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豐富的街舞賽事主持人廖搏,在宣讀《這!就是街舞3》最後一場毛巾爭奪戰規則的一刻,倒吸了一口氣,滿臉寫著不可置信——賽制是,由四位明星隊長進行圍圈跳舞(cypher battle)」,一共四輪。
在一眾專業舞者甚至是世界冠軍的注目下,進行四輪cypher,這是三季《街舞》以來,明星隊長所遭遇的最「狠」的玩法。場子在張藝興突然使出絕殺技「帽子戲法」後徹底被點燃,舞者們瘋狂尖叫,battle結束後,四位隊長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是我看過的綜藝裡,封頂的場面,已經無敵了。」親歷現場的舞者大餅表示。
高燃的氣氛也通過屏幕感染到了整個街舞圈和觀眾,節目播出後,KOD冠軍、著名舞者黃景行發了條微博:「藝興炸了朋友圈。」 微博熱搜榜上,隊長 battle 相關詞條就佔了三個。
第二期持續釋放高能的街舞,也穩住了開局的好成績,截至26日上午8點,《街舞3》燈塔熱度斷層第一,豆瓣2萬人評分9.0。毒眸(ID:youhaoxifilm)觀察到,2020年以來豆瓣評分超過8.5的國產綜藝不超過10檔,其中評分過萬的,不超過三檔。
另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街舞3》並非橫空出世,它不僅延續了該系列三季以來穩健的高口碑,同時在熱度上也穩居各大榜單榜首。
這個在優酷土壤裡生長出來的綜藝IP,承接著高起點,實現口碑熱度的一路走高,顯示出背後團隊優質的製作能力和品控水準,也成為了優酷綜藝的一桿大旗。
做爆款難,做系列爆款更難。無數著名綜藝大IP都沒能逃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綜N代」魔咒。《街舞》這樣的競演節目,尤其存在一種隱憂:節目的火爆依託於大量高水準選手密集的品質舞臺呈現,但「高能轟炸」本身往往也容易帶來審美疲勞。
優酷《這!就是街舞》項目總負責人劉棟對毒眸分享了這樣的觀察結論:「我見過很多內容製作人,覺得一個節目的模式出來以後躺著就行了,但現在發現,網友們希望你每一季都有變化。」
因此,系列找到的對抗審美疲勞方式是:製造變化、內容升級。
劉棟舉了一個小例子:「第一期裡面,不再是往季那樣,大秀之後選手投哪個隊長就進入他的考核戰隊,選手和觀眾都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歸根到底,還是要給大家一些驚喜,一些意外的東西。」
這樣的變化和升級不只發生在第三季中,而是持續滲透在《街舞》系列的製作思路裡,比如大大提升了隊長選人環節刺激程度的「搶毛巾」,就是第二季的賽制創新,而到第三季,圍繞「搶毛巾」設計的battle形式和頻率進一步得到豐富和加強,再次為觀眾提供新鮮感。
在毒眸看來,不斷打磨細節、升級內容,正是觀眾願意給《街舞》打出高分的原因之一。在話題型真人秀當道的當下,挖掘熱度發酵話題的方式越來越多,但打造口碑基本沒有捷徑可走。
而隨著《街舞》從第一季的清流口碑綜藝到第三季熱度的全面爆發,也愈加證明了,好內容最終會讓觀眾買單。
「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看了十幾年街舞比賽,我什麼場面沒見過?這場面我真沒見過。」 眾多舞者和舞蹈圈KOL在觀看完第二期節目錄製後紛紛感慨道。在昨晚播出的第二期中,觀眾們終於看到了這一足以載入綜藝史冊的名場面。
《這!就是街舞3》第二期高燃片段
不少專業舞者紛紛在cypher battle之後,刷新了對明星隊長的印象,一位選手在現場感嘆道:「誰說藝人不行的?這也太牛了。」豆瓣最新熱評裡,不少新增五星評價都是衝著cypher battle來的:「看完四個隊長battle以後果斷過來5星!太燃了!燃到想彪髒話那種!」
在《街舞3》之前,從未有國內街舞呈現過如此高水準的明星battle,事實上,這次錄製也是王嘉爾、鍾漢良和張藝興的人生 battle初體驗。而對隊長夠「狠」的節目製作方,也把這種不設限的「狠」勁兒投注在了每一個細節裡。
「整個街舞的項目組,我覺得最厲害的地方是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自我推翻的能力比別人更強。」劉棟表示。
