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防護服後,三上戰場,他就是英雄

2020-12-27 大蝦爬額看大連

他第一次誤入武漢,在武漢第一醫院呆了30多天,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別人問他叫什麼,他回復「大連」。

大連小夥這個名字就這麼叫開了。

也許有的人會說,武漢這次他不算英雄,是被迫當的英雄,好吧,我不做評論。

在大連「7.22」疫情中,他第二次穿上防護服,主動去隔離酒店做志願者,夏天很熱,他皮膚過敏,但他堅持了很長時間。

他第三次在大連「12.15」疫情中,第一時間去大連海軍廣場街道做了志願者,看著他第三次穿上防護服,真的覺得這個大男孩穿上防護服就是一個超級英雄!

大家可能不知道,大連小夥蔣文強的父親得了癌症,最近手術了兩次,因為費用不夠,很多都是借款,大連小夥每天在燒烤店下班後,深夜還要去做代駕。

大連小夥上班的燒烤店,我們夫妻去過,和他聊過天。其實我覺得他並不是真正的老闆,他應該是和朋友合夥的。否則作為一個老闆,是不需要下單,上菜的。小夥子是一個不善言辭,踏實穩當善良的人,如果他真的要蹭流量,他早就去娛樂圈了。

他個頭很高,的確有點明星相,但是小夥子只是踏踏實實地過日子,一點兒所謂的明星架子都沒有,我媳婦兒問他結沒結婚,有沒有孩子,大連小夥竟然非常不好意思呢。真的,他就是一個羞澀木訥寡言的男孩子。

一個如此平凡,老老實實生活的大連小夥,三上抗疫戰場,他就是一個平民英雄,不接受反駁。試問您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可以做到三次披上戰袍嗎?

我想大連小夥經如此不善言辭,在武漢都可以順利回家,那麼這次大連疫情,遼寧省已經舉全省之力,來幫助大連了,所以更不會有事。只要大家口罩帶好,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聚集,這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加油!

