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鬼李賀一首張狂大膽的詩,想像奇特,諷刺了當時的風氣

2021-01-08 蒙力帶你看世界

在電影《笑傲江湖》中有一句臺詞讓人印象深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人很多嚮往江湖生活的,大多是羨慕那種快意張狂的感覺,今朝不問明日事,今朝有酒今朝醉。在我看來,不僅刀劍杯酒裡裝著這種肆意感,就是詩詞歌賦中也有這種張狂大膽。比如李白的《俠客行》,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就將詩人的颯颯英氣表現了出來。無獨有偶,詩人李賀也在他的《苦晝短》裡快意張狂了一回。一句「吾將斬龍足,嚼龍肉」霸氣十足,一方面讓人為他的奇特想像拍手叫絕,一方面又讓人忍不住敬佩他的大膽豪氣。事實上,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的諸多感慨,又諷刺了當時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情境,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李賀」劇照

苦晝短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為服黃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李賀的這首《苦晝短》雖然是用了比較魔幻神秘的方式去描寫表達,但內裡探討的問題卻十分嚴肅。他在這首詩裡面探討了時間與人生的長短,生死的面對,以及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等問題,因此這首詩也可以依據這3個想法分成三段。第一段就是從開頭到「太一安有」,第二段從「天東有若木」到「少者不哭」,剩下的都是第三段。其實從題目《苦晝短》我們就可以感覺出整首詩是詩人在為時光飛速,人生苦短而苦悶。但他筆調並沒有太壓抑,反而透著一種自嘲的輕鬆肆意。開篇勸酒就很有意思,詩人明明是自己在感嘆時光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卻不明寫,只一味地勸飛光來與自己共飲一杯酒,那種奇特的親切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李賀」劇照

接著詩人又說出更為大膽的話,他告訴飛光自己不過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凡人罷了,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寒來暑往,冷暖交替,而人的壽命時光就在這些無法改變的客觀轉移中被白白消耗了。一個「煎」字體現了詩人在這種生活中的煎熬,眼見寒暑交替,晝夜此消彼長,時光匆匆過,而自己只能白白消耗這大好時光,縱年歲漸長卻一事無成,這是詩人在為自己的庸碌無為而恐懼迷茫。「食熊則肥,食蛙則瘦」也體現了詩人對人和生死的思考:人都是血肉之軀,肉骨凡胎,吃熊肉就變胖,吃蛙肉就變瘦。每個人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規律,無人能例外,所以詩人反問「神君何在,太一安有」。「神君」和「太一」都是長生不老的神仙,詩人這麼問,其實是在說,凡人難逃一死,又有誰真的見過那些長生不老的神仙呢?

」李賀「劇照

雖然知道生命短暫,人生蹉跎,神仙難見,但李賀並沒有因此就對生活失去了希望。相反他接下來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表達了自己想為天下之人解脫生死的遠大想法。在他的想像中,天的東面有一棵若木神樹,掌管日出日落,而在若木的下方則盤踞著一條口銜蠟燭的巨龍,當龍銜燭而遊時,幽暗的地方都會被照亮。其實神話中的若木和燭龍都在天的西面,李賀這裡不知道是記錯了,還是為了詩歌對仗押韻而做了改動。但神木與神龍的位置並不影響詩人思想的表達,詩人寫神木神龍,其實是為了做一個大膽的決定:既然天東有神龍,那麼我就要斬掉龍足,嚼吃龍肉,使它晝夜都回不了巢,永留人間,無法更替晝夜時間。如此一來,老人永遠不會死,少年人也不必為時光流逝而哀哭了。這句詩乍看輕狂,卻體現了詩人李賀的快意激情,他心懷大義,為了緩解世人對人生苦短的憂愁,他願意去斬龍足,教龍肉,以換「老者不死,少者不哭」的團圓情景。

「李賀」圖片

但詩人要表達的思想遠不止於此,於是到了第三段他筆鋒一轉,開始諷刺起了當時統治者一心迷戀長生不老,無心政事的萎靡風氣。他說只要等我斬了燭龍,讓時間凝滯,人自然長生不老,現世人又何必做吞黃金,吃白玉等荒唐奢靡行為來求長生呢?當時的統治者是唐憲宗李純,他非常愛好道家修仙,而服黃金、吞白玉就是道家常見的修煉方式,所以詩人才會藉此來諷刺他不理朝政,一味求仙的行為。其實詩人心裡是很確切地知道人不可能修仙成功的,所以他反問有誰見過任公子飛入雲天騎上碧驢的。任公子是傳說中得道升天的仙人,但從沒有人真的見過他的神跡,從這句話中就明確表達了詩人對修仙之事的不信和不屑。

