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主演的電影,如《紅河》,獲得三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一次最佳男配角提名。
誰是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演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1920年10月17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作為好萊塢的第一批衛理公會演員之一,他於1948年在霍華德·霍克斯的西部片《紅河》中首次亮相。克利夫特與伊莉莎白·泰勒共同出演了《陽光下的地方》、《雨樹縣》和《突然間,去年夏天》。1957年一場近乎致命的車禍改變了他的容貌,使他染上了毒癮和酒癮。克利夫特於1966年去世。
早年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於1920年10月17日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的方法演員。他是華爾街成功的經紀人威廉·克利夫特和他的妻子埃塞爾的兒子。
克利夫特的早年生活是由特權形成的。父親外出工作時,埃塞爾帶著全家去歐洲或百慕達旅行。
然而,1929年股市崩盤後,這個家庭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克利夫特夫婦,包括蒙蒂的孿生姐姐羅伯塔和他的弟弟布魯克斯,在佛羅裡達州的薩拉索塔安頓下來,過一種更樸素的新生活。
13歲時,克利夫特開始在當地一家劇團演出。他的母親對兒子在舞臺上的表演印象深刻,並鼓勵他繼續他的技藝。全家搬到麻薩諸塞州後不久,他就參加了試演,並在百老匯劇《飛回家》中獲得了一個角色。
當一家人再次搬到紐約時,克利夫特在《自然聖母》中獲得了第二個百老匯的頭獎。這個角色讓只有17歲的克利夫特成為了百老匯明星。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他在其他幾部作品中露面。
多年來,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一直拒絕人們要求他跳上大銀幕的呼聲。他對自己的工作和董事很講究。他最終在1948年發行的《紅河》中實現了飛躍,由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執導,由約翰·韋恩主演。
同年,《搜索》的第二部《克利夫特》獲得了觀眾的歡迎。這部電影使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一躍成為好萊塢的正式明星,並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主演了幾部引人矚目的電影,包括《太陽下的地方》,由伊莉莎白·泰勒主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我懺悔》和票房扣人心弦的《永恆》,共同主演伯特蘭卡斯特,弗蘭克西納特拉和黛博拉克爾。
對好萊塢來說,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代表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男主角。他敏感而脆弱,在他扮演的角色上無所畏懼,即使他們把他塑造成一個惡棍。當電影界慶祝他的萬人迷地位時,流言蜚語專欄作家經常把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和他的密友泰勒聯繫在一起,克利夫特和他周圍的人隱瞞了他是同性戀的事實。
最後年份

1957年5月,當蒙哥馬利·克利夫特駕車從泰勒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回家時,突然駛離公路,撞上了電線桿時,悲劇發生了。事故對蒙哥馬利·克利夫特造成了身心上的傷害。蒙迪這一生,註定命運多舛。如果沒有1956年5月的一個晚上發生的事,蒙迪的一生會怎樣發展,真的很難猜測。但不幸的是,該來的沒有人能躲掉。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克利夫特繼續工作,在另外七部電影中出現。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因為他在紐倫堡的《判決》中的角色魯道夫·彼得森獲得最佳男配角獎,該角色由朱迪·加蘭德、瑪琳·迪特裡希、斯賓塞·特雷西和伯特·蘭卡斯特聯合主演。
他的最後一個角色是《叛逃者》中,在那部電影中,他扮演了一名美國物理學家,與中央情報局在德國的一名特工合作,以確保一名俄羅斯科學家的叛逃。
1966年7月23日,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在紐約市的家中因心臟病發作去世。1997年,在美國著名雜誌《娛樂周刊》評選的「100位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中,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位列其中。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列評「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100部電影」,蒙哥馬利·克利夫特主演的《亂世忠魂》和《郎心似鐵》雙雙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