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推BNO是幫中國?香港「公知」又來顛倒黑白了……

2021-02-08 韜聞


近期取關嚴重,請提前關注小號俠客棧,防止再次失聯

英國政府違反國際承諾,1月31日起容許持BNO港人以「5+1」方法申請入籍。中國宣布反制措施,不再承認BNO作為旅遊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BNO自此成為廢紙一張!

但還有「黃絲」留在夢中,不斷吹捧移居英國好處,認為中方反制「不過如此」。

譬如香港知名「公知」陶傑,他居然指出:英國此舉其實是在幫中國,絕對是好事不是壞事,有助降低香港樓價,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被「激到扎扎跳」(被刺激到直跳腳)……

對於陶傑言論,有香港網民就表示,好像「黃師」在授課時稱「鴉片戰爭是英國幫中國人戒菸」,簡直是顛倒是非黑白!

1月31日,陶傑出席香港電臺節目《城市論壇》,指預測移民人數意義不大,部分港人會用BNO移居英國,但最終都可能半途回流,未必完成「5+1」整個限期,又指拿BNO去英國做「二等公民」的說法只是情緒化的表達。

陶傑還稱,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曾表示,香港會有20、30多萬人離開,可以完成人力資源替換,協助中國達成「留島不留人」。因此陶傑認為,英國推BNO是在「幫中國幫香港」,同時有機會令香港樓價下跌,更多人「買得起」,實屬「好事」。

他強調以上只是從經濟角度分析,不理「什麼政治不政治的」。

對此,有港媒辣評表示,在BNO問題上,陶傑沒有用政治去解讀,是因為他一貫的「精明」,假裝中立又不想得罪兩方陣營。但談BNO,政治才是重點。

BNO,全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是英國給予特定條件下的香港原殖民地居民的一種身份證件,是對原來的「英國屬土公民護照」的法律替代。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雙方交換的備忘錄,中方明確BNO為「旅遊證件」,並同意香港回歸後港人可繼續使用,英方則承諾,不會給予持此類證件的港人居留權。

如今,英國出爾反爾,擅自改變BNO的法律性質,賦予「5+1」的居留權和入籍權,還冠冕堂皇稱這是履行對港人的「歷史和道德承諾」。而且,在中方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時,英國竟賊喊捉賊,指中方如不承認BNO為旅遊證件,等同直接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敢情這備忘錄提及的BNO,英國不認啊?!

那過幾年後,英國若改變BNO政策,不接受港人持BNO申請入籍可怎麼辦?畢竟在提出BNO擴權後,英國可是不斷更新有關條款,希望藉此引入資本刺激英國經濟。

至於陶傑在節目中稱英國推BNO對中國是「好事」,有香港網民表示,陶傑又在誤導公眾,強調中方不再承認BNO是因為英國破壞遊戲規則,並且給黑暴勢力留後門。

「快點去做二等難民吧!英國需要香港博士去餐廳端盤子。」

「中央名正言順滅BNO,大快人心。」

而陶傑將英方措施說得如此「清新脫俗」,更讓部分香港網民想到誤導學子的「黃師」,直斥兩者言論如出一轍,簡直顛倒是非黑白!

這個和早前有香港「黃師」稱,英國當年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要幫助中國「戒菸」、「禁毒」……又有什麼區別?

在2019年港獨大暴亂時黑暴強姦未成年女曱甴案發時,這個陶傑曾公然為黑暴洗地,稱只要有安全套就行。

陶傑還數年如一日的肆意的對內地進行各種的造謠、抹黑。

在世衛組織譴責美國政府及部分西方國家反華政客用所謂的「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對中國進行汙名化時,這個反賊陶傑公然攻擊世衛組織,為汙名化中國進行辯護。

