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邊界縣級醫院第一例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在新晃人民醫院成功...

2020-12-24 瀟湘名醫

老百姓傳統認為胃腸道腫瘤需要開腹手術才能治療,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早期胃腸道腫瘤已經不再完全依靠傳統的外科手術。

近期,新晃縣李樹鄉一66歲女性患者因下腹部脹痛,腹瀉,大便伴白色腖子,經腸鏡檢查在降結腸部有約2.5cm隆起病變,懷疑側向發育型腫瘤。新晃人民醫院胃鏡室醫療團隊決定為該患者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在完善術前準備後,主刀醫生平穩地操作腸鏡,成功完成了手術,術後予對症支持治療一周患者順利出院。出院時該患者不停地表達感激之情,「是你們的高超技術讓我免受開刀之苦,我衷心地謝謝你們」。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全新治療手段,是在EMR(內鏡黏膜下切除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根據不同部位、大小、浸潤深度的病變,使用特殊的電切刀,在內鏡下將病變黏膜與黏膜下層完整剝離,讓更多的早期胃腸道腫瘤能夠在內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

該手術創傷小,患者可接受多個部位多次治療,並獲得完整的組織病理標本以供分析,對於面積較大且形態不規則或合併潰瘍、瘢痕的腫瘤能達到96%以上的切除率。

內鏡下術前影像

內鏡下術後影像

【來源:新晃縣人民政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順利完成我省首例「內鏡下胃固有肌層病變...
    人民網蘭州6月29日電 近日,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科室協作、勇闖禁區,大膽對ESD術式改進和創新,在我省首次成功開展胃固有肌層病變內鏡全層剝離術,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省二院消化科在甘肅省消化內鏡副主任委員、醫院副院長、首席專家張錦華主任醫師的帶領下,在普外科高寧主任和王繼醫師腹腔鏡協助下,於6月10日下午成功完成了我省首例 「胃固有肌層病變內鏡全層剝離術」。
  • 毓璜頂醫院成功切除一例食管下段巨大固有肌層平滑肌瘤
    超聲內鏡提示病變來源於固有肌層膠東在線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劉肖宏) 2月19日中午,煙臺毓璜頂醫院消化內科黃留業教授成功使用經內鏡黏膜下隧道法(submucosal毓璜頂醫院黃留業教授帶領科室經充分討論,決定採用目前世界頂尖的經內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STER)為病人進行治療。憑藉30餘年積累精湛的內鏡下手術經驗,黃留業教授僅用1小時即在直視下完整切除腫瘤,術後3天患者即可恢復飲食,未出現任何併發症。
  • 內鏡精靈Endoangel——內鏡醫師的第三隻眼,消化內鏡人工智慧解決...
    2012年我國共有6128家醫療機構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由26203名消化內鏡醫師和14532名消化內鏡護士,全年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病例2877萬例。按照每年5%的增長率預測,2020年我國共有9054家醫療機構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由38714名消化內鏡醫師和21470名消化內鏡護士,全年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病例4251萬例。
  • 胃固有肌層腫瘤內鏡下切除術臨床評估
    胃固有肌層腫瘤內鏡下切除術臨床評估 作者:楊俊嶺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5-08-14 導讀            近期,陝西省神木縣醫院內鏡中心研究人員發表論文
  • 5年了,第一家被華西醫院領辦的華西廣安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 率先在川東北地區開展了消化道早癌黏膜下剝離術(ESD)、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ERCP、超聲內鏡等10餘項新技術並逐漸成熟常規化。(右一)指導骨科成功開展了川東北地區首例全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胡兵教授指導消化內科完成了3例食管早癌及2例胃間質瘤ESD治療△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陳玉成教授
  • 交大二附院成功承辦國際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研討會
    西京醫院郭學剛教授手術演示    會議特邀請了日本醫科大學附屬病院宮下正夫教授、泰國清邁大學Pises Pisespongsa教授、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
  • 武宣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區內縣級醫院首例動靜脈內瘻狹窄球囊...
    武宣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區內縣級醫院首例動靜脈內瘻狹窄球囊擴張術 2020-07-17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海港醫院劉永昌 ESD 不開刀剷除了腫瘤保住了腸道
    而近日煙臺海港醫院院長助理、內鏡科主任劉永昌用電子內鏡把癌變部分從腸壁上剝離下來,癌變部分和腸壁都沒有出現破損,術後病人不需要放化療,簡直是神乎其技,而這樣的手術對劉永昌來說早已駕輕就熟。同時手術也不能損害直腸的肌層,因為肌層不破,其他沒被剝離的完好的黏膜還會慢慢地爬過來,預計 8 個周左右就能修復。但若肌層破了,腸子就穿孔了,那麼這臺手術就算失敗。」劉永昌解釋說。在先進的奧林巴斯 EVIS290 內窺鏡系統輔助下事半功倍,如大匠運斤一般,劉永昌利用電子結腸鏡一點一點地將黏膜表層以及附帶的癌變組織剝離下來,肌層也就是肌肉層還保留在腸道上。一共耗時 4 個小時。
  • 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心臟瓣膜手術
    駐馬店網訊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成功為47歲心臟瓣膜重度狹窄患者實施心臟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換術+主動脈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手術,成功解除其了「心」腹大患,術後患者康復良好,順利出院。據了解,47歲女性患者,近年來輕微活動後心慌氣短多年,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質量,在其它醫院內科治療後症狀無緩解,經多方了解後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入科時患者精神、營養狀態差,心臟瓣膜重度狹窄,心臟擴大到了胸腔邊緣,房顫、手術風險極大,術中血拴一旦脫落梗塞到心腦血管,後果不堪設想,常用手術方法很難保障安全。
