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看重親戚關係,是舅舅更親,還是姑姑更親?

2020-12-24 科學興農

提要:姑姑和舅舅都是親戚,在你心裡誰更加親一些?

從親戚的關係上來看舅舅和姑姑其實都是一樣親的,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舅舅是媽媽的兄弟,所以他們二個與你爸爸媽媽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啊!可有的人認為舅舅和姑姑本來是兩個同等重要的親戚,不管是姑姑還是舅舅,他們都是父母那一輩的兄弟姐妹,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比較親近的,自然和侄子相處融洽,所以他們都是非常親近的人。

同時他們也會在父母需要的時候也會伸出援手相助的,畢竟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其實農村人對親戚之間的關係看得很重,不像城裡人,對這些關係看得很淡,只是覺得跟誰關係好,相處得來就多走動些。而農村親戚疏遠都是有很明顯的界限。如果按照中國的古代理念,姑姑親,因為你們是一個姓,現在實際一樣,主要看跟誰走的近,走的近就感覺親,一旦不走動了那就感覺很陌生了。因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姑侄關係還是甥舅關係,都是一種關係類型,但哪種關係類型的關係狀態更好,更親密,就要靠關係人之間的關係狀態來衡量了。

在很多地方習俗裡面,舅舅是最親的,因為過去的女人沒有自己的社會地位,嫁到婆家去,如果娘家沒有人撐腰就會被欺負,那麼誰能給這些嫁出去的女人撐腰呢?那麼就是她們的兄弟,就是孩子的舅舅,所以孩子的舅舅在女人心中是最大的精神支撐。畢竟一旦惹到女子的娘家人,那麼出面去打抱不平的,常常都是娘舅。

同樣姑姑這邊也是一樣了,自己這一方也是姑姑家的人,也需要為姑姑打抱不平。就親戚來說,不管是哪一種有著血緣關係的親戚,他們都是比較親近的人,有的人認為親戚要常走動,彼此多聯繫,才叫親,有些親戚即使血緣再親,可常年不經常來住,也就不覺得那麼親了,所以說不管舅家親還是姑家親,只要有困難,誰出手幫一把都是親的,不幫的那都是外人了。這只是我個人意見,如果還有和我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大家留言哈。

