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回 除異已曹操殺孔融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博望坡初次用兵,一把大火,把夏侯惇十萬人馬給燒了一個焦頭爛額呀。誒喲他敗的這慘喏,十萬人馬,是折損大半。夏侯惇只得是自縛請罪,他吩咐人,讓把他捆上,到曹丞相面前來請罪來了。因為他在這兒立著軍令狀呢。到了門口他往這兒一跪,于禁、李典往他後邊那兒一站,耷拉著個腦袋。
曹操趕忙從屋裡出來了,出來一看夏侯惇這樣兒,誒喲太慘了,盔也糊了,甲也黃了,戰袍燒了一半兒去,靴子還剩一隻了,鬍子燎去了不老少,眉毛~也沒了,本來夏侯惇那眼神兒就不得勁,眼睫毛都燒光了。怎麼這麼個模樣啊?曹操趕忙把他扶起來:「元讓,你這是怎麼了?」
夏侯惇~~差點兒哭了:「啟稟丞相,我在博望坡前是大敗而歸。劉備~用孔明之計,火燒了我的人馬。」他就把這失敗的前前後後都跟曹操說了,「丞相,我在您面前立下了軍令狀,您就把我殺了吧。殺我是應該,可是您要~~重重的封賞于禁和李典,要不是他們兩個的提醒,我將全~軍~覆滅。」
「唉。」曹操親手~把夏侯惇的綁繩鬆開啦,「元讓,你自幼用兵,怎麼就會不知道狹路須防火攻呢?你上這麼個當,這說明你是驕敵了,欺敵者必敗。你連用兵的起碼常識都忘啦。若不是于禁、李典提醒,恐怕連你也回不來了。于禁、李典堪為大將。」
曹操重重封賞了于禁和李典,但是呢,只給夏侯惇記了個過,把那軍令狀給他撕了,沒殺他。這是什麼原因呢?人家是弟兄啊,一家子。曹操原來姓夏侯,他後來過繼給姓曹的了,那夏侯惇論著是他的兄弟,何況還是他一員得力的大將呢?再說人家夏侯惇,自從追隨曹操以來,立過無數的戰功啊,所以曹操把他給放了。
放了夏侯惇之後啊,曹操可就犯開了核計了:哎呀,劉備這個軍師~諸葛亮好厲害呀!看來,此人正像徐庶說的那樣,用兵如神吶!這可怎麼得了啊?我必須得親自統兵去伐新野,順手得過荊襄,然後,率兵南下,去取孫權。我先得把劉備滅了,不然等到劉備將來翅膀硬了展翅騰空,翱翔於藍天之下,我再想抓他呀~~~哪兒抓去呀?應該乘其羽毛未豐之際,我就把他滅了就得啦,就是這個主意。
曹操打定主意了,吩咐一聲:「聚~將~升~庭!」誒喲,相府可有些日子~~沒擂這聚將鼓啦,沒敲這個聚將鍾了,鐘鼓齊鳴,文臣武將全都到了。
曹操秉正規坐,把令箭舉起來了:「列公聽了!」唰~~~廳裡廳外當時是鴉雀無聲。「老夫派夏侯惇領兵十萬去取新野,劉玄德手下有一軍師,複姓諸葛單字名亮。此人詭計多端,在博望坡前,僥倖用火攻,傷了我很多的將校,此仇不能不報。老夫今日要親自統兵,屠平新野,生擒劉備,活捉村夫諸葛。然後取荊襄、滅劉表、得江南,一統華夷!曹仁、曹洪聽令。」
「在!」
「你二人領十萬人馬,做老夫第一路先鋒帥。張遼、張郃!」
「在!」「在~~!」
「你二人領十萬人馬做二路先鋒帥。夏侯惇、夏侯淵!」
「有!」「在!」
「你二人領十萬人馬做三路先鋒帥。夏侯惇,你必須要將~功~~折罪!」
「尊令!」
他派于禁、李典為四路先鋒帥,讓大將許褚率三千鐵甲軍做先鋒,留下荀彧守許都,自己是一路轄五路,親率人馬,兵伐新野。擇吉日起兵。選定這起兵的日子是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末,丙午日,由許~都~出師。
一道道將領傳下去了。眾將士按令而行。正在這時有人高叫一聲:「且慢!丞相,今日不宜發兵啊。」
