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看不上眼,觀眾卻愛得要死?看了《金剛川》我終於明白了

2020-10-28 電影爛番茄

國慶檔餘溫尚存,院線卻又被一部巨製引燃。

番茄今天要說的是哪部電影筒子們一定猜得到——正是《金剛川》

說《金剛川》是「大製作、重頭戲」,一點不為過。

說它是大製作,因為陣容夠「大」。

總導演管虎《八佰》剛在票房大戰中打完硬仗,便帶著原班將士從上海「四行倉庫」轉戰朝鮮「金剛川」;

導演郭帆路陽則是新晉導演之翹楚,《流浪地球》《繡春刀》分別穩坐華語科幻、古裝的頭把交椅。

導演陣容大,男主陣容更是大寫的大!

張譯、吳京、鄧超,三位百億影帝強勢領銜;魏晨、歐豪、李九霄,都是飆演技的年輕後生。

有這樣班底撐腰,《金剛川》恐怕想不橫掃院線都難。

說它是重頭戲,因為題材夠「重」。

今年恰逢抗美援朝戰爭爆發70周年。70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抗列強、援朝鮮、衛邊疆

33個月奮戰,134起戰役,197653人犧牲,

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見證了這場爆發在異國的慘烈戰役,年輕的志願軍將士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選這樣的題材做劇本,《金剛川》的故事稱得上是萬眾矚目。

而在正式介紹《金剛川》的故事之前,番茄有必要給各位捋一捋當時的戰爭背景。

1953年6月,時值援朝戰爭第三階段籤訂停戰協議前夕。彭德懷元帥在和毛澤東主席、金日成同志分別磋商後決定:應抓緊時間攻訐偽軍,並向金城發起全面進攻。

史稱「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的爆發時間,是1953年7月13日。

而電影《金剛川》的時間軸,正是金城戰役爆發的前一天

1953年7月12日,一支代號為「燕山」的志願軍主力部隊正全速向目的地金城開拔。

他們的作戰計劃,就是在明日向金城發起總攻

然而此時,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大江卻攔住了燕山部的去路。想要如約赴戰,燕山部就必須在13日5時前渡江。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對於身經百戰的志願軍本不是難事。

可問題在於敵軍也洞察了燕山部的戰略意圖,他們不間斷的派出轟炸機和偵察機對工兵連進行襲擾,志願軍搭建的渡江大橋被一次又一次炸毀。

張飛(張譯 飾)是高炮連的一名排長,此時他正站在江對岸,焦灼的觀望著工兵連的施工進度。

高炮班接到的任務,是掩護燕山部渡江。

可是因為戰力不足,如此重要的戰略任務,連裡只給張飛安排了兩門高炮,炮彈更是不足百發。

老關(吳京 飾)是張飛的老領導,可這會兒他卻和張飛對火力部署產生了分歧。

掩護渡江需要布置兩個火力點:一號炮位和隱藏炮位。

按照上級指示:一號炮位應由張飛負責,負責主要的火力掩護以及對空反制;隱藏炮位則由老關負責,主要用來隱藏實力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強勢的老關卻把張飛攆到了隱藏炮位。而守著一號炮位的他一出馬,就憑藉豐富的作戰經驗打下了一架美軍戰機。

老關守一號炮位是為了搶功?並不是。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一號炮位是「前線」,率先暴露火力的直接後果就是淪為美軍的活靶子。

老關雖然笑罵張飛沒骨氣,可實際上卻是把赴死的重任自己扛了下來。因為他和張飛都知道,美軍的飛機還會回來。

傍晚,戰機回來了,老關犧牲了。

美軍飛行員不僅引導敵方高炮炸毀了大橋,還用機槍收割著志願軍將士們的生命。

在戰機完成一輪俯衝之後,暴露在密集火力之下的老關甚至連一具全屍都沒有留下。

看著亦師亦友的老關戰死沙場,看著天塹金剛川陷入一片火海。

張飛殺紅了眼。

他命令戰士發射五枚曳光彈,在燕山部和敵人眼中,這種行為無異於送死。

而張飛之所以主動暴露自己的位置,也正是為了吸引敵軍空中火力,為燕山主力部隊渡江爭取寶貴的時間。

不出所料,戰機折返了回來,向著張飛駐守的隱藏炮位發起了俯衝。

美軍飛行員用機槍瘋狂的射擊,而老關同樣火力全開予以回應。對壘雙方這種置之死地的搏命拼殺仿佛把戰爭拉回到了殘酷的冷兵器時代。

張飛的身邊血氣瀰漫,炸開的一團團血霧都是張飛的戰友中彈以後身體裡迸發出來的。

遭到炮擊的美軍戰機受損嚴重,勉強再度爬升了起來;隱藏炮位上的高炮班除了張飛以外,則全員陣亡,而作為炮手的張飛同樣也身受重傷,被炸斷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

張飛還要繼續戰鬥!

