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活著!上海一家三口人的驚人奮鬥史,感動了整個世界!

2021-02-19 英語口語

付出絕不是隨便出點力那麼簡單。有時候,付出意味著整整一生。

Paying doesn't mean doing something casually. Sometimes, it means a whole life.

下文中的父親,用15年的堅持改變了家族命運。連朱鎔基也曾給出評價:「深受感動」。

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

父親丁尚彪

母親陳忻星

女兒丁琳

1996-2005年

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

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

製作成一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

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

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

前中國國務院朱總理在訪問日本時

曾給與了這樣的評價

「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深受感動。」

"I was deeply moved when I saw the documentary."

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學生意外地「發現」了它後

投資幫助《含淚活著》走進電影院

上映後,幾乎場場爆滿

影院大廳裡

《含淚活著》影片海報旁貼滿了日本觀眾的觀後感

含著淚看完《含淚活著》,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

無論是誰,看了這部作品,都無法不為之動容。

咬緊牙關的堅強父親,是真正男人。

片中有許多我們日本人已忘卻或失去的美德。盼主人公一家幸福!

這究竟是怎樣的三口之家?

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

讓這麼多日本人為之感動?

父親:丁尚彪

丁尚彪出生於上海

初中畢業後作為知青下鄉到了安徽農村

後來回到上海

發現自己年紀已大

沒有半點技能

成了上海的底層人

想為家人提供更好生活的他

決定去日本讀書深造

1989年,已經35歲的他

揣著借來的42萬日元學費去了日本

就讀於北海道偏遠山區的一所語言學校

學校附近是一個廢棄了的煤礦

人煙稀少

一年有半年因寒冷封山

連當地的人都說

「我不知道當時中國是什麼情況

可要在這種偏僻的地方

生活下去也實在是困難」

丁尚彪逃離北海道

來到了東京

因籤證過期

成了黑戶口

來日本幾年後

他改變了目標

放棄了之前念大學的想法

而是決定好好賺錢

全力栽培女兒

A few years after he came to Japan, 

he changed his goal, 

gave up his idea of going to college, 

and decided to make money 

to cultivate his daughter.