除此之外,李賀還特意舉了漢武帝劉徹和秦始皇嬴政熱衷修仙的例子來勸誡統治者不要沉迷修仙這種自欺欺人的事。據記載,漢武帝晚年沉迷修仙,遍訪仙跡,還大興土木建了承露盤,當時的人為了美化漢武帝的行為,說他死後果然飛化成仙了,但詩人偏要說漢武帝沒成仙,他的骨頭還明明白白地留在茂陵墓中。而秦始皇也是如此,為了求得長生不老藥四處巡遊,結果最後死在途中,便是官員故意在他的棺槨中放入腥臭鮑魚,也難掩屍體的惡臭。詩人這兩句詩雖然寫的辛辣老練,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勸誡君王不要放任修仙風氣蔓延,以至於最後落得劉徹嬴政的愚妄下場。

相關焦點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為他博得了「詩鬼」之稱!
    三人之詩盡皆想像豐富馳騁,其中屈原類神,李白似仙,而李賀則如鬼!李賀的詩想像奇詭,時人稱之為「鬼仙」、「詩鬼」,並將其與李白並列稱為「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李賀的「鬼詩」多描繪神仙鬼魅世界,奇麗詭異,令人驚嘆!譬如「鬼燈如漆點松花」、「百年老梟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鬼雨灑空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等等。可謂極盡鬼之異,而喻人之情!
  •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指哪幾位詩人?
    他的詩今存900多首,如《梁甫吟》、《俠客行》、《行路難》、《古風》、《夢遊天姥吟留別》等。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他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裡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李賀一首詩寫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絢麗輝煌襯悲涼
    詩鬼李賀與詩仙、詩聖、詩佛等齊名,他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富於想像、熱情奔放,描摹神仙境界極為綺麗譎幻,抒發內心苦悶也能千古流傳。下面這首詩雖然比不上李白的名篇,但也是詩詞中的上品,一直被讀者廣為傳頌。將進酒 唐代:李賀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 詩狂、詩鬼、詩囚,這樣的「外號」真是在誇詩人嗎?
    (點擊可複習往期文章)通過大家的回覆,科教授又了解到許多其他詩人的「外號」,其中科教授最感興趣的就是詩狂、詩鬼和詩囚。畢竟這些詞咱們一般是不用來誇人的,那麼古人到底為什麼創造出了這幾個「外號」呢?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書法家。
  • 詩鬼李賀:我被父親名字誤一生
    沒錯,李賀大膽對妻子說:I love you,如果非要加一個期限的話,那便叫一天延長到一千年!讀後,你有沒有被撒了一嘴的狗糧的感覺?不管你有沒有,我反正是有。他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典範:根正苗紅,成績又好,還肯努力,並且聽話,深愛妻子。在我們今天有一個新的詞用來形容:別人家的孩子。
  • 詩仙、詩聖、詩鬼、詩佛、詩神、詩魔都是誰?
    二號嘉賓:詩聖杜甫代表佳作:《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生平簡介:一生58年光陰,創作詩歌共計1500首,算得上高產實力派,寫實的畫風,對於生活的真實形象刻畫的惟妙惟肖,文學地位之高,中外聞名,經常自稱少陵野老。完全與詩仙李白的浪漫主義畫風區別開來,心繫國家大事,但卻始終不被重視,嘗盡了生活的心酸,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其功力發揮。
  • 詩仙、詩囚、詩鬼、詩佛、詩狂、詩魔都指誰?一人一首代表作
    在這些名留青史的詩人中,詩仙、詩聖、詩鬼、詩佛、詩狂、詩魔、詩囚、詩奴指的都是誰呢?他們的代表作又是哪一首詩呢?詩佛——王維(唐朝)——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字摩詰,有「詩佛」之稱。佛教中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精通佛學,他的作品風格受禪宗影響很大。
  • 詩仙李白 詩佛王維 詩傑王勃 還有詩鬼 詩魔 詩聖 詩骨 詩壇先聖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 詩囚、詩鬼、詩神都是誰?
    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其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代表作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古意唐代:韓愈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 詩鬼、詩傑、詩豪、詩佛、詩魔、詩神和七絕聖手分別是誰呢?
    李白的詩歌,清新俊逸,大膽的誇張和想像,渾然天成,妙語連珠,恍若仙人為之,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高峰,被稱為詩仙。 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憂國憂民與老淚縱橫,語不驚人死不休,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是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那麼你們知道詩鬼、詩傑、詩豪、詩佛、詩魔、詩神和七絕聖手分別是誰呢?
