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好萊塢演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2021-01-10 英耀說史

演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主演的電影,如《紅河》,獲得三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一次最佳男配角提名。

誰是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演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1920年10月17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作為好萊塢的第一批衛理公會演員之一,他於1948年在霍華德·霍克斯的西部片《紅河》中首次亮相。克利夫特與伊莉莎白·泰勒共同出演了《陽光下的地方》、《雨樹縣》和《突然間,去年夏天》。1957年一場近乎致命的車禍改變了他的容貌,使他染上了毒癮和酒癮。克利夫特於1966年去世。

早年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於1920年10月17日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的方法演員。他是華爾街成功的經紀人威廉·克利夫特和他的妻子埃塞爾的兒子。

克利夫特的早年生活是由特權形成的。父親外出工作時,埃塞爾帶著全家去歐洲或百慕達旅行。

然而,1929年股市崩盤後,這個家庭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克利夫特夫婦,包括蒙蒂的孿生姐姐羅伯塔和他的弟弟布魯克斯,在佛羅裡達州的薩拉索塔安頓下來,過一種更樸素的新生活。

13歲時,克利夫特開始在當地一家劇團演出。他的母親對兒子在舞臺上的表演印象深刻,並鼓勵他繼續他的技藝。全家搬到麻薩諸塞州後不久,他就參加了試演,並在百老匯劇《飛回家》中獲得了一個角色。

當一家人再次搬到紐約時,克利夫特在《自然聖母》中獲得了第二個百老匯的頭獎。這個角色讓只有17歲的克利夫特成為了百老匯明星。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他在其他幾部作品中露面。

多年來,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一直拒絕人們要求他跳上大銀幕的呼聲。他對自己的工作和董事很講究。他最終在1948年發行的《紅河》中實現了飛躍,由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執導,由約翰·韋恩主演。

同年,《搜索》的第二部《克利夫特》獲得了觀眾的歡迎。這部電影使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一躍成為好萊塢的正式明星,並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主演了幾部引人矚目的電影,包括《太陽下的地方》,由伊莉莎白·泰勒主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我懺悔》和票房扣人心弦的《永恆》,共同主演伯特蘭卡斯特,弗蘭克西納特拉和黛博拉克爾。

對好萊塢來說,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代表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男主角。他敏感而脆弱,在他扮演的角色上無所畏懼,即使他們把他塑造成一個惡棍。當電影界慶祝他的萬人迷地位時,流言蜚語專欄作家經常把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和他的密友泰勒聯繫在一起,克利夫特和他周圍的人隱瞞了他是同性戀的事實。

最後年份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1957年5月,當蒙哥馬利·克利夫特駕車從泰勒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回家時,突然駛離公路,撞上了電線桿時,悲劇發生了。事故對蒙哥馬利·克利夫特造成了身心上的傷害。蒙迪這一生,註定命運多舛。如果沒有1956年5月的一個晚上發生的事,蒙迪的一生會怎樣發展,真的很難猜測。但不幸的是,該來的沒有人能躲掉。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克利夫特繼續工作,在另外七部電影中出現。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因為他在紐倫堡的《判決》中的角色魯道夫·彼得森獲得最佳男配角獎,該角色由朱迪·加蘭德、瑪琳·迪特裡希、斯賓塞·特雷西和伯特·蘭卡斯特聯合主演。

他的最後一個角色是《叛逃者》中,在那部電影中,他扮演了一名美國物理學家,與中央情報局在德國的一名特工合作,以確保一名俄羅斯科學家的叛逃。

1966年7月23日,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在紐約市的家中因心臟病發作去世。1997年,在美國著名雜誌《娛樂周刊》評選的「100位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中,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位列其中。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列評「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100部電影」,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主演的《亂世忠魂》和《郎心似鐵》雙雙入選。

