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琴曲的巔峰《瀟湘水雲》,是水天共色的空明之美

2021-12-25 古琴私語

元 張遠《瀟湘八景·瀟湘夜雨》絹本,

上海博物館藏

宋人筆下的綺麗風景,更是呈現一種內斂含藏的精神品位。古琴藝術發展到宋代,描寫自然風光、隱士生活的作品比較多見,琴家藉此表現對現世的失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審美上,更趨向於淡漠人生、寄寓自然的情調意蘊及對其韻味、意境的追求。而在宋代眾多的琴人和琴曲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推郭沔和他所作的《瀟湘水雲》。

《瀟湘水雲》

演奏 | 吳文光先生


郭沔(約1190—1260 ),字楚望,浙江永嘉人。他一生主要活動於南宋淳祐年間,為南宋浙派古琴的創始人,追隨他的學生有劉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他創作了許多琴曲,如《泛滄浪》《飛鳴吟》《秋雨》《步月》等。而《瀟湘水雲》一曲則成為由宋而今延傳不息的著名作品,也是近世最受歡迎的琴曲之一。
郭氏原譜今已不存,最早收錄此曲的是明朱權編撰的《神奇秘譜》(1425) ,其解題曰:

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郭楚望原為光祿大夫張巖的清客,其間使得他有機會得以整理為當時宮廷所收藏的琴譜(閣譜),以及張巖收集的許多民間琴曲(野譜), 為他以後創作打下了基礎。張巖在朝廷支持宰相韓侂冑,主張抗金。公元1207 年,韓侂冑北伐失敗。南宋以韓侂冑的頭顱與歲貢三十萬同金人議和,張巖亦受累罷官。張巖曾想把韓侂冑的家傳古譜和自己收藏的民間古譜,合編為琴譜十五卷。後來,他將這些譜交給了門客郭楚望。郭氏後移居湖南,過著隱居的生活。他的代表作《瀟湘水雲》就是在這期間創作的。

瀟、湘乃是古代湖南境內的兩條河流,九嶷山位於湖南省寧遠縣南,相傳舜葬於此,是人們心中的聖地。其時,郭氏隱居湖南,常在二水合流處遊航,每當遠望九嶷山為雲水所蔽,見到雲水奔騰的景象,便引起他對山河殘缺、時勢飄零的感慨,於是作《瀟湘水雲》,以寄眷念之情。歷代琴家都十分讚賞《瀟湘水雲》的藝術成就,如明末虞山派琴家徐青山云:「今按其曲之妙,古音委婉,寬宏淡宕,恍若煙波飄渺。其水雲聲二段,輕音緩度,天趣盎然,不啻雲水容與。至疾音而下,指無沮滯,音無痕跡,忽作雲馳水湧之勢。泛音後,重重跌宕,幽深思遠。非親授指法,奚能得其旨趣。」 

元 張遠《瀟湘八景·洞庭秋月》絹本,

上海博物館藏

猶若宋代山水畫的藝術意趣,這首琴曲是以對自然境界中的山水描寫為其題意。開頭引子,以圓潤飄逸的泛音和跳宕起伏的自由節奏,描繪出一幅輕霧繚繞、水波蕩漾的優美意境。

但是,從琴樂藝術的獨特感染力來說,此曲是要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以音樂的形式,表現處於一定社會氛圍中的個人情感體驗,表達古代琴人的情志、意趣。在引子之後,核心音調發展成為完整的音樂主題,連綿不斷的旋律仿佛是雲水蒼茫的景色。接著,曲調以較大起伏展開,以表達內心的憂患心情,並寄託自身的幽深思緒。通過旋律由低而高的四次遞升,給人逐層推進的感覺,加上十五度的大跳,切分節奏的不斷出現,商、羽多種調式的轉換,以及滑音和滾拂的運用,增強了樂曲的氣氛,使情緒的層層波濤,如江河流水,難以遏制。最後,曲調趨向舒緩、平靜,低沉的音調中透出撫弦低嘆的悽楚情緒,其下行進行的音調似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息,曾經怒濤洶湧的瀟湘水雲至此風平浪靜……

