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的眾生百態:廉頗,老矣能飯又何為

2021-01-14 雙師兄聊歷史

看《史記》裡的眾生百態,今天和大家聊聊廉頗。廉頗的「上卿」是在刀光劍影中贏得的,沾滿了血雨腥風,他與許許多多的武將一樣,堅守「功名祗向馬上取」的信條,自然就對僅憑寸舌之功上位的藺相如嗤之以鼻,也以與其同列為恥,更不甘心身居其下了。廉頗曾公開宣稱:「我見相如, 必辱之」。

藺相如素曉廉頗居「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自傲,也熟知廉頗對自己腹誹多多,但鑑於時局的動蕩不安,擔心將相失和,會給趙國帶來滅頂之災。於是,為了不與廉頗正面發生衝突,相如選擇了忍讓,一種屬於大智慧的忍讓。每每上朝時,相如常常稱病,以避爭奪位次先後而引發的尷尬;出門與廉頗不期而遇,相如旋刻掉轉車頭絕塵而去。

如此這般,相如的「舍人」不高興了,他們拋家舍業,投奔相如門下,就是想著追隨主子出人頭地,揚眉吐氣。可現實是廉頗「宣惡言」而相如「畏匿之」,東躲西藏,不僅憋屈,更覺羞辱,於是大家紛紛「請辭」,相如則「固止之」。相如也是「舍人」出身,深諳「舍人」的不易和內心深處的想法。可大敵當前,兩虎相鬥,必有一損。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萬萬做不得。「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相如的坦誠,讓「舍人」們汗顏;相如的深明大義,更讓廉頗羞愧難當。於是,廉頗脫衣露體,身背荊杖,在賓客的陪伴下到相如府中請罪:「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細想,那場面一定感人至深,敞開心扉, 坦誠以待。該是人世間彼此交往的高境界了。廉頗的負荊請罪,成就了一段千古的佳話,也將他的名字大寫在了歷史的深處。

廉頗所為,並不讓人意外,胸無城府,該說便說,該做就做,是廉頗最為突出的個性特徵。曾幾何時,廉頗送趙王和相如赴澠池之會,就曾對趙王直言:大王此行,推算應不過三十天,三十天大王不回,請允許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念想。沒有路順風的吉言,也沒有馬到成功的諛詞,吐口唾沫就是釘。

因為有了廉頗和相如的輔佐,趙國在群雄逐鹿中,也搶盡了一時的風頭。

可當趙惠文王薨,其子孝成王即位時,強秦又重兵壓境。無疑,這是秦王在考驗孝成王,是在摸孝成王的底牌。廉頗率軍抗敵,多次交鋒卻勝少敗多。廉頗便「固壁不戰」,任憑秦軍屢屢挑釁,只是作壁上觀。硬刀子起不了作用,就用軟刀子。秦國派出間諜四處放風:秦國最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統帥趙軍。言下之意,廉頗老了,年輕時的勇力已蕩然無存。而這樣的謠言正迎合了年輕氣盛的孝成王的心理:堅壁不出,是膽怯,是丟臉面的事兒。於是,孝成王便任用趙括為大將,取代了廉頗。

當其時,身染重病的相如連忙進言:「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何變也。」相如的眼力何其毒也,以為趙括為將,只能是膠柱鼓瑟,彈奏一個調子。而戰場上瞬息萬變,死讀書讀死書,是不能隨機應變的。可孝成王聽不進老臣的逆耳忠言,一意孤行。

其實趙括的父親,一戰成名的趙奢,身前也有過預言:「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己,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將生死攸關的兵事,說得輕輕鬆快,實是兵家之大忌。果然,趙括取代廉頗後,「悉更約束,易置軍吏」。臨陣易將,改弦更張,絕非帥才所為。久經沙場,老謀深算的秦軍統帥白起聞訊,便設下了一個個圈套,而飽讀兵書的趙括連連鑽進套子。結果,趙括戰死,趙軍潰敗。「紙上談兵」, 不僅談去了趙括自己的卿卿性命,更談掉了四十五萬將士的頭顱。這樣的教訓,怎一個「慘」字了得?

