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經皮微創實心椎弓根釘技術研討會在株洲舉行

2020-12-25 湘湘帶你看社會

研討會現場。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4訊(通訊員 尚客君)年終歲尾之際,嶄新的2021年正悄然臨近。近日,隆冬中的株洲迎來了由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承辦的全國經皮微創實心椎弓根釘技術研討會(株洲站)暨株洲市第七屆脊柱微創學習班。來自雲南、四川、福建及省內的醫學同仁們齊聚一堂,共享學術盛會。會議由市中醫傷科醫院副院長賀新寧主持。

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黨委書記龍永其致辭,他對前來參會的各位嘉賓表示了歡迎。龍永其表示,多年來傷科醫院始終堅持「人才強院、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重點,凝心聚力,積極作為,在學科建設及科研創新方面取得了較快發展。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重點專科。其中,以賀新寧領銜主導的脊柱微創技術是醫院特色項目之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級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研究成果多次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並已在全國多地推廣使用。

龍永其稱,舉辦此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為脊柱微創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也是加強各醫院間學術交流和技術協作的良好開端。他希望藉此機會能增進彼此間的深入了解,加強相互間的交流學習,為促進脊柱微創技術開闢一條創新性的發展之路。

在12月18日晚,市中醫傷科醫院院長吳慧敏在晚宴致辭時表示,自2008年起,醫院脊柱科學科帶頭人賀新寧帶領的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HXN」經皮微創釘棒系統多次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整體技術獲評國際領先水平。傷科醫院在短短幾年間實現了快速發展,迅速成長為行業的引導者,主要依靠的是醫院對骨科技術研發的高度重視和持續創新。醫院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科研技術和中藥製劑的研發和生產,並與高等專科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等。

會上,株洲市衛健委中醫科科長陳茂生表示,市中醫傷科醫院舉辦此次學術活動,充分展示了醫院在脊柱微創領域取得的成果,也為來自省內外的醫學同仁搭建了一個學習與交流平臺,促進了脊柱微創技術的規範化合理化應用。

