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痛斥影評人差評:別腆著臉引領觀眾 丟人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馮小剛微博截圖

《私人訂製》上映至今,票房10天破5億,打破馮小剛喜劇電影紀錄。但影片的口碑從點映場起就處於激勵爭議之中,尤其在影評界還引起了多方混戰,被網友稱為《小時代》後又一部可以衡量「看完後要不要做朋友」的作品。對此,忙於春晚的馮小剛一直無心回應,但12月29日凌晨5點40左右開始,他在微博上連發7條微博,不僅高調肯定了《私人訂製》的價值——「對現實的批判性來說,我給它打9分」,還以典型馮氏風格的方式再次炮轟影評人——「我不怕得罪你們丫的,也永遠跟你們丫的勢不兩立。」

馮小剛微博全文摘抄如下:

《私人訂製》由三個故事組成。第一個說的是土壤,是《一九四二》的現代版,說得還是人民性,如出一轍。第二個故事是嘲笑,但嘲笑的不是俗。第三個故事是白給的,為的是讓第一個故事能存活下來。最後的道歉和王朔沒有關係,是我內心對這個世界僅存的一點敬畏。觀眾熱衷爆米花喜劇我理解,但我無心伺候。

影評人分三個部分,一部分是三七二十八的,一部分是怪我打一巴掌揉三揉的。只有周黎明看明白了我們是在什麼語境下做了什麼努力,做了電影人該做的事,他客觀的給了7分,我當然知道這7分肯定的是什麼?卻被潑髒水說他收了錢。假如我有人格的話,我必須說,這是對一個堅守底線的影評人最惡毒的侮辱。

《私》這部電影就電影的完整性來說,我給它打5分;就娛樂性來說,我給它打6分,就對現實的批判性來說,我給它打9分。反過來說,就絕大多數冒充懂電影的影評人來說,我給你們只能打3分。從一九四二到私人訂製,你們的嘲笑和狂歡恰恰反映了你們的淺薄,我看不起你們,別再腆著臉引領觀眾了,丟人。

《一聲嘆息》突破了婚外戀題材禁區;《天下無賊》突破了賊不能當角的禁區;《集結號》突破了戰爭對人性描寫的禁區;《一力四二》突破了對民族歷史的解讀;《私人訂製》突破了對權力的諷刺。我盡了一個導演對中國電影的責任,無論創作還是市場。自視甚高的影評人們,我如果是一個笑話,你們是什麼?

今天說《甲方乙方》好了,當時的一片罵聲我還記憶猶新。什麼不像電影吧,什麼小品大串聯吧,什麼沒有人物吧,什麼廉價的包袱吧。跟今天一個口音,全無新意,扯淡。

我不怕得罪你們丫的,也永遠跟你們丫的勢不兩立。《私人訂製》第二個故事就是損你們丫的這幫大尾巴狼,把電影說得神乎其神跟這兒矇事騙人,好像你們丫的多懂似的。連他媽潛臺詞都聽不出來,拐兩彎你們丫就找不著北了,非得翻成大白話直給你們丫才聽得真著,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影評人,別他媽現眼了。

