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湘玉:原生家庭下優秀女性的典範

2020-09-14 芷寧

喜歡武林外傳的朋友應該知道,這部劇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同福客棧裡的一群人展開的,幾位主角的戲份相差無幾,並沒有所謂的男一號、女一號,但如果非要選出一個C位代表的話,你們會選擇誰?

我覺得非佟湘玉莫屬。

因為如果不是佟湘玉來到七俠鎮之後從秀才手裡買過客棧,然後留下白展堂、郭芙蓉,並招來廚子李大嘴,那同福客棧就只是一個瀕臨倒閉的尚儒客棧,白展堂依舊做他人眼中聞風喪膽的盜聖,郭芙蓉則繼續闖蕩江湖,用她的方式行俠仗義,至於李大嘴,卸任捕頭之後要麼回李家溝贍養年邁的老娘,要麼去黃鶴樓做個打雜。

所以說,沒有佟湘玉,就沒有後來同福客棧的一幫人,也就沒有那八十回精彩紛呈的江湖故事。

除此之外,能讓佟湘玉成為客棧幾位主角的C位擔當,主要還在於她的性格屬性,劇中的佟湘玉自帶「知性大姐」屬性。如果說白展堂是客棧的武力擔當,那佟湘玉絕對是客棧的精神擔當,有她在,這群人就能團結一心,遇到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這種領袖氣質從一開始雌雄雙煞降臨客棧時就初見端倪,當時大堂裡的人十分膽怯,紛紛鑽進桌子底下,只有佟湘玉臨危不亂,正襟危坐於椅子上面觀察四周的動靜,而且幾乎每一集的最後,當需要輸出觀點上價值的時候,都是佟湘玉站出來,為眾人解開迷惑,升華主題。

客棧裡,所有人都把佟湘玉當做人生導師精神支柱,小到莫小貝的學習成績,客棧的日常運營,大到郭芙蓉祝無雙等人的戀愛指導,以及客棧面臨危難之時的艱難抉擇,都是佟湘玉最終拿出最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

客棧之外,佟湘玉同樣和所有人相處很好,邢捕頭燕小六錢掌柜不必多說,就連叫花子小米都是客棧的常客,雖然經常不讓進門,但要知道小米的棲身之處就在客棧門口右拐十幾米的地方,而不是對面生意更好一時風光無二的怡紅樓,這就很能說明佟湘玉人緣不錯。

另外一點,我們從錢夫人和賽貂蟬嘴裡也能得知,同樣作為店鋪運營人,她倆不僅納的稅多,給各自夥計的薪酬也都比同福客棧多,但到頭來一提到掌柜的,還是佟湘玉名聲更高,聲譽更好,就連婁知縣都經常把最佳商戶頒給同福客棧。

由此可見,佟湘玉作為同福客棧掌柜的,三觀端正理性得體溫柔善良還又善解人意,既是事業上的女強人,又是連女性都忍不住誇讚和信賴的知性代表。

那佟湘玉為什麼這麼優秀呢?或者說這些優秀表現之下,佟湘玉有沒有鮮為人知的一面呢?

答案是有的,這就要從佟湘玉的出身說起了。

佟湘玉自幼在漢中生活,是龍門鏢局的大小姐,乍一看這樣的身份風光無限,但實際上龍門鏢局佟家是嚴重重男輕女的家庭,雖然貴為鏢局千金,但佟湘玉自小便沒有多少自由,每天就窩在房間裡女紅刺繡,好不容易出去騎個馬放鬆一下,結果身邊跟著十幾個鏢師。

劇中關於佟湘玉的母親沒有明確交代,但對於她的父親佟伯達,可以說描述的非常細緻,佟伯達是典型的直男癌患者,他有一句口頭禪,對待妻子就要像訓馬一樣,毛順了就捋一捋,毛不順,就朝死裡打,打到順為止。

可以想像,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下,佟湘玉的童年境遇一言難盡,而成年後也肯定想著逃離鏢局,逃離這種原生家庭的束縛,獲得人生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事實也確實證明如此,在嫁到七俠鎮得知夫君莫小寶去世之後,佟湘玉並沒有選擇跟著管家回漢中,而是留在同福客棧當起了掌柜的。

這種重男輕女的家庭氛圍造就了佟湘玉過度成熟理性的自立自強型性格,或許沒什麼不好,但體現在愛情上難免有些畏畏縮縮,自卑而怯弱,我們都知道,愛情是需要盲目和衝動的,可偏偏佟湘玉擅長和習慣的是理性和冷靜。

