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3》為什麼能打破「綜n代」魔咒?

2020-09-19 影藝獨舌

近日,《這!就是街舞》第三季官宣了決賽「盛典——冠軍之夜」的嘉賓,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其中,對韓庚、吳建豪和易烊千璽三位前明星隊長回歸的感慨,以及對神秘嘉賓身份的猜測,成為了網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受到疫情影響不得不推遲錄製,許多國際舞者退賽,隊長「大換血」……在重重坎坷與隱憂中,《街舞3》依然存在感十足。

不僅熱度居高不下,長期佔據綜藝榜單前列,同時作為系列綜藝的第三季,《街舞3》在豆瓣開分就獲得了9分的成績。

而經過了近兩個月,賽程接近尾聲,它依然保持了超越前作的8.9分,成為今夏S級綜藝中的口碑優等生。

縱觀國內綜藝市場,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但「出圈」之道大多在「新」與「巧」上。「綜n代」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往往陷入「再而衰,三而竭」的魔咒之中,即使熱度不減,口碑也再難超越前作。

《這!就是街舞》卻逆流而上,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評分從8.7、8.8到8.9,呈現出從「優」到「優+」、一路上揚的趨勢。

前有姐姐乘風破浪,後有樂隊迎頭趕上,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中,《街舞3》是如何守土開疆,成為「綜n代」的一匹「黑馬」的?

守土:讓內容回歸內容

話說從頭,《這!就是街舞》第一季開播之時並不被看好,觀眾期待值遠低於隔壁的《熱血街舞團》。但三期節目播出之後,《這!就是街舞》實現了口碑與人氣的全面反超。

究其原因,是製作方把節目的重點放在了「街舞」上,而非「綜藝」。

該節目並沒有為了製造所謂的「綜藝效果」而刻意安排提升綜藝感的冗餘環節,而把功夫下在對街舞文化的深耕與表達。即使請來了人氣明星做導師,也並沒有讓選手淪為明星的陪襯。

節目組請來專業的DJ與主持人保證現場氛圍,環節設置上給予舞者足夠的尊重和展示的空間,全方位地傳達了彼時不為人所知的小眾文化精神。

節目中的高光時刻都匯聚在舞者身上,如「石頭和王子奇的battle戰」、「韓宇搶七battle」等名場面,時至今日依然被觀眾反覆提及。

讓專業回歸專業,內容回歸內容,以「街舞文化」為核心,將舞者作為主角,讓流量明星作為輔助融入其中,奠定了《這!就是街舞》的基本盤。

回到《街舞3》,新的一季四位隊長全員「換血」,這已經是極大的冒險,還是三位「流量明星」、一位「演員」的配置,不免讓人充滿了懷疑。

但看到現在,幾乎每一位隊長都憑藉在節目中的表現刷新了大眾的認知。「狂派舞」推廣大使張藝興、「這就是藝術」的王嘉爾、「不把自己當藝人」的王一博,細心、認真、拼搏到底的鐘漢良。

他們在節目中憑藉實力與精神贏得了舞者的尊重,也獲得了節目外觀眾的肯定。

不是讓街舞去迎合明星,而是讓明星通過街舞打破桎梏。節目中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在這裡只有舞者。」可以確定,即使換了導師,「街舞」還在。

舞者這一邊,《街舞3》同樣面臨著選手資源枯竭的問題。原本計劃的全球招募被猝不及防的疫情打斷,但萬幸有前兩季的專業製作打底,第三季還是吸引到了布布、Klash這樣頂尖的國際舞者撐場面。

他們也不負所望,提升了節目的專業水準。

開疆:從小眾到大眾

最近播出的節目中,請來了隔壁張萌、白冰、金晨、黃聖依、王霏霏五位「乘風破浪」的姐姐前來助陣。

此舉也引起了諸多爭議,觀眾認為請來與節目內容無關的嘉賓是純粹的「帶流量,蹭熱度」的行為。

在節目播出後輿論有所緩和。一則,姐姐們的到來並沒有搶去舞者的風頭,除了開場的亮相之外,大多數時間都在觀看席位上點評或者投票,盡職地做好美麗的觀眾。

二則,幾位姐姐並不是隨便請來,而是《街舞3》真正的粉絲,無論是對舞者和前期節目中「梗」的如數家珍,還是點評中的認真態度,都可以看到她們對街舞真誠的熱愛。

導演陸偉在採訪中表示,此舉其實只是想「通過姐姐提高選手的出圈率」,只要在不破壞節目專業性的條件下,儘可能地增加舞者的曝光率,對他們來說就是成功。

讓小眾的舞者和街舞文化走到更大眾的視野中,是《街舞3》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根據導演給出的數據,《街舞3》的觀看人數遠超前兩季,有40%並非前兩季的老觀眾。

