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則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的報導引發關注,並登上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表明如今全球5G的發展即將從啟動期進入陣痛期。近年來韓國的網絡發展速度始終領跑全球,所謂的陣痛期則指4G邁向5G當中青黃不接的時期。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
5G用戶重返4G為哪般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並非杜撰的新聞,據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近日韓國廣播和通信委員會成員洪貞敏表示,因消費者對5G質量低劣、覆蓋範圍不足和收費高昂不滿,有多達562656人已從5G切換回4G服務。所謂5G陣痛,其實都是成本較高導致。
韓國廣播和通信委員會成員洪貞敏稱,更改合同程序複雜,但消費者因對5G質量低劣、覆蓋範圍不足和收費高昂感到厭惡,仍堅持更改。有用戶表示,切換5G會導致手機電池的電量消耗更快,更且無法達到想要的速度,故此爆發了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事件。
韓國5G先進入陣痛期
2019年4月3日,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供5G通信服務的國家大。但由於連接性差,韓國大量消費者取消了5G合同,重回4G網絡懷抱。最初,韓國政府和移動運營商聲稱,5G傳輸速率比4G LTE快20倍,但實際上運營商的平均5G速度僅比4G LTE快4倍。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韓國之所以網絡發展領跑全球,除了國家對於網絡發展極為重視之外,其他如韓國的地理環境也比較利於行動網路的發展,畢竟國土較小也更便於5G網絡的覆蓋。即使如此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這足矣顯現當前5G網絡仍存在嚴重的不成熟。
導致5G陣痛兩大因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的根本原因,在於5G的發展過程中暫時還達不到4G較為成熟的覆蓋和低成本。這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死循環,5G網絡覆蓋不到位自然體驗差無法回籠資金,沒有資金儘快回籠自然無法加快5G網絡的建設,此乃5G陣痛之首。
其次,最基本的物理定律決定了速率提升帶來功耗飆升,必然需要更先進的晶片工藝抹平,最終導致5G體驗不代表甚至出現副作用,都是陣痛期的典型問題。據悉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4倍,5G手機續航更是存在飆升的問題,最終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
如何度過5G陣痛期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的事件表明5G的發展絕非一蹶而就,因此要通過不斷的質變積累最終形成量變。中國的5G建設速度雖然很快但仍存在進入陣痛期的可能,智能通過腳踏實地的網絡建設以及不斷下降的5G資費吸引用戶,從而平緩的渡過陣痛期。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
其實我國的5G建設也正處在陣痛期,近期也存在很多批評5G的輿論。只是相對韓國,我們的建設速度和力度更強,運營商的資費政策更平滑,加之國產5G手機更實惠,因此才並沒有出現韓國那樣大面積5G退網潮的問題,其根源還是在於發展5G的意志和決心。
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給我們的敲響了警鐘。而隨著5nm晶片手機的廣泛採用以及運營商覆蓋和資費的不斷完善,我們大膽預計2021年中國5G商用即將平滑渡過陣痛期,從而正式打開5G商用的新升勢。
(756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