相關焦點

  • 湖南省疾控:防護服就是戰袍,實驗室就是戰場
    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張亞娜 夏昕 長沙報導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場「,疾控人湖南省必定衝在戰鬥的最前線。防護服就是戰袍,實驗室就是戰場,疫情不止,戰鬥不息。
  • 致敬,戰場上的巾幗女英雄——白衣天使!
    致敬,戰場上的巾幗女英雄——白衣天使!韓世平說:「因為我們每護理一位病人,都要執行『兩前三後』的手衛生,也就是說接觸病人前接觸病人後,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病人的物品後,接觸病人的周圍環境後,都要進行手的衛生清潔。」「1月23日開始,我們的發熱門診的病人比以前增多,護理的病人也非常多,每護理一個病人之前和護理結束之後都要進行洗手。沒顧上護理就成這個樣子了,炸裂開了還時常流血。這些我們都習慣了。」
  • 武漢的「擺渡人」:他們在護送英雄上「戰場」
    在武漢這座城市因突遭疫情,城市公共運輸全部停擺時,武漢的「擺渡人」便出現了,他們為武漢各醫院醫務工作者提供24小時免費出行服務,一路護送一線醫務人員安全上「戰場」,他們就是滴滴在武漢組建的「醫護保障車隊」中的隊員。「當初參加這個車隊,並沒有想太多,就是想為這個城市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回答緣何參加滴滴的「醫護保障車隊」時,幾個隊員的答案幾乎一樣。
  • 英雄執甲上戰場 集團守護送關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酒鋼醫院分別於1月27日2月17日2月19日派出三批共
  • 登上抗疫海報的護士,歲末再次穿上了防護服
    這其中,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作為這宏大數字中的一員,因一張新聞照片而「出名」的28歲張碩說,她不是英雄,只是一名普通的「90後」護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張碩在穿防護服準備進入「紅區」工作(1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然攝出發前一夜,為了降低感染風險,她把留了多年的長髮剪短,並反覆學習各種防護培訓視頻,與醫院另外兩位同批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共同練習穿脫一套防護服,直到將防護服練到「破皮」為止。
  • 五四青年王俊凱穿上防護服
    五四青年王俊凱穿上防護服,向醫務人員敬禮!有些人認為這是浪費防護服。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五四運動而設的,也是宣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節日!五四青年專項《奮鬥吧!青春》醫務人員防護服試穿。當防護服鞋套、護目鏡、口罩等全套裝備整齊地穿在王俊凱上時,小凱體會到醫務人員的辛勤工作,由衷地感到:醫務人員真的太辛苦了。不過,有人在評論中說,他們認為防護服是浪費的。穿上這件防護服,是為了表明醫務人員每天都要穿上防護措施並不容易。我們不是應該對醫務人員真誠嗎說一句謝謝?
  • 「上了戰場就是戰士」一一記95後核酸採樣志願者王碩
    24歲的王碩出生於新疆,2019年夏天從湖南醫藥學院畢業後,在長沙找了工作。疫情發生後,他先是奔跑在長沙的大街小巷進行外賣配送,後來他跑到武漢當起了核酸採樣志願者,3月27日已經是他趕到武漢的第39天。「春節沒回老家,原想同朋友在長沙過年,沒想到疫情暴發,我就想著參與到抗擊疫情中來,出一份力。」
  • 登上抗疫海報的護士,歲末再次穿上了防護服-新聞中心-北方網
    這其中,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作為這宏大數字中的一員,因一張新聞照片而「出名」的28歲張碩說,她不是英雄,只是一名普通的「90後」護士。「從小孩變成一個大人、一個戰士,竟然只需要這麼短的時間」再次進入「紅區」之前,張碩戴著口罩接受記者的採訪。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河北「英雄兒女」
    追憶這段歷史,很多人馬上會想到曾經風靡全國的電影《英雄兒女》,其中,男主角王成的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以及女主角王芳的一首《英雄讚歌》,令人激情燃燒、熱血奔湧,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雖然《英雄兒女》是一部電影藝術作品,但其主要角色的英雄事跡都來源於朝鮮戰場上真實人物的真實故事。
  • 紐約一護士長感染新冠犧牲 曾因缺乏防護服被迫穿上垃圾袋
    來源:海外網凱利所在醫院的護士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身著垃圾袋的照片 (圖源:New York Post)海外網3月26日電當地時間3月24日,紐約市一家醫院的科奧斯·凱利護士長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犧牲,此前曾因缺乏防護服而不得不穿上垃圾袋。