避免失聯,請掃描關注「俠客棧」


不點讚和在看,你可能就收不到推送了

相關焦點

  • bno護照什麼意思 與普通護照有很大區別嗎
    因英國涉港事件,中國對英國進行反制,考慮不承認bno護照作為有效旅遊證件。該消息傳出後,好多人都想知道「bno護照」到底是什麼?它與普通護照又有什麼區別?bno護照其實就是指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下面給大家說說。
  • 香港人bno護照?是中國不夠強大,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不光榮
    BNO是英國國民(海外)是一種英國國籍。既是英國國民,也是大英國協公民,但這個身份不賦予任何地區的居留。所有香港中國同胞,不論其是否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或者「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都是中國公民。中國現在已經足夠強大,那麼部分香港人士還持有這個證件,想定居英國,也不能否認這是你自己的權利。但是英國卻沒有給香港持證的人那麼多的便利,香港人士中持有這個證件的也足有上至百萬的人,擁有這個證件並不是那麼的光榮,想定居英國,或者想受到英國領事館的保護,這也是你們的事,但請記住,你永遠都是一個中國人。
  • 英國「公知」哪來的自信?中國海軍可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2020年以來,中國憑藉著大國智慧,凝聚了大國力量,成功從新冠疫情中走了出來。美國眼紅於中國的迅速崛起,便採取措施對中國進行限制。如今,就連英國也執意來湊熱鬧。英國「公知」用軍艦威懾中國一些西方國家將中國視為「眼中釘」,最近,英國「右翼公知」穆雷喊話稱「倫敦應該就新冠疫情向中國進行索賠」。
  • 英國知名公知:我們應該派出炮艦,讓中國為疫情賠錢
    近日,英國一位知名右翼公知宣稱,英國政府應該為了新冠疫情給該國造成的損失而找中國索賠,並表示必要時可以向中國派出「炮艦」。然而,中國網民看了這則消息後並沒有生氣,反而都笑了。圖為今年5月穆雷在英國小報《太陽報》上要求中國賠償的文章但與半年前不同的是,在他12月5日撰寫的最新一篇文章中,這個穆雷還宣稱為了讓中國賠錢,給英國造成的損失付出「代價」,英國必須把「制裁」和「炮艦」都排在檯面上。
  • 著名西方學者打臉「推牆公知」:「普世價值」不能決定中國未來的...
    昨天,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附帶視頻的文章,題為:「沃爾夫:西方眼中最大的『中國謎題』」,文章中,《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以一個經濟學家、思想家及媒體人的角度,就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中國模式、以及西方在2016年之後的路徑選擇談了他的看法。在他的言語中,不時顯露出對中國的發展成就、中國政治體制在中國發展中作用的讚嘆,以及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反思。
  • 那些年中國公知炮製的關於美國的謠言,2020年被啪啪打臉
    隨著時間推移,公知這個詞兒似乎慢慢變味了。如今呢,中國今時不同以往,國民教育水平早已大幅度提高。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發達,傳遞知識和發表意見早已不是件難事。當一個社會的絕大多數人的眼界變寬,所謂的「意見領袖」的作用就逐漸被淡化了。當人們獲取了足夠多的信息,回過頭來,這幫人的狹隘和偏見言論漏洞百出。
  • 英國對香港打BNO牌,入戲不要太深了
    英國專門針對香港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居民的新政1月31日開始實施,中國外交部和香港特區政府已經就此做出聲明,表示不再承認所謂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去年6月香港國安法通過後,英方便揚言要給香港居民進入英國學習和工作、並最終申請英國國籍開闢新的通道。現在是英方將它的威脅付諸實施。
  • 「中國高鐵發達只因中國落後?」公知你們開心就好
    還有CNN和BBC自己,他們一提到中國問題就要說謊,從不久前的英國貨車事件,到最近的鄭文杰嫖娼,澳大利亞間諜案,謠言多了去了。貨車事件裡,中國的公知除了跟著BBC一起批中國,還會做什麼?他們提過外媒的錯誤嗎?這種翻車級別的大事故,外媒自己有拿出來作為範例談「新聞客觀」的重要性嗎?
  • 明眼說俠話 關於公知之四:對公知們也要說一聲「勿謂言之不預也」(意思是招呼已經打在前頭了)
    納稅人辛辛苦苦掙錢養活公知,而公知不但不忠誠納稅人,反而在境外反華勢力中去撈取『外快』,替人家說話,歪曲事實,顛倒黑白,值得嗎?你們旱澇保收,領著豐厚的薪水,住著寬大的房子,過著優裕的生活,公知們要知道,你們文筆再好也寫不出米來寫不出油來,更造不出房子,你們的『勞動』是靠國家的『肯定』,靠納稅人給你們發一份俸祿,可是你們成天叫著中國經濟要崩盤了,泡沫要刺破了,明年經濟更加惱火了,你們何曾有一點經濟發展方面的真知灼見?你們到處煽陰風點鬼火,引起的是納稅人的憤怒。
  • 想派炮艦逼中國賠償?英國公知口出狂言,專家:打腫臉充胖子
