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回 劉玄德晉位漢王
法正、許靖、張飛,十幾位文武大臣,陪著軍師諸葛亮來勸說劉備稱帝。把劉備給嚇了一跳。
「哎呀呀~~軍師啊~~您怎麼能這麼講啊?怎麼能勸我稱帝呢?我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可是我是一個臣子啊。如果我這樣一做那不成了反漢了嘛。萬萬使不得呀。」
「哎~~~」諸葛亮一聽,「主公,非也。」您說的不對呀。「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捨死忘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啊。今主公您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望主公熟思啊。」
嚯,軍師跩了一番吶。可是他跩的很有道理呀。諸葛亮說這是什麼意思啊?他說您說的那個話呀~~不對頭。現在不是嘛~~天下分崩,根本沒有君主之說啦,那個漢獻帝就是個牌位啦,而且英雄各霸一方啊,四海有才之士~都在捨死忘生~視其上。那就是說呀~~找點兒因由~也想跟皇帝呀~~掛上點兒關係。就是說得扯起個名正言順的旗號來呀。想建立功名,稱王稱霸。孫仲謀獨霸江東啊,曹操挾天子自立魏王。人家都能這麼做了,可您呢?您是正宗正派呀,您更應該這樣做。按著您這說法啊,您是怕別人說閒話呀。您就為了這個義字啊~~把大事兒都耽擱啦。那可有失眾望啊。這個事兒不是嘛~~您得好好琢磨琢磨。
劉備聽到這呵兒,他看了看這幾位,「誒~呀~~不行啊。」
「怎麼?」
「啊~軍師,您說的倒是很有道理,不過~~我劉備不敢吶。」
劉備說的這句話可是心裡話呀。怎麼呢?他聽諸葛亮說的頭頭是道。按現在來看吶,自己也夠這份兒,不過不行。怎麼不行呢?按現在的話來說呀,這輿論受不了。你劉備想幹什麼呀?你不是重扶漢室嘛?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這不是你們劉關張的誓言嘛?哦~~敢情~~你為了當皇帝呀?這剛得了兩川一個漢中,荊州還不一定歸自己呢,到現在~~還是跟人家借的地方呢。就這麼一旮瘩兒地方~~你就稱帝啦?嘶~劉備是有點兒不敢。
他想不想呢?剛才諸葛亮那番話打動了劉備的心腸。他很想這麼做。但是理由必須得充分吶,那就是說呀~~要坐下也可以,得名正言順,得坐得穩坐得牢~~坐得叫人家服氣呀。
他說這不敢~~也是真的。
嘶~哎呀~~劉備這幾句話說完之後,屋子裡這些位可就議論開啦。
「主公不敢?哎呀~~主公啊~~那麼我們跟著您~~南徵北戰東擋西殺的~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呀?不就是~想保您~成霸業嘛。可您總這麼不敢~~剛才軍師的話已經說過啦,您還是為了避嫌吶,」就是怕人說您什麼。「您為了權益,避嫌,置大事而不顧~~那您可有點兒太傷我們的心啦。」也就是說~~我們保了您會子~~這究竟目的是什麼呀?「那我們也有點兒太洩氣了。」
