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偏偏是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出現了「爆單」?

2021-01-07 鈦媒體APP

「爆單帶來的是幸福的煩惱。」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陶吉表示。

從十一之後,10月10日,百度Apollo GO在北京全面開放了在開放道路上的測試運營。一經開放就迎來了頗為壯觀的扎堆打卡,不僅引來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很多市民也都熱情高漲,紛紛到各個體驗站點進行試乘,一度導致Apollo Go出現爆單現象。

根據百度Apollo統計的數據顯示,僅10月12日當天,Apollo GO單站點自動駕駛計程車約車最高峰值達到了600單,全天累計高達2608單。雖然百度擁有北京最多的40張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但運力還遠不足以滿足如此集中的體驗需求。

通過百度地圖呼叫Apollo Robotaxi界面示意

百度Apollo GO在北京的開放試運營,並不是Robotaxi領域的第一次。之前,百度Apollo GO在長沙和滄州都運營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試運營車輛數量相當,但並未出現像北京這樣的爆單現象。今年上半年文遠知行、AutoX、滴滴等都在上海安亭開放試運營自動駕駛車,也都未像百度Apollo GO這次在北京的落地開放那樣出現「爆單」。

對於這次「爆單」的原因,陶吉將其歸咎於北京這座城市的影響力,其遠高於全國其他城市。同時,這也說明自動駕駛在北京的開放有著不同的重要意義。

「爆單是一件好事情,百度Apollo GO的目標還是通過實際地運營、實際用戶的反饋來改進產品,提升自動駕駛技術。」陶吉說。

據百度相關運營負責人介紹稱,自動駕駛在北京的開放門檻較高,北京載人測試政策是分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自動駕駛的路測,很多在北京的公司都處於這個階段;如果進行載人測試,必須要在開放道路上積累50萬公裡的測試裡程,目前在北京,百度是唯一一家獲得了第二階段載人測試的許可。因此,目前能夠在北京面向公眾做自動駕駛測試運營的,只有百度一家有這個能力。

Apollo GO獲用戶高度認可

從10月10日開放至今, 百度Apollo GO收到了很多用戶體驗反饋,據陶吉介紹,用戶的反饋總體來說非常正向,試乘體驗之後可以進行打分,滿分5分,現在平均得分超過4.8分。這代表著用戶對於Apollo GO的認可度很高。

近日,鈦媒體在海澱區進行了多次試乘,可以明顯感覺到,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起步、加速、跟車、超車、轉向、掉頭以及停車等操作中都很平順,沒有出現急加速、急剎車的情況,整個體驗過程中都表現得非常平穩,且完全根據交規要求行駛,沒有出現壓線行為,猶如一位「老司機」在開車。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體驗的過程中,在遇到前方紅綠燈口有車輛闖紅燈時,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提前做了預判,很平順地提前減速,讓該闖紅燈車輛通過,後排乘客若不是在關注前方,根本察覺不到自動駕駛車已經做了避讓。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自動駕駛技術真正成熟,相比人類駕駛員,自動駕駛這個「老司機」將會開得更好。

不過,由於運力不足,Apollo GO目前無法滿足集中的試乘需求,鈦媒體在試乘中,也經歷了等待,現場也看到很多在等待試乘的用戶。

針對用戶一直反饋的運力不足問題,陶吉表示,內部也在緊急做一些討論,包括從運營、產品上,圍繞一些技術,儘快去改善用戶的體驗。在產品上,比如APP上,可以給用戶一些更顯性的提示,如現在排在前面還有多少用戶,或者預估還要等多久,給用戶更多自己選擇的權利;在運營上,也加大了地面人員的投入,安排了專業的人員進行疏導、宣講等。

「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短期內,自動駕駛車輛數可能不會有一些質的變化,但會從運營上去更合理的調配車輛,在不同的區域去優化呼單、接單。」陶吉告訴鈦媒體。

陶吉向鈦媒體透露,後續會逐步將與一汽紅旗合作前裝量產的紅旗EV自動駕駛車,引入到北京市場。不過,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這些車輛需要拿到合規的開放道路的測試牌照才行。

