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為啥左右為難

2021-02-20 碼字工匠老詹

寫在前面的話:《我為什麼佩服萬裡》刊出後,有朋友建議,老詹,何不趁這勁兒,乾脆再找幾篇回憶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文章,讓大家再見識見識他們的風採呢?您別說,還真有!前些年,我在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時,曾與周幼馬委員外出考察,聊起他的父親馬海德,其中就有與胡耀邦交往的故事,茲選一則,刊載於後。

    胡耀邦為啥左右為難 

 

歲月好像是過濾器,越是時間久遠,越是能將歷史真相沉澱下來,讓人們看得更清楚、認識得更明白。

 

胡耀邦是我黨歷史上難得的有個性、敢擔當的卓越領袖——此一結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而此話從周幼馬委員口中說出,就更加可信,也更真誠。

 

因為,周幼馬不但見過胡耀邦,而且還比較熟悉。

 

周幼馬,著名國際友人馬海德之長子,1943年生於延安,馬背上長大,解放後跟隨著父親進城,讀書,工作。現任《今日中國》高級攝影記者,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前些日子,我與周幼馬委員隨政協考察團到徐州、連雲港、鹽城等蘇北地區調研。相處數日,脾氣很是投緣,挺談得來,便時時從馬兄這位老革命身上,聽到不少我黨高層軼聞逸事。

 

胡耀邦是我黨歷史上難得的有個性、敢擔當的卓越領袖。」此話從馬兄口中,多次說出。至於哪些事實證明胡耀邦有個性、敢擔當?馬兄自然說了不少,然而我們只是閒聊,不能夠隨便寫出來的。

 

這樣,我給您說件小事,看看胡耀邦的個性吧——周委員開始講故事:

 

有一年,具體哪年,記不大清楚了。反正胡已經是總書記了,我父親當時還在衛生部當顧問,主要搞麻瘋病防治工作,大部分時間在下面跑。

 

那天,父親有事要找胡耀邦,他們在延安就挺熟,後來關係也還不錯,但地位懸殊,來往也就不多了。我父親那人,從不給人添麻煩的。可這次不找胡耀邦不行呀!於是給他秘書打了一電話,說是希望見一見總書記,說完,就出去散步了。

 

哪曉得胡是個戀舊而且還是個急性子人,秘書剛一匯報,他就回話說,叫父親立即去見他!家裡趕緊把父親喊回來,父親急匆匆趕到中南海。

 

事情談得很好,匯報完畢,胡耀邦說,沒有問題,您說的,我們很快就辦!又問,您還有什麼問題沒有?我父親說,我是外國人中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已經是全國政協委員了,但是,還有幾個朋友,也在中國工作很久了,也入了中國國籍,對國家貢獻很大,可是至今還不是政協委員,不知道您能不能夠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胡耀邦聽了,沉吟半晌,沒有說話。我父親見他為難,便不再多說,打算起身告辭。胡耀邦說,您先別走!您說的這個問題,我正在考慮。不過呢,一時恐怕還不好解決,因為,他們還不是中央委員。

 

我父親一聽,哈哈大笑!他曉得,是自己把話給說岔了。他本來是希望吸收這些朋友為政協委員,可父親的中國話說得不好,對中國政治制度也不了解,哪分得清什麼是政協委員什麼是政治局委員呀?胡耀邦以為,父親希望把這些外國朋友吸收為政治局委員!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可一時又找不到理由解釋,有點左右為難。

 

聽我父親這麼一解釋,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胡耀邦確實是偉人,但也是性情中人,待人非常隨和,根本沒的架子,不會自認為自己怎麼怎麼了不起。我父親去世以後,胡已經下臺,晾在一邊。父親的追悼會,本沒有通知他,但他堅持要來!在靈堂裡,胡耀邦叔叔緊緊握著我的手,握了很久,很溫暖。我看見,他眼眶裡全是淚水,我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編後小語:編完這篇文章,似覺意猶未盡。胡耀邦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何不再選一則,讓讀者更深入更立體地認識這位偉人呢?正好,看到「胡耀邦故居陳列館」講解員陳晴柔在第九屆華夏廉潔文化研討會上的發言,講了胡耀邦家風幾件小事,事情雖小,見大人心,見大品格!讓人讀後不禁沉思良久,感慨萬端。胡耀邦這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那可真是太令人打心眼裡敬佩了!