「狠」意味著提出更高的要求,《街舞3》對隊長,選手、舞美、CG等節目要素全方位升級。「選手、隊長,賽制,整個模式都在不停地迭代,甚至到現在為止,我們一邊錄,還一邊在做調整。第一集的節目改了四五十遍,播出前的三天還在做調整。」劉棟表示。
高壓之下,從隊長到選手沒有人敢掉以輕心。劉棟提到,明星隊長中張藝興在工作滿檔的情況下,仍然帶著狂派舞世界冠軍貼身陪練;王嘉爾從海外飛回上海,隔離期間要求節目組幫忙找一面鏡子,讓他在酒店也能練舞。
此外,對隊長的選擇也格外嚴格。在前兩季隊長廣受認可卻無緣常駐新一季的前提下,可供選擇的隊長其實極其有限。
劉棟透露道:「我們幾乎把全中國會跳舞的,只要是大家聽說過的人全摸了一個遍,甚至是演員,所有人都摸了一遍。因為不是隨便誰都能坐上這個位置,首先他們要跳舞真的好,更重要的是400名參賽舞者能認可,這也是這個節目所謂門檻高的地方。」
選手方面,不少原定參賽的國內外舞者未能趕赴錄製現場,為了保證高質量選手的數量,《街舞3》中出現了不少大家熟悉的面孔如肖傑、小白、蘇戀雅等。無一例外的是,熟臉選手也在重壓之下被激發出了足夠的新鮮感。
OG肖傑的首秀未能讓王嘉爾滿意,通過精彩的battle證明自己「寶刀不老」,小白已經從第一季的B-boy變成一個全能舞者,曾經在《街舞》中觀眾喜愛度不及徒弟AC的Waacking舞者小寶,在第三季搖身變為綜藝感擔當和表情包製造機。「他們(老選手)這次再來是煥然一新的。」劉棟說道。
肖傑
熟面孔「老當益壯」,新人則來勢洶洶,高壓賽制下,沒有人能夠贏得很輕鬆。國際街舞大神布布貢獻了首期最精彩的四輪battle,開始前他前說了一句「easy」,但遭遇黑馬新人小朝打成平手後,布布煥發了鬥志。比完後由衷感慨,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easy」。
而很多情況下,「自我推翻」意味著大量做減法,不是所有為內容升級付諸的努力都能得到呈現。第一期節目中,片頭的隊長大秀時長不足10分鐘,而更早的版本裡這段大秀長達17分鐘,未能在正片播出的包括一段王嘉爾、王一博、鍾漢良、張藝興的齊舞。
「我們一直強調的是怎麼讓觀眾最舒服,有時候再貴的舞美,花了再大的精力,要剪的東西還是要剪。不做減法是做不好節目的。」劉棟說道。
一切細節的調整、內容的升級,是以觀眾需求為核心的。劉棟反覆強調站在用戶角度思考:「街舞觀眾性別比例是6:4,女性六成,男性四成。男性用戶喜歡看有懸念的battle,女性用戶更愛看的是作品,節目讓大家各取所需。」
前兩期節目中,一些賽制上的調整是基於強調「battle」做出的。比如第二季中設置的搶公共毛巾的賽制,在第三季中再次得到升級,在3V3 battle基礎上加入了隊長之間的cypher battle,將搶毛巾的可看度進一步提升。
而女性觀眾偏好的編舞作品,也通過舞美、CG的加強而得到了升級。比如首期片頭的四支短片,達到了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標準。
據劉棟透露,節目中後期還將出現更加顛覆的舞臺效果。「我們剛錄完水舞臺,最後呈現的效果非常炸,馬上下一次會錄製火舞臺,第七集錄到最後,我們宣布下一期是火舞臺時,張藝興整個崩潰了,說你們是真的嗎?」
下一個小目標:「街舞宇宙」
連續三年的口碑積累讓《街舞3》迎來了熱度上的再一次爆發。《街舞3》開播首日的會員轉化數,突破了優酷歷史單日轉化會員記錄,是第二季首日轉化會員數的近10倍。
同時,節目上線21分鐘彈幕量即破10萬條,開播4小時彈幕總量近180萬條,分別是第二季的3.36倍和第一季的11.5倍,再創站內互動活躍度新高。
在VIP會員成為視頻平臺收入支柱的當下,內容的拉新效果和會員轉化率無疑是衡量節目「出圈」的重要維度。
「第一期播出以後,會員轉化是超出我們預期的,原本對會員搶先看比較擔心,現在發現用戶會員搶先看的心智也培養起來了——核心還是用戶願意為好內容買單。」
不僅會員拉新效果顯著,毒眸發現,今年街舞的招商情況也刷新了優酷自製綜藝成績。優酷商業化負責人曾表示:「雖然綜藝行業大環境很差,但街舞行情特別好。」
疫情之下,《街舞3》逆勢成為2020年實際招商收入最高和冠名總金額最高的網際網路綜藝,截至開播日,節目招商收入較第二季提升50%,首期創意中插和彩蛋資源也全部售罄,總決賽第一順位口播資源拍賣出1200萬元。