真痛快,過癮。拉開窗簾被陽光晃了眼,天怎麼那麼藍?看出去老遠。

相關焦點

  • 馮小剛罵網友不懂電影:你知道什麼是蒙太奇?
    然而就在當天早上,馮小剛忽然在微博上「開炮」,他連發7條微博力挺為《私人訂製》打出高分的影評人周黎明,並怒斥部分影評人「矇事騙人」,這也讓昨天的「拜年會」立時有了最新鮮、最犀利的話題。  誰引爆了馮小剛  大約一周前,影評人周黎明在微博中稱:「多數影評人可以不喜歡《私人訂製》,但不能因多數人觀點而剝奪我發表異見的權利。」
  • 總有的演員導演以為當了公眾人物就高人一等,觀眾給差評就怒懟
    但娛樂圈裡偏偏就有很多人藝人跟導演,一旦作品被觀眾點差評,或者觀眾對他的表演不認可,立馬就炸,然後跑出來跟觀眾硬懟。 因為他的新劇上映後有一些觀眾給予差評,立馬在社交媒體上開炮,言辭之激烈,語言之粗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觀眾對他幹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
  • 落魄到與網紅直播互動,是誰在逼迫馮小剛?
    慘澹的票房:無數的差評:一部以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故事改編的影片,有人看完後覺得五味雜陳,感動流淚,但更多的人則是吐槽劇情尷尬,矯情,缺乏真情實感,大失所望.....質疑,差評,指責,批判,辱罵....紛紛向馮小剛襲來。這個已經62歲的老導演,在自己導演生涯的最後幾年裡,似乎已經「晚節不保」。
  • diss影評人,姜文比前輩們差遠了
    其實導演因為差評想打影評人早有先例,國內尚停留在嘴炮階段,國外已有導演身體力行了。德國導演烏維·鮑爾,被譽為「地球上最爛的導演」,他的電影評分基本不高於2分。因為這位導演專毀遊戲改編影片,被各界影評人和遊戲愛好者深惡痛絕。2006年6月,忍無可忍的烏維·鮑爾向全球影評人發出戰書,邀請罵過他的影評人與他拳頭上見真章。
  • 有時候,別太把影評人的話當一回事
    比如有一個給差評的影評人,他的評論是:如果說一般的路人觀眾不了解是情有可原,但你作為一個影評人,起碼也應該都知道燃燒棒本來就是可以水下作業的知識吧?,是說漫畫裡海王是金髮,電影裡是黑髮,所以差評。影評人跟觀眾的分歧如此之大
  • 垃圾觀眾多?馮小剛一罵起來全世界都是錯的
    這兩天,在上海電影節的論壇上,他噴觀眾:「還不是有那麼多垃圾觀眾,你不去捧場,就沒這東西,往往垃圾票房還很好!」馮小剛說得對嗎? 「垃圾」這個詞讓人不適,而馮小剛的話似乎沒什麼錯,所謂話糙理不糙嘛。 仿佛,電影世道變壞,是從觀眾開始、從小鮮肉開始的。 觀眾、小鮮肉,都是宏觀、群體性的宏觀大詞。那就從宏觀層面,簡單捋一下電影產業的一些環節——導演導演,顧名思義,執導表演,爛演技、替身、摳圖,導演怎麼就允許這些發生了,導演的節操在哪?劇本爛,還被隨便修改,編劇的底線在哪?
  • 口碑兩極化、差評超過22.4%,商業片導演馮小剛的轉型算成功嗎?
    而這部片在海南電影節上放映後,立馬有多位知名影評人給馮導送上了彩虹屁,來品品他們用的標題: 「馮小剛用黃軒騙光我眼淚,還說透了中國人的愛情?」 「要說催中國人的淚,還得馮小剛」 「哭著打五星!
  • 趙四《東北老炮兒》上線2天,清一色差評,只學到馮小剛的皮毛?
    馮小剛、張涵予、許晴、李易峰、吳亦凡、劉樺主演的那部同名電影,片中馮小剛完美詮釋了北京「老炮兒」這類人物的脾氣秉性和內心情感,在豆瓣網63萬人參評的情況下,一星佔比只有1.9%,綜合得分7.6,更是拿下了9億票房成績,稱得上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 《只有芸知道》讓我們知道:馮小剛躺著賺錢已成往事
    又是一年賀歲檔電影大戰的日子,有著「賀歲檔之父」之稱的馮小剛導演備受期待的新片《只有芸知道》遭遇票房慘敗,上映三天,總票房才剛突破7千萬。這不由得讓人想起當年馮小剛「躺著賺錢最容易」的豪言壯語。
  • 環球時報:中國經濟崩潰論腆著臉唱到今天
    原標題:環球時報:中國經濟崩潰論腆著臉唱到今天   李克強總理10 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介紹中國經濟形勢,帶動了全球輿論對中國經濟新一輪的探討。由於昨天公布的中國3月份進出口數據都有所下降,這成了西方一些觀察家唱衰中國經濟的新佐證。