相關焦點

  • 在農村,你認為舅舅親還是叔叔親?
    農村老話講「娘親舅大」,意思是在眾多親戚中,母親是最親近的人,舅舅說話最有分量,和自己關係比叔叔親,有人不解問到,那舅舅和叔叔差不多,那是舅舅親還是叔叔親呢?阿坤看到這裡,心裡不乏有些可笑,因為每個人的情況皆不同,不過阿坤認為,在大概率算法下,應該是舅舅要更親一些!阿坤有以下觀點,可以支持自己的言論。
  • 姨夫家是親戚嗎?舅舅親還是叔叔親,春節過年告訴你什麼是親戚
    說穿了,就是以男方本人為出發點兒,就只有六種人,是親戚:第一種是自個兒父母親;第二種是自個兒同父母(法律上同既可)的兄弟姐妹;第三種是自個兒父母親的同父母(法律上同既可)的兄弟姐妹;這稱為親;第四種是配偶妻子的父母;第五種是配偶的同父母(法律上同既可)的兄弟姐妹;第六種是配偶妻子父母親的同父母(法律上同既可)的兄弟姐妹;這稱為戚。
  • 在農村,你認為是姑父親還是姨夫親?
    在我們菏澤農村,親戚之間的關係從感情上面可以認為,叔叔和舅舅是可以相提並論的,一個是生活在一個村子裡面,一脈同根具有濃厚的血緣關係,對於一個家族來說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事情,而舅舅那是當然毫無疑問,在我們這裡小孩子不聽話,當母親的第一個就會找他舅舅修理他,一個人如果和自己的叔叔發生幾句爭吵
  • 在農村舅舅和叔父都是最親的人,你認為是舅親,還是叔親?
    在農村,舅舅是媽媽即母親的哥哥和弟弟,是母親最親近的人。母親在娘家,是跟著哥哥,在哥哥愛護呵護下一起長大的,與哥哥的關係最為親密,是哥哥最關心最愛護的人,是哥哥代替父母照料妹妹吃飯、睡覺和上學的。因此,母親與她的哥哥關係是最親近的人。
  • 民間俗語,為何說:「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
    民間俗語,為何說:「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中國人口眾多,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龐大的親戚體系。不論是姑表親,還是舅表親、姨表親,都是與我們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或許你沒有注意到,姑家、舅家、姨家,這三個看起來親疏遠近都相同的親戚關係中,卻存在著微妙的變化。其實,這就是民間俗語中說的「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那麼,很多人會納悶了,同樣遠近的親戚關係,為什麼民間俗語會有這樣的說法呢?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1.「姑舅親,輩輩親」。
  • 在農村爹親叔大,娘親舅大,你認為到底是叔叔親還是舅舅親
    在農村爺親叔大,娘親舅大,到底是叔叔親還是舅舅親?其實從血緣來說,叔叔和舅舅都是一樣親,你身上流著你母親家族一半的血統,流著你父親家族一半的血統。要是想一定要分個遠近,那只能說是誰富誰親,你富了妮叔叔舅舅給你都親,你要窮了可能都不親。
  • 農村俗語「姑舅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五服是指什麼?
    在我們農村當中,一整個家族都需要血緣關係來維持。在很多農村家庭中,有的家族人員很龐大,而且人們也很團結。逢年過節相互串門走訪,經常聚會,相互扶持。這些家族很多都是興旺發達,這就是家族團結的凝聚力的表現。可以說人們之間很多時候是有血緣關係維持著彼此的親情。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韻味?
    表親三千裡所謂表親,就是指自己與姑姑、姨母、舅舅這三者後代子嗣之間的關係,主要特徵就是,彼此之間雖有血脈關係,但正常情況下並非同姓。姨母與舅舅,是自己母親的兄弟姐妹,他們雖然與自己的母親同出一胎也是同姓,但他們的孩子卻跟自己不一樣。通常將表親歸類為母系的親戚,不過姑姑這支父系的親戚也在其中,因為姑姑畢竟也是外嫁的女兒,她的子女也是異姓。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是何意?為何親戚不親?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和親戚相處,農村的親戚太多了,七大姑八大姨,好像個個都和自己沾點親,有些親戚連自己都叫不上名字來,反正都是自己的長輩。但是親戚也分遠近,有些親戚跟自己關係很近,好像天生就是自來熟,而有些親戚跟自己就是親不起來。這就是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夫,舅的媳婦」的由來。先解釋一下姨夫、姑夫和舅的媳婦是什麼意思,因為城市裡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於這樣的稱謂十分陌生。人有父母,父親的姐妹我們叫姑姑,而姑姑的丈夫,我們就叫姑夫。
  • 舅舅不能算是一個家族的成員,為什麼有人覺得舅舅,會大過於叔叔
    最近看有網友在討論,在家族當中,叔叔和舅舅,哪個親哪個大?有不少人講舅舅要親要大。持有這種說法的人,他們可能都不懂家族的含義是什麼。只懂得農村流傳的一些老話:娘親舅大、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舅不到不能開席等。卻不知道農村也有老話叫,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這舅舅就是表親在這裡面。
  • 親屬關係中,你覺得是姑媽親,還是姨媽親?兩個家庭各有故事