「哎呀~不是~~~」劉備趕忙擺了擺手,「諸位可不能這麼說呀,」就是說大家別洩氣呀。「我劉備確有苦衷。當年我在許昌的時候~~啊~對了,我記得我跟軍師說過呀。有一次曹操在許昌射圍,他用皇帝的弓箭射中了一隻梅花鹿。在場的人一看這支箭吶~~~誤以為~~是天子射中的,大家是山呼萬歲。當時曹操催馬向前吶,他迎受了這一歡呼,在場的文武無不怨恨,痛罵曹賊~僭越。就曹操做了這麼一件事兒,大家都恨他,都罵他。何況我今日~~要面南背北稱帝呢。是絕~~對~不敢,也絕對不能這樣做呀。望諸公體諒劉備之苦心吶。」
「嘶~哎呀~~」大家一聽~~主公說的也有道理呀。這個事兒~~是莽撞了一點兒。可也不算是莽撞。剛才咱軍師分析的很透徹了,那不舉了不少的例子嘛。連孫權、曹操這不挨邊兒的人~都可以稱王稱霸,何況我家主公了呢?可是主公這話說的也有道理啊。萬一要落一個僭越之名呢?好說也不好聽啊。咱家主公~~大義素著哇。是得體諒。
大家議論來議論去的呀~~體諒?光體諒也不行啊。何著讓咱們主公就掛這麼個荊州牧就這麼忍著啊?那您討不了賊。怎麼呢?人家曹操是魏王,您這荊州牧~~總領著兵去伐人家魏王?那怎麼能行呢。為什麼曹操有這麼大的勢力呀?就因為他挾天子令諸侯,他打著皇帝的旗號吶。您光打這個荊州牧的小旗兒~~那哪兒行啊。「不行不行。軍師您說呢?」
諸葛亮一聽,「諸位說的有理。主公,您都聽見了叭。」
「我聽是聽見了。我即便聽得再清楚,我也不能這麼地。軍師,無論如何不行吶。」
嘶~~諸葛亮想了想,「要不這麼著叭。主公也確有難處,但是呢~~雖然不稱帝,您也得呀~~為王。乾脆~~咱們自立~漢中王啊。」
「為王?」
「啊。」
「嗯~~~」劉備想了想,點了點頭,「為王我看倒可以。啊~~~哎呀也不行。」
大家臉上剛有點兒笑模樣,唰~~線條又全收回去了。「怎麼又不行了?那曹操都可以自領魏王,您進漢中王有什麼不行?」
「我說這不行的原因~~嗨唉~大家別急呀,聽我劉備慢慢兒說。它主要是名不正言不順。」
大家聽到這兒都看著軍師諸葛亮,看諸葛亮怎麼辦呢。諸葛亮一聽,「主公,名不正言不順?」
「啊。你就是為王也得受皇封啊。」
「嗯~~~」諸葛亮聽到這兒微微一笑,「主公,您已經受過皇封啦。」
劉備倒愣了,「我什麼時候受的皇封啊?」
「嗨~~~您不是受過玉帶詔嘛。皇帝讓您吶~~奉詔討賊。現在董承、馬騰~~都過世啦,這玉帶詔~~討賊之望~~就落在主公您的身上嘍。所以呀~~您為了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重扶漢室,您也應該自立漢中王。是立王~~討賊呀,完成天子玉詔使命。您這才叫~~大忠~~大義。」
諸葛亮這番話~說得張飛呀~~騰~~蹦起來了。「哈~~對對對~~軍師,您這話怎麼說的這麼好,我怎麼這麼愛聽。大哥,您就別胡思亂想啦。剛才軍師這話說的多清楚啊,有的那不挨邊兒的~~都可以稱王稱霸啦。您是大漢皇叔,別說您為漢中王啊,您真的面南背北登了基,誰也不敢說什麼。」
劉備瞪了他一眼,「哼,翼德,休得亂講。退了下去。」劉備火兒了?啊。說別人他不能啊,不能這麼申斥啊。誒呀,軍師諸葛亮和在座的這些文武~都是很有身份的人吶,但是說張飛行,那是自己的兄弟。
張飛也明白,大哥這火兒啊~都跟我一人兒這兒發,讓我退下去,「退下去行啊,我就退到老家涿州去都可以,但是您吶~~是只能進,不能退。」一句話把屋子裡這些人都給說樂了。
諸葛亮一看,「主公啊,事已至此啦,我看您就不必推辭啦。」
