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博爾斯卡選讀札記Ⅱ》,2019
鞏寧波、趙禎、張慧玲 譯
東方出版中心
賈雷德·戴蒙德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馬萊克·科納熱夫斯基譯自英語
普魯希尼斯基出版社,華沙,2000很可惜我沒有從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數一下,書裡「為什麼」重複了有多少次。大概有幾百次。如此大量的問題是從一個主要的問題衍生出來的:
全球文明至今仍未消弭的巨大差異是如何產生的?
Strzelby, zarazki, maszyny
Prószyński i s-ka,2010
人類的起源大同小異,小部落狩獵和採集,尋找食物與居所。為什麼有些文明長達幾千年仍保持這樣的生活,而有些則已經徹底改變?
種族主義者(包括那些從沒有公開承認的)對此的回答是:說實話種族是有聰明與愚笨之分的。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明白這個回答的愚蠢。智商並不是原因,和阿基米德一樣聰明的人到處都有,但其他人並沒有在泡澡時,突然大喊著「尤裡卡」從裡面跳出來。北極地區生活的人們無法想像出種植大米的技術。亞熱帶雨林裡生活的人們無法蓄養野山羊。也不應該責備澳大利亞的原住民,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騎袋鼠,或者至少給它們安上鞍。
與之類似的限制有很多,每一個都有其特定的影響。為了描寫這些,作者利用了自己以及他人的知識——從冰川學家到殖民徵服的史學家,提出問題然後進行解答,再解答之後又會有新的問題……無窮無盡。但這是不好的嗎?
我們試著來想像一個極為遙遠的時間,那時候人類——如果還活著——已經做到了全知。所有的問題都被終結,因為他們少了存在的理由。即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不再存在任何秘密、猜想和疑問。所有一切連同宇宙一起,被認知、證明、測量、計算,然後存入星系電腦中……
過去的歷史被徹底地認清,當下也了如指掌。那未來呢?如果這一切發生的話還有可能會有將來嗎?
在我看來全知就是前所未有的災難,是想像力的崩毀,普遍的沉默。因為要談什麼呢,畢竟所有人都全知而且確信?值得欣慰的是,這樣的時間也許永遠不會到來……
這本書有五百多頁,作者在書末感嘆,並不是所有與書裡主要話題相關的問題都被研究了。這很不錯,我會給要去夏日旅行的人推薦這本書。有人說度假應該帶的是「輕便的」書,不知道這愚蠢的想法是怎麼來的。
Guns, Germs and Steel
Folio Society,2017
恰恰相反,那些「輕便的」書要在睡前讀——如果真的會讀的話——在幹完工作和家務之後讀,那時很難去集中精神,而集中精神卻是讀一些更為嚴肅的書所需要的。
對於那些有興趣的人我還想說一個與書的內容無關緊要的細節,卻是美好的。在書的序言中作者提到了他的妻子瑪睿霞。所以如果我們在廣闊的世界中偶然遇到了他,當我們用波蘭語說「你好」的時候,他一定會明白。
在我看來全知就是前所未有的災難,是想像力的崩毀,普遍的沉默。因為要談什麼呢,畢竟所有人都全知而且確信?值得欣慰的是,這樣的時間也許永遠不會到來……
— Reading and Rereading —
《希姆博爾斯卡選讀札記Ⅱ》,2019
鞏寧波、趙禎、張慧玲 譯
東方出版中心
🦠
東方出版中心
題圖作者:Carl Burton
carlburton.io
關於博爾赫斯的一切
歡迎關注、投稿
搜「borges824」或「博爾赫斯」找到我們
閱讀原文看🔍關於亞當·密茨凱維奇之死|希姆博爾斯卡(鞏寧波 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