一個人打數份工

每天清晨就出門工作

到凌晨末班車都沒有了

才步行下班回家

為了省錢

住的是最便宜的不帶浴室的單人房

每天回家後

就用一個塑料布圍起來洗澡

這樣的生活

一過就是7年

丁尚彪是黑戶口

不能回國

因為一旦回國就意味著不能再來日本

於此同時還受到家人的質疑

以為他在這邊過得很好

有了新的家庭

直到拍攝人員去到他的家中

將他的生活放給妻女看

誤會才消除

女兒順利考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後

他幹得比以前還多

以此支持女兒留學的學費和生活


為防止失業

他一口氣考了五個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就這樣,又做了7年

如此拼命打工

只是為了有能力培養自己的孩子

堂堂正正做人

才四十出頭的丁尚彪

因為常年的辛勤勞作

一口牙齒稀稀鬆松

掉了好多

在日15年

他總共和妻女見過一次面

和女兒的見面是去日本的第8年

女兒考上美國的大學

作為中轉站

可以在日本逗留24小時

丁尚彪卻不能去機場接機

因為去機場要用身份證

他們相約在一個「日暮裡」的站點碰面

兩父女有些生疏

丁尚彪離開上海時女兒才讀小學

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學生了

兩人說著簡單的話

「長高了,頭髮怎麼白了」

「你要好好減肥了」

「用不著減肥」

「你開雙眼皮了」

「你不講,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段等下減掉」

兩父女相處不過十幾個小時

分別的時刻已悄悄來臨

父女在地鐵上各自無言

丁尚彪在機場的前一站必須下車

父女一窗之隔

都哭得一塌糊塗


和妻子的見面是去日本的第13年

妻子去美國探望女兒

中間可以停留日本72小時

去接妻子的地鐵上

丁尚彪親自策劃了路線

要陪妻子出去逛逛

見到妻子後

目不轉睛地微笑看著妻子

眼神中都是滿滿的愛意

但離別很快來臨

他依然只能送到機場前一站就下車

和當初送女兒時一樣

這15年

支撐他熬過來的信念

是牆上貼著的這張女兒的照片

他說

「就像賽跑一樣,

這個接力棒我已經拿了這麼遠,

我的目標是把這個接力棒最後交給女兒。」

母親:陳忻星

陳忻星出生於上海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在下鄉的時候與丁尚彪相戀

她一直守在上海的家中

送走丈夫,送走女兒

丈夫走的時候

她說不習慣

以前男人做的事她是不做的

現在斷電修保險絲什麼的都要自己做

她勤儉持家

一個人打工供母女生活

丁尚彪寄回的錢

她都用來還債和存下來給女兒留學用

她也是個堅韌的女人

從女兒去美國開始

申請籤證被拒

她就再申請

又被拒

一年只能申請兩次

她每年都會去

連續5年被拒

一次次拒籤

她都沒有放棄

終於在第12次申請成功

女兒 :丁琳

丁琳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醫生

她的夢想背後是全家的支撐

我們也可以通過這10年

看到丁琳由一個胖乎乎的

滿臉是痘的高中生

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信的大學生

再蛻變為一個美麗的兒童醫院醫生

讓人感動的是一家人都在感恩彼此

What makes people moved is

that the family is thankful for each other

丁尚彪說

謝謝妻子支持他的理想

陳忻星說

女兒最應該感謝的是父親

丁琳說

沒有父母就沒有她的今天

這個紀錄片之所以命名為

《含淚活著》

是因為這15年來

三人都在離別和思念的淚水中度過

但最後

他們終於贏來了大團圓

丁尚彪直到女兒醫學博士畢業才決定回國

回國之前

他特地去了當初到日本的第一站

北海道的語言學校

現在

一家人都已拿到綠卡

定居美國

丁琳成了一名出色的婦產科醫生

也已結婚生子

有了幸福的家庭

從他們的日常照來看

他們現在過得十分富裕

但丁尚彪還是沒有閒下來

憑著自己的技能

在某大型酒店當廚師

還嘗試寫作

並成功在紐約中文報紙上發表文章

丁尚彪用15年的含淚堅持

不拋棄,不放棄

直到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Do not abandon, do not give up,

until the fate of the family changed!