「軍師,可以這麼做嘛?」
「可以。」
「那也得寫個奏章,奏明天子~~然後再稱王啊。」
「哎,」諸葛亮一看,「可以這麼辦嘛。您呢,這兒先稱著王,咱們一方面稱王~~一方面寫表。啊~~孝直啊,你受點兒累,就代代筆叭。」
法正一聽,「那~行啊。寫這個~~不客氣點兒說,都甭回家去取去,順兜裡就掏出來了。」出口成章,提筆成文,還得找出~~許許多多理由來。這表章拿到哪兒去~~不管叫誰看,他都得服氣。
自古至今是一理呀,這造輿論特別重要。哎~~只要自己想達到一個什麼目的他就必須說出一大堆理由來,為他這個目的服務。大漢皇叔劉備~~也不例外呀。看來劉備不是不想稱王,他想稱王啊,他跟大家呀~~說了那么半天吶,主要的目的~~他讓這些人幫著他找理由,只要理由一充分,劉備就可以坐下。
連夜築壇,連夜上表啊。就在沔陽這兒稱王啦。看來也夠急的,連回成都這空兒都沒了。把軍校調出來,列成方隊,大家忙了大半夜。忙什麼呀?得給劉備進冕吶。衣服帽子都得換嘍。冕吶?啊。就是那帽子,前面兒掛著一串一串小珠子,冕旒冠嘛。就是皇帝戴的那帽子,哎~~帽頂兒跟個搓板兒似的,前邊兒後邊兒都有一串一串小珠子。那小珠子不是輕易往上掛的,想掛多少串兒掛多少串兒~~那不行。皇帝那個~~十二串。諸侯呢?九串。哎,得給劉備做那麼頂帽子。這帽子一戴上,敢情這身份就變啦。說了半天,劉備這帽子上小珠子到底兒多少串兒啊?十二串。跟皇帝那一邊兒多。那是怎麼回事兒啊?因為劉備知道,曹操自領魏王,他戴那冕旒冠就十二串。我劉備戴九串吶?按道理是應該。比你少三串?沒那事兒,也這麼多。
劉備登壇祭天吶,進冠冕接璽綬,是面南而坐。好威風哦。
現在是什麼時候啊?正是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
玄德~~築壇於沔陽是方圓九裡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群臣依次序排列是文東武西呀。劉備~~坐到那兒是文武百官拜賀。為漢中王了。
立即呀,立劉禪為世子,
封許靖為太傅,
法正為尚書令,
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大事,
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
封魏延~~為漢中太守,
其餘的,是依~次~封賞。
沔陽大慶,不僅是沔陽啊,整個的漢中,以及西川,連荊襄九郡,一塊兒慶。嗬~~這個熱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懸燈結彩是熱鬧非常啊。
劉備寫的那份兒表呢?送到許昌去啦。
那表章送到許昌去呀,根本落不到皇帝手裡,皇帝上哪兒看去呀。不管什麼樣的表章,只要是往朝廷送的,必須先送到魏王府。先得讓曹操過過目。
曹操現在幹嘛呢?養病呢。讓魏延射那一箭不是射到人中上了嘛,射掉倆門牙,到現在還沒痊癒呢。他這才從漢中回去幾天吶。那牙也沒鑲上,那年頭哇,也沒有鑲牙的地方,曹操算受了罪了。掉倆門牙,說話也不得勁兒,吃東西也彆扭。乾糧啊~~什麼饅頭啊~~花捲兒啊~~吃著都相當困難。怎麼辦呢?只能吃流食。曹操一邊兒服著藥上著藥躺到床上半躺半臥,那兒忍著。