如果說郭芙蓉和呂秀才的戀愛難度是五顆星,那佟湘玉和白展堂的戀愛難度則是九十五顆星,這一點不誇張,相比於前者打打鬧鬧你儂我儂情到深處坐在屋頂唱老鼠愛大米的青澀戀愛,佟湘玉和白展堂之間則是那種明明心裡有著對方但礙於各種現實問題從而拼命克制自己止步不前誰都不多跨越一步的成熟人之間的理性愛情。

比較直觀的一個例子,是有一回在屋頂上,佟湘玉對白展堂說,等這次風波過去,你願不願意和我舉行一個正式而隆重的......白展堂迅速打斷,說,對不起,我不願意,然後佟湘玉也立馬點到為止,轉移話題,說,不願意算了,本來想給你舉辦一個加薪儀式,現在換別人好了。

你看,這就是兩人的戀愛模式,永遠相互試探,永遠點到為止,永遠等著對方做進一步行動,而這種看似理性的相處模式其實恰恰暴露了兩人在愛情面前自卑而又怯弱的真實心裡。

面對佟湘玉,白展堂是自卑的。

在開武館賺一百兩銀子那集,白展堂明確說過,自己配不上佟湘玉,所以一直止步不前。

的確,在客棧裡,兩人身份懸殊,一個是掌柜的,一個是小跑堂,而出了客棧,一個是被朝廷通緝有著抹不去的黑歷史的江湖賊頭子,一個是天下第一鏢局的大小姐,地位更是天壤之別。

這裡可能會有人反駁,說白展堂其實就是情商低、不會撩妹,這純屬胡扯,白展堂闖蕩江湖多年,去過三百多間女生閨房,簡單幾個照面就把紅塵裡摸爬滾打的扈十娘撩的面紅耳赤,一句你還疼嗎,讓天下第一女捕頭展紅綾暗生情愫,多年後依然念念不忘,在教呂秀才追郭芙蓉時,一句花兒為什麼是香的草兒為什麼是綠的直接讓佟湘玉拋棄所有矜持一頭栽進白展堂的懷裡,這樣的白展堂你說他情商低,打死我都不信。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白展堂自幼闖蕩江湖,經歷了愛情也見慣了風浪,讓他撩一個人,簡單,可要讓他愛一個人,很難很難。

而面對白展堂,佟湘玉也是自卑的。

前面說過,雖然貴為龍門鏢局大小姐,但那樣的家庭環境讓佟湘玉的性格始終得不到紓解和釋放,她千裡迢迢嫁到七俠鎮,結果連夫君的面都沒見到就成了寡婦,考慮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寡婦二字足以成為壓垮女性的道德枷鎖。

沒有自由的童年生活加上初為人婦的喪偶打擊,於是佟湘玉成了我們看到的那樣,理性堅強、無所不能,這些都是她在面對生活時所必須呈現出來的姿態,她必須要這樣,可在愛情上,過往的遭遇讓她畏畏縮縮止步不前,她有多渴望愛情,就有多害怕在愛情中受到傷害。

再來說說佟湘玉的情敵展紅綾,作為開封展家的二小姐,展紅綾年少有為,不僅是天下第一女捕頭,更是白展堂的初戀,而且多年來始終對白展堂念念不忘,面對年輕漂亮可甜可鹹的展紅綾,佟湘玉很難不感到自卑,覺得自己比不上對方。

在佟湘玉與白展堂的這份愛情裡,太過理性與自卑的兩人始終承受著比其他情侶更多的痛苦和煎熬,只有到了生死離別的危難關頭,兩人在敢於吐露真心互訴衷腸,公孫烏龍來客棧找關中大俠解惑那集,最後大開殺戒前,公孫烏龍問他們還有沒有什麼話說,這個時候佟湘玉和白展堂終於不再矜持,向對方表達了自己的愛意,甚至在說完這些話即將迎接死亡時,佟湘玉反而對公孫烏龍說了句謝謝,謝謝他讓自己把埋藏心裡許久的話說了出來。

還有黃豆豆那集,當祝無雙說白展堂在十八里舖殺了人要被當街斬首時,佟湘玉冒著天下之大不違想要狸貓換太子就出白展堂,在眾人合力勸阻聲中,佟湘玉聲嘶力竭大喊,我不管,只要能救出展堂,上刀山下火海我也甘願。

這份只有在絕境之下才袒露出來的愛意令人動容。

平日裡,他倆的相處十分和諧,默契十足,不像郭芙蓉和呂秀才那樣,甜時親親我我,吵時雞飛狗跳,他倆的相處模式像老夫老妻一樣平淡如水而又久處不厭,上一秒還在你無情無恥無理取鬧,下一秒就想著給對方煎個荷包蛋,很少會為了一件事情真正發生爭吵,因為很多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已經明白了對方的真實想法意圖。

以前看武林外傳,總覺得郭芙蓉和呂秀才的一舉一動都在表達著對對方的喜歡,反而是佟湘玉和白展堂兩人,明明喜歡著對方,卻誰都不願主動開口,後來長大了一點才明白,原來成年人之間還有一種成熟的愛情模式,明明想要靠近,卻非要彼此克制,明明內心已經波濤洶湧,表面上依舊要裝作風平浪靜,明明愛的深沉,卻只會在見面時輕輕問一句,最近還好嗎?