相關焦點

  • 50-70年代最具男人味的性感男星之一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個人簡介蒙哥馬利·克利夫特生於1920年10月17日,卒於1966年7月23日。活了46歲。中文名: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英文名: Montgomery Clift性 別: 男生 日: 1920-10-17角 色:演員,編劇生平簡介蒙哥馬利·克利夫特生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從十四歲起就開始在隨巡迴劇團演出,後來在百老匯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 伊莉莎白·泰勒:好萊塢最美的女人
    畫商老爸演員媽,泰勒二月降倫敦,三歲開始習芭蕾,二戰前夕美國蹲。*1949年,泰勒與蒙哥馬利·克利夫特聯袂主演了電影《郎心如鐵》,隨後與蒙哥馬利·克裡夫特成為了密友,直到其去世。*1957年,泰勒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次婚姻,嫁給比自己年長25歲的電影製片人麥可·託德。次年,託德在新墨西哥州發生的一起飛機墜毀事故中喪生。
  • 好萊塢的男同志明星們:那些真正讓你喜歡的男人,卻不愛女人
    哈德森同年去世,成為美國第一個死於愛滋病的名人,愛滋病開始在美國得到廣泛關注。目的來了,李安有一部不太有名的電影《製造伍德斯託克》,原著小說是同性戀作家埃利奧特·提伯的自傳,裡面就有描述他在紐約上東區豪宅的派對,目睹洛克·哈德森一絲不掛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有五、六個人排隊輪流騎在他身上……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 《紅河》關於父子間競爭與反叛 蒙哥馬利·克裡夫特顯男同氣質
    蒙哥馬利·克裡夫特是好萊塢20世紀40、50年代著名演員,17歲就在百老匯贏得了明星的地位,在《紅河》一片中初登銀幕,憑藉在大銀幕上的精湛演繹,一炮而紅。蒙哥馬利·克裡夫特出現在任何電影裡,氣氛都會變得無比曖昧。那些牛好可愛,那個女的好多餘......當然《郎心似鐵/陽光照耀之地A Place in the Sun》(1951)除外。而在1948年3月23日在美國首先上映的卻是蒙哥馬利·克裡夫特主演的《亂世孤雛The Search》(1948),該片上映後引起好萊塢所有大導和一眾明星的注意。
  • 蒙哥馬利元帥訪問中國之後,警告世界:千萬不要與中國軍隊交手!
    有人說,二戰名將、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年輕時很帥氣,他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選擇上戰場打拼。筆者懷疑,他們很可能把蒙哥馬利將軍與好萊塢演員蒙哥馬利-克裡夫特的照片搞混了。因為後者更帥。
  • 美國華人聚集區蒙哥馬利郡「養老宜居」指數最高
    美國華人聚集區蒙哥馬利郡「養老宜居」指數最高
  • 史上最偉大的美國電影TOP100(下)
    ·克利夫特 / 伊莉莎白·泰勒 / 謝利·溫特斯這部被稱為「好萊塢黃金時代最美的男人和最美的女人演繹的愛情故事」,從一段三角戀升華到了一種人生境遇的深度刻畫。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伊莉莎白·泰勒、謝利·溫特斯等三位主角因選角得當,演出精彩,提升了這個傳統愛情故事的可觀性,男主角對感情和責任的取捨矛盾也具有啟發性。
  • 好萊塢多名演員的出櫃奇遇記,選擇時機很重要
    在星際迷航系列中扮演斯波克的演員扎克瑞·昆圖發表聲明:「很遺憾他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出櫃,他本可以以這種方式激勵世界上數以萬計的LGBTQ孩子們,但現在卻成了一個心機狡猾的人。」出櫃脫口秀演員比利·埃什納則評論到:「凱文·史派西剛剛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境地。現在是同性戀出櫃的最壞時機。」
  • 伊莉莎白·泰勒的感情史串起了黃金好萊塢尾聲的男同性戀明星
    勞倫斯後來與美國喜劇演員丹尼·凱伊在40年代末維持了11年的感情,成為這個 「英國戲劇皇室」 背後的影子婚姻。婚約取消後一個月,麗茲再次被安排與好萊塢 「最走紅的男性財富」 蒙哥馬利(蒙蒂)·克利夫特約會,以掩飾對方的性取向。一段電影史上最複雜的情感關係就此開啟。麗茲在知道蒙蒂是 gay 的情況下,主動向他求婚,但蒙蒂拒絕了。
  • 伊莉莎白·泰勒的感情史串起了黃金好萊塢尾聲的男同性戀明星
    勞倫斯後來與美國喜劇演員丹尼·凱伊在 40 年代末維持了 11 年的感情,成為這個 「英國戲劇皇室」 背後的影子婚姻。麗茲與麗茲與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在戲中麗茲第一次主動成為 「同妻」 的努力宣告失敗,但這並沒有妨礙她在第一次婚姻中成為了 「同妻」。
  • 好萊塢史上最令人欣羨的金童玉女,不是你想的那一對
    德萊塞是美國第一個出生於下層社會、外國移民後裔的重要作家,他擅於鋪陳實例、描寫細節,以反映充滿磨難的真實生活而著稱,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和代表人物,與海明威、威廉·福克納並稱為美國現代小說三巨頭。 《美國悲劇》取材自20世紀初美國的真實案件,德萊塞對切斯特·吉萊特於1906年在紐約州邊遠地區,荒無人煙的大比騰湖上溺死女友格雷斯·布朗一案等十幾起類似案件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將這些素材整合起來形成了《美國悲劇》的故事梗概與主題。
  • 美國蒙哥馬利前華裔市長轉行教育業 盼華社多元化
    美國蒙哥馬利前華裔市長轉行教育業 盼華社多元化
  • 路上的美國史︱從塞爾瑪到蒙哥馬利:走向平權的87公裡
    歷史不僅有時間線索,它還有同樣精彩的空間線索,通過了解這些道路的興起和衰落,我們可以從空間的角度去理解美國的歷史和社會變遷,去了解那些歷史大事和尋常小事之間有怎樣的關聯。在阿拉巴馬州中部,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塞爾瑪(Selma),它距離該州的首府蒙哥馬利約87公裡,中間由美國80號公路連接。
  • 張璐瑤憑《火山地獄》獲美國蒙哥馬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
    近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幕星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寧波雲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德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院線電影《火山地獄》入圍美國蒙哥馬利國際電影節,演員張璐瑤榮獲「最佳女配角」榮譽。
  • 蒙哥馬利的「小情人」:三輛勞斯萊斯與一輛「醜八怪」!
    蒙哥馬利在戰場上威風,在情場上卻是個膽小鬼。他性情拘謹,不會討女孩歡心,直到39歲了還是個單身漢。1926年,他的桃花運來了。他在瑞士偶遇了38歲的貝蒂——一個既不年輕,也不漂亮,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的軍人遺孀。沒什麼緣由,蒙哥馬利愛上了她。一年後兩人結婚了,蒙哥馬利對貝蒂呵護有加,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護妻狂魔」。甜蜜的日子僅過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