他憑藉著驚人的意志力,用一根樹枝支撐著身體,踉蹌的跳到了一號炮位。

張飛笑了,嘴裡還哼唱著京腔貫口:長坂坡前救趙雲,嚇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留芳莽撞人。

美軍的戰機再次盤旋而來,而張飛則做好了最後的迎敵準備。

張飛能否擊退美軍戰機?

燕山部能否順利渡江?

《金剛川》的故事未完,筒子們如果感興趣,還是自己走進影院揭曉謎底吧。

《金剛川》,豆瓣評分6.5

番茄仔細看了一遍豆瓣評論,中肯的講,評價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讚揚者大多把好評給了抗美援朝的熱血題材,以及演員張譯的精湛演技。

吐槽者則是把差評給了管虎,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金剛川》的劇情並不複雜。

燕山部渡江,工兵連修橋,美戰機空襲,高炮班掩護。劇情甚至簡單到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其二,管虎導演雖然將電影分成了四個章節,可前三個章節卻是時間軸完全相同的故事。

僅僅是從士兵、敵軍和高炮班三個不同的視角去敘述的。

其實在番茄看來,故事簡單和多角度敘述都不是問題。

各位想想,同樣是今年大熱的戰爭電影《1917》也講了一個簡單到不能更簡單的故事——士兵送信;

而戰爭題材作品拍成多視角的大群戲更是無可厚非,《黑鷹墜落》在番茄看來就是最好的戰爭群戲。

不過管虎導演卻忘了拍攝「簡單故事「和」多角群戲「最重要的一個法則:就是簡單的故事需要多角度去拼湊全貌,而非刻板的重複多遍。

在《金剛川》的前三個故事中,有大量的交叉和重複鏡頭,故事情節觀眾更是一遍吃透,後面再反覆就有點味同嚼蠟了。

也不怪有豆友吐槽:重要的事情可以說三遍,但是電影不能重複三遍。

群戲無礙,只是管虎導演選了一個省時省力的三段式讓影迷們覺得太過敷衍。

有消息稱,整部《金剛川》拍攝和製作時長只有短短的三個月,製作周期緊張情有可原,但對抱有超高期待的影迷們來說,還是有些差強人意。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金剛川》這部作品及格了。

張譯和吳京領銜的「第三章-高炮班「是番茄最青睞的段落,如果沒有前兩章的劇透,這個橋段單拿出來絕對堪稱國產戰爭電影之典範。

張飛在戰前甚至有些怯懦的理性,到戰中獨臂開炮的血性。

到了最後,駐守金剛川的張飛終於變成了當陽橋前的張翼德。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觀影到這個橋段時,番茄聽到很多觀眾不由自主的哭了。

在張譯的精湛演繹下,你能見證戰爭最真實的N面——慘烈、殘酷、悲壯、恐怖、血腥。

番茄之前在影評中就說過一句話:好的戰爭電影,一定是寫實戰爭,而非意淫戰爭。

其主旨,必是止戰。

至少在這一點上,《金剛川》上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影片結尾,燕山部如期渡江,在和主力兵團會師以後,在金山戰役實現了全面大捷。

吾輩後人,需謹記前人犧牲,珍惜如今家國昌盛。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際鷗)