賦閒的廉頗重新被起用,舊時的門客去了又來。廉頗心恨這些見風使舵的小人,一揮手:「客退矣!」可門客們卻振振有詞:您老太迂腐了,如今的交友之道,同市場交易一樣,您有權,我們就追隨您,您沒勢,我們就離開您,這是很自然的道理。廉頗領受了這樣的人生哲學,不知有何感慨?

孝成王去世,其子悼襄王即位。新王上任三把火,有一把火燒得又是廉頗。沒想到過去的一幕活劇又將重演,廉頗怒火中燒。軍人可以馬革裹屍,可以青山埋骨,最不甘心的是平白無故地被迫解甲歸田。於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抗拒王命,竟然攻打前來接替他的樂乘。結果,樂乘被打跑了,可他在趙國也呆不了了,只好逃到魏國的大梁。

在大梁,廉頗無所事事,百無聊賴。許多年後,趙國屢屢受挫於秦軍,悼襄王想起了廉頗,便派人去魏國,看看廉頗能否再次擔當重任。可與廉頗素有私仇的郭開聞訊後,搶先一步用重金收買了使者,唆使其詆毀廉頗。

在異國他鄉,見到故國的使者,廉頗心奮不已。多少年來,他一直心存幻想:再度出山,為國效力。為了彰顯自我,廉頗一飯鬥米,肉十斤,然後,頂盔披甲,提槍上馬,儼然當年,凜凜威風不減。可使者向悼襄王報告卻謊稱:「廉將軍雖老, 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郭開的重金,化成了使者嘴裡的「一會兒就拉三次屎」,老而無可用了。

由此,廉頗的一腔熱血,付之東流。雖然,後來楚國暗地裡派人將廉頗接去,可身為楚國將軍的廉頗,卻毫無建樹。最終,廉頗客死楚地。臨死前,他對天哀鳴:「我思用趙人。」依舊想著統帥趙國的子弟兵,可天不遂人願,人能奈天何?廉頗只能空懷壯烈。

宋人徐鈞有詩「遺矢讒言棄老成,肉多飯健尚精神。可憐一點狐丘志,到死猶能用趙臣」,這是廉頗暮年悲劇的真實寫照:而宋人辛棄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詩句,則是詩人借廉頗之酒,澆自己心中塊壘罷了。

廉頗身前,馳騁疆場,戰功赫赫,可他生後,人們記住的卻是「負荊請罪」,卻是「頃之三遺矢」,而且,這些故事又不停地被詩化,被戲劇化,漸漸成為民族文化的一個特殊符號。歷史就這樣與廉頗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幸邪?不幸邪?