  • 淳安家門口的醫院也可以微創切除胃腫瘤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王巨峰如今,隨著醫聯體建設的深入推進,通過坐診、查房、示教等多樣化手段開展針對性幫扶,如今,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淳安分院、杭州醫學院附屬淳安醫院)在醫療技術方面取得顯著提升。
  • 縣級三甲醫院和省級三甲醫院能一樣嗎?|行政化|三甲|醫院|縣級|...
    11月26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公示信息顯示,該省18家醫院被評為三級醫院,4家縣級醫院名列其中,分別為:莊浪縣人民醫院、靜寧縣人民醫院、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靖遠縣人民醫院。在湖南,安化縣人民醫院經省衛健委批覆確認為三級綜合醫院;在安徽,廬江縣人民醫院被正式批准為三級綜合醫院。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把握治癒腫瘤最佳時機
    自1998年加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至今二十餘載,他在對內鏡技術「工匠」式的追求和創新中,造福了無數患者,並帶領科室從小到大,再到行業領軍者,在老一代專家奠定的堅實基礎上,在他們這一代內鏡人努力下,探索了一條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之路,目標是「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助力『健康中國』」。 究竟怎樣對待癌症?
  •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邁入「2.0時代」
    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全院員工戮力同心的艱苦拼搏下,2017年,這家年輕的醫院終於躋身「三甲」醫院行列。如今啟用的2號樓,對於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而言同樣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伴隨著江北成為新的城市中心區,人口迅速向江北集聚,醫療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劇增。
  • 南陽7家縣人民醫院(中心醫院)完成「二級甲等」醫院評審
    醫院兒科、內分泌科獲批為省縣級醫院重點專科,獲得省下撥資金204萬元,本年度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0項。鎮平縣人民醫院啟動三級醫院創建計劃。該院依照《三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實施細則》進行評價管理,持續改進,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技術及服務能力。
  • 「小液墊」上切下「肉疙瘩」|安徽省兒童醫院完成省內首例兒童內鏡...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普外一科順利為飽受大便帶血半年之苦的患兒天天(化名)實施了內鏡黏膜切除術。這也是我省完成的首例兒童內鏡黏膜切除術。為何要為天天實施這項新技術?事情原由還得從元月2日的一次門診談起。
  • 吃雞險些要了命,日照市中心醫院上演驚魂一刻......
    病情非常兇險,日照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姚鵬帶領消化內科團隊第一時間做出評估並進行全力救治,最終使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現已完全康復。「當時我就覺得下咽時喉嚨很痛,呼吸也有點急促和困難。」王先生向記者講述當時的情形,當天在家吃帶骨雞肉,不小心把雞骨頭卡在了食道裡,「我趕緊喝水、喝醋,想著帶一帶雞骨頭就下去了,結果越來越難受,立馬去了診所。」
  • 東營市人民醫院開展首例內鏡介入冷凍治療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東營報導近期,東營市人民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集團東營醫院)兒科三病區開展了「兒童纖維支氣管鏡介入冷凍治療支氣管肉芽腫」,取得滿意效果。一名1歲3月的小男孩,因「肺炎」入住東營市人民醫院治療,家長說14天前曾有吃花生米時出現過嗆咳。胸部CT+氣道重建提示:雙肺炎症;左肺部分支氣管擴張並左側肺氣腫;左肺主支氣管局部截斷,考慮存在支氣管異物的可能,時間太久極有可能有肉芽腫生成。與家長充分溝通,明確無手術禁忌症,經麻醉後,患兒安靜入睡,進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
  • 我院多科聯手,成功救治這類罕見病!
    我院多科聯手,成功救治這類罕見病!當日下午,外科內鏡團隊將檢查結果向黃東平主任作了匯報,黃東平立即召集相關醫生進行病例討論,分析四種腫瘤的性質,制定治療對策。黃主任認為,患者腫瘤多發,施行手術勢在必行。除肝曲處的腫瘤需切除右半部的結腸外,應儘可能地保住患者更多的腸道,否則術後患者很可能因為腸道過短,造成長期腹瀉,降低生活質量。建議先採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根據病理結果決定腹腔鏡手術範圍。
  • 漢川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近日,漢川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腺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填補了漢川市在此技術上的空白。解剖複雜、切除器官多、消化道重建複雜……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腔鏡外科最大而又最複雜的手術。因此這項微創手術又被譽為橫亙在腹腔鏡外科醫師面前的「珠穆朗瑪峰」。
  • 手指大小腫瘤暗藏十二指腸 黑龍江省醫院內鏡下巧妙取出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康豔立 董宇翔)受到特殊的解剖結構限制,十二指腸腫瘤的治療在臨床上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無論是從解剖位置還是內鏡操控角度的調整來看,十二指腸都是消化系統諸臟器中的「另類」——外觀呈「C」形,使得內鏡操作時維持手術器械的位置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