相關焦點

  • 阿耐筆下的女性: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整個故事浩浩蕩蕩,幾十萬字,卻深沉地講述了「男尊女卑」「巨嬰」等多重時代家庭「罪狀」。將中國式家庭關係的「剪不斷,理還亂」描寫得淋漓盡致,更將一個有些老套的話題「原生家庭之殤」再次推到了陽光下。今天,主要想講的就是阿耐《都挺好》中,兩位帶著時代情緒和特徵的女性角色,她們極為相似,卻又互相厭惡,即蘇母和蘇明玉這一對母女。 之所以要講她們,是因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被原生家庭所傷害,但兩個人卻走上了兩條全然不同的道路。
  • 都挺好,原生家庭的傷痛還需原生家庭來治
    這部以原生家庭為題材的現代都市情感電視劇,塑造了一群非常有立體感的人物形象。其中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絕對圈粉無數,深受觀眾喜愛。這好像是正午陽光一貫的套路,它以擅於塑造女性形象聞名。比如《歡樂頌》裡的五美。
  • 知乎影視|佟湘玉更喜歡小郭還是無雙?
    二,佟湘玉很少跟祝無雙談危機意識,尤其是涉及到郭芙蓉的利益的時候。 小郭回來,二女爭一夫,佟湘玉在屋頂挽留祝無雙,談話內容一直是安慰她,說無雙是好女人,秀才如果先遇到她,就沒小郭的事了,最後還來了一句:祝你好運。在後一集——衣服事件時,郭芙蓉問:如果是無雙親手送給秀才,秀才會不會高興?佟湘玉說:不會,當著你的面不會。
  • 原生家庭傷痛測試,原生家庭的爛牌,為什麼我也能打出王炸 ?丨瑞文智力測試
    但董卿卻說:因為原生家庭,我到現在還是會自卑。但一個人幸福與否,並不是只由原生家庭決定的。的確,董卿是因為童年經歷變得沒有安全感,性格自卑。但很顯然,糟糕的原生家庭,並沒有給她壓倒性的影響。相反,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在臺上優雅大方,光芒四射的主持人董卿。
  • 原生家庭的痛,能被下一代治癒嗎?
    躲在大女主的虛張聲勢下,被原生家庭傷害得千瘡百孔的形象,躍然而出。1982年9月26日,孫儷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裡。童年之於孫儷,有歡樂,當然也有苦痛。在她的一篇自述文中,孫儷曾說:「童年給我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爸爸媽媽吵架。他們總是在吵。」吵到12歲,父母的婚姻以離婚告終。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原生家庭語境下對巴金《寒夜》婚姻悲劇分析
    汪文宣的性格導致了悲劇,而他的這種性格的產生則來源於家庭的塑造,特別是一個人沒有重新組成小家庭之前的「原生家庭」對性格的影響更大。「原生家庭」是由美國家庭治療先驅薩提亞提出的,所謂原生家庭,是指人從小成長的家庭,也就是由父母所照顧的家。一個人的個性、人格以及人際互動等方面都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是影響人最早也是最持久的環境以及系統。
  • 同人文 | 短篇-佟湘玉之死(下)
    但打從佟湘玉失蹤後不久,他就沒回去了。日頭西斜,小米閉著眼睛,窩在牆根曬太陽。忽然,他感覺到面前有團陰影。睜開眼,吃了一驚,「老白,你咋成這樣了?誰下這麼狠的手呀?」「人呢?」白展堂問。「裡面呢。」小米起身,帶他進去。佟湘玉站在不遠處,心有點冷。「哈,這離沈莊不足五裡地。」丹伸出五根手指。
  • 原生家庭很重要
    有愛、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很窮,孩子長大後照樣有出息;沒有愛、沒有溫暖的原生家庭既使不怎麼窮,孩子長大後照樣不知所措!很多人並不是希望原生家庭有多有錢、多富有,而是希望自己的原聲多有愛、有溫暖就行了。原生家庭窮不要緊,但是一定要有關愛、有溫暖,在這個人情世故的世界上,從小不被關愛、不被溫暖的人長大後是冷漠的,是很難懂得去關愛和溫暖別人的,也是很難立足於人情冷暖的社會的!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逐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家庭教育一不小心就中毒,讓《原生家庭》教你別踩坑
    可以說,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她都是人生贏家的典範。很多人都希望向他的父母取經,也教出這樣成功的孩子吧。可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女人,在提到父親的教育時,卻經常落淚,那時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情。她形容他的父親一直是&34;。