相關焦點

  • 成龍:「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文/文刀貳「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老了,還能吃得飯嗎?還能為國效力嗎?這時的他,讓觀眾為他歡呼,為他鼓掌,為他流淚,為他感動。如今去電影院觀影的觀眾,大部分已經不是成龍那個時代,為他鼓掌的人了。早已經換成了80、90、00後這三代人成為觀影主力。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是年老標籤,還是他年輕時沒出色作為可言?
    編者按:如果說到老兵遲暮,相信在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出的第一個成語通常會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一說到老將那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廉頗年七十」,第二個則是「黃忠年六十」。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廉頗始終是一個鬚髮花白的老將形象。那麼,廉頗真的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嗎?
  • 都知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孰不知第二句卻更可悲
    廉頗見到趙國的使者後,特意在他面前吃了一鬥米,十斤肉,甚至還披甲上馬,目標很簡單,表示自己還可以用。 這也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由來。 就是說,廉頗將軍雖然老了,還挺能吃,但是我和他坐了一會兒,他就拉了三次屎。 很多人都知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卻不知後面的一句「頃之三遺矢矣」,就因為這個「頃之三遺矢矣」。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沒任用他,廉頗也就再沒得到為國報效的機會。 那麼,趙國使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讀書]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小刀鋒利《大符篆師》閱讀筆記
    上架感言的主題,叫做「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作者自己說——「我寫了十四年了,老了,不知道還寫不寫得動了,上一本書後期劇情成績不滿意,不知道這本書怎麼樣……」從這篇上架感言裡,小編看到的是,一位熱愛文字的中年大叔的「不甘」與「熱血」,所以小編特別好奇這本書。
  • 廉頗老矣,但熟悉的大哥電影回來了——<急先鋒>
    成龍除演藝事業,也熱衷於公益,所以大家親切的稱他為「大哥」。70、80後的小夥伴,正是由大哥的電影陪伴成長。仁者見仁,大哥的動作電影,為追求視覺衝擊,不乏標誌性的危險動作設計,其中<A計劃>的鐘樓跌落,<警察故事>的商場跳樓,<霹靂火>的賽車,<我是誰>的滑坡跳樓等,每一個動作設計場面都讓人刻骨銘心。
  • |成語|史記·廉頗...
    2、一字千金(呂不韋)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3、一字之師(鄭谷)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
  • 財知道丨二十多歲的搜狐,是老驥伏櫪還是廉頗老矣?
    搜狐2019年全年總收入為18.5億美元,同比增長2%。這其中最亮眼的是,第四季度剔除與公司核心業務無關的投資減值影響後,歸於搜狐公司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700萬美元。3月10日,張朝陽在千帆直播裡說,「給去年表現打80分。」千帆直播是張朝陽很看重的一項業務,他親自在千帆直播裡開設英語課,為它站臺,即使疫情期間,他在千帆的直播也不落下。
  • 《一秒鐘》三天報收超6000萬,張藝謀廉頗老矣?
    面對這不同的市場表現,張藝謀廉頗老矣了嗎?部分聲音認為,此次張藝謀展現出了此前的功力,但同時也有另一部分人發出了「張藝謀廉頗老矣」的聲音。作為我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獲得電影獎項。此後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等,也獲得較高的票房表現。
  • 廉頗老矣?我國首批大規模引進俄制戰機——蘇27、蘇30何去何從?
    之後,我國的近二十年時間裡,我國通過接收及自行組裝等方式,共入役了近300架蘇-27及蘇-30戰鬥機。 通常而言,戰機壽命為30年,掐指一算,我國首批引入的蘇-27戰機大限將至,而後來的蘇-27、蘇-30戰機也已經是廉頗老矣,它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 《史記》裡的10個成語典故,博古通今,發人深省!
    《史記》裡的10個成語典故,博古通今,發人深省。1. 天下無雙原文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李廣是有才氣之人,他是出類拔萃,獨一無二的將才。2. 以暴易暴原文《史記·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長平之戰對於趙國來說是個悲劇 對於廉頗來說有了出頭的機會