 

說說胡耀邦總書記的家風故事

——《胡耀邦故居陳列館》講解員陳晴柔在第九屆華夏廉潔文化研討會上的發言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家風建設,那麼,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應該有怎樣的家風呢?我想從胡耀邦同志身上能夠得到不少啟發和思考。

 

在胡耀邦同志故居裡,陳列著這樣一副普通的家訓對聯:屋矮能容月,樓高不染塵。2003年,有位遊客來參觀時,口頭改動了兩個字,上聯的字改為高的身字,下聯的字改為地的位字。變成了:身矮能容月,位高不染塵。這幅修改後的對聯,正是遊客群眾對耀邦同志的評價。在人民心中能留下如此印象,這與耀邦同志廉潔自律及清正家風是分不開的。

 胡耀邦故居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耀邦同志的家鄉——瀏陽縣文家市鎮金星大隊正在修一座小型水庫,由於物資緊缺,購買不到發電機,於是大隊黨支部找到了胡耀邦的哥哥胡耀福和堂弟胡耀簡,請兩人前去北京,求助胡耀邦同志。

 

考慮到去北京是為公社辦事,黨支部為兩人報銷了往返路費,並捎上了一些土特產,表達家鄉人民的心意。

 

來到北京,兩人向胡耀邦同志表達了家鄉人民的請求和心願。耀邦同志認為,修水庫發電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同意幫忙購買發電機。但是,對他們二人用公款作路費以及送來土特產這兩件事情,很不高興。他當即提筆給公社黨支部書記龔光繁寫了一封長信。信的內容如下:

 

光繁同志:

 

不久前,我曾經給公社黨支部詳細地寫了一封信,請求公社和你們一定要堅決勸止我哥哥、姐姐和一切親屬來我這裡。因為:第一,要妨礙生產和工作;第二,要浪費路費;第三,我也負擔不起。但是,你們卻沒有幫我這麼辦。我再次請求你們,今後一定不許他們來。這次他們來的路費聽說又是大隊出的,這就更不對了。中央曾三番五令要求各地堅決糾正「共產風」,堅決嚴格財政管理制度。你們怎麼可以用公共積累給某些幹部和社員作外出路費呢?這是違反中央政策的啊!一切違反財政開支的事,萬萬做不得。做了,就是犯了政治錯誤。

 

而送來的冬筍和芋頭,又是社員用勞動生產出來的東西。特別是現在困難時期,大家要拿來頂糧食,你們送給我也做得不對。在這裡,一萬次請求你們,今後再不許送什麼東西來了,如再送,我要向你們縣委寫信,說你們犯了法!

 

在信後,還列了一張特別的清單,上面記載著:

 

去年7月帶來:

 

茶油15斤,每斤0.54元,共8.1元;

 

豆子10斤,每斤0.1元,共1元;

 

油餅60個,每個0.08元,共4.8元;

 

酢魚20斤,每斤0.7元,共14元;

 

一共27.9元,已交胡耀福帶回,務必退還公社。

 

在我們今天看來,清單上區區一點土特產,二十七塊九,算得了什麼?而胡耀邦同志卻將這件事提高到損害了群眾利益、違反了中央政策的高度來看待。而且,過了7個月,他仍惦記著,一筆一筆把帳算清楚,如數退回。今天的這封信已經泛黃,但卻折射出一位共產黨人坦蕩無私、廉潔自律的可貴品質。

 

1982年,胡耀邦同志在擔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家人在客廳開家庭會議。他嚴肅地對家人說:「今後,中央可能要我擔任非常重要的職務,我想先向你們先打聲招呼,千萬不要以為天恩祖德,千萬不要忘乎所以,今後你們有任何人出了問題,只能是自己負責,我是不會講情面的。」說完又讓秘書給家鄉人打電話,交代了四不準:第一,不準敲鑼打鼓放鞭炮;第二,不準搞慶祝遊行;第三,不準進京找他辦私事也不許打著他的旗號在外面辦事;第四,不準哥哥外出做報告。

 

雖然身居高位,但耀邦同志決不利用職權為親人謀利,他唯一的哥哥,一直在鄉下務農。並且對哥哥一家始終嚴格要求,甚至兄弟倆曾鬧翻臉。

 

1983年,曾有位領導來瀏陽做調查時,了解到時任總書記胡耀邦的哥哥竟然還是一位鄉下農民,為他們家簡陋的條件感到震撼,好心把胡耀福的兒子胡德資安排到某個縣物資局下屬的化工廠工作。

 

胡耀邦得知此事後,打電話給有關領導批評道:「你們招工用人出了問題,歪風都刮到我們家了!」於是侄兒被退了回去。為此,耀福上北京找耀邦吵了一架,兩人不歡而散。

 

在那之後,胡耀邦在北京參加的中組部召開的工作座談會上,他直截了當地指出,不正之風的表現之一,就是「親屬關係超過了革命關係,無原則的照顧」。他就以自己的家事舉例:「昨天,我家發生了一場風波,我哥哥要我安排他兒子的工作。我說,你毀壞我的名譽,你對我不起。其實不是對我不起,是對革命不起,要是天下所有人都像這樣,這個國家還搞得好嗎?

