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親訪友是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部分年輕人來說,此時最大的一個難題,可能就是對於一些平時很少見到的親戚應該如何稱呼。爸爸的舅舅應該叫啥?媽媽的姑姑應該怎麼稱呼?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有人還專門在網上製作了一幅親戚關係圖,受到很多網友的熱捧。
親戚關係圖
網上受熱捧
近日,有人在網上專門製作了一張「中國親戚關係圖」,受到了眾多網友的熱捧。在這張關係圖上,從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開始,通過樹狀結構延伸到姑媽姑丈、姨媽姨丈等,再延伸到自己,最後到自己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非常清晰直觀。
對於這張圖表,不少網友表示歡迎,網友「不如和諧」表示,這張圖出現得真是太及時了,「過年過節必備啊」。當然,也有網友提出這張圖還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網友「大頭老嘎」就表示:「回家過年必備」中國親戚關係圖還需要完善,比如:公公婆婆、嶽父嶽母、連襟、小舅子等。網友「原裡解盤」則認為:各地稱呼不一,應該把各地的方言版本整出來。
兩代以上關係
不少人搞不清
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少年輕人當中,搞不清兩代以上親戚關係的還真不少。
「記得去年的時候,我舅爺爺帶著他孫子去給我奶奶拜年,平時很少見這位老人,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他老人家,我奶奶就說,這是你舅爺爺,你爸爸的舅舅。」正在濟南上大學的小張告訴記者,家裡的遠房親戚一般也就是過年的時候見一面,在家裡人的引薦下才知道是誰,等到第二年再見到,會有印象,但有時候也不可能完全記住。
市民小劉說,他每次過年去姥姥家,總會碰到姥爺的表兄弟的子孫來拜年,自己也不認識,對方也不知道自己是誰,每到這時,為了不必要的解釋,姥姥總會囑託自己在裡屋別出來了,等客人走了再出來。
傳統家族關係
不應被漠視
對於「親戚關係圖」受熱捧的現象,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王忠武表示,現象的背後其實是城市化帶來的人口高流動性,以及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代際關係簡單化造成的現代人對傳統文化中家族關係的漠視。
王忠武表示,過去人際關係非常豐富,但近些年來由於受到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這種家族關係逐漸減少,對於不少80後來說,親戚關係由原來的多支變成單支。再加上城市化帶來的人口高流動性,很多年輕人離開農村來到城市,時間一長,原本在農村還算豐富的家族關係就會慢慢減少。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的家族關係不應受到漠視。」王忠武認為,作為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家族關係,能讓人體會到親情的溫暖,這種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幸福生活的基本來源。 本報記者 任志方 實習生 畢倩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