忽然聽說,漢中劉備送表來了,曹操吃了一驚啊。「劉備的表?來來來~~」一般的表章啊~~就讓手下的文臣處理處理就完了。只要是江東~和四川成都來的表章,嘶~~那曹操格外注意啊。現在一聽說這表誰寫來的?劉備呀?「快,給我念念。」他現在看東西都吃力,叫人給他念。
這文官捧著這表章啊~~站到這呵兒乾咳嗽兩聲,「咳~咳~嗯~~」沒念。
曹操轉過臉來看了他一眼,「怎麼?你倒念吶。」
「嘶~~嗯~~大王~~我看不念也罷。」
哦~~曹操就明白一半兒了。大概呀~~劉備寫表~~在表中痛罵我一番叭。「那也沒關係,念。」
「呃,遵命。」說了聲遵命,這位啊~~就從頭至尾把劉備這表~~念了這麼一遍。
劉備這表寫的什麼意思?總的內容啊,他說自從董卓專權以後,又有李傕、郭汜作亂。好不容易,把這些逆臣都給除了,沒想到又出了一個奸曹曹操曹孟德,挾天子令諸侯哇。為臣我呀~~奉天子你的玉帶詔,和國舅董承一起討賊。由於機事不密呀,董承國舅被害。臣我有負國恩,直到現在我是寢食不安吶。我為扶漢室,賢良苦勸,勸臣進漢中王,為國為民赴湯蹈火,臣我是在所不辭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拜受了印璽,是以崇國威啊。順天應時,為的是僕討兇逆。就是滅曹操。滅了曹操之後,好以寧社稷。天下就太平啦。
嗬~~~把曹操給氣的,大叫一聲:「可惱!哎喲~~~」怎麼了?傷口差點兒裂嘍。不好。氣得曹操一抬腿~當~~一腳把枕頭踹地下去了。
他馬上下地,過來幾個人攙扶他,「大王,您息怒哇。您可不能生氣。」怎麼呢?「這醫生說的明白,您要一生氣,這傷口要一發作~呃~~可就不好辦啦。您這麼大的魏王,上嘴唇一大窟窿~總不能癒合,那多難為情啊。」
曹操不管那個啊,現在他正火兒著呢。好你個織席販屨的小兒啊。大耳賊劉備。這還了得。你自己稱自己為漢中王啦?誰封的你呀?你敢跟老夫我比嗎?這還了得?僭越為王還不算,還敢明目張胆地前來上表。「啊~噗誒~~」他想狠狠啐一口,嘴唇沒那麼大力量。「我~我一定與大耳賊噗泡撲呼夫~~~」怎麼回事兒?上嘴唇不兜風,沒說清楚。曹操說啊,我這回要發傾國之兵,和大耳賊劉備決一死戰。就這麼個意思,氣得眼睛都紅了。
手下人趕快跪下,跪下幹嘛呀?勸他呀。「誒呀,大王你息怒,您先別著急,把眾文武請來商量商量。商量完了之後再發兵也不遲啊。」
哎,曹操勉勉強強的,算把火兒摁住了。吩咐一聲:「把文武給我找來。」
工夫不大,眾文武都來啦。進得門來這麼一看,大王這是怎麼啦?滿臉怒氣呀。坐到那兒是一聲不哼,倆眼發直。曹操怎麼了?曹操想心事呢。
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窩火。他想誰呀?就是劉備呀。好你大耳賊,啊?他居心叵測呀。當初一日,我把他帶到許昌,就住到我的身邊兒。這隻老虎,他真會裝相兒。整天他鼓搗小菜園子。我問他幹什麼他說他學圃。嘿,倒把我給蒙啦。他給我來了個勉存虎穴暫棲身吶。
我還跟他青梅煮酒論英雄吶,倒是我沒看錯喲,劉備並非池中之物,真應了我當年那句話啦,天下有幾個英雄啊?沒幾個。真正的英雄啊~~只有使君~~與操耳。當時這句話嚇得劉備臉色都變了~咵嚓~一下筷子掉地上了。恰恰這時候~咔~嚓~~打了一個霹雷呀。嘿嘿誒~~你說這劉備他裝得多象啊,他說呀,是讓雷把他給驚著了。胡說!他跟我裝相兒呢。