相比後裝的自動駕駛車,前裝的自動駕駛車更加乾淨整潔,不會有外露的一些東西,噪音會比較小,乘坐體感比較舒適;前裝的車的線束、零部件會在汽車生產的過程中提前集成進去,它的穩定性、一致性、可靠性會比後裝車更好,故障或者是維修的概率更低,整個運營的成本也會更低。

Apollo GO已準備好的接駁站點超過100個

除此之外,在用戶反饋中,其中還有一點是站點比較少,還有用戶評價說像公交車。對此,陶吉表示,「其實我們真的不是公交車,我們就是按照網約車的模式在走。」

實際上,用戶在使用其他打車平臺時,也會看到虛擬站點,在附近會提供一個參考點,叫車時會自動吸附到那個點上叫車,不是任意一個點。陶吉認為,當Robotaxi的站點足夠密集時,就是一個網約車的模式。

目前,Apollo GO在北京的接駁站點主要集中在海澱、亦莊等主要生活圈和商業圈,據陶吉透露,已經準備好的接駁站點超過100個,目前已開放第一批10幾個,後續會根據政府審批步驟陸續開放更多。

針對具體站點的選擇,以及為什麼還要設站點,陶吉告訴鈦媒體,這是經過很長時間的調研做出的選擇,今天很多計程車或者網約車的停車其實並不合規,在很多路段實際上明令禁止靠邊停車,但由於司機的原因,並不一定完全遵守法律。無人車還是希望從安全和合規的角度設計站點,同時顧及到觸達性和方便性,在各個重要的生活、商區都要覆蓋到。

具體而言,Apollo GO選擇站點的原則有三點,首先是符合交通法規的要求;其次是上下車的安全,保障乘客下車是安全的環境;最後是覆蓋高需求場景,從百度地圖熱力的需求分布,還有相應的用戶調研,熱門的站點都會優先的進行開通。

安全員將會逐步拿掉

相比增加站點,拿掉安全員,完全實現無人化,這個難度更高,除了需要技術上得以實現,還要獲得到法規政策的允許。

目前,百度Apollo已經在長沙拿到了無人化測試牌照,在北京更多的則是在封閉的園區進行。至於安全員還會存在多長時間,陶吉並未給出具體的時間,在他看來,影響拿掉安全員的因素比較多。

但陶吉表示,目前在技術能力上,百度Apollo在部分區域已經可以做到去安全員。除了需要比較完善的法規制度,還需要有一些基礎設施配套,比如可以滿足遠程監管的5G環境,在這些都完善之後,會逐步在符合條件的區域開始拿掉安全員。

上個月在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百度Apollo在北京首鋼園區完成了全球首次全無人駕駛直播。Apollo也率先定義了完全無人駕駛三大要素:安全穩定的「前裝量產車」、零事故率的無人駕駛能力「AI老司機」、應對極端場景的重要配套服務「5G雲代駕」。

對於安全員何時接管車輛,陶吉表示,對接管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安全第一,不會因為考驗這個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碰到比較不確定的情況下還不接管。當安全員感覺到可能有風險時,就會去第一時間接管。

小結

正如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信息社會研究所所長王俊秀所言,今後五年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領先的智能科技公司如何解決「可得性」問題,讓合作夥伴和社會方便的體驗到神秘的智能技術。在這方面,最近百度的動作可以看出一些線索,比如,李彥宏提出的「樂高模式」,還有無人車的批量上街試運營。這些都是智能科技大規模應用的「破冰行動」,標誌著智能科技開始進入大眾感知階段。

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出現的「爆單」,也正說明這種智能科技開始走進大眾,普通老百姓也能直觀感受到智能科技將會帶來的出行改變。

可以說,百度Apollo GO在北京的全面開放試運營,是自動駕駛在中國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一個事件。接下來,關於Robotaxi的相關法律法規或會加快完善,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研發也會加快推動,而Robotaxi也將會加快實現商業化的落地應用。