  • 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
    帶有中國特色的婆媳關係,以及「媽寶男」,「嫁女如賣女」等現象,這些無一不是反映了出生的那個家庭對你即將擁有的那個家的影響。即使不是這些極端的現象,每一個人也將面臨和原生家庭分離的過程。為什麼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開不可呢?這兩個家,難道不是一個家麼?  原生家庭VS小家庭  這是許多人一生中會擁有的兩個家。
  • 心怡:原生家庭不是原罪
    聊聊原生家庭我的一個同學非常奇怪,不管是放暑假還是放寒假,他都不回家的。
  • 白百何困於全職媽媽,楊紫哭訴原生家庭,趙薇新作聚焦女性難題
    《聽見她說》,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由趙薇擔任發起人,白百何、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楊冪演出,共8集。每集聚焦一個當代女性生存痛點,圍繞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等問題向社會發出女性真實的聲音。
  • 電影《春潮》引發原生家庭話題討論
    中工網訊(記者柳姍姍 彭冰)日前,由愛美影視、長影集團聯合出品的金爵獎獲獎影片《春潮》,作為獨家展映影片進行了首次線上限量展映,引發影迷關於原生家庭話題的熱烈討論。《春潮》由新銳女導演楊荔鈉編劇並執導,實力派演員郝蕾、金燕玲領銜主演,講述了祖孫三代女性在同一屋簷下用怨懟表達愛意、又用愛意溶解怨懟的故事。
  • 原生家庭無罪說
    人們討論原生家庭對於性格的影響,對於為人處事的塑造。而其中大部分討論集中在斥責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那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理直氣壯歸因於原生家庭的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原生家庭又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某人說自己性格自卑原因是原生家庭從未給予過信任和肯定,而是處處懷疑;另一人說自己處處諂媚是因為缺失原生家庭的照料,而總是無條件迎合他人;再者闡述所謂暴力傾向是原生家庭潛移默化告訴孩子「動手」才能解決問題。
  • 《春潮》:原生家庭的克制矛盾
    在這種探討中國病態式的原生態家庭電影,導演就是用的是一種不誇張不煽情,也不博觀眾歡心而追求大團圓結局的克制手法,去將影片中人物之間的內心衝突、隱忍,無聲的對抗都展現得入木三分。 首先,我們知道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 浙江農林女生事件:原生家庭對女性兩性態度至為關鍵,自毀或自救
    二、原生家庭是根源很顯然她的原生家庭分崩離析,極不健康,小時候還遭受過性侵,她沒有享受到一絲家庭溫暖,給她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從而導致她至始至終都沒有建立正確的兩性觀念。原生家庭重大生活事件,由於女性大多情感較脆弱, 性格上存在依賴性, 在應對壓力方面較多採用消極迴避的方式, 以緩解負性情緒體驗, 較少採用直接指向問題本身的策略。女性比男性在心理上更容易受到壓力事件的影響, 並感受到更多的日常生活壓力、衝突及挫折等。原生家庭出現重大問題更有可能也更容易引起女性在兩性關係中性隨意的行為發生。
  • 那些原生家庭帶來的痛,又刺眼,又「平常」
    她們要麼是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要麼是父母親戚一言難盡,她們都飽受原生家庭之苦,讓追劇的觀眾也看得又心疼又生氣。比如因為被虐待,很想逃離原生家庭但又無法真的徹底離開的穆蓮生;在自我矛盾中越來越難做到女兒和男友兩全的穆靜;對家暴丈夫忍無可忍終於痛下殺手,結果自己鋃鐺入獄的鐘惠;深陷恐懼記憶黑洞的林緒之…就連這裡面看起來生活最幸福、已經是標準成功女性形象的袁玲,當年也是因為沒能生一個兒子才離的婚。
  • 《拾光的秘密》:陽光下的青春依然有陰影,原生家庭問題引深思
    社會情感類話題一直都是極易引起網友共情討論的熱門話題,而影視劇中相關話題情節的出現則每每都會引起一波又一波的討論熱度,比如近期熱播劇《三十而已》就讓女性獨立、婚姻及兩性關係等情感問題成為網絡熱議的焦點,而同期的《拾光的秘密》則更多地把焦點放在青春成長、原生家庭的問題上,引發廣大網友對此的探討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