相關焦點

  • 上映3天票房破3億《金剛川》看哭觀眾
    上映3天票房突破3億元,志願軍勇於犧牲的精神看哭無數觀眾,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憑藉震撼殘酷的戰爭場面和演員樸實感人的表演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展現了動人的家國情懷。《金剛川》8月開機,僅僅兩個月便與觀眾見面,這樣的速度,被業內認為是一場奇蹟。此前曾有人擔憂影片創作周期太短,會不會質量不高,從目前口碑看,影片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
  • 管虎導演對不起,看了3遍《金剛川》後,終於明白你的心意
    難道《金剛川》真的就如此之差嗎?帶著好奇心,右石君看了3遍,然後一臉驚訝地伸出一個大拇指,太棒了!如果用敘事順序拍攝渡橋的艱難其實非常簡單,但是這樣拍出來的《金剛川》就絲毫沒有任何的特點了,弄不好就是一個視覺效果化的「爽片」失去了紀念的意義。02想要看透《金剛川》我們還必須要了解它背後的故事。
  • 看完《金剛川》,我懂了這些
    看完《金剛川》打贏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主力部隊真的就像電影裡眼巴巴的等著工兵連修不怕你的英雄精神久久不能平復的心讓我用心看了一遍央視紀錄片《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把我小時候不太懂的事情都弄懂了犧牲那麼多人我們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 看了《金剛川》,我才明白為什麼有人要給差評了
    1.今天我去看了《金剛川》,感覺整部電影裡就是圍繞一門大炮演的,而且炮彈也只有100多發,打下幾架飛機,這期我們姑且不說,我可以理解為技術高超。你說修橋吧,又看不出修橋的辛苦,這點感覺一般抗日劇都比它強,顯得沒有感情。
  • 《金剛川》反對意見
    難以置信不苟我三個月之內居然會被管虎騙兩次。看完《八佰》和《金剛川》後,不苟的心情難以平靜,難以表達自己的無語。作為看過《八佰》的觀眾,我一直都處於一種擰巴的狀態:明明從電影角度看這次看完《金剛川》後,我終於明白,原來它們和我們所熟知的歷史撞車了:巧取歷史之名,欲成名利之偽。
  • 我看《金剛川》——糊弄觀眾的草臺片
    聽說最近影院裡上映《金剛川》,大火!對於我們70後一代,戰爭片,是有著獨特的感情的。兒時的電影記憶,也主演是戰爭片。清末戰爭,抗日,紅軍的,抗美援朝的,對越自衛反擊的,這些都留下了深刻記憶,每每看到這些方面的電影,都會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 2天收990萬,影評人愛得要死,觀眾沉沉欲睡卻不買單
    美國的天才獨立導演詹姆斯·格雷被譽為「只為影評人拍電影」的導演。從《迷失Z城》到《星際探索》,一個個得獎無數,票房卻一再遇冷。《星際探索》是20世紀福克斯斥資1億美元打造的重磅影片,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獎 ,全球票房1.2億美元,在中國上映兩天僅收了990萬票房。
  • 有張譯吳京坐鎮,《金剛川》值不值得看?
    就連主演張譯都信心滿滿地表示:「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不得不說,觀眾的期待值被拉得很滿。01記得看完《金剛川》出來,社長和朋友分享的第一句話就是:近幾年的中國戰爭片終於又有血肉橫飛的場景了。上一秒還在並肩作戰下一秒就被炸成血霧的戰友、被燒成焦炭的士兵、斷肢殘骸的特寫、極具震撼力的爆破場面,都給觀眾最直接的視覺刺激。
  • 《金剛川》上映3天票房破3億,殘酷戰爭場面引發觀眾共鳴
    上映3天票房突破3億元,志願軍勇於犧牲的精神看哭無數觀眾,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憑藉震撼殘酷的戰爭場面和演員樸實感人的表演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展現了動人的家國情懷。《金剛川》8月開機,僅僅兩個月便與觀眾見面,這樣的速度,被業內認為是一場奇蹟。此前曾有人擔憂影片創作周期太短,會不會質量不高,從目前口碑看,影片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
  • 《金剛川》上映3天票房破3億,殘酷戰爭場面引發觀眾共鳴