 胡耀邦一家合影

很多人不理解,作為領導幹部來說,耀邦同志是嚴格自律的,作為他的家人來說,是否過於苛刻了呢?然而耀邦同志對家人並非是不近人情的。1951年,胡耀邦去四川南充工作。為感謝哥哥在艱苦的歲月裡支撐家庭,贍養父母。他表示,現在解放了,工作穩定了,以後,就輪到他把父母接到川北照顧。哥哥家裡小孩多,條件又困難,他承諾,可以幫忙撫養一個,所以胡耀福就把16歲的女兒胡素貞交給胡耀邦。

 

胡素貞隨胡耀邦去了川北,又去了北京,胡耀邦一直供她讀了高中和大學,後來她在北京的一所中學工作。相比其他親人,可以說是跳出了農村,改變了命運。所以,對於親人,耀邦同志並非是苛刻自私的,而是充滿溫情,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他力所能及的照顧家人。

 

後來曾有一次,北京市教育局要把胡素貞調到教育局的工會,胡素貞有些猶豫,她想去找叔叔拿主意,那時候耀邦同志不在家,而夫人李昭同志聽說後,就問:這是怎麼回事?北京那麼多老師,為什麼不調別人偏偏要你去呢?還不是因為你是胡耀邦的侄女!胡素貞最後也是在中學退休的。

 


胡耀邦與夫人李昭

說起李昭同志,2005年,李昭84歲大壽,家人紛紛去賀壽,胡耀邦的侄孫也去了,他向李昭奶奶抱怨自己因為超生二胎被開除了公職,李昭雖已高齡但仍回答道:孩子,你違反了國家政策,難道還不願意接受懲罰嗎?所以至今,侄孫也沒有被恢復工作。儘管耀邦同志不在了,但李昭同志一直秉承著良好的家風。家風不正則國風不正。耀邦同志深知這一點,他說:共產黨人要求別人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這樣工作才有說服力。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家人、哥哥耀福也逐漸理解了他,「他當領導的,不這樣要求自己屋裡人,又如何去講別家呢?」

 

1985年,胡耀福去北京看望病重的弟弟,出於弟弟平時對家人的嚴格要求,所以沒有搞特殊化,他直接背著行李來到長沙火車站,急匆匆買了一張火車站票趕往北京。在列車上,乘務員詢問了這位滿面塵土的老人,看了他的身份證明,全車人都為之震驚,原來車廂裡還擠著一位皇親國戚,堂堂總書記的哥哥竟然持站票去北京!

 

1992年,當了一輩子農民的胡耀福去世。當地的鄉親為他敬獻了一幅輓聯:國中有典型,兩袖清風做赤子;天下無先例,一代皇兄是農人。雖然這是群眾送給胡耀福老人的輓聯,實際上也是對耀邦同志廉潔家風的頌揚。耀邦同志正是以他的身體力行,為我們詮釋了「身矮能容月,位高不染塵」。

 201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召開的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

用手摁住,你關注了我!    

                          

用心留言,我結識了你!


 