嘿喲,這一句話把眾文武都給說愣住了。這誰這麼大的膽子?丞相傳令,他敢出來阻攔?眾人舉目這麼一看,這個人已經由班列中走出來了。見此人身高在七尺開外,是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三綹鬍鬚,頭戴仲尼冠,身著錦袍,腰橫玉帶,大紅中衣,粉底朝靴呀。眾人一看不是旁人,正是孔融孔文舉。哦,怪不得呢,刨去他呀,沒有人這麼大的膽子。丞相要發兵,他敢出來給攔住。
曹丞相一看孔融,他把眉頭一皺,心裡頭老大的不痛快:「呵呵,文舉,老夫興兵,你因何攔阻?」
孔融拱了拱手:「啊~~丞相,荊州劉表、新野劉備他們都是漢室宗親,又不曾侵犯許都之境界,沒有做過違反朝廷之事。如今,那孫權虎踞江東六郡,更有大江之險,根本取不得。今日丞相若興此無義之師,損兵折將,大失天下所望。我看,還是不發兵~為上。」
「哎~!」曹操「啪」把虎膽一拍「文舉此言差矣!那劉備數次侮辱老夫已是我的心腹大患,劉表早有反叛不臣之心,孫權逆命,與老夫爭衡,我今日怎能不興兵徵討?哪個敢出言再諫,必~斬!散~帳!」說完了「咵」,令旗往桌子上一摔,曹操轉過圍屏~走了。
眾文武看了孔融一眼,心說:你看這個大沒趣兒找的。嘿嘿,今兒個也就是你孔融先生,換別人,輕則一百皮鞭,打得皮開肉綻,重則人頭砍下,懸掛高杆,把你的腦袋就祭了那個大纛旗啦!還在這兒說什麼?這個人吶,太狂妄了。這些文武一邊兒議論著就都走了。
孔融走出相府仰天長嘆:「唉,無端興無義之兵,焉有不敗之理?」
孔融說這兩句話他自己沒注意,是脫口而出,可是他忘了,屋內說話房外有人聽,路上說話草內有人聽。孔融這句話,隨便這麼一說,可叫路邊兒一個家童給聽見了。這是誰家的家童啊?御史大夫郗慮的。
這御史大夫~~這權力可不小,俗話說叫「查弊御史」啊,專查弊病啊,不管文武官員,誰有毛病,他都可以上本,他都可以彈劾。這位郗慮大夫~~敢情是曹丞相的心腹,當然啦,這麼重要的官職,曹丞相一定要交給一個信得過的人了。這位郗慮大夫和孔融倆人不合,可是見面兒呢還都挺客氣,就是面和心不合,言和語不順吧。這郗慮總覺得孔融啊,看不起他,有時候這孔融太隨便了,說話呀,他也不論個場合,也確實當著人吶,挖苦過這位郗慮大夫。所以這郗慮很恨他。今日聽家童這麼一說:「哦,正當丞相要起兵之際,孔融怎麼說這樣的敗喪話呢?我得告訴丞相去。」他就找曹操去了。
一進門兒:「丞相,我有一句話可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話你就說吧。」
郗慮就把剛才孔融在府門外說的那話跟曹操學了一遍,曹操這正生著氣呢:「這是孔融他說的嗎?」
「一點兒不錯呀。是我家童親耳聽到的。他不單說這個,丞相,他說過好些呀!我覺著您每做一件事啊,他都看著不順溜。比方說又一次您去徵袁紹,為了多積存些糧食,您說最好那段時間先別燒酒了,浪費那個糧食幹什麼,先打仗。打完了仗得勝之後,回來糧食多了再做酒也不遲啊。孔融第一個出來反對,他說什麼天上有個酒麴星,地下有個酒泉郡,人喝酒叫酒德,說堯王在位,都要日飲千盅才稱其為聖啊。您這戒酒不如戒葷,您說這是什麼話?從表面上聽來,好像孔融是反對戒酒,其實不是。這是在譏笑謾罵丞相您吶!意思好像是說,您吶~~少納幾房妻妾比戒酒強,歷代的帝王,不是都因為貪色而亡國嗎?帝貪色而傾國呀,仕貪色而敗業,人貪色而毀名啊。您記得您打進冀州的時候,不是替您的世子曹丕納過一個甄氏嘛。」
「對對對。」
「當時,孔融給您寫過一封賀信,您收到了沒有?」
曹操一聽:「收到了。我記得他那信裡邊兒還寫了不少的恭維之詞……」