  • 李白身上的狂氣讓他個性十足,杜甫這首詩寫得很傳神,句句經典
    李白是一個狂人,個性十足,有一些人他是不瞧在眼裡,這也使得他為人很張狂,不過有才華的人大多都是如此,後來杜甫寫過很多詩給李白,其中這首《贈李白》最經典,寫得也是生動有趣,短短的幾句,便是把李白身上獨特的個性,還有他身上的張狂描寫得活靈活現。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君子受罪小人往往得志,李商隱這首詩就寫得很深刻,還充滿了諷刺
    李商隱無非是由於愛情,遇到了王氏,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最終娶她為妻子,可是由於娶了她,也使得他再也不可能會有任何的機會,此後他一直是鬱郁不得志,所以他的作品也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深刻,而在《嫦娥》一詩中,他正是諷刺了當時現實的社會表達出了內心的了滿。
  • 只知道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我帶你了解詩鬼詩豪詩魔詩神詩狂
    杜甫的詩大多反映歷史,所以他的詩又稱為詩史。李賀(790~816年),字長吉。 仕途不順,熱心於詩歌創作。作品慨嘆生不逢時、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歷史畫面。詩作想像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託古寓今,後人譽為「詩鬼」。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 此人,力壓詩佛詩仙詩聖詩豪詩魔詩鬼,號稱「詩家天子」,他是誰
    此人,力壓詩仙詩聖詩豪詩魔詩鬼,號稱「詩家天子」,他是誰中國古代詩人愛戴高帽子,也愛送高帽子,被送者一般也都是詩人。一頂高帽子,甚至可以作為代號變成名字。僅在唐代詩人中,高帽子就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詩佛王維、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詩」字後面所綴的字,有的很高雅,有的很特別,不管當事人在不在世,高不高興,這都無關緊要,時間長了,就固定下來成為了共識。在唐代的這批詩人裡,有一個人的稱呼極為別致且異常高貴,稱為「詩家天子」。
  • 歷史上詩仙、詩聖,詩佛、詩魔、詩鬼,你知多少?
    作為當時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掌握的題材多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全才。4、詩神——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李賀寫的這首《牡丹種曲》寫的雖是牡丹,實際上卻暗含諷刺之意
    李賀的詩歌浪漫而瑰麗,且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難怪當時文壇領袖韓愈看了李賀的詩,亦是讚不絕口。即便在當代,也有很多人喜歡李賀的詩,並經常引用他的經典名句,如人間正道是滄桑、雄雞一唱天下白等。李賀的詩從來都不是無病呻吟,他非常擅長用浪漫而神秘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亦或諷刺當時腐朽的朝廷和不良社會風氣,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今天,我們欣賞這首諷喻詩《牡丹種曲》,感受李賀那優美生動的筆墨和充滿諷刺意味的經典之作。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 詩聖杜甫,詩鬼又是誰?竟然還有詩佛!詩神!
    比如當有人看到超乎想像美景的時候,就會驚呼:「此景唯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尋!」作為文學之祖,藝術之根的詩,在古代的地位不可小視,而詩人自然也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頗有如今大明星的架勢,那些活躍在詩壇上最璀璨的那幾位名人,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稱號,一來突出自己詩歌的特點,二者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們更容易記住,更容易傳播的方法。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詩魔、詩鬼分別指的是誰?
    而與李白齊名的杜甫,雖然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但他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的思想,一生共留下1500多首詩,贏得了「詩聖」的稱號。除了李白和杜甫之外,還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他們也都有稱號,比如詩魔、詩鬼,你知道他們分別是誰嗎?白居易,有兩個稱號,其中一個是詩魔,另一個則是詩王,他的作品《長恨歌》、《琵琶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