換言之,《街舞3》確實比前兩季更加「出圈」了。

從精彩絕倫的隊長大秀,到35人大齊舞這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有水舞臺、火舞臺、風舞臺的新挑戰,《街舞3》也在不斷地嘗試,探索著街舞表演的可能性。

隨之而來的也有節目組「不顧安全」「自我感動」的批評聲,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接近極限的挑戰與新奇的視覺體驗中,舞者們熾烈的熱愛、拼命的堅持深深地刻在觀眾的腦海裡。

節目在剪輯中,也增加了許多舞者現場討論、日常排練、相互評價等等內容。

這不僅讓「門外漢」的觀眾們更加深入、沉浸式地了解街舞文化,也展示出不同舞者各自的個性和特點。

「抓馬」的小寶、搞笑的小雞、「黑馬」江德朝、鎖舞之王肖傑、編舞大師張建鵬、自帶「恐怖濾鏡」的蘇戀雅等等各具特色的舞者也真正被觀眾所熟知。

「變與不變」

在節目之外的輿論場中,《街舞3》的話題從不缺席。

正面的,有「黃金夫妻檔」楊文韜與CiCi的作品《囍》。收穫了熱搜第一和網友的眼淚,其中的靈感,是武漢疫情中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飽含的情感與人文關懷也感動了無數人。

負面的,如前文所述的舞臺安全問題,以及嘉賓的爭議。還有關於節目維權下架視頻的烏龍事件,對部分賽制朝令夕改的質疑等等。

你方唱罷我登場,熱度夾雜著爭議,《街舞3》也走進了尾聲。

無論如何,瑕不掩瑜。在專業的支撐,用心的製作,導師、舞者、嘉賓的全情投入下,《街舞3》還是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

縱觀整個節目,街舞精神、小眾文化輸出以及對舞者的重視依然是不變的核心。

在「綜n代」的光環之下,堅持專業性,讓探索與創新服務於內容,對舞蹈保持敬畏,對流量點到即止。或許這在「變與不變」之間的選擇,是《街舞3》得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最質樸的緣由。