相關焦點

  • 傅聰與胡耀邦
    這時中央黨校高級班一學員給胡耀邦寫信,認為傅聰是「叛逃者」,對報紙廣告稱他為「先生」表示憤慨。胡耀邦作了批示,意思是演奏會開了也就開了,這樣「大肆宣揚,真是荒唐!」一些報刊記者原定對傅聰的採訪隨之突然取消。  中央音樂學院教師李春光是一位耿直敢言之士,1975年夏天,他曾就電影《創業》問題貼過一張批判于會泳的大字報,引起毛澤東、鄧小平的關注。粉碎四人幫以後,朝野對他刮目相看。
  • 費孝通:老來緬懷胡耀邦同志
    胡耀邦修改的這一篇評論員文章,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胡耀邦對文藝界被錯劃為「右派」的身處逆境的同志關心備至。1977年冬,他任中組部長之後,先後接受了文藝界一批錯劃為「右派」的同志的申訴。胡耀邦惋惜而堅定地告訴李庚:「我們會儘快地為他們解決問題,包括你在內,他們都是難得的人才,都年輕,正可以大有作為,不要再耽誤他們的寫作了」。  在胡耀邦的親自過問下,李庚等一批被錯劃的「右派」很快得到改正。李庚被分配到中國文聯工作,並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參加了第四次文代會。
  • 胡耀邦與轉折年代的文藝界
    為準備文代會,胡耀邦集中抓兩件事:一是推動對蒙冤的文學家、藝術家的平反和大批被打成「毒草」的文藝作品的解禁;二是努力營造民主空氣和寬鬆環境,希望在文代會召開前就形成一個繁榮創作的良好勢頭。為此,胡耀邦先後召開了文藝界和文化部門有關負責人的會議,黨內外專家、藝術家的會議,文化部和文聯各協會籌備組的匯報會,多方面了解文藝界的情況。
  • 我們如此懷念胡耀邦,是因為他一解放了人,二解放了思想
    :微信公號——百年耀邦、搜狐讀書————胡耀邦對於如今的年輕人而言,似乎已經成為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然而在八十年代,身為總書記的胡耀邦,唱港臺的流行音樂,在所有中共領導人中最早穿西裝,會與年輕人談論婚戀問題,如何保持身材之類的話題。
  • 《鄧小平時代》出版人李昕:傅高義生前還想寫兩個人,胡耀邦和朱鎔基
    他直到去世以前都在研究胡耀邦。他跟我講過,他想寫兩個人,一個是胡耀邦,一個是朱鎔基。他研究鄧小平的時候採訪了300多人。他研究胡耀邦也採訪過很多人,我還帶著他去採訪過一些高幹子弟,大概在2014或2015年。我想他還是像寫《鄧小平時代》一樣,要去採訪和胡耀邦一起共事過的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一些領導人家屬,還有一些外國政要。但他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再讓他像以前那樣跑,太吃力了。
  • 金久哲引爆傷感情歌 愛的《左右為難》
    近期常出現在各大衛視的金久哲憑藉完美的嗓音和幽默的特質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的追捧,在聽過了《小妹聽我說》《你不珍惜我不等候》後更加期待金久哲的新單曲,在眾人期待中金久哲推出了全新作品《左右為難》,再次用音樂打動人心。
  • 「左右為難」「開夜車」英文怎麼說?
    「左右為難」,字面意思是「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不知如何是好(be in a dilemma),與英文習語「caught in the middle」或「 caught in the crossfire」意思相近,表示「In a position between
  • 《如果有一天》 偉人胡耀邦特型演員老闊先生創作歌詞選
    胡耀邦的特型演員老闊老闊,本名牟新林,湘人。先生居室稱海心閣,號三牆屋主,謂醉風樓是也。作品銘於勝跡,躋於藝壇,流於海外,贊為時尚。
  • 左右為難的汪海林,希望肖戰消失
    現如今,該如何對待肖戰,汪海林開始左右為難,誠如他在評論區對肖戰粉絲們說的那樣:批評他,你們罵我;鼓勵他,你們也罵我。我的吸引力怎麼這麼大呢?在他面對肖戰左右為難時,避而遠之是最好的方式,如果還有來自「肖戰粉絲」的謾罵,請舉報、拉黑或者拿起法律武器。
  • 馮小剛炮轟李晨讓範冰冰左右為難
    這讓夾在中間的範冰冰左右為難,得罪誰都不可以!
  • 有雞皮膚怎麼辦 這樣做讓你不再左右為難
    不過對有些姑娘來說,夏天到了她們卻開始發愁了,原因是因為她們身上有雞皮膚,這給她們的穿衣搭配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穿的清涼雞皮膚就露出了,穿的保守又受不了炎熱的天氣,真是左右為難。有雞皮膚怎麼辦?這樣做讓你不再左右為難。有雞皮膚怎麼辦 做好防曬紫外線是肌膚的天敵,是造成肌膚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朱一龍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太難為人了,攏龍:要不我讓地兒?
