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不能算是一個家族的成員,為什麼有人覺得舅舅,會大過於叔叔

2020-12-24 農人牛牛

最近看有網友在討論,在家族當中,叔叔和舅舅,哪個親哪個大?有不少人講舅舅要親要大。持有這種說法的人,他們可能都不懂家族的含義是什麼。只懂得農村流傳的一些老話:娘親舅大、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舅不到不能開席等。卻不知道農村也有老話叫,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這舅舅就是表親在這裡面。

其實在農村家族中,叔叔是大於舅舅的,原因我來給大家講解下。

家族當中,叔叔比舅舅的關係,要濃厚多了

家族,是指同姓關係的幾代人所組成的,在家族中會有祠堂,也會有族譜。叔叔是父親的弟弟,也是同姓關係,你與叔叔不但可以一同進族譜,甚至百年之後,你們也可能合葬在一個地方。

而舅舅,是母親的兄弟,他是屬於外姓人氏,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家族裡面的成員。在已知的家族、族譜當中就沒有聽過,有哪個家族,是會把外姓人氏編到族譜當中。

就算是一些外姓的人氏,要編進族譜當中,但他們下一代人,還是會回歸到原有的姓氏。比如上門女婿,在族譜當中不一定非要改姓,但他的後代必將是原來的姓氏。

農村還有句老話叫,親不過三代。這裡指的是一個家族的人情持續上,過了三代關係就會變淡。但舅舅那邊過了兩代,基本上是會成為陌生人的。

從上述來看,舅舅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家族的成員。為什麼有人覺得舅舅,會大過於叔叔呢?

一、在古老的年代,有母系社會(現今一些偏遠的地方,還在保持這個傳統),在那時是以母親的姓氏,為一個家族。這樣舅舅自然也就要親,地位也就大了。

二、上千年的歷史,國人講究兄弟齊心可斷金。但是難免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能做到這一點。有些兄弟會為了利益產出分歧,這也意味著父輩本宗這些親戚靠不住,只能指望母系那邊的舅舅。因此,也就有娘親舅大的說法了。

三、舅舅不上席,就不開席,這裡講的是對舅舅的尊敬,其實也是當他是外人呢。

大家想下在農村辦酒,自己父母都不一定要上席,更別說是叔伯了。而為何要等舅舅來才開席,只是出於對他的尊敬。因舅舅不是本宗人,不是自家人,他是親戚當中最親的人,自然要等他的到來。

反觀自己的叔伯,這都是自家人,就不會計較他們上席的時候,落坐在哪裡。說白了舅舅就是外人,等他上席,只是尊重他,怕他不高興。

反觀自己的叔伯都是自家人,你辦酒席等同於他們在辦酒席,你見過哪個辦酒席的主人,自己要求要等他上桌,才開席嗎?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農村人情關係上,叔叔是五服中的二服,舅舅是排在五服之外。堂親五百年,表親三千裡,對於舅舅的看重無非是一些本家人關係不和睦,有利益糾究,才覺得舅舅大過於叔叔。