為了一個目標而堅持不懈地奮鬥

這種精神,永遠讓人感動

視頻請戳

時長1小時48分,建議在WIFI下觀看哦

相關焦點

  • 含淚活著,上海一家三口人的驚人奮鬥史,感動了整個日本
    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 父親丁尚彪 母親陳忻星 女兒丁琳 1996-2005年 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 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
  • 含淚活著,上海一家三口人的驚人奮鬥史,感動了全世界
    轉載自酷玩實驗室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作品作者:蛋蛋姐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1996-2005年,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製作成一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
  • 含淚活著:上海男子黑在日本二十年的苦情奮鬥史,感動了整個日本
    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1996-2005年,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製作成一部名為《含淚活著
  • 耗時十年記錄上海一家三口奮鬥史,這部電影感動無數人 薦讀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感動了無數人的影片叫做《含淚活著》,這個故事沒有美國大片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小人物的中國式奮鬥,謹以此片致敬還在黑暗中奮鬥的你
  • 含淚活著
    》紀錄片感動地球人崔永元力薦紀錄片《含淚活著》,歷時十年,輾轉美、日、上海三地拍攝該片2006年曾在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一舉創下當時全日本最高收視記錄。  《含淚活著》耗時十年,是張麗玲《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系列紀錄片的封山之作。整整十年,張麗玲克服重重困難奔走於日本、中國、美國之間跟蹤拍攝,記錄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在上海、東京、紐約天各一方的生活景象,以及將對親人的思念深藏心底,胸懷理想,決不放棄,堅忍不拔,含淚前行的壯絕歲月!
  • 《含淚活著》記錄華人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了無數人
    《含淚活著》是華人導演張麗玲執導,丁尚彪、陳忻星等參與演出的紀錄片。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後,一家三口的命運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 《含淚活著》:上海丁尚彪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島國一億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上海男人是市儈、精明的代表,這些刻板印象是對上海男人的一種無端的中傷。在千萬的上海男人中,有一位上海漢子用自己的十幾年一日的忍耐和努力感動了無數日本人,成為無數人學習的榜樣。丁尚彪不是個甘於平庸的人,為了家人的幸福,他開始自學中專課程,最後拿到了當時稀有的中專畢業證。拿到中專畢業證的丁尚彪去了一家建築公司,獲得了更好的待遇。留學之路崎嶇坎坷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留學的旋風颳遍了整個中國。
  • 日本電影《含淚活著》,生命的意義
    春節期間,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日本紀錄片:《含淚活著》。       片首有這麼一句話:「在連續三年每年都有三萬人自殺的日本,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含淚活著。」         從1996到2005年一名叫張麗玲的中國導演,花費十年時間,輾轉美國、日本、中國三地,用攝影機記錄下這家人的點點滴滴,完成了《含淚活著》的紀錄片。
  • 含淚活著,致敬平凡,丁尚彪
    2009年電影阿凡達在日本上映的時候,觀念人數寥寥無幾,原來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中國紀錄片,日本觀眾根本來不及看好萊塢大片兒,因為去看這部含淚活著,沒文化沒技能,只能在工廠食堂工作,一家三口艱難生活。還有牆上已經泛黃的女兒的照片,拼命的擦著眼淚[流淚],歲月漫長,活著辛苦,愛你的人都懂!!!第二天丁尚彪特地請了假帶妻子去逛,他也沒曾好好逛過的東西,他們一起吃路邊的小吃去。
  • 《含淚活著》:他想改變命運,卻被命運改變
    如果說含淚,如果因為只能在社會最底層做苦力,如果像丁尚彪好幾次說到自己「因為沒有文化」,那就必須從更早的命運開始算起了。1977年恢復高考的應屆生大約為1959年、1960年生人,當時三屆高中生同時都參加了高考,但丁尚彪是1954年生人,正常的話他高中畢業也已經5-6年了。
  • 一家三代7口人,全籤了
    一家三代7口人,全籤了 2020-10-06 13:32:55   來源:人民網
  • 麵包車失控,一家三口落水,男童已無呼吸隨後發生一幕感動所有人
    6月7日,秦皇島一輛麵包車失控墜入水塘,一家三口連人帶車淹沒水中。危急時刻,兩名男子毫不猶豫跳水破窗救人,碰巧路過的醫生也加入救援,最終車內被困的一家三口成功脫險。7日下午,秦皇島市海港區南王莊村附近的水塘波光粼粼,沒人知道,陽光下平靜如鏡的水面將被接下來的一幕徹底打破。「咣」一聲巨響後,麵包車突然衝出路邊護欄,墜入水塘中!聽到動靜後,附近兩名男子飛快跑來下河救人,當時車頂在水下一米深,他們奮力將墜入水中的夫妻二人救上岸邊。
  • 《含淚活著》:由於欠下巨額債務,我父親出國工作了15年
    大家好,我是餛飩,我要給大家講一部關於底層人民鬥爭歷史的紀錄片,他的名字是《含淚活著》,我希望他能給你力量。1989的是老丁一家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他帶著改變家庭命運的重擔,離開上海,獨自前往日本。在機場,我們等著剛上四年級的女兒和他忍住眼淚的妻子,他們的背後是巨額的留學債務。
  • 一部真實的紀錄片:當一家10口人都在盼你死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槽值 · 主播 | 安東尼多年前,韓國電影《牛鈴之聲》上映,感動了300萬觀眾。影片講述了一頭老牛和一對遲暮老人的生活。正常的牛,壽命只有十五歲,這一頭卻活了四十年。有時候人老了都沒人養,何況是一頭牛呢?這頭已經遠遠超出正常壽命的老牛,生活在一個八旬老人身邊。老人的兒女們紛紛表示,老成這樣,不要養了。
  • 【人物】《含淚活著》了不起的知青丁尚彪
    的確,他可能是留日打工者中最有名的上海人了。一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讓許多人記住了這個為供女兒到美國讀書、自己在日本打黑工15年的上海爸爸。他和家人現在怎麼樣了呢?我們費了一番周折,找到了已赴美國與女兒團聚的老丁,聽他道出了紀錄片之外的許多往事細節,更加豐富了我們對一個時代、一個群體的認知。 在紀錄片中,老丁堅韌、勤懇而低調。
  • 《三十而已》揭露婚姻的真相,最幸福的莫過於最不起眼的一家三口
    但一直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全場沒有一句臺詞的一家三口,溫馨的場面、動人的細節是那麼的觸動人心劇中結尾處的一家三口,是我們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一家人。夫妻兩個也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妻子是一個蔥油餅的攤主,丈夫是一個外賣員,他們有一個可愛又懂事的兒子,很溫馨的一家三口。這一家三口與劇中的其他人設顯得格格不入,他們比起劇中的任何人都要辛苦。
  • 《三十而立》中最不起眼的一家三口,才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大多數
    在《三十而已》每集快結束的時候,都會出現蔥油餅攤那平凡的一家三口,他們很辛苦,但卻很幸福。不去珍惜生活中的小確幸,擁有再好的物質條件,都不如賣蔥油餅的一家三口過的快樂。02 不要被出身束縛了自己,不要隨便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鍾曉芹,上海本地女孩,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結婚後又被老公陳嶼疼到心尖裡。雖然和老公離婚,但最後也以復婚歡喜收場。
  • 這絕對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魚,被咬了一半還活著,看完讓人感動
    這絕對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魚,被咬了一半還活著,看完讓人感動!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這絕對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魚,被咬了一半還活著,看完讓人感動!只見這條魚,身子已經被咬掉了一大半,露出了駭人的魚骨和魚刺,但是這條魚依舊依靠著自己頑強的生命力,遊蕩在海洋中,看著都讓人心疼。據動物學家研究調查報告顯示,魚類的感覺神經和哺乳類動物擁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所以換句話來講,魚兒也是有疼痛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