    上映3天票房突破3億元,志願軍勇於犧牲的精神看哭無數觀眾,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憑藉震撼殘酷的戰爭場面和演員樸實感人的表演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展現了動人的家國情懷。《金剛川》8月開機,僅僅兩個月便與觀眾見面,這樣的速度,被業內認為是一場奇蹟。此前曾有人擔憂影片創作周期太短,會不會質量不高,從目前口碑看,影片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看完《金剛川》,真的感慨萬千。如今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都應該去看看這樣的電影,看看如今的繁榮昌盛是怎麼得來的。」
  • 馮小剛痛斥影評人差評:別腆著臉引領觀眾 丟人
    但影片的口碑從點映場起就處於激勵爭議之中,尤其在影評界還引起了多方混戰,被網友稱為《小時代》後又一部可以衡量「看完後要不要做朋友」的作品。對此,忙於春晚的馮小剛一直無心回應,但12月29日凌晨5點40左右開始,他在微博上連發7條微博,不僅高調肯定了《私人訂製》的價值——「對現實的批判性來說,我給它打9分」,還以典型馮氏風格的方式再次炮轟影評人——「我不怕得罪你們丫的,也永遠跟你們丫的勢不兩立。」
  • 觀影感受之《金剛川》
    #毒舌觀影團##電影金剛川# 有幸參加毒舌電影組織的線下觀影,看了這部《金剛川》,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美好的體驗。一直困頓於自己對於文字的貧瘠,寫不出專業的影評,只能說寫寫自己觀影的感受。之前看《八佰》的時候,有看過Sir的一篇影評,裡面有談到—電影是不能充當歷史學家,給眾說紛紜的歷史一個定論的,對於這一點,我是贊同的。
  • 《邪不壓正》:那個著名影評人是站著死的
    哈搭巴 | 文一天之內,我連刷了兩次《邪不壓正》,為的是搞明白一件事,那些位老師的影評是否在過度解讀
  • 寶琳·凱爾:愛她的人愛得要死,恨她的人咬牙切齒
    有人說讀她的影評勝過去電影院看電影。她對經典巨製和商業快餐都有自己的洞見,她的影評從不止步於經典,她從不迷信歐洲電影,對於垃圾商業片,她也不吝惜自己的點評與鑑賞。  「電影的魅力就藏在那些犯罪的細節、奢靡的生活、墮落的城市以及惡棍和野孩子的大笑聲裡,它們也藏在城裡姑娘淫蕩的笑聲裡。」她最關心電影如何帶給我們樂趣,她說:「我們愛看電影只因它讓我們看了快活。」
  • 美國影評家寶琳·凱爾:愛她的人愛得要死,恨她的人咬牙切齒
    愛她的人愛的要死,恨她的人咬牙切齒文 / 宣彤你可以試著打開微博或者豆瓣,搜索一部最新上映的熱門電影,不出意外的話,評論區總會被整齊劃一的「水軍」攻佔,有誇有贊、有損有貶。愛她的人愛的要死,恨她的人咬牙切齒。01坐在電影院裡,就為了「尋找樂趣」這個世界並不怎麼有耐心聽女性講話,在電影這行,也不例外。
  • 《金剛川》:同一個故事講三遍,有必要嗎?
    大家好,我是看劇看片愛扯閒篇兒的禹飛。關注我!我們一起閒談影視劇裡的周邊瓜。自院線復甦以來,戰爭題材電影尤其受歡迎,先是《八佰》珠玉在前,如今《金剛川》上映。作為兩部電影都看過的觀眾,我更喜歡《金剛川》,它以更客觀的視角看待戰爭,反思戰爭。
  • 對不起,看《金剛川》時,我沒掉眼淚
    說實話,《金剛川》上映時,是衝著張譯去的。老戲骨的演技令人熱血澎湃,再加上有管虎導演的《八佰》在前,對這部影片很是期待。看《八佰》時,同樣有很多負面評論,可是對我而言,電影剛開始8分鐘,我就忍不住感動的掉眼淚。
  • 看完《金剛川》,我只想重刷這部13年前的戰爭片
    看了剛上映的戰爭片《金剛川》,說實話我有點失望。「不說人話」,不好好講故事,活脫脫「形式主義陷阱」下炮製出來的「自嗨片」。「我看的時候,旁邊那個男的說花倆小時看三遍。」「其實看到第二段我就覺得沒意思了,還以為過了橋有大戰呢!」
  • 要客觀評價電影《金剛川》,先要了解金剛川
    我看了《金剛川》,都挺喜歡,不僅在朋友圈安利了這部影片,還做了這部電影的觀影團。於是很自然地,一些不喜歡的觀眾又說我是恰飯了。在推出這部電影的正式影評之前,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帶大家回顧一下這段歷史,就像之前寫《奪冠》我們也帶大家回顧郎平和中國女排往事一樣,電影中的很多動人場景是可以與真實的故事產生互文的。
  • 口碑炸裂、高開高走、賺取眼淚無數,這個十月必看《金剛川》
    我得承認《金剛川》後勁兒很大,看完後一連幾天,很多專業影評人將之稱為濃烈的離場感。那我現在來說說,作為普通觀眾,看完這部影片是怎麼個感覺。用一個詞總結《金剛川》的故事,就是過橋。1953年,為保證金城戰役的順利進行,人民志願軍必須要通過金剛川上的小木橋。敵軍的轟炸機就在上空盤旋並不間斷轟炸,而志願軍的對空火力只有兩架高炮臺。在武力極其懸殊的情況下,修橋過橋成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