而在當下,已經成為街舞圈層第一綜藝IP的《街舞》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超越節目本身,將影響力觸達更廣大的範圍。
優酷的首要目標並非打造明星舞者。
「首先舞者不是偶像,舞者就是舞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終肯定還是要回歸街舞圈的,打造他們跟打造偶像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劉棟表示,「儘管我們會籤一部分在其他領域也具備很多可能性的選手,比如說第一季的Nikki,阿里文娛有豐富的影劇綜資源可以提供給他們,但這個只是極小部分人。」
HelloDance蓋蓋
優酷和《街舞》IP瞄準了街舞背後這群喜愛潮流文化的用戶,並衍生出一系列的產業鏈布局。
在內容製作端,優酷圍繞《街舞》製作了一系列衍生節目,包括5月率先播出第一季的《師父!我要跳舞了》、與《街舞3》同步開炸的《一起火鍋吧》《這就是舞者》《街舞營業中》《陪你去看流行舞》等。
其中,面向街舞女觀眾的《師父!我要跳舞了》通過「萌娃+街舞」模式收穫了豆瓣最高9.3的成績。
豆瓣熱評贊道:「一期只有一小時太短了!韓宇餘衍林王晨藝三位老師我都還蠻喜歡的,現在的小朋友們實力不容小覷,又能看battle又能看帶娃,很難不喜歡啊!」目前《師父!我要跳舞了》已經開始第二季的籌備,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IP。
「《一起火鍋吧》中,我們把四個隊長叫在一起吃火鍋,在裡面你會看到隊長和選手完全不一樣的狀態。有些很逗,有些平時話很少,但一吃火鍋話會多起來。」劉棟表示,「做衍生節目的宗旨是不去消耗街舞,而是更多的給街舞裡面的各個元素做一些賦能。」
在衍生品方面,優酷與大麥、阿里影業合作的街舞巡演、線下潮品售賣、藝術展等已經實現上億流水的千萬級別利潤。今年《街舞》在天貓也開設官方旗艦店,進行IP首期和自營服裝品牌業務,其中《街舞》與奢侈品牌Burberry的聯名,成為第一個中國綜藝節目IP與奢侈品牌聯名的案例。
回顧2019年,《街舞》全國巡演「城市大師秀」剛剛成為阿里文娛線上綜藝全鏈路賦能IP價值首個案例,一年之後,《街舞》IP在衍生品層面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
到如今,劉棟提出一個新的「野心」——構建優酷「街舞宇宙」。「畢竟在阿里,你要跳起來夠一夠才可能實現的,才叫目標。」劉棟表示。
基於《街舞》系列的合作經驗,優酷與《街舞》總導演陸偉團隊在關係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7月13日的街舞發布會上,優酷與陸偉團隊籤訂獨家合作協議,這是行業內首次出現平臺與個人團隊達成獨家合作的情況。
「這也是基於我們跟陸偉雙方在業務上的,以及人品上的信任,才會出現這樣『破天荒』的合作,我們希望能夠跟更多優質的製作方籤訂獨家合作,平臺也會給內容製作提供更多便利的條件和更多的資源。」劉棟說道。
目前劉棟對優酷與陸偉即將展開的合作信心滿滿:「今年為止,我心目中今年最好的三檔綜藝是《這!就是街舞3》、《師父!我要跳舞了》,還有我跟陸偉合作的下一個綜藝。」
這種「破天荒」的合作形式,折射出優酷對《街舞》IP背後製作邏輯的認可:一方面是對垂直領域題材的持續深耕,《街舞》在2018年時聚焦尚顯小眾的街舞文化,題材優勢並不明顯,但隨著三季節目持續發酵,已經成為優酷的優勢獨家賽道。
另一方面,《街舞》口碑的持續發酵是基於系列節目穩定的品控。如果沒有持續三季豆瓣評分8.5以上的優質節目內容為依託,《街舞》IP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影響力,無法帶動多檔衍生節目、達成流水過億的衍生品生意。
這兩層《街舞》系列節目製作的核心邏輯,也被優酷在布局其他自製內容時奉為圭臬。除了與陸偉團隊的緊密合作,今年優酷自製節目還與燦星、銀河酷娛、七維動力等行業內具有一定品牌的內容製作團隊達成緊密合作,為優酷自製綜藝賦能。
連炸三年,《街舞》已然成為優酷的「核興舞器」。就《街舞》系列從圈層爆款到逐步出圈,未來優酷能否成就下一檔、下下檔「《街舞》」,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