未來,打到一輛無人計程車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鏡頭。(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在「爆單」和吐嘈聲中開啟體驗
    (文/潘昱辰 編輯/徐喆)若干年前還存活於人們想像之中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始成批量地出現在現實中的馬路上了。繼自動駕駛網約車入駐上海、長沙、滄州等地後,10月10日起,百度宣布北京地區用戶可以免費體驗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
  • 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
    原標題: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 12日上午,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京全面開放,市民可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澱區、順義區的十多個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無需預約,直接下單免費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 苦熬自動駕駛,百度的奮力一搏
    而後,在10月11日,百度官方發布消息,稱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用戶可在自動駕駛計程車的站點直接下單,無需預約就能免費試乘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要知道百度發力AI已久,而自動駕駛是百度AI項目裡的重中之重,所以這一消息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 無人駕駛「闖入」計程車 - 人民周刊
    北京嘗鮮無人駕駛計程車    自10月10日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全面開放以來,高峰期單日訂單量超2600單,單個站點單日訂單量高峰600單。記者日前也實地「嘗鮮」了一把。    在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北京市亦莊的一個虛擬站點,記者通過手機下單預約試乘,下單之後20分鐘左右,計程車就到達指定位置了。
  • SpaceX火箭發動機異常延遲發射;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
    在這段時間內,SpaceX將對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進行檢查改進,該發動機最近在嘗試發射GPS導航衛星時出現異常。10月2日,獵鷹9號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嘗試發射GPS衛星,在發射前兩秒,控制倒計時的計算機中止了發射任務,原因是發動機出現了問題。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中止發射後表示,由於「渦輪機械氣體發生器的意外壓力上升」,倒計時已經停止。
  • 自動駕駛已經無法滿足百度
    面對急速變化的電動汽車市場,百度也準備在自動駕駛之外探索造車的可能。儘管隨後各方均表態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但基於目前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車企深度捆綁打造電動汽車的趨勢以及百度自身的訴求,其入局造車並非完全在意料之外,在自動駕駛業務充滿未知的當下,
  • 我騎車去坐了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像剛從駕校出來的新司機
    10月11日晚間,百度宣布即日起,在北京全面開放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北京成為繼長沙、滄州後,該項服務常態化的第三個城市。不同的是,搭乘普通計程車都是「車找人」,乘坐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則需要「人找車」,即乘客到指定上車地點。
  • 體驗百度 Robotaxi:國內首個無人駕駛計程車,坐起來什麼感覺?
    百度作為國內很早就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一直走的比較領先,Apollo 計劃也一直在有序的推進。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這件事上,百度也走在了前面。9 月 26 日,百度宣布在長沙開始試運營 Robotaxi 商業化項目。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開放道路上,面向普通用戶開放的 Robotaxi 無人計程車項目。在此之前,只有 Waymo 在美國鳳凰城有類似的項目進行。
  • 體驗完百度自動駕駛,我腦補出了你們想要的驚豔
    文 | 木子Yanni最近幾天,不管在不在北京,想必大家都被「百度自動駕駛開放體驗」的新聞刷屏了。10 號晚上,試乘消息一放出,我朋友圈裡的多位朋友都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要去體驗一番,沒想到,他們一個個貴人多忘「誓」。
  • 自動駕駛道阻且長 車到山前百度「拐彎」
    今年以來,三個財季中出現兩度虧損的百度,在年末再次進行了內部調整,尤其是對於那些面向未來但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的業務。近日多家媒體報導顯示,百度正在對IDG事業群(智能駕駛事業群組)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具體的內容為推動L3(智能汽車事業部)和L4(自動駕駛事業部)兩大部門的合併,實現技術和資源方面的整合。從去年開始,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的人事和組織架構就已經有過多次調整,而每一次調整的背後,都意味著戰術的改變。特別是當公司出現虧損,財報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些改變也在不斷加快。