當然以上的論點,是以家族血緣論來講述,叔叔親大於舅舅。在現實中會受到不少人為的因素,決定誰更親誰更大了。

但有一點是不能否認,那就是舅舅其實不算家族人員,你家族的事務,舅舅是沒有權利參與的。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帝為什麼與叔叔是仇人,與舅舅卻是親上加親呢?
    一 皇帝與叔叔很多時候是敵人 我們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權力,一般都是重用舅舅,卻不重要自己的叔叔。雖然我們看來,叔叔與舅舅都是親戚,血緣關係,都是自家的人。但是在皇帝看來,叔叔卻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舅舅卻是親上家親的親人。
  • 古代皇帝為何信任舅舅卻猜忌叔叔?是因為叔叔面相不好嗎?並不是
    當然指的是親兄弟,都當做我們的舅舅。那麼自然而然能夠理解,為什麼古人對於舅舅如此偏愛。在古代重男輕女家庭裡面,如果有男孩子,那麼整個家就能夠揚眉吐氣,整個家族也能夠傳宗接代。但如果生了一窩都是女孩子,那不好意思,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接下來的日子裡面既可能迎來鄰居的嘲笑,有可能會有無人養老的後顧之憂。
  •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中國歷史上的確有很多皇帝,都是會重用外戚,也就是舅舅,可是對於自己叔叔們,皇帝都有一些想要斬盡殺絕的想法,其實有這種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我們可以從血緣關係上來說來解釋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從明初時期發生的一件事情來解釋,朱允炆在上位之後,首先是將自己叔叔權利逐漸的削弱。
  • 為何古代皇帝大多數相信舅舅,卻不相信叔叔?皇權下的多疑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出現過很多的朝代,但是眾多的朝代之中,歷朝歷代都有一個不約而同的規律,所有的皇帝沒有一個人相信自己的叔叔,反而經常相信自己的舅舅,這就造成了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外戚成了最大的一個弊端,這其中就包括漢朝,那麼我們不禁就有些疑問了,為什麼古代的眾多皇帝之中,都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叔叔,反而更加願意相信自己的舅舅呢
  • 在農村,你認為舅舅親還是叔叔親?
    農村老話講「娘親舅大」,意思是在眾多親戚中,母親是最親近的人,舅舅說話最有分量,和自己關係比叔叔親,有人不解問到,那舅舅和叔叔差不多,那是舅舅親還是叔叔親呢?阿坤看到這裡,心裡不乏有些可笑,因為每個人的情況皆不同,不過阿坤認為,在大概率算法下,應該是舅舅要更親一些!阿坤有以下觀點,可以支持自己的言論。
  • 在農村爹親叔大,娘親舅大,你認為到底是叔叔親還是舅舅親
    在農村爺親叔大,娘親舅大,到底是叔叔親還是舅舅親?其實從血緣來說,叔叔和舅舅都是一樣親,你身上流著你母親家族一半的血統,流著你父親家族一半的血統。要是想一定要分個遠近,那只能說是誰富誰親,你富了妮叔叔舅舅給你都親,你要窮了可能都不親。
  • 古代皇帝為什麼喜歡重用舅舅,而不是重用叔叔呢?
    而縱觀中國古代史,皇帝多是喜歡重用舅舅或者外公等,而不喜歡重用自己的叔叔等本家,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首先主要原因在於舅舅或者外公等屬於是外戚,而皇帝叔叔是皇族成員,屬於是藩王。一般來說皇帝的叔叔屬於是本家人,對於家產擁有一定的繼承權,而外戚是沒有的。
  • 中國古代皇帝為什麼寧願重用自己的舅舅,而不是自己的叔叔?
    在這些皇帝中,很多人都喜歡重用自己的舅舅,特別是那些年幼登基的小皇帝,往往都是利用自己的舅舅來穩定自己的政權,而不是重用自己的叔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第一個原因:利益關係上,舅舅比叔叔更親。在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舅舅比叔叔更親」。
  • 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啥意思?舅舅為何這麼重要?
    在農村,舅舅的地位很高,甚至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很多孩子的重要事情都有舅舅的身影,就連吃飯的時候,舅舅都得坐在上座上,這是為什麼呢?在農村看來,伯伯阿姨的地位和舅舅比起來都不算什麼,在有些地方還給舅舅起了個名字「天派」,意思就是舅舅地位很高,甚至比天還要高,其實有這個原因也和當時舊社會女性地位低下有關係,在以前是男性主導社會,女人就很卑微,尤其是在農村。
  • 舅舅大似天,舅舅:整個正月就我最忙,還得看著外甥不能剪頭髮
    從這些上面看,都沒提到舅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民間有句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前一句「舅舅大似天」就說明了舅舅的地位有多高。舅舅,就是出嫁女兒的兄弟,代表的是出嫁女兒的娘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孩子要是有兩三個有出息的兄弟,嫁人後女兒生的孩子有兩三個有出息的舅舅,那心裡就有底氣,腰杆子硬。
