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狗年,不少街坊都在家裡添置了一些「萌汪」的擺件。不過,這麼活靈活現的沙皮狗黃銅擺件你又見過嗎?
作為世界名犬沙皮狗的原產地,大瀝一直難掩對沙皮狗的鐘愛之情。近日,就有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將沙皮狗做成了文創產品,通過有色金屬的加工,要讓曾經風光無限的大瀝純種沙皮狗重新煥發光彩!
據介紹,為了讓冷冰冰的銅材變得柔和,這些擺件的製作採用了「失蠟鑄造法」和「銅熱著色」等工藝,表面顏色變得更仿生,讓沙皮狗外貌憨厚、但戰鬥力十足的形象更加活靈活現!
為什麼會想到把沙皮狗變成文創產品?該企業總經理陳煥枝回憶,小學三四年級時,他就和小夥伴用鐵絲和棉布製作了第一隻沙皮狗的公仔。「從那時起,我就和沙皮狗結下了淵源。」陳煥枝表示,希望通過這個文創產品,可以讓大瀝沙皮狗原產地的名片更廣為人知。
目前,這個產品還在研發衝刺階段,研發團隊正對細節作出微調,不過就已經有大批客戶提出預定需求了喲~
很多街坊都知道大瀝是沙皮狗的「故鄉」,但你知道純種沙皮狗並不是電視上常見的皺巴巴的形象嗎?你又知道大瀝沙皮狗都經歷過怎樣的輝煌與困境嗎?下面且聽瀝仔給你娓娓道來~
沙皮狗原來不賣萌卻賣猛
話說,古代大瀝一帶是廣佛郊區,數百年前當地就有鬥狗的風氣,吸引了周邊民眾以及江河海盜前來圍觀、打賭。因此來自各地的不同狗種在此培育,最終形成公認的最好鬥品種——沙皮狗。「沙皮狗從臉部到脖子都有厚厚的皺褶,就算被對手咬住也不容易傷到,同時可以扭頭反擊,所以勝算比其他狗種要大。」
翻閱《南海市志》等歷史文本,就會發現多處記載沙皮狗源自佛山南海大瀝,在中國有2000年的養殖歷史。上世紀60~70年代,鬥狗之風式微,大瀝沙皮狗一下子成為「無用之物」,其養殖也慢慢衰落。相反,在港澳地區仍然盛行鬥狗風潮,因此大瀝沙皮狗在港澳地區繼續得到養殖,並慢慢為西方人所知。
純正的大瀝沙皮犬曾經在大瀝城鄉隨處可見
牆內養狗牆外出名
上世紀70年代,一種外形胖嘟嘟,全身皮膚皺巴巴的萌寵在美國風靡起來,一時間「中國沙皮犬俱樂部」遍布美國各州,正式註冊的沙皮犬超萬隻。後來,這股沙皮狗潮流很快在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地區傳開,中國沙皮狗一躍成為世界名犬。
肉嘴沙皮狗
沙皮狗在南海大瀝的「族群興旺」,到上世紀60~70年代暫時中止。而恰好在那個時間點,一些香港商人將部分沙皮狗帶到香港繁殖,並很快通過香港紅遍世界。而沙皮狗的英文官方名字也直接就是粵語的音譯「SharPei」。
由於當年對外信息聯繫不暢,對於沙皮狗風靡世界,其原產地大瀝竟然是一無所知。在大瀝從事本地沙皮狗養殖45年的陳偉祥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看到風靡海外的沙皮狗模樣時,他用了「驚呆」兩個字來形容。
後來,人們將風靡世界的萌呆版本沙皮狗稱為「肉嘴」,而大瀝本土的純種沙皮狗稱為「骨嘴」。
骨嘴沙皮狗
當時,外國人對沙皮狗的審美是皮膚皺褶越多越好,狗看起來越呆萌越好。由於當時純種沙皮狗出口數量有限制,因此海外的沙皮狗養殖者決定對純種的沙皮狗進行「雜交改良」,混入一些和沙皮狗長得差不多的狗種血統,慢慢繁衍出如今廣為人知的模樣:就是憨憨的,呆萌呆萌的。反而,其祖先的兇猛勇武已全然不見。
南海大瀝微信小組編輯整理
部分素材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