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提及其接送的醫護人員發布的朋友圈
「擺渡人是城市裡的超級英雄,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
在2016年底上映的《擺渡人》電影劇情簡介中第一句是這樣寫的。電影中,酒吧老闆陳末和合伙人管春就是這座城市的「金牌擺渡人」,他們平時看起來吊兒郎當,卻從不對每位需要幫助的人說拒絕,只要你「預約擺渡」,刀山火海都會「使命必達」。
藝術來源於生活,「擺渡人」並非只是文藝作品中的角色。在武漢這座城市因突遭疫情,城市公共運輸全部停擺時,武漢的「擺渡人」便出現了,他們為武漢各醫院醫務工作者提供24小時免費出行服務,一路護送一線醫務人員安全上「戰場」,他們就是滴滴在武漢組建的「醫護保障車隊」中的隊員。
「當初參加這個車隊,並沒有想太多,就是想為這個城市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回答緣何參加滴滴的「醫護保障車隊」時,幾個隊員的答案幾乎一樣。因為滴滴徵集醫護專車司機比較緊急,很多隊員甚至都沒來得及跟家人商量,就毅然決然報名參加。
做點自己能夠做的事
「專業的事情我不會,但開車送人本來就是我每天的工作,我只是想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主要負責接送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的滴滴武漢醫護保障車隊隊員楊俊向記者表示。
楊俊本來計劃在武漢過春節,初四左右回老家走親戚。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再加上武漢「封城」,本著不給國家、家鄉添亂的想法,楊俊放棄了回老家的計劃。
本以為會一直待在家不外出的楊俊在除夕夜(1月24日)突然接到消息,滴滴正在徵集醫護專車司機,組建「醫護保障車隊」,該車隊為武漢各醫院醫務工作者提供免費出行服務,春節無休隨時待命,司機師傅可以自願報名。
「除夕晚上,當大家都在吃年夜飯時,我是一直守著手機,搶在第一時間報名接受任務。」楊俊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滴滴的醫護保障車隊。
楊俊並不是搶任務的唯一一人,保障車隊中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大家都放棄了跟春節跟家人團聚的時間,很多人在報名時甚至都沒有告訴家裡人。主要負責接送武漢南京路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的邵曦鋒直言,一方面是怕家裡人擔心,另一方面也怕他們不支持,但後來每次出完任務回來跟他們說這一天的經歷和感受後,他們就反倒變得理解和支持了。
從大年初一開始,楊俊正式被分派至接送武漢市中心醫院,負責該院醫護人員的接送工作。這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楊俊每天的生活雖然辛勞但很充實。
天還沒亮、早上6點多,楊俊就出發去接送醫務人員,一直忙到凌晨時分,中間幾乎沒有停歇。每頓飯也只能簡單對付一下,餓了吃泡麵,渴了喝礦泉水,但因為穿了防護服,連簡單的吃喝也變得非常艱難。這便是楊俊以及其他「擺渡人」一天生活的真實寫照。
「雖然(我們)很累,但是醫護人員更累,所以(我們)也就不累了。」負責接送武漢協和醫院醫護人員的劉邱斌表示。劉邱斌的妹妹正是一線醫護人員,他的感觸似乎更深。
一想到是護送英雄就不怕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楊俊坦承心中不可能不害怕。
楊俊指出,他在防護方面特別小心。在防疫物資上面,滴滴會給醫護保障車隊隊員專門配發防護服、口罩、護目鏡和消毒液等,「我們車隊的所有司機都是在做好充足的防護工作後上崗,並且回家前按照要求處理使用過的防護服和口罩,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消毒。」
邵曦鋒也表示,滴滴方面在防護物資上配備比較齊全,他們的防護服是一天一換。
除了車隊司機會做防護外,醫護人員自己也會攜帶消毒物品,下車前都會對自己接觸到的車上所有地方噴灑消毒。
在防護措施做得比較充分的基礎上,為楊俊抹去恐慌心理的還有為上前線的醫護人員出一份力的驕傲感。
在楊俊眼中,他護送的是英雄,他們不顧生死,衝在抗疫的最前線。據楊俊說,這些英雄般的人物,在去奮戰的路上表現出來的是鬥志昂揚,回來的時候是疲憊不堪,他為護送了他們這一程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此前只在電視裡看到過類似的人物和劇情,如今自己真正做了跟影視劇中人物相似的事情,這種感覺很奇妙。」楊俊感嘆道,「這麼多年來,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現在做了點不一樣的事兒,哪怕跟電視中的人物比起來還少之又少,但多少有些價值,希望今後能夠有機會繼續做更多服務社會的事情。」
與普通乘客相比,這些醫護人員給楊俊的感覺更加親和。「在執行接送任務的時候,真的感到很暖心,」楊俊提及,自己的第一個醫護乘客就問及了他的姓名,「我沒多想隨口就說,免貴姓楊,木易楊。」令楊俊沒有想到的是,最後這位醫護人員在微信朋友圈中對他進行了感謝。
不僅楊俊有此感受,滴滴武漢醫護保障車隊的多位隊員都表示,在接送醫護人員的過程中經常會得到醫護人員的關懷,有的還會給他們贈送藥品,這點點滴滴積累的關懷正是他們一直堅持做「擺渡人」的理由。
《SeeYouTomorrow》是電影《擺渡人》的外文名,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外文翻譯,卻真實地體現了這群武漢「擺渡人」的心聲。「明天見!」這也是他們每天晚上搭載醫護人員下班後必說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