【文/魏僑】

相關焦點

  • 「王炸」《街舞3》,優酷靠什麼打破「綜N代」魔咒?
    街舞3》燈塔熱度斷層第一,豆瓣2萬人評分9.0。無數著名綜藝大IP都沒能逃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綜N代」魔咒。《街舞》這樣的競演節目,尤其存在一種隱憂:節目的火爆依託於大量高水準選手密集的品質舞臺呈現,但「高能轟炸」本身往往也容易帶來審美疲勞。優酷《這!就是街舞》項目總負責人劉棟對毒眸分享了這樣的觀察結論:「我見過很多內容製作人,覺得一個節目的模式出來以後躺著就行了,但現在發現,網友們希望你每一季都有變化。」
  • 負重前行的《脫口秀大會3》,終於打破了綜N代的「魔咒」
    很多綜藝節目都逃不了的一個規則是:伴隨著節目一代代的播出,節目口碑也是一路下滑。但也有節目例外,《這!就是街舞》是一個,《脫口秀大會》也是一個。認真地說,《脫口秀大會3》的開篇並不讓人滿意,甚至一度讓人懷疑「翻身無能」。
  • 《脫口秀大會3》:女性表達打破綜N代魔咒
    《脫口秀大會3》半決賽六強戰播出後,調侃「宇宙的盡頭是鐵嶺」的李雪琴成功出圈了。她開始頻頻登上熱搜,節目裡與王建國組的CP也甜出星火燎原之勢。,打破了綜N代總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魔咒——第一期節目至今收視率與熱度不斷增長,微博話題#脫口秀大會#的閱讀量已突破51.9億,討論次數超652.4萬。
  • 口碑超越前作《舞蹈風暴》第二季何以打破綜N代「魔咒」
    舞蹈類綜藝近年來新作頻出,真正「出圈」被大眾認可的卻鳳毛麟角,有些綜N代即使熱度不減,口碑也再難超越前作。作為舞蹈類綜藝的口碑之作,《舞蹈風暴》初播時便一鳴驚人,不僅豆瓣評分高達9.2,還一舉拿下第26屆白玉蘭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
  • 口碑超越前作 《舞蹈風暴》第二季何以打破綜N代「魔咒」
    舞蹈類綜藝近年來新作頻出,真正「出圈」被大眾認可的卻鳳毛麟角,有些綜N代即使熱度不減,口碑也再難超越前作。由原班人馬打造的《舞蹈風暴》第二季今年回歸後繼續高開高走,首播即斬獲三網收視第一,如今播出過半口碑已超越前作,可謂成功打破綜N代「魔咒」。
  • 《歌手2018》或成絕唱,王者「芒果」也難逃綜N代魔咒
    據娛樂資本論統計,《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冠名費為1.5億;第二季,《我是歌手》總冠名以2.35億,另24條特殊廣告位共計1.67億,共計4.505億;之後的第三季,冠名費漲到了3億元……照此趨勢,雖然《歌手2018》並未公布具體的冠名費用,但看著節目中隨處可見的廣告露出,想必廣告收入也是行業內的天文數字。
  • 「逆周期」綜N代攪動Q4市場,優酷矩陣打法破題突圍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Ashley編輯丨於華東放眼Q4綜藝市場,優酷、綜N代已成為重要關鍵詞。《火星情報局5》(以下簡稱《火星5》)首播即收割全網熱搜36個,在抖音綜藝報告中佔據官抖點讚量、播放量排行榜雙項第一。《這!就是街舞3》(以下簡稱《街舞3》),也以9.0的開分斬獲年度S級綜藝豆瓣最高分。
  • 「逆周期」綜N代攪動Q4市場,優酷矩陣打法破題突圍
    而眼下,火力全開的優酷,依靠過去幾年持續探索沉澱下的跨產業協同能力、內容能力,用多檔綜N代的集中爆發點「燃」了Q4綜藝市場。體育題材的綜N代節目《灌籃3》全面升級,接棒《街舞3》《火星情報局5》,延續了優酷綜藝的火熱表現。《灌籃3》的升級顯而易見:競技更為激烈,也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專業性和娛樂性的邊界。鄧倫作為經理人幫助朱芳雨、王仕鵬、郭艾倫、周琦四位教練出謀劃策,挑選球員組成戰隊。
  • 行業|回顧「綜N代」《這就是街舞》優酷年輕市場正當時
    代」綜藝,《這!就是街舞3》在節目正式開始前,率先通過友盟+聯合優酷率先揭秘《「街舞3」數據全解讀》大數據內容破局之道,為決賽之夜開啟「滿分試卷」。報告顯示,《這就是街舞3》的大部分舞迷是90、00後,「這街女孩」佔比67.01%超越「這街男孩」成收視主力,而其中,王嘉爾戰隊年輕粉絲居多,王一博戰隊俘虜了大量的女性粉絲,鍾漢良戰隊是年輕粉絲喜歡的元氣寶寶,張藝興戰隊收穫老少皆宜。
  • 艾瑞2020綜N代報告:優酷《街舞3》全面領跑,IP價值逐季提升
    國際在線消息:10月31日,國內第三方數據公司艾瑞諮詢發布《2020年中國綜N代IP價值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優酷《這!就是街舞》第三季(以下簡稱「《街舞3》」)口碑評分與傳播度雙高,節目豆瓣評分位列2020年暑期檔TOP20綜藝第一位,口碑傳播指數是行業均值的2.33倍,堪稱「王者級綜N代」。