    在英國有一位右翼公知,名叫道格拉斯·穆雷,他因為多次發表反移民、反同性戀等有悖於西方流行價值觀的言論被主流社會所排斥,但同時他卻頗受不少英國和西方保守派的推崇,甚至認為他是「偉大的思想家」。而這位所謂的「思想家」近日又拋出了荒唐的言論,他再次口出狂言,宣稱英國政府應該為了新冠疫情帶來的損失找中國索賠,必要時可以向中國派出「炮艦」。早在今年5月份,穆雷就叫囂讓中國為新冠疫情向英國賠償損失。
  • 公知們愛美國,究竟愛的是什麼?
    我掙那麼多錢,我的優越感如何來體現?3年前我在搞科技教育,在香港的小學也做了服務,我敢負責任的說:深圳的小學教育遠勝於香港,僅在科技教育與素質教育這一項,至少領先香港5年。在語數外教育上也同樣可以碾壓香港,更不說香港搞的是培養廢青的殖民反智教育。可是,依然有很多家長從小送小朋友去香港,為啥?
  • 英國公知對武漢歡慶新年噴酸水,被英國學者碾壓式反殺
    但也有一些心態扭曲的人,對武漢投來的則是嫉妒乃至仇視。其中,一個曾多次將新冠病毒說成是「中國製造」的英國知名作家和網絡公知,就在她的個人社交帳號上發帖,陰陽怪氣地問道「武漢是如何在不打疫苗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的」。然而,她的這則網貼不僅遭到了不少正派的英國網民的集體打臉,而且一位英國學者對她的打臉可謂是「殺人誅心」,極為過癮。
  • 指責中國媒體不中立,英國哪來的底氣?
    自香港回歸以來,英國就不斷插手香港事務,成為港毒氣焰的底氣,以至於港毒出動,上街作亂,都要打上英國的米字旗。最近港版國an法一出,英國政客以為自己的政zhi投機機會到了,又來喪心病狂的搞政zhi操弄。英國先是處心積慮,夥同美國反對「港版國安法」,把它當作是理所當然的反hua前線。
  • 我看中國的公知現象
    公知,是公共知識分子的縮略詞,是公共議題最活躍的群體,可追溯到法國啟蒙運動,公共知識分在中國正式使用是在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別策劃「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個概念,其共同標準為: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對社會進言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 劉曉明警告英國:不要追隨美對華新冷戰,中國不承認香港BNO護照
    金融時報就此報導說:「中國警告英國,不要讓「冷戰鬥士」綁架北京和英國之間的關係,在兩國外交爭端中繼續煽風點火。」劉曉明表示,英國幹涉和妨礙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以及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的舉動,已經嚴重汙染了中英關係的氣氛。
  • 熱門叔叔:醜陋的中國「公知」漢奸真面目!
    醜陋的中國「公知」中國「公知」最恨中國今日中國最大特色是「中國『公知』最恨中國」——從沒見過哪個「公知」說過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半句好話,也從沒見過哪個「公知」提到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時不破口大罵或冷嘲熱諷
  • 香港「梁宏達」——梁文道出賣中國國家利益遭譴責
    梁文道是非常典型的公知,更是出賣中國國家利益涉嫌帶路的公知,貌似有點學術背景和專業素養,但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用錯在了地方。梁文道這種人非但不是發現社會問題、引領社會進步的啟蒙者,真實面目是缺乏任何底線文化輿論界的投機者和知道分子。德不配位,必然禍害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 中國拒絕承認香港BNO護照,有何深意?
    眾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回歸之後,香港居民的身份,就成了一個難題。大部分中國同胞,自然是中國公民。但是,香港還有大量的無國籍人士,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也不少。為了解決這部分人的身份問題,英國從1987年7月1日開始,籤發予香港居民中具有英國國民(海外)身份的護照。
  • 崩潰/絕望:香港暴徒亮出BNO護照,結果悲劇了!
    竟是要其「按照香港的相關法律來辦事」。再想想,為何有大富豪在幾年前,就開始大規模拋售大陸及香港資產,將數千億投資轉移到垂垂老矣的英國,投資收益率非常低的水電等公共事業項目?這是圖個啥呢?莫非,有人在故伎重演,再來一次「九七大限」級的大風暴,創造一個資產價格腰斬的機會,成全人生最後的商業傳奇?只是這一次,恐怕某些人要失算了!因為中國,早已不是22年前的中國!
  • 「五毒教主」被扒皮是被肖戰粉扛推?優越感爆棚的「公知病」才最招人煩吧
    什麼?美國華人,哦,沒事了(安啦,知道你沒入籍)更更更奇葩的是,這姐們連z獨都來插一腳拒絕刀叉,只是它真的不適合中國這盤菜,而不是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公知病」的可惡之處,就是靠著自己的優越感,總是隨便評判他人,甚至生出許多莫名其妙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