  • 墨蘭嫁人時與盛家撕破臉,為何後來還能腆著臉回去呢?
    墨蘭嫁人時與盛家撕破臉,為何後來還能腆著臉回去呢?墨蘭為了嫁給伯爵府梁家可說是把盛家所有人都給得罪了。娘家對一個女子而言非常重要,墨蘭雖說在嫁人的時候說自己絕不後悔,但沒過多久便灰溜溜地跑回了盛家,為何她還能腆著臉回去呢?盛家的人如何能不知道墨蘭是什麼德行,在她回去的時候莫說大娘子不待見她,即便是她的哥哥長楓也是看不上她的,明知是這樣的結果,為何墨蘭還會回盛家呢?
  • 馬未都誇馮小剛書法「水平高超」,專家:純粹瞎筆吹,不嫌丟人
    本期話題:馬未都誇獎馮小剛書法「水平高超」,專家:純粹瞎筆吹,也不嫌丟人!聲明:本文系今日頭條原創首發,抄者必究。譬如,大導演馮小剛先生便是其中頗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位。據說馬未都大人曾誇獎說,馮小剛導演的書法落筆生金,字字有法度,水平高超。
  • 《最美表演》首映 導演影評人犀利對話
    馮小剛、陳坤、胡歌、楊冪、姚晨、陳瑾、王千源、大鵬、楊子姍、馬思純共計十位今年在銀幕上有精彩作品的演員各自演繹了一支1-2分鐘的短片,這些短片由李睿珺、楊慶、李霄峰、韓延四位導演執導,構思巧妙,手法各異,共同傳達出今年「遇見另一個我」的主題。活動現場數百位先睹為快的觀眾對作品報以熱烈掌聲,而出席論壇的幾位影評人更要在隨後現場進行犀利點評。這部短片集將於5天後進行網絡首映。
  • "覥著臉"與"腆著肚子"(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中說:「酒醒後的父親,搓著頭髮,腆著臉又背著行李回到家,變著法討好母親
  • 影評人的口味
    觀影口味是非常捉摸不定的事,影評人和普通觀眾不時在這上面吵起來。最常見的情況是,普通觀眾不喜歡影評人推薦的某些「佳片」,又怪罪影評人惡評大眾喜聞樂見的影片。於是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影評人和普通觀眾作為兩個群體,他們之間是否存在觀影口味上的明確差異呢?
  • 中國影評人現狀調查:誰在為影評人蓋章
    從15年影評人文白「批」《夏洛特煩惱》抄襲到去年年末褻瀆電影宣稱「張藝謀已死」,從馮小剛連環炮轟影評人「大尾巴狼」到如今肆虐的「惡意」影評損害電影生態,從紅包影評人到營銷公眾號,影評人這一「群體」日漸受到關注。本期關注中國影評人當下,從被漠視,被「恐嚇」,被恥笑,到被「貼金」,這個群體的現狀究竟如何?他們是怎樣一群人?應該在行業內扮演起怎樣的角色?
  • 「國字頭」影評人協會成立背後:中國電影有了「觀影指南代表隊」?
    在文章中,作者指出「那些擁有巨大粉絲量和話語權的影評人,在客觀上製造了一個「沉默的螺旋」——很多看過《長城》的人覺得它並不像影評文章說的那樣差勁,但迫於輿論壓力不敢公開表達對影片的肯定;他們甚至會加入調侃、嘲弄導演、主演的隊伍,最終導致差評的聲音越來越大。」
  • 《戰狼2》北美上映後,歪果影評人和觀眾原來是這麼看待它的
    那麼,看過電影的外國影評人和觀眾,究竟是怎麼看待《戰狼2》這部電影的呢?(天哪,是全球耶▲)目前,它爛番茄上沒有影評人評分,但是爆米花指數(也就是觀眾喜愛程度)有88%,共178人打分。不過,《洛杉磯時報》給了差評:雖然《戰狼2》是一種幾乎泛濫的類型片(橘子君認為在好萊塢的確是這樣),但它的愛國熱情讓人振奮。這部電影中,中國人為了非洲受壓迫者的利益而行動,同時,其他國家卻只是單純利用他們。
  • 有藝人高喊「臺獨」卻腆著臉在大陸賺錢
    「臺獨」分幾種,一種是真心要「獨」,由於史觀扭曲,把大陸當敵人,老死不願往來;一種是明知「臺獨」沒前途,卻假「臺獨」之名騙選票;還有一種,在臺灣高喊「臺獨」,卻腆著臉在大陸投資、表演、走穴,帶上假面具賺錢。「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說的就是最後一種人。
  • 周星馳比馮小剛強在哪?因為有浪姐參演?看完你就明白了
    這部電影上映之時遍地差評,就像去年的《新喜劇之王》一樣,創下了口碑新低。然後我又搜了一圈,發現上映之後遍地差評,並不是只有這兩次,幾乎每一次新電影上映,都是這個情況。當年,《大話西遊》的情況比《新喜劇之王》還要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