  • 初心回歸的《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口碑流量雙豐收,「枯木逢春」的綜N代如何打破「口碑魔咒」?
    #爸爸去哪兒#話題閱讀累計已有480.3億,#爸爸去哪兒5#單季話題閱讀量也有48.1億;微博綜藝話題榜單#爸爸去哪兒#和#爸爸去哪兒5#穩居第一、二名如果說9.5分的《明星大偵探3》是打破「綜N代」魔咒的代表之作
  • 打破綜N代魔咒,《聲臨其境3》哪些片段讓你驚嘆?
    回望整季節目,在一眾「驚豔」評價的背後,《聲臨其境3》做對了什麼? 如何在呈現聲音魅力的基礎上,打破專業圈層,讓更多觀眾看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聲臨其境》第三季用競技元素和互動環節作出回答。
  • 守住綜N代擂臺,誰在助推《這!就是街舞3》上升?丨數據研究院
    就是街舞3》自7月18日在優酷上線後就獲得超高熱度和口碑。豆瓣開分9.0並一路保持,超過第一季的8.7分和第二季8.8分,在N綜代節目中取得了「常青樹」般的表現。本季《街舞3》也在隊長、選手、賽制三個層面做足了升級,通過三者的相互碰撞形成化學場,拉滿競技效果,開局就像武林群俠的英雄試劍大會一樣熱鬧。後期比賽更為激烈,選手能力表現不凡,激起硝煙戰場,競技賽點都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
  • 就是街舞》三年,綜N代「一步一重山」
    就是街舞》系列的評分在過去三年劃出了一條上揚曲線,三季評分分別為8.7、8.8、9.0,在綜N代序列裡可謂獨一份。而在這背後,是《街舞》系列三年來大眾認知的升維和路人緣持續上升,讓節目包括街舞本身持續破圈。姐姐們的到來,成為這一過程中的又一個節點。
  • 就是街舞》三年,綜N代「一步一重山」
    就是街舞3》並未進入熱度和口碑的下滑曲線,在貓眼熱度、淘票票熱度、骨朵熱度等多個數據榜單上都畫出了近乎直線的數據;豆瓣開分兩個月後,依然保持在9.0分,這種反常規的穩定表現,讓《街舞3》坐穩了今年的爆款席位之一。 而從豆瓣上的口碑看,《這!就是街舞》系列的評分在過去三年劃出了一條上揚曲線,三季評分分別為8.7、8.8、9.0,在綜N代序列裡可謂獨一份。
  • 2018年上半年綜藝市場:選秀再度火爆,綜N代難挽頹勢
    與此同時,代表小眾文化的街舞綜藝也以其獨特的魅力,突破小眾圈層,成為熱播節目。小眾文化打破圈層:《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優酷的《這!就是街舞》和愛奇藝的《熱血街舞團》一方面揭開了街舞元年的最強battle,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小眾的街舞開始走向大眾。
  • 「她力量」弄潮,「綜N代」突圍
    語言類節目中,今年女性脫口秀力量的崛起卻不僅李雪琴一個人——楊笠站在女性角度的屢次發聲引起熱議,「男人為什麼看起來那麼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麼自信」,「我一路敲到底,敲進總決賽,脫口秀敲門人」等金句讓女性觀眾大呼過癮又讓男性評委們也無從反駁;雙胞胎顏怡顏悅今年進步神速,關於女性被催婚、身材焦慮等話題引起大規模共情
  • 網綜周榜丨《乘風破浪的姐姐》獨領風騷,綜N代江湖穩固
    相比《姐姐》一枝獨秀,本周網綜榜單幾乎被綜N代霸榜,《中國新說唱2020》卷土出來,周榜排名居第二位,S級綜藝的排面仍在。《這就是街舞3》口碑持續出圈,做到第三季仍然不見疲態,還能持續迸發節目生命力,可見綜N代中《這就是街舞3》的製作水準。
  • 「蒙面唱將」第四季:燦星製造的大眾綜藝邏輯之下的綜N代「破與立」
    這樣的成績似乎也證明了,這檔已經走過四季的江蘇衛視老牌綜藝,並沒有陷入所謂「綜N代怪圈」。 在網絡綜藝大肆圈地的當下,觀察類綜藝、慢綜藝、美妝類、偶像養成類……各類垂直分眾化的節目林立,傳統電視臺時期的大型音樂綜藝也在逐漸被「唱衰」。但「蒙面」的成績似乎也足以反駁這種臺綜式微論調,驗證了這一季不斷升級的「音樂元素」和新加入的「懸疑風格」的成功融合。
  • 《街舞3》的成與敗:收官之夜節目單堪比春晚,總決賽搞成大聯歡
    就是街舞》第三季迎來收官,收官之夜搞了個堪比春晚的節目單,但收效平平。當初《街舞3》被捧得有多高,甚至被稱「跨越綜n代魔咒」,現在就覺得這話有多標題黨。《街舞3》從一開始的聲勢浩大,到後來的國風稱王,內心而言算得上街舞類綜藝裡難得的一抹亮色。誠然,街舞垂類的綜藝節目幾乎被《這!就是街舞》系列佔據全部市場,其他節目大概也只能打現代舞、國標和街舞的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