬年。其他的地方就比較晚了,像美洲是公元前1萬年,俄羅斯那一塊是公元前2萬年,澳洲一些島嶼上是公元前3-4萬年。跟歐亞大陸差著相當大的時間級別。幾十萬年前的人,我們已經可以叫做智人,與我們現代人的頭骨已經十分接近。雖然腦容量還是不足,但是已經可以製造石器。這些人主要生存在歐亞大陸上。他們被稱為是尼安德特人。作者說他們狩獵的技巧平常,一般都欺負小動物,甚至連野牛野豬也不敢碰,工具也很粗糙。但是已經懂得埋葬同類了。在5萬年前的時候,人類開始了躍進,標誌是他們會用鴕鳥蛋的殼做項鍊了。這就相當於有了工藝品。不但是石器,也有了骨器,骨頭的骨。而這些工具也越來越精細,有針,錐子,魚叉,梭鏢等等,甚至發現了早期的弓箭。大家靠這些裝備,已經可以捕殺犀牛和大象了。明顯已經開始膨脹了。在3-4萬年的時候,人類已經在澳洲出現了,說明人類此時已經開始向全世界擴散,一開始大家不理解,人是怎麼漂洋過海的,後來認識到,在冰川時代,海洋中大量的水被冰封在了冰川之中,結果有些很淺的地方,就露出了陸地,比如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島等等,東南亞大陸邊緣比現在的位置要往東700英裡,在海的中央有一條小道,不過要從東南亞走到澳大利亞依舊很困難,只是跨海的路程被大大縮短了而已,所以這也從側面說明,那時候可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運工具。而且這個水運工具要載人行駛100英裡,也就是160公裡以上。相當於從北京到天津這麼遠。遊肯定是遊不過去的。當人類到達澳洲和紐幾內亞地區,一場對於大型動物的滅絕活動就開始了,今天澳洲幾乎沒有比袋鼠更大的動物,但是當年是有的,一些奇特牛,豹,鱷魚,巨蟒都只在澳洲生活。跟其他地方的,和我們後世見到的都不一樣。也留下了很多化石,但是在人類登陸澳洲之後,這些動物就徹底消失了。基本可以肯定,就是人類捕殺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歐亞大陸的動物沒有滅絕,而澳洲的動物反而滅絕了呢,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因為在歐亞大路上,人類是一點一點進化的,所以這些動物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人類到澳洲的時候,是帶著先進的捕殺技術過去的,這邊的動物們也都傻白甜,所以一下就不適應,然後就滅絕了。當然也可能並非全是捕殺的,也有可能是人類搶佔了這些動物的棲息地和水源,造成了他們的被動滅絕。總之,很慘烈,後果也很嚴重,大型動物滅絕後,這些澳大利亞的人類,就找不到屬於本地的家畜了。除了澳洲,人類還向北擴張,這個方向就更加艱難了,因為非常寒冷,沒有縫紉技術,無法製作衣服的話,很難適應。但是2萬年前的時候,人類出現在西伯利亞,說明這種技術已經被攻克,但是悲劇再次上演,這地方的長毛象,長毛犀牛都滅絕了。人類所到之處,基本就是大型動物的墳地。至於美洲大陸,人是怎麼過去的,這個並不太清楚,年代最久遠的就是公元前12000年的阿拉斯加遺址,然後是美國和墨西哥境內的一些遺址,差不多是11000年。然後這些子孫,又用了1000年,來到了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平均每年向前推進12公裡。但其實這不算什麼,因為當時的人都是狩獵為主。機動性本身就很強。另外,這期間人口也在增長,一開始只有100個人,每年以1.1%的速度增加,1000年,人口達到了1000萬。後來還是因為氣候變化,加拿大的冰原上出現了一條由北向南的走廊,使得阿拉斯加人,得以通過。從而到達了北美大平原,這裡有著大量的獵物,於是一批人就在這裡停留了下來,開始繁衍生息。不過,跟澳大利亞一樣,當年美洲也有大量的大型哺乳動物,大象,獅子野馬成群,但後來在17000-12000年前,也都滅絕了。幾乎跟人類到達這片地區的時間一致。但也有歷史學家辯護,說人類之所以能開發新大陸,就是因為冰川期的氣候變化,而冰川期才是讓動物滅絕的主要原因。所以時間一致也並不能說明,就是人類幹的,但也有人反駁,為什麼冰川期歐洲和亞洲的動物就沒事呢?這其實已經沒那麼重要了,這些滅絕的動物也不會來向人類索賠,而且是不是人類幹的,現實也已經無法更改。在美洲基本都是克羅維人的後代,在很多地方發現了幾十個他們留下的遺址,但他們之前,還有沒有人來到這片土地呢?作者認為也不能排除,但是必定密度很低。不過不管怎麼算,北美和南美,都是人類史前史最短的兩個大陸。至此,除了南極洲,其他的地方已經都有人類定居了,跟我們現在基本一致了。我們再來梳理一下順序,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到了歐洲,又跑到了亞洲,再然後向南到了澳大利亞,向北到了西伯利亞,接著他們不知道怎麼就跨過大洋跑到了美洲,從美國和墨西哥交界處產生了克羅維人,然後分別再向南北兩個方向拓展出了北美和南美。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由於人類是帶著技術拓展的,所以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動物損失不大,但是澳洲和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就基本滅絕。這就是領先優勢所造成的後來環境上的差異。非洲雖然是人類的發祥地,但在後來的競爭中並未保持優勢,1000年的時間,就被美洲趕上,起碼在公元前11000年前,各個大陸的人類,雖然面臨的環境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處於同等機會的。接下來作者把時間一下撥到了1835年,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帶著槍枝棍棒,入侵了莫裡奧裡人的領地,宣布對方為奴隸,並且殺死了不少莫裡奧裡人,甚至煮了他們的屍體。雖然相當殘酷和殘忍,但這就是當時毛利人的習俗,之所以莫裡奧裡人被毛利人欺負,就是因為技術落後,他們更加原始,也毫無戰鬥經驗,更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但是如果把時間往前推1000年,這兩個族群都是一個老祖宗,後來分道揚鑣,莫裡奧裡人還是去幹著原始的狩獵活動,而毛利人則轉向了更加集約的農業。這就是古代世界的生存法則,永遠是裝備優良的,組織能力強的去欺負裝備低劣的,組織能力弱。這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莫裡奧裡人由於還是在狩獵,所以受到了食物的限制,不能讓人口擴張,狩獵的時候,也基本上各自為戰,缺乏強大的組織能力。技術和武器的進步都很緩慢,相比之下,毛利人已經在搞農業了,所以人口數量的天花板就被打開了,而且為了保衛農業生產,必須要建立強大的指揮系統,同時也要防範其他的族群來搶糧食,於是毛利人就天天跟人幹仗,在幹仗的過程中,練就了一身武藝和產生了更多的殺傷性武器。那麼這個例子到底要說明什麼呢?我們明天接著講。本內容節選自《槍炮、病菌與鋼鐵》本書已經在知識星球播出
收聽完整版+音頻說書內容歡迎下載知識星球
【兩個群分別運營 不要走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