元 張遠《瀟湘八景·江天暮雪》絹本,

上海博物館藏

可見,《瀟湘水雲》是一首技巧和結構相當複雜,並深受琴家喜愛的經典古琴名曲。現今《瀟湘水雲》以吳景略演奏的《五知齋琴譜》的譜本較為流行。該譜大大豐富了左手的指法,以虛帶實,虛實相生,將郭沔眷念國事的悵惘之情寄寓在煙霧繚繞、雲水奔騰的畫景之中。

發於微信公眾號古琴私語(ID:guqinsiyu),歡迎關注。
⊙版權聲明:圖文視頻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投稿信箱:3481972324@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小語老師(微信號:guqinsiyu1)
「愛琴島」古琴社群             小語老師         

相關焦點

  • 古琴 |《瀟湘水雲》寧靜致遠,渾然天成
    今天壹心與大家分享的這首《瀟湘水雲》,選自古琴大家趙家珍的專輯《天地之音》。趙家珍老師用清越而飄逸的泛音奏出,向我們描繪了一種祥和的意境。這首曲子飽含著激越的情懷,強烈的傾訴,引起了我們對水光雲影的聯想。奔流的瀟湘之水啊,讓人久久難以平靜。
  • 古琴 《瀟湘水雲》寧靜以致遠,塵心頓息
    今天早晨下雨了,好想在下雨天,沏杯茶,鋪開宣紙,寫上幾個毛筆字,感覺肯定好極了。《瀟湘水雲》是南宋郭沔的作品。它以奔騰的雲水遮蓋了九嶷山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滿腔義憤。 點擊▲上面音頻免費聆聽音樂寧靜以致遠,塵心頓息。有一種味道 有一種讓人安靜下來的衝動。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野雲羈。
  • 單曲精修|《瀟湘水雲》
    琴曲《瀟湘水雲》地點:中央音樂學院視頻選自2017年張萌古琴獨奏音樂會現場錄像「瀟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
  • 琴曲欣賞《瀟湘水雲》寧靜以致遠,塵心頓息
    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神奇秘譜》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葛勇老師個人古琴公眾號一人一琴雲水邊,月光如水水如天作者:月滿天心《瀟湘水雲》是大曲,在古曲中獨一無二,它旋律優美流暢
  • 《瀟湘水雲》與文人音樂觀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郭丐創作的《瀟湘水雲》。郭丐,字楚望,浙江水嘉(今麗水市)人。一生主要活動於南宋淳枯、鹹淳年間(1211一1274)。他與學生劉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  共稱「浙派」。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琴曲,《瀟湘水雲》則是70D年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傑作。該曲最早刊於明朱權編撰的《神奇秘譜》(1425)中,「解題」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丐所制。
  • 古琴 |《瀟湘水雲》寧靜致遠,塵心頓息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聆聽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古琴曲《瀟湘水雲》,出自成公亮老師的專輯《廣陵琴韻(二)》。
  • 一曲《瀟湘水雲》借水光雲影,寄眷念之情
    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明末虞山派琴家徐青山對《瀟湘水雲》一曲也是讚譽有加:「今按其曲之妙,古音委婉,寬宏淡宕,恍若煙波飄渺。其水雲聲二段,輕音緩度,天趣盎然,不啻雲水容與。至疾音而下,指無沮滯,音無痕跡,忽作雲馳水湧之勢。泛音後,重重跌宕,幽深思遠。非親授指法,奚能得其旨趣。」
  • 經典琴曲欣賞《瀟湘水雲》如夢如幻、宛如天籟~
    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神奇秘譜》古琴曲《瀟湘水雲》最早見於明朝朱權編寫的《神奇秘譜》,其題解說:「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
  • 《瀟湘水雲》古琴曲演奏及講解
    瀟湘水雲》古琴曲演奏
  • 《瀟湘水雲》單曲精修班圓滿結課