  • 脫下防護服穿上綠馬甲,兩位90後黨員轉移陣地衝鋒防汛一線
    長江網7月11日訊 才下抗疫戰場,又奔防汛一線。他們剛脫下防護服,又穿上綠馬甲,轉移陣地繼續衝鋒。在武昌江灘白沙洲八鋪街堤九站3號閘口防汛值守點,90後巡堤員沈賽、王曄跟同事們一起上堤防汛值守,守護長江幹堤。
  • 他在戰場上與父親「兵戎相見」……這些革命老英雄有著傳奇故事
    讓高保軍感動的是,老英雄們退伍返鄉後,深藏功與名,多數人務農為生,生活清貧,卻毫不計較個人得失。  先後參加革命的「英雄母子」  在新安縣北冶鎮三王莊村,「英雄母子」李志清、高明的事跡被廣為傳頌。敵人將她吊在房梁上進行拷打,她咬緊牙關,拒不投降。不久,李志清被營救出獄,很快又投身於革命戰鬥。1950年,李志清被授予「抗日英模」稱號。  高明,曾用名高瑞、高景明,生於1926年4月,194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參加八路軍,先後隨軍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之後參加了四平保衛戰、遼瀋戰役等,曾任旅政治部組織幹事、副教導員、作戰科科長等。
  • 蛋糕畫在防護服上,她在抗疫一線度過了特殊的生日
    原本該和家人一起過生日、吃蛋糕的她,正和同事們一起深入社區咽拭子採集點,在抗疫戰場上度過了這個特殊的生日。「今天是端午節,在下達集結任務的一瞬間,群裡的回覆只有一個聲音——收到。」東方醫院副院長趙海濱感動地說。隊員們深知,北京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假日裡臨時接到醫院緊急集合通知,沒有一個人猶豫。
  • 赴日中國航班上過半乘客穿防護服,日本專家:有點過了
    赴日中國航班上過半乘客穿防護服,日本專家:有點過了 2020-12-01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擴散:前線的女醫護人員,穿上了防護服,如果來月經,怎麼辦?
    _ 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都在支援武漢抗擊新型肺炎,很多女性醫務人員,剪去長發、卸下紅妝,穿上防護服,奮戰在最前線! _ _ _ 防護服一旦穿上,輕易不能脫下來。所以,很多醫生護士都穿戴成人紙尿布,減少喝水,避免如廁,一直堅持到下班,再脫去防護服。 這個過程,7-8小時是常態。
  • 從老師到隔離點志願者:「穿上防護服那一刻覺得挺神聖」
    在這些集中隔離點中,活躍著一批志願者,擔負起隔離點的後勤保障工作,橋西實驗小學副校長楊玉辰就是其中之一。  1月10日17時許,楊玉辰接到前往隔離點做志願者的通知。當晚,石家莊市橋西區由黨員、青年教師組成的志願者隊伍組建完成。  來不及回家,楊玉辰電話中告訴妻子準備幾件衣服和洗漱用品送到小區門口,在小區門口簡單接了家人準備的幾樣物品便匆匆離開了。「我只說是去值班,沒敢告訴妻子,是怕她擔心。」
  • 「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和紙尿褲穿了15個小時……」他們接同胞回家
    南航客艙部黨委書記王薇告訴記者,第一次集結令發出後,很快就收到了421人的申請。而第二次,這個數字增加到1400餘人。田靜就是眾多請戰者中的一員。她已經飛行了25年,又是共產黨員,率先被加入執飛名單做帶班乘務長,至今已執行了多次重要包機航班任務。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跨國飛行不是件容易的事,未知的風險隨時可能發生,保障旅客和機組人員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成了第一要務。
  • 五四青年節王俊凱穿防護服在線追星,衝上熱搜第一,是怎麼回事?
    在今天央視五四青年節播出的特別節目中,人氣小鮮肉王俊凱與醫護人員互動,現場體驗穿防護服,還在直播中清唱《保重》,致敬醫護人員。王俊凱為了體驗醫護人員的辛苦,現場體驗穿防護服的感受,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穿上了抗疫的防護服,防護服看著簡單,但是穿起來步驟非常多,為了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服必須得穿的標準,防護服、帽子、口罩、鞋套、護目鏡需要一層層穿戴,在重重防護下,最後只露出一雙戴著護目鏡的眼睛。
  • 頭一回穿防護服紙尿褲上班
    【日記】 我們早上7點起來,因為穿防護服工作,想儘量避免上衛生間,所以特地沒有吃早飯。隨後開始按三級防護要求,穿上防護衣服8:50,湖南養老服務支援湖北先鋒隊負責人帶領我們這些第一次正式進入住養區的隊員一起宣誓。自己舉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頓時有種「上戰場」的神聖感和使命感。
  • 90後男護士甘當「心靈撫慰師」,「爹爹加油」寫在防護服上
    楚天都市報2月2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譙玲玲)奮戰在抗疫一線,武漢市第一醫院90後男護士陳耀中在為患者精心護理的同時,也特別注重撫慰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心靈。為此,他還將「爹爹加油」等寫在防護服的前胸處,以方便讓每一位老年患者都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