隨後,賀新寧主講「經皮實心椎弓根釘在治療胸腰椎疾病中的應用」,傷科醫院脊柱科主任杜志勇等進行現場手術直播及模型演示。

當天,來自雲南的專家羅勇進行了經皮實心椎弓根螺釘手術經驗分享,來自四川的專家李虹霖主講了「內鏡引導下椎間孔成型技術」,來自福建的專家陳慶輝進行了胸腰椎骨折微創實心椎弓根釘內固定病例分享,來自邵陽的專家謝彪分享了一例特殊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治。賀新寧還就經皮實心椎弓根釘技術在脊柱側彎,在保盤及跟骨骨折合併脊柱骨折等方面的治療應用進行了學術分享。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宿遷市中醫院行微創手術治癒多發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近日,宿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行微創手術治癒了一名多發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患者李先生今年43歲,因為在工地幹活時從5米多高處墜落造成胸12、腰1椎體爆裂性骨折,收治入住宿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手術後植入的多枚椎弓根釘在同一直線對於多發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常規採用大切口內固定術(18-20cm),但此類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術後遺留腰痛、腰椎僵硬、不能負重等併發症,科室全體醫護人員術前充分討論,反覆預演推敲,和患者及家屬多次溝通,因該科室微創技術非常成熟,手術例數較多,最後一致同意採用經皮椎弓根內固定微創技術治療。
  • 「2020生物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研討會在株洲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1日訊(通訊員 沈曉慧)12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電子學會生物醫學電子學分會、湖南工業大學、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由湖南工大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承辦的「2020生物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研討會
  • 中醫院骨二科成功實施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
    近日,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成功實施一例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標誌著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骨盆骨折微創手術技術進一步提升。
  • 2020年省、市婦科微創技術、盆底及計劃生育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19日,由鄭州市衛生健康委主辦,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承辦的「2020年省、市婦科微創技術、盆底及計劃生育相關知識學術研討會」在門診七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此次研討會是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女性宮頸健康促進計劃」項目辦公室副主任馬雪梅、鄭州市衛健委婦幼健康處副處長王振宇、鄭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郭華峰、副院長馮光榮、婦女保健部主任郭寶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主任劉愛珍、婦科一區主任周新華、秦嶺路院區婦科主任吳坤英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婦科技術骨幹200餘人參加了會議。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馮光榮主持開幕式。
  • 無需開胸 微創技術為患者換「心門」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唐江株洲日報訊 因為心臟「閥門」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患者言嗲嗲被胸悶、氣喘折磨得痛苦不堪,加上無法承受傳統開胸鋸骨換瓣手術帶來的創傷打擊,他曾經艱難度日。近日,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及時通過微創介入技術,不開胸就為其替換了心臟瓣膜。這是我省地市級醫院首例,標誌我市的心臟介入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言嗲嗲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冠心病等,由於病情嚴重,必須進行手術。前段時間,他因胸悶氣促急性病情發作,再次住院治療。「若把心臟比作人體的發動機,那主動脈瓣就是心臟泵血最重要的『閥門』。
  • 腎結石合併腎囊腫 一個微創小口解除患者倆困擾
    紅網時刻株洲4月1日訊(通訊員 張晶)近日,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泌尿外科成功為一名右腎多髮結石合併右腎囊腫的患者實施右側經皮腎鏡下鈥雷射碎石術+腎囊腫去頂術。通過一次手術,一個微創小口為患者解除了兩個困擾,既減少了患者的手術痛苦,也減輕了經濟負擔。
  • 中華詩詞精品創作研討會在株洲市淥口區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1日訊(通訊員 晏珍妮 彭賽)近日,中華詩詞精品創作研討會在株洲市淥口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詩詞界專家與學者匯聚一堂,共享詩詞盛會,研討詩詞藝術和創作精髓。聶方紅在講話中指出,希望全市詩詞界人士,以此次中華詩詞精品創作研討會為契機,緊密聯繫株洲實際,不斷研究詩詞工作新方法,探索詩詞創作新途徑,吸取各地詩詞文化精髓,創作出一批時代特色強、文化底蘊深、社會反饋好的詩詞精品。會上,湖南省詩詞協會分別授予淥口區古嶽峰鎮、淥口區市場監管局「詩詞之鄉」和「詩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 這家醫院運用骨科手術機器人和三維圖像技術,精準置入脊柱螺釘
    31日下午,武漢市第四醫院脊柱外科暨骨腫瘤科主任劉偉軍,在三維圖像的引導下,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名腰椎管狹窄症患者植入4枚椎弓根螺釘,在華中地區率先「吃螃蟹」。據記者了解,臨床上,脊柱螺釘的置入目前一般採用徒手置釘技術,高度依賴手術專家的經驗和感覺。但因為患者骨骼發育各異,不同的醫生經驗不一,存在發生螺釘誤置的風險。
  • 「HENDO」技術體系治療主動脈弓部疾病
    2   腔內修復術2.1   概述主動脈弓部疾病腔內修復的關鍵在於採取覆膜支架隔絕病變的同時,利用微創輔助技術保留或重建錨定區內的重要分支動脈,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當今主流的輔助技術包括平行支架技術(又稱煙囪技術)、開窗(開槽)技術、分支支架技術等[10-12]。
  • 省微創及內鏡中醫全程管理專業委員會胃腸外科學組年會在常舉行
    12月19日上午,2020 年湖南省微創及內鏡中醫全程管理專業委員會胃腸外科學組年會結直腸診療新技術常德學習班暨常德市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第 2 屆學術沙龍在常德舉行。此次會議由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創及內鏡中醫全程管理專業委員會胃腸外科學組、常德市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承辦。
  • 美國婦科腔鏡學會微創手術2018西安研討會順利召開
    10月13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辦的2018美國婦科腔鏡學會(AAGL)微創手術西安研討會、第十一屆中國-亞太地區婦科腫瘤微創治療CA-AMIGO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西安全國婦科腔鏡手術新進展研討會在古城西安隆重召開。
  • 「網聚動力 株洲向前」網絡大V看株洲活動舉行
    活動現場,參與活動的嘉賓先後前往株洲經開區、荷塘區、石峰區、天元區和蘆淞區,參觀了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華錄數據湖項目、湖南移動數據中心、漢德車橋、株洲國創軌道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城市候機樓、株洲國際汽車小鎮、株洲國際賽車場、國家新能源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神通光電以及湘江河東風光帶文化牆,共計10餘個株洲產業園區。
  • 一根「小圓管」解決大問題,煙臺業達醫院先進技術為患者消除困擾
    考慮小劉比較年輕,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魯秀國建議他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小劉有些擔憂。魯秀國副主任詳細為小劉介紹了科室開展的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技術,局麻、安全、有效、不破壞脊柱穩定性,這些介紹打消了小劉的重重顧慮。經過60分鐘的手術,醫生順利為小劉摘除了突出的髓核。術後第二天困擾小劉已久的症狀消失了。
  • 新技術惠及珠海市民!微創融合關節鏡成功治癒患者多年腰痛
    近日,中大五院脊柱外科開展了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UBE),並成功救治10餘例患者。40歲的王女士腰痛了數年,進行了各種保守治療但症狀仍反覆發作。 而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UBE)採用內鏡與器械分離的雙或多入路(通道)漂浮三角內鏡技術,較傳統的椎間孔鏡手術具有視野和操作空間大、自由度大、可使用常規手術器械、超聲骨刀和磨鑽等優勢,能完成椎管狹窄等各類複雜手術。
  • 2020西南疝論壇暨普外科微創技術高峰論壇在雙流舉行
    為促進西南地區疝與腹壁外科和普外科的發展,為廣大同道提供一個共同交流和進步的平臺,11月28日上午,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空港醫院)舉行2020西南疝論壇暨普外科微創技術高峰論壇。此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國內知名疝與腹壁外科及胃腸外科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傳經授課,共享疝外科醫學研究成果。開幕式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南疝中心向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空港醫院)"西南地區疝培訓及治療中心華西空港醫院分中心"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