    張萌全國古琴研修班單曲精品課《瀟湘水雲》圓滿結課承辦單位:北京中琴文化     「扁五湖之思,長懷繾綣之情」,《瀟湘水雲》作為中國古琴名曲,歷來被眾多文人雅客所喜好。明代朱權《神奇秘譜》曾記載到:「更有滿頭風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所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 瀟湘之珠——蘋島
    ◇呂國康蘋島俗稱浮洲,其得名的原因,正如蔣本厚曰:「瀟湘合瀦處,一洲障之。大不過一弓也,翠竹佳卉浮於水上,似沉一觴,高去水四五尺。當春流浩淼,二水爭先,未嘗浸沒,浮洲以故得名。」(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八山川志)。
  • 國之瑰寶·保利情-2020中華優秀地方劇目線上展演丨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瀟湘水雲(上半場)》
    今天特推出第一期:湖南省民族樂團,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瀟湘水雲》,有請大家欣賞!大型民族管弦樂《瀟湘水雲(上半場)》人文詩意湖湘  品味瑰麗文化國之瑰寶·保利情2020中華優秀地方劇目線上展演               演奏:湖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
  • 【活動回顧】一樂知秋湖南水雲古琴雅集
    天公作美,本次特邀得嘉賓劉芳芳老師(中阮)、龍露老師(鼓)、黃祥輝老師(簫)和魏軍老師(簫)光臨「五音琴齋」,【湖南水雲古琴雅集】「一樂知秋」 於此清秋良宵中舉行。——此曲取意於金庸先生小說《笑傲江湖》,描述的是久經爭鬥的江湖人歸隱山水後,湖海泛舟的心境;此曲由宋明先生少時打譜、改編而成,融合了《廣陵散》、《瀟湘水雲》和《流水》三首大曲的技法,經多年完善,在2004年於北京舉辦的全國古琴大會上公開演奏、引起極大反響,其後宋明先生只在雅集和友人私聚演奏,未曾公開其獨奏譜,使其譜二十年來也為廣大琴友和音樂愛好迷爭相尋索。
  • 水雲 | 海髮菜,是你嗎?
    衝繩水雲和巖水雲是同一種東西嗎?除了醋物,水雲還有什麼特別的打開方式呢? 我們這次來一一揭秘。  看到水雲這「剪不斷,理還亂」的長相,很多人都會問,這是不是就是中餐中的髮菜啊? via:網絡 水雲,日語寫作藻付、水雲、海雲、海蘊,假名為モズク(mozuku)。因形如水中之雲而得名「水雲」,因經常附著在其他藻類上生長而得名「藻付」。
  • 四時琴韻之春分 雅集
    表現了春之欣欣向榮的景象。共三段。《二香琴譜》認為它「和平、中正、大方」,為諸曲之冠。陸坦《春曉吟》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琴學初津》雲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
  • 古琴《酒狂》一首能讓春天醒來的妙曲
    探索古琴美學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 秋分|古琴曲《梧葉舞秋風》撫琴一曲,乃知秋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禮記》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後來因為秋分每年不同有時趕不上月圓,大煞風景故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美物精選 珍而不貴 |【購買方式】:1.聯繫小編 guqinzhongguo2013發送「所需數量+姓名+聯繫電話+郵寄地址」2.諮詢電話:150011266713.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直接在線購買一曲古琴《瀟湘水雲
  • 古琴曲《靜水無痕》清新淡雅,讓人心曠神怡
    探索古琴美學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 大音希聲--發現古琴之美
    琴樂對人身、心、靈之效應,實乃千江有水千江月,如人飲水而冷暖自知矣……  人生的意識無限,心靈的內蘊無限,琴樂的聲韻無限,意境無限 變化無端 --手勢之美       彈琴姿勢是有講究自然放鬆的。一般彈琴時,彈奏者的身體應離琴約半尺左右,最遠一般不超過一尺,胸口應正對五徽,或正對四徽與五徽之間。
  • 開始發售|南一先生《移植古琴曲集一》專業、實用、趣味
    古琴移植曲是指將創作成熟的歌唱作品或者器樂作品,通過一定的手法改編之後,使之適合古琴的演奏。古琴移植曲不僅可以豐富音樂曲目本身的風格,還可以讓大眾更加容易接受古琴,喜歡上古琴。—內側—本書共收錄了18首古琴移植作品,不僅包括時下的流行歌曲,還包括器樂類和琴歌類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