    刎頸之交、負荊請罪,這兩句成語講的就是廉頗的經歷。傳統戲劇中,還有一齣「將相和」來講述廉頗這兩段故事。另外,廉頗也是老將的代表。《三國演義》中的老黃忠,就曾經引用廉頗的事跡當作老當益壯的代表。而廉頗最後頗為抑鬱的結局,也讓南宋詞人辛棄疾寫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名句,進一步升華及流傳老將的知名度。
  • 大哥老矣,但尚能飯!《急先鋒》有些超預期,挺精彩的
    這次《急先鋒》熱鬧度相當優秀,但因為啟用的新人太多,導致全片大部分演員的演技均為負分。這已經不能用扯後腿來形容了。成龍電影世界裡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66歲的成龍打不動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功夫瑜伽》也面臨了這個問題。當時成龍感覺自己還行,於是強行上馬,結果觀眾收穫了無盡的失落。問題出在哪裡?其實《功夫瑜伽》裡成龍的靈動還在,但是力量感卻差了很多。
  • 周杰倫《說好不哭》已是「廉頗老矣」,華語流行音樂路在何方
    周杰倫的出現打破了亞洲流行樂壇長年停滯不前的局面,為亞洲流行樂壇翻開了新的一頁。現在提周杰倫,會不會「廉頗老矣」。10年前說周杰倫走下坡路的聲音就一直沒停過,有人說《魔傑座》開始,也有人說《跨時代》開始,孰是孰非沒有定論。有人說Jay在的歌曲傳唱度已經不如從前,曲風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味道,真的是江郎才盡了。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史記》
    【酒池肉林】【來源】《史記·殷本紀》:大冣樂戲於沙丘 ,(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釋義】商朝末代君王紂王生活糜爛,他下令在沙丘平臺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掛在樹林裡,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隨意吃喝。後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縱慾無度。
  • 葉問老矣,尚能飯?面對歧視葉問悍然出手
    《葉問-4》裡表現出了美國人對黑人、對黃種人的歧視。其實我們同住地球村,應該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保護好我們的地球。葉問老矣,尚能飯。 葉問在面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空手道教練哥連和軍官巴頓時,有一個顯著的分別。哥連是極天空手道四段,他受美國軍官巴頓蠱惑,中秋節前往唐人街挑戰各位師傅,而此時萬師傅也被美觀軍官巴頓逮捕。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粵辛巳歲,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常鳩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與圖恢復,共籍兵二十五萬,納款於朝。不幸變生肘腋,事乃大謬。負抱愚忠,填鬱腸肺。官閒心定,竊伏思念:今日之事,朝廷一於持重以為成謀,虜人利於嘗試以為得計,故和戰之權常出於敵,而我特從而應之。是以燕山之和未幾而京城之圍急,城下之盟方成而兩宮之狩遠。秦檜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則戰,倦則和,詭譎狙詐,我實何有。
  • 廉頗為什麼能擠掉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負荊請罪,將相和!兩大典故讓廉頗知名度非常高,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說知名度已經高於白起、王翦和李牧,更別說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了。當然歷史迷會不屑,誰不知道這些人的事跡?普通人還真不一定知道。
  • 70歲的「日本春晚」,是否廉頗老矣
    1945年年底,或許是為了給戰爭之後貧窮、頹廢的日本社會增添一點新年亮色,「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臺節目製作人近藤積決定在「除夕夜」用廣播放送一場紅、白兩組歌手之間的「比賽」,命名為「紅白歌合戰」。
  • 廉頗老矣,最後一艘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的升級改造,前路漫漫啊
    2006年最後一艘現代級驅逐艦正式交付我國海軍使用並服役於東海艦隊,該艦被正式命名為「寧波」號。四艘現代級驅逐艦的陸續入役極大提高了我國海軍在防空、反艦、反潛等方面的作戰水平,要知道當時我軍所服役的作戰艦艇系列中能達到8000噸級以上的驅逐艦幾乎是寥寥無幾。近年來,隨著我國新型裝有大型相控陣雷達系統的052C/D、055驅逐艦的入役,誕生於上世紀的現代級驅逐艦在此類驅逐艦目前已顯得「廉頗老矣」。
  • 廉頗戰功赫赫,最後結局太悲慘,教科書都不好意思告訴你!
    根據《史記》記載:趙王有一次在家舉辦宴會,廉頗看到下人郭開阿諛奉承,廉頗個性秉直,看不慣此人低頭哈腰,沒有壓住住自己的脾氣,開口說大丈夫應該頂天立地,批評郭開小人行徑,沒想到這句話給廉頗惹來了大禍。趙偃本來就不喜歡廉頗,就聽了郭開的話,讓樂乘罷免廉頗將軍之位,收回廉頗的兵符,廉頗肺都快被氣炸了,他帶了40餘年的兵,經過的戰役達到數百次,為國家立下的戰功也不少,不表彰也就算了,現在還奪了我的兵權,究竟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