  • 酒駕竟變「家族聚會」?舅舅、外甥接連被查,網友:不愧是一家人
    酒駕竟變「家族聚會」?舅舅、外甥接連被查,網友:不愧是一家人!自從地攤經濟興起以來,各地的夜市呈現出了許久未見的繁華,三五好友同坐在一起,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吃著烤串,這感覺實在是太暢快了。不過喝酒縱然是一件痛快的事情,但是酒後開車可就不被允許了,尤其是在酒駕的查處如此嚴格的情況下,一旦違反了規定勢必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近來就有這樣的一家人,接二連三的因為酒駕被交警逮了個正著,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為什麼「舅舅和外甥親」
    祖輩和孫輩、叔叔和侄子、舅舅和外甥之間的親緣關係都是25%,理論上親近程度應該是一樣的。不過,從孩子誕生那一刻起,只有母親能100%確定這是自己的孩子,但父親並不能100%確定。也就是說:外婆100%確認外孫是自己的親外孫,舅舅100%確認外甥是自己的親外甥。叔叔不能夠確認侄子是否和自己有25%的親緣關係,因為親緣關係可能是0。
  • 2012年買完房我明白一個道理:舅舅比叔叔親,同學比兄弟親!
    我們去到售樓處,問到價格,覺得還合適,雖然離市中心遠一些,但是總價可以接受,周邊環境也不錯。於是我們交了定金!回到出租房,售樓顧問打來電話:首付款必須一周內湊齊!我算了下存款,還差大約15萬。我給我同學打電話求助,給我家族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求助。我妻子給她的同學同事求助。我父親給我叔叔大爺舅舅姑姑求助。我從同學那籌得2萬,我妻子從同學同事那籌得2萬。然後就沒渠道了。
  • 皇帝們為何喜歡舅舅,不喜歡叔叔?外戚、宗室和士族,像三種動物
    舅舅是外戚,叔叔是宗室。按照古代法統,外戚是皇權的附屬品,宗室是皇權的對立面,一個是「盟友」,一個是「敵人」,你會選擇誰作為信任的對象?
  • 按理說叔伯比舅舅更親,為何古代皇帝喜歡重用舅舅,而不是叔伯呢
    國家戚是皇帝母妃(皇后)和皇妃(外戚)的家族,亦稱外戚。其中「外戚」一詞,已顯示出他們與皇帝的血緣關係,遠不及宗族成員。但是,在中國古代,皇帝大多重用舅舅而提防叔伯,重用「外來者」而疏遠「親族」,這有什麼奇怪?
  • 為何皇帝都重用自己的舅舅?而不是同姓親戚
    縱觀我國的古代史,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與同宗叔伯相比,帝王一般重用外戚,如漢朝的衛青,唐朝的孫昌無極。古代非常重視氏族制度,叔侄關係可以說比叔侄關係更密切。為什麼皇帝信任叔叔多於叔叔?在這個問題上,有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朱迪被封為太子,朱元璋在太子朱彪死後把皇位傳給了朱彪的兒子朱允炆。朱允炆繼承王位後,開始砍殺自己的宗族,攻擊自己的叔叔。朱迪發起了一場戰勝困難的戰鬥,最終突破了首都南京,篡奪了朱允炆的王位。
  • 為什麼古代的所有長輩親屬中,除父母外,就數舅舅最重要
    舅舅這時候將是一個評判者,他會對外甥對父母的孝道情況做一個評判。如果他認為這個外甥是孝道的,那麼葬禮就會順利進行。如果他認為外甥是不孝的,那麼葬禮肯定無法順利進行。舅舅會在靈前讓外甥及外甥媳跪著,對他們進行數落和申斥,甚至還會鞭打他們,讓他們檢討。除此外,舅舅還有權延緩葬禮,讓外甥補救。
  • 我的舅舅是首富
    舅舅過了一段很風光的日子,親戚也一個個雞犬升天,在服裝廠裡擔任各個重要職務,很快就都發家致富了。但是,月圓則缺,水滿則溢,舅舅很快就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機。這個危機,來源於地稅局的一張通知單。通知裡說,有人舉報他的服裝廠有偷稅漏稅的情況,即日起便要去核查帳單。
  • 竇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李淵為什麼要殺了他?
    在我小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問題:「竇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李淵為什麼要殺了他?」據老夫觀察,歐陽天明和我一樣,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時候,電視機還沒有完全普及。我們獲取信息的來源,主要是收音機。那個時候,單田芳老師和田連元老師的評書,可謂是風靡大街小巷。兩位評書老師的人氣,可以秒殺當今的影視明星。單田芳老師的評書,我最喜歡《隋唐演義》。
  • 舅舅走了
    讓我極度緊張的是遠在北京的媽媽,擔心88歲的老媽禁不住如此重大打擊。舅舅是母親唯一的弟弟,1945年出生時媽媽已經12歲。當年,就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他們的父親戰死沙場,留下了剛剛滿月的舅舅,和已經是抗日子弟學校學員的母親。姥姥是只會做家務的小腳山東農村婦女,漂亮,賢惠,不識字,不管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