    文/貓小喵朱一龍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太難為人了,攏龍:要不我讓地兒?可憐我們家朱一龍了,戲裡就在女友和老媽之間左右為難,想給媽媽好的生活,結果接媽媽一起去了義大利,生活並沒有更幸福。可是,戲外呢,我們家朱一龍小盆友又被夾在這兩個女人之間,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我的真朋友》直播會,朱一龍可是顏值暴擊啊,這個鎖骨項鍊真的太好看的吧,顯得脖子好性感啊,我都想要了,可惜,又是我買不起的同款,買個盜版的,龍哥應該不會介意吧?臺上沒有採訪的時候,朱一龍站在楊穎小姐姐和許娣老師中間,哎呦,那叫一個為難啊。
  • 《擦槍走火》情愛糾葛成看點 喻恩泰左右為難
    《擦槍走火》情愛糾葛成看點 喻恩泰左右為難  探班當天,恰逢劇組一場重頭戲的拍攝,喻恩泰、倪虹潔、斯琴高娃三位主演在現場大飆對手戲,場面頗為熱鬧。在電影《擦槍走火》中,喻恩泰飾演一位「龍套小演員」黃鬥,為了愛情、同時也為了事業,和趙文琪飾演的富家女菊子眉來眼去,卻漸漸遺忘了倪虹潔飾演的前女友藍天。
  • 兒子左右為難
    兒子左右為難然而所有人都以為事情結束了,可她的前妻卻發布了一篇文章講述了他們之間的過往。而在文中的末尾她卻說道了:「她就是第三者,歡迎林先生和張小姐來告我,隨時候教。」當然此話一出也必然會引起一番熱議,大家也是紛紛表示坐等吃瓜。
  • 內外矛盾左右為難的星座們,選擇性障礙間歇發作
    平時看不出來可是一遇到觸發他們糾結的那根筋,或是遇到類似的一種問題,就會讓他們內外矛盾,左右為難,陷入選擇性障礙。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都有哪些星座容易這樣。天秤座天秤座平時看著還比較果斷,因為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所以大部分時候都能夠用理智去控制,然而真的遇到一些瑣碎的小事時,比如今天看電影還是去上課就會陷入左右為難,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幫他們一把推動一下的話,恐怕看電影的時候還會想著為什麼要逃課,如果真去上課了,又會想今天的電影這麼好,錯過了是不是很可惜。
  • 左右為難的韓馥
    左右為難的韓馥在袁紹起兵反董卓的時候, 冀州老闆韓馥一開始是拿不定主意的, 究竟是打袁?還是打董? 難於抉擇, 所以一般都是評價韓馥「沒主見」、「沒頭腦」。    其實, 這件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1.
  • 廣東300萬斤番石榴滯銷,農戶左右為難,卻直言:不能降價
    並且番石榴還具有一定的藥用作用,因此廣受歡迎,不過廣東卻有300萬斤番石榴滯銷,商家左右左右為難,很多網友建議降價處理,但商家卻直言不能降價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可是不降價,面臨的是隨時可能腐壞的水果,面對這樣複雜的情況,很多農戶左右為難,都希望市場早日恢復行情,能將手中的水果銷售出去。
  • 朋友借車左右為難?學會這3句話,既保護友情又不用借車!
    在借車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左右為難,如果不借,那麼自己和朋友之間的感情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他會覺得自己非常小家子氣,如果把車借出去,自己還害怕出現一些問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委婉地拒絕借車呢?
  • 半點東西都不捨得扔的日本,卻為啥被批太浪費,實則是有苦衷
    很多日本文化當中,都提倡著不要浪費要環保,而確實日本是一個極度環保的國家,在日本街頭的垃圾桶處,你能經常看到一些被嚴格分類出來的生活垃圾,然而半點東西都不捨得扔的日本,卻為啥被批太浪費,實則是有苦衷。針對這一問題,這些超市與便利店其實還是有苦說不出,如果因為自己食品有問題,客人吃了身體不舒服的話,那自己的店鋪就面臨關門的風險,而如果丟棄的話,就會被批浪費糧食,真的是左右為難。
  • 《愛我就別想太多》夏大勝為難李洪海,夏可可左右為難,好氣好笑
    《愛我就別想太多》夏大勝為難李洪海,夏可可左右為難,好氣好笑。文/巖姐,原創內容,抄襲必究!雖然在父親夏大勝和男友李洪海之間左右為難,但真心也覺得好笑。畢竟夏可可被這兩個大男人疼愛著,有點爭搶的意思,還是蠻感動和開心的。每一個人都想擁有這樣被需要、被愛的感覺,夏可可也不例外。但三個人的互動,簡直就是修羅場,看著又好氣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