「哎喲,丞相,什麼呀!其中有個典故您沒忘吧?他在信中說,當年武王伐紂的時候,滅了紂王之後,周武王把紂王的愛妃妲己,」那是中國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呀,「是賜給了周公,」就是給了他弟弟了,「他為什麼把那麼漂亮的妲己給了他弟弟了呢?是他想著要,自己不太好意思,給了他弟弟,那不是就等於給他一樣嗎?您替世子納了這個甄氏,那不是就等於,您要了甄氏一樣嘛。」
嗬嗬~~這幾句話把曹操給說的呀,是坐立不安吶,心如火焚。「這個孔融啊,他太厲害了。」曹操越聽越恨這孔融,真把他這底兒給他揭了。
這郗慮說到這兒就算可以了吧?他還覺得不夠勁兒。「丞相,您還記得那個禰衡不?」
「那我怎麼能不記得呀?他在廣庭大眾之中,當面辱罵過我。」
「哎~~那就是孔融指使噠!禰衡與孔融相交甚厚,他們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是飲酒奕棋呀。」在一塊兒又下棋又喝酒,「還互相吹捧吶。禰衡說孔融是仲尼再世,」就是等於孔子;「而孔融說禰衡是顏回復生啊,」就是孔子那大徒弟,「是他,給禰衡出的主意,讓他打著鼓罵您。那還不算,最近我聽說了,這孔融和西涼太守馬騰,有書信往來,不過~~丞相,這個我還沒查實呢。我是聽人家這麼一說。您吶,要多加孔文舉的小心。」說完了郗慮走了。
他走啦?把曹操氣的,連飯都沒吃。他越想越生氣:「嘿,這個孔文舉,我非殺他不可!」
這個曹操啊,敢情早就有殺孔融之心了。那為什麼沒動手呢?因為當初曹操勢力比較小,孔融呢,不單名望大而且才學也高,是博古通今吶,天性聰明,四歲讓梨。而且他還有好多著作,像什麼詩啊誦,碑文吶等等寫過好多呀,再加之他是名門之後,孔子的後代呀,所以追隨他的人吶特別多。不是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嗎?那就是指著孔融說的。曹操啊,把孔融請進朝來的目的,實指望他能輔佐自己成其霸業,可是沒想到,這位孔先生,樣樣都跟曹操擰著勁兒幹。而且這位孔先生是狂妄自大呀,曹操幹點兒什麼,他都看著不順眼。輕則他把曹操那個主張議論一番,重則呢,他就當面幹涉,有時候還把曹操給挖苦幾句。尤其一沾這漢室宗親的邊兒,孔融就極力維護。他認為啊,這漢朝的天下,只能是劉家的人來坐。別人吶~~~~誰也不行。特別是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以來,那孔融更反感啦。
因為曹操當時是北方未定,他還想利用孔融這些人物,所以他才沒殺他。如今既然統一了北方,自己朝廷內政也穩固了,曹操罷了三公,他是大權獨攬吶。他把崔琰、毛玠、司馬懿都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了,都是他的心腹人吶,其中也包括這位郗慮大夫吧。那麼現在自己勢力比較穩固了,可是呢,要不除了孔融這塊絆腳石,自己就是興兵去取新野,得荊襄,滅孫權,心裡不踏實。乾脆我把他殺了得了。殺了孔融,震一震那些腐儒,這叫殺一儆百。
曹操想到這兒主意打定了,他當即寫了一份表章,奏明皇帝,這表文就寫了八個字,孔融啊,是「倫理敗壞,大逆不道」。然後將孔融全家老少,斬於市曹,陳屍三天,不許收屍。在整個兒許都公布了孔融的罪狀。把一些人都嚇壞了,這曹操可真狠吶,殺人如麻呀。孔融一個人有罪,你把他殺了不就完了嘛,幹嗎要株連人家的全家呀?這就叫封建暴君!