哎呀~~~曹操也恨怨自己呀,我既然看出來了,劉備非同等閒,那麼他在投我的時候我為什麼不把他殺了呢。現在你瞧見了沒有?他跟我飆著幹吶。我怎麼著他怎麼著。
我統一北方,他賴到荊州不走,後來取了西川,現在又把漢中得過去了。
我~~自領魏王了,他那兒進了漢中王。
哈哈啊~~大耳賊,你敢與老夫平起平坐嘛?這回呀,我是誓除你這大耳賊。我要不把你劉備除嘍,終究~~是我的個~大~患。這回呀,我發傾國之兵,一兵一卒我也不留了,把人馬全帶出去,我跟你~拼了。
曹操~怒髮衝冠啦。
現在一看文武都來了不是嘛,他立刻傳令,「起兵!」
眾文武哇,誰敢說什麼呀。大家心說~誒呀~~大王您這能行嘛?看他這麼大的火氣,「這起兵幹什麼去呀?」
「徵~~討~劉備。哦~~對了~~」曹操吩咐,「把這表章再念一遍。」
又把劉備那表啊~念了一遍。大伙兒這才明白,「是得伐。」
「對。怨不得大王氣成這樣。這劉備呀~~十分可惡。」
「發兵。」
「發兵叭。」
嚯,一疊聲的發兵啊。可就在這時,站起一個人來。「慢來慢來。大王~~息~怒。」
誒喲,眾人全愣了。這是誰呀?只見此位呀~~那個長相兒~那身量~特別是從側面兒和後影兒看,跟魏王曹操差不多。
此位衝著曹操一拱手,「呃~~大王,您不可~因一時之怒親勞車駕遠徵吶。臣有一計,不需張弓搭箭~令劉備在蜀自受其禍。待其兵衰力盡只需一將往徵之,便~可~成~功~啊。」嗬~~他說您何必呢?親勞大駕~~去徵劉備,用不著。您聽我給您出個主意。我讓劉備呀~~自取滅亡。等他西川~兵衰力盡之後您就派一員大將,帶人馬進西川,劉備必擒吶。
嚯嗬~~這是一位高人吶。出口不凡~與眾不同啊。曹操上下打量,「嘿嘿嘿嘿~~」樂了。「我當是誰,原來是我的仲達。」
誰呀?此位,複姓司馬,單字名懿,字仲達。司馬懿。司馬懿呀,當年是曹操跟前的一個養馬官。關羽關雲長被困曹營的時候,曹操不是曾經向關公送了一匹馬嘛,贈他一匹赤兔胭脂獸。哎,那時候的馬號的活兒啊,都歸這位司馬懿管。現在,司馬懿可不是馬號的號長啦,敢情已經進入了曹操文臣的行列,經常~~給這位魏王是出謀劃策呀。而且呢主意出出來呀~~都高人一籌。曹操特別喜歡司馬懿,不僅喜歡他的才,他看著這司馬懿呀~~行動坐臥~舉止言談~~有好些地方~跟自己差不多。曹操很得意他,所以對司馬懿也很親密。
今天你看見了沒有?眾文臣武將~~一聽說要伐劉備,一個個是擦拳磨掌。看樣子,立刻就起兵才好呢。唯獨人司馬懿~~說不能這麼辦。
「哦?仲達,你坐下講。」
司馬懿說了一聲謝座,坐那兒了。
曹操一笑,「不知仲達~~有何高見?」
「呃~呵呵~~大王,江東的孫權~~不是把他的妹妹許嫁給劉備了嘛。可是在劉備進西川的時候啊,孫權~~又悄悄地把她妹妹孫尚香接回江東去了。劉備呢,佔據著人家荊州不還。他們彼此俱存切齒之恨吶。大王今日可差一舌辯之士,」找一位能說會道的。「拿著您的書信,到江東~~去遊說孫權。讓孫權兵取荊州哇。劉備聽說荊州危險,他必然發西川之兵~去救荊州。那時大王您吶~~派一員上將,去取漢川,使劉備首尾不能相救~~勢必危矣~~劉備可擒吶。」
一席話,說的曹操哇~~點~頭~微~笑。他不是哈哈大笑嘛?大笑不了,這嘴疼啊。
他當時,派滿寵滿伯寧~~拿著自己親筆書信,是遊說~~江東。
點擊打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