  • 百度Apollo 5.0發布 將加速進入自動駕駛量產時代
    伴隨著百度Apollo 5.0版本的正式發布,百度自動駕駛量產大幕已經全面拉開。Apollo5.0版本的正式發布,為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開啟了量產限定區域自動駕駛新方案。推首個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智能信控早在今年4月份,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宏就對外提出了自動駕駛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基礎設施智能化,第二境界是自動泊車,第三境界是全自動駕駛。
  • 第四大運營商橫空出世,鬥魚虎牙合併成立新公司|自動駕駛計程車|...
    「國企民企兼併重組不設界限」能順利落地的話,那麼國企的改革之路將會出現更多可能,且民企也能從中受益不少。當然,如果是民企兼併國企,關於「侵吞國有資產」等話題的爭議肯定會接二連三湧現。這就需要繼續發揮「摸石頭過河」的探索精神了,而在有了實際案例作為參考後,相信後面的兼併重組過程會順暢不少。
  • 深評丨百度的自動駕駛汽車業務,快閉環了
    在筆者看來,目前網際網路企業處於較為敏感的時期,而百度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舉措讓人看到了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化突破的一些預期。 2017年,百度發布了一項名為「Apollo(阿波羅)」的計劃,意在利用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優勢,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自動駕駛領域的軟體平臺。
  • 車圈圈丨自動駕駛發展調查:產業化還需技術「破冰」
    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接人是痛點前一段時間,百度Apollo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進行試運營。為了了解自動駕駛技術目前發展的現狀,記者來到位於北京亦莊的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測試路段進行體驗。事實上,儘管被稱為自動駕駛「計程車」,但包括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內,現有的自動駕駛計程車並不能像普通計程車一樣「招手即停,隨上隨下」,更多情況下是「人找車」或是「安全員找人」,而非「車找人」。另外記者還觀察發現,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還必須停車到位才能開始後續行程。
  • 自動駕駛七年爭奪戰:燒錢、聯盟、難落地
    《霹靂遊俠》豆瓣評分,截圖自豆瓣這部美劇之所以能經久不衰,不僅是因為智能汽車KITT已成為了眾多人腦海中的經典,更重要的是,劇中看似科幻的一些技術目前已經出現在人們面前。這其中,就有自動駕駛技術。就在前兩天,百度宣布將向北京全面開放旗下的自動駕駛計程車,乘客需要預約進行免費試乘Apollo GO。
  • 百度李震宇做客趙福全研究院:加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應用,政府的...
    後續,隨著中國快速推進5G技術,帶動V2X以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難度和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由此中國很可能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先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國家。百度認為,未來自動駕駛技術最典型的應用場景將是無人駕駛計程車。此外,我們還有一個認識,那就是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並不限於單個車輛,而是會拓展至整個智能交通系統。
  • 自動駕駛,百度、騰訊和阿里的「速度與激情」
    4月17日,繼百度和騰訊之後,BAT三巨頭僅剩的阿里巴巴也投身於自動駕駛業務,宣布自己正在進行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這次他們拿出的籌碼是曾經提供給榮威R5的AliOS「斑馬智行」車載系統。作為AI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大科技企業的重點攻關對象,無論是行業巨頭谷歌系Waymo、百度Apollo,還是初創公司,傳統科技巨頭,上百家自動駕駛公司的入局正在讓藍海變向紅海。
  • 風潮之下,百度自動駕駛的野心擴張_易車網
    對於自動駕駛行業而言,如今的它只是一棵幼苗,而當下的時代正處於移動互聯爆發增長階段,抖音、快手、短視頻,直播,內容社區的一個個新風口不斷出現,但這些,百度並沒有太多的優勢。百度最大的盈利點還是搜尋引擎以及智能雲下的產品,介於移動互聯和人工智慧交互之間,百度在某種意義上正處於不尷不尬的位置。
  • 北京開放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可免費試乘
    10月10日,北京正式開放了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海澱、亦莊的站點,乘客可以直接下單免費試乘這項服務。那麼這個沒有司機的計程車,有哪些不同呢?記者 白玥:我現在是在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市亦莊的一個虛擬站點,我們現在就通過手機來下單預約一下試乘。
  • 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論壇
    在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開源平臺中,感知模塊主要依賴主傳感器即雷射雷達 ( Lidar ),而Apollo雷射雷達感知過程則是獨立的,只將原始點雲數據輸入給模型,識別出障礙物的類別和位置,不依賴於其他視覺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