    其實親屬間雖然有遠近,但是那也只是指血緣關係上地遠近。如果從感情上來說,親屬的遠近其實還是要靠雙方的走動,也就是維繫親屬感情。為了調查實際生活中親屬遠近問題,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姑媽親還是姨媽親?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兩位朋友,看看他們怎麼說:
  •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這句話其實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並且很符合當代國人的人性特點,包括所謂的農村人和城市人,這是大多數人性骨子裡面不能抹除的陰暗一面,不管大家如何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標榜自己光明磊落,可是現實的人際關係卻是現實的非常殘酷。
  • 暈了...中國人親戚的叫法怎麼這麼複雜?
    圖/http://image.so.com/五花八門的名詞指代其實,外國人學漢語的時候也會發現一個頭疼的問題,大部分國家對親戚的概念非常模糊,比如英語中對比自己大一輩的男性親戚都叫uncle(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比自己大一倍的女性親戚都叫aunt(伯母、嬸嬸、姑姑、姨媽、舅媽),而中國人卻有讓人蒙圈的複雜關係 。
  • 按理說叔伯比舅舅更親,為何古代皇帝喜歡重用舅舅,而不是叔伯呢
    常看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皇親國戚」這個概念,它代表了處於社會上層的朝代的那一批人。所謂「皇親」,就是皇帝的叔伯侄子,也叫「宗族」。國家戚是皇帝母妃(皇后)和皇妃(外戚)的家族,亦稱外戚。其中「外戚」一詞,已顯示出他們與皇帝的血緣關係,遠不及宗族成員。
  • 姑表還是姨表「親」,眾說紛紜!老農概括三個字,立判親疏!
    眾所周知,在80以及90後這兩代人中,由於「生育政策」的緣故,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因而長大成家後,家庭關係比較簡單,對於下一代人來說,很多習慣的親戚關係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沒有了堂親關係、沒有了表親關係,按照父母的說法「太單薄了」。因而,近幾年,農村選擇生育二胎的家庭比較多。
  • 老祖宗留下的「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很多人不知道來源於此
    但隨著現在時代的發展,家族的觀念逐漸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裡,很多人都看不懂這當中什麼意思。那麼「表親」跟「堂親」具體是指的什麼呢?「表親」是指以你自己家族為主導,向外延伸的親戚關係。比如說你媽媽的兄弟,你會叫「舅舅」,舅舅成家以後的親屬關係,跟你就屬於「舅表親」;你媽媽的姐妹,你會叫「姨媽」,等你姨媽成家以後,她的親屬跟你來說就是「姨表親」;你爸爸的姐妹,你會叫「姑姑」,姑姑成家以後的親屬關係,就叫做「姑表親」。
  • 騰格爾是《鳳凰傳奇》玲花的舅舅?王珞丹和朱丹是親姐妹?
    娛樂圈明星不被人知道的關係,騰格爾是玲花的舅舅?王珞丹和朱丹是親姐妹……某節目鏡頭之一大張偉:「騰格爾?是媽媽的媽媽的什麼關係嗎?」玲花:「沒有那麼遠,其實就是我親戚和他的親戚是親戚關係」,汪涵:「他們的關係是這樣的,他和她是親戚」,玲花:「草原這個旗縣裡邊上邊都有親戚關係,騰格爾和我是真親戚」,汪涵:「那你說說」,玲花:「我姨夫是他的哥哥,所以每年都得去騰哥那兒磕個頭」。某節目鏡頭之二鏡頭之二:金星對著郭京飛說:「他們說你老婆和鮑蕾是姐妹兩是吧!」郭京飛:「對對對」,「是親姐妹?
  • 你有沒有原本很親,卻斷絕了來往的親戚嗎?
    你有沒有原本很親,卻斷絕了來往的親戚嗎?那一年,我大概八到九歲,第一次跟著父親去姑姑家回年,也是第一次走親戚。那一次,姑姑給了我一元的壓歲錢。姑姑嫁到市郊區偏僻的山坳裡。我們走了一條又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翻過了一道又一道山崗,晌午時分才到姑姑家裡,姑姑已經做好了飯菜,正等著呢。春節期間,農村都有一個習俗,晚輩或者小輩給長輩拜年,然後長輩又去各家回年,俗稱:走親戚。同去的還有三伯家的兒子,到那之後,發現住在市裡的二伯帶著兒子已經到了。我們這三個孩子年齡相仿。
  • 堂表哪兩個關係更近些?
    其實這由於中國的宗族觀念和親緣關係區分的,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逐漸淡薄了親戚關係,由於不經常走動,甚至不知道堂兄弟和表兄弟是怎麼區分的。堂乃內也,表乃外也!何謂堂,其實堂是「同堂」的簡稱,指的爸爸這一族人,生活在一起,都是同姓,而且大家族的名字是按照輩分排字的,比如朱元璋定下了二十幾個兒子的後代排字,這就是同堂的典型。表指的是媽媽一族人,因為嫁人後子女隨夫姓,所以生的子女已經不和母親一方族人是同堂了,即使正好嫁給同姓老公,但是也算是嫁給另一個血緣關係,不再屬於一族人。
  • 除了陳凱歌表舅以外,親舅舅的身份更厲害
    除了陳凱歌表舅以外,親舅舅的身份更厲害!,是由他舅舅陳凱歌領路的,但是大家既然都知道陳凱歌其實是一名電影導演,所以陳赫和這位舅舅其實關係並沒有那麼密切,從陳赫基本不怎麼拍電影,就可以看出來了,或許陳凱歌有幫忙,但相信應該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