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傳統認為胃腸道腫瘤需要開腹手術才能治療,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早期胃腸道腫瘤已經不再完全依靠傳統的外科手術。
近期,新晃縣李樹鄉一66歲女性患者因下腹部脹痛,腹瀉,大便伴白色腖子,經腸鏡檢查在降結腸部有約2.5cm隆起病變,懷疑側向發育型腫瘤。新晃人民醫院胃鏡室醫療團隊決定為該患者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在完善術前準備後,主刀醫生平穩地操作腸鏡,成功完成了手術,術後予對症支持治療一周患者順利出院。出院時該患者不停地表達感激之情,「是你們的高超技術讓我免受開刀之苦,我衷心地謝謝你們」。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全新治療手段,是在EMR(內鏡黏膜下切除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根據不同部位、大小、浸潤深度的病變,使用特殊的電切刀,在內鏡下將病變黏膜與黏膜下層完整剝離,讓更多的早期胃腸道腫瘤能夠在內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
該手術創傷小,患者可接受多個部位多次治療,並獲得完整的組織病理標本以供分析,對於面積較大且形態不規則或合併潰瘍、瘢痕的腫瘤能達到96%以上的切除率。
內鏡下術前影像
內鏡下術後影像
【來源:新晃縣人民政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