曹操殺了孔融之後,他覺得他這家裡頭穩固了,他又囑咐了一番荀彧,然後,是按時起兵,兵發新野。
這時候,新野幹什麼呢?慶祝呢!自從博望坡火燒夏侯惇十萬人馬之後,劉備是大獲全勝,這將校一片沸騰哦。可把這位三將軍張飛給樂蒙啦,他一把拉住了雲長:「二哥……」
「三弟。」
「咱們這位年輕輕兒的軍師,我可服了他啦。他真有兩下子!難怪咱們哥哥說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大概咱們這位軍師會算命吧?他怎麼就能知道,夏侯惇的人馬定更時分準到博望坡呢?這簡直這事兒都神了!我這回,是五體投地的佩服!誒,二哥,你可先別告訴他啊,我一點兒一點兒由心裡往外佩服就得了,咱不能讓他看出來。」
「呵呵呵」雲長微微一笑,「三弟,由你好了。」
說著張飛一看趙雲由對面兒來了,他趕忙過去了:「四弟,這仗打得怎麼樣?」
趙雲微然一笑:「三將軍,慶幸的是我這五百民軍吶,一個兒傷亡都沒有。他們訓練有素,不論是起是伏是進是退,是有~條~不紊,咱們軍師真是訓練有素哇。」
「嘿嘿,你看看,子龍啊,你當時帶兵一走我不是跟你說了嘛,你就放心去吧,絕對沒錯兒,準保得打勝仗,而且不能有傷亡,對不對?」
子龍差點兒樂了:「你多咋跟我說這個來著,我自從接過令箭去你就一肚子氣,我記得你衝我直擺手,那意思這些民軍不能往外帶,帶到兩軍陣前是有辱大將之風……」
張飛聽到這兒笑了:「啊哈哈哈……那時候啊,沒想到能打這麼個大勝仗!四弟,快忙去吧。哎喲,糜竺先生來啦……」不夠張飛忙的了,過來他又跟糜竺聊上了。
糜竺夾著兩個大本子,幹嘛呀?軍師吩咐的清楚啊,讓他把所得的這些東西都要登記造冊。鑼鼓帳篷,刀矛器械,馬匹盔甲沒數啦!這兩大本兒啊,都寫滿啦,累的糜竺滿頭大汗。此時玄德也來了,眾人是合兵一處,鞭敲金鐙響,高唱凱歌還吶!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拉著這些戰利品,兵回新野。
剛到新野城附近,聽對面一陣鼓響,閃出一哨人馬來,旌旗招展繡帶飄揚,盔甲鮮明刀槍耀眼,正當中雲羅傘下,有一輛四輪車,軍師孔明端端正正坐在車上,他是綸~巾~鶴氅,手~持~羽扇。張飛老遠就看見了,他輕輕一扥雲長的戰裙:「二哥,你瞧咱們軍師這派頭兒,這威風,我越看吶……」
「怎麼樣?」
「越像咱們的軍師!」
雲長一聽這是廢話!
「誒,二哥,咱不能老早下馬,雖然服了咱的軍師啦,可也不能在表面上讓軍師看出來,因為,自從他出得隆中之後我第一個就不服他呀。我沒給他一個好臉色,多咋我都瞪著兩個大眼珠子上下直逛悠他。軍師大概準恨我,你信不信吶?別下馬啊,別忘嘍,咱是哥哥手下的大~將!」
雲長就點頭啊,也沒搭理他。這時候已經到軍師跟前了,張飛頭一個滾鞍下馬了,雲長差點兒樂出聲兒來。
這一回令,包括玄德在內,一一都得向軍師稟報,我是怎麼奉命去打的,我是怎麼得的勝,一個一個都說完了,就剩張飛啦。張飛一想,我也得說兩句呀,軍師看我吶,他趕忙上前叉手施禮:「軍師在上,翼德這廂有禮!俺奉令將人馬埋伏在安林之中,博望坡前一戰大敗夏侯惇,我軍大獲全勝,特地前來回令。軍師,您真乃當世之~英~~傑也!」說著一撩戰裙「撲通」,張飛呀,單腿打節兒跪倒在四輪車前,他算服到家了。
軍師趕忙伸手相攙:「三將軍,奇~~功一件。」
「嘿嘿,多謝軍師!」
人馬浩浩蕩蕩進了新野縣,哎喲~黎民百姓是伏道迎接呀,大家甭提多感動了,說是我們能這樣平安無事,首先得感謝我家使君劉玄德請出來賢人相助,不然,我們這座新野縣早已經是一片瓦礫了,妻離子散就得家破人亡啊,百姓怎能不伏道舉香呢?
孫乾此時已經把慶功宴擺下了,殺牛宰馬,大排筵宴,喝著酒的時候啊,孔明先生就告訴玄德:「主公啊,夏侯惇大敗回許都,曹操必然舉兵來徵伐新野。新野小縣,難以據曹啊。要想抵擋住他很不容易,主公,咱們還是需要把荊州取過來,才能夠聯合孫權,北據曹操。」
「哎呀,軍師此言甚善。您說的太對了。不過,我家兄長劉荊州待我恩厚,我怎能忍心要他的荊州呢?」
「嘿喲,主公,如果您要是不要荊州啊,這座荊州,恐怕就要被曹操是唾手而得。」
「噢~~~~以後再說吧。」
話剛說到這兒,有人來稟報:「荊州使臣到了。劉表病危,請玄德荊州議事。」
孔明先生一聽:「好機會!您要一見著劉荊州,他還是得把荊襄九郡,想交給主公,您可千萬得要啊,這時候,您無論如何不能再推脫了!」
「啊先生,我記下了。」
說完了玄德連夜打馬揚鞭到荊州探望劉表。劉表一見玄德拉著他的手,又掉了淚了:「賢弟,愚兄之病,已經是病入膏肓啦,不久於人世。我死之後,二子軟弱無能,難以擔當荊州之主哇。我望賢弟,你就把荊襄九郡統轄了吧。」就是把這地方都給你得啦。
玄德聽到這兒跪倒床前,淚流不止啊:「兄長,您待小弟有知遇之恩,我怎好就這樣拿過荊襄呢?再者說有兩位賢侄呢,哥哥放心吧,哥哥一旦有山長水遠之日,小弟一定盡心竭力,輔佐兩位公子,守住荊襄。」玄德都沒敢說,輔佐一個,知道哪位坐下呀?這荊州是給劉琦呀是給劉琮啊?乾脆,我一塊兒說得了,誰坐下呀,我保誰。
劉表一聽:「不行啊,賢弟你就不必推辭了。」
劉表的話還沒說完呢,探報跑進來了,撲通一下跪倒床前:「啟稟主公,大事不好!曹操由許都親自統雄兵五十萬,是兵發~~新野!」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