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自動駕駛,百度的奮力一搏

2020-11-17 騰訊網

配圖來自Canva

近來,出行市場的熱鬧不少。

先是嘀嗒出行衝刺IPO,可能即將搶先滴滴一步奪得「網約車第一股」的寶座。而後,在10月11日,百度官方發布消息,稱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用戶可在自動駕駛計程車的站點直接下單,無需預約就能免費試乘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要知道百度發力AI已久,而自動駕駛是百度AI項目裡的重中之重,所以這一消息激起了不小的浪花。另外,作為BAT當中開頭的百度,如今卻差阿里、騰訊的身價一大截,如果百度能夠憑藉著自動駕駛突圍,那麼將是百度給資本市場一劑久違的強心劑。

AI冒頭

如今提起國內的搜尋引擎,眾多網際網路用戶都會想起「搜尋引擎寡頭」百度。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據StatCounter統計,在國內搜尋引擎市場裡,百度以佔據市場份額66.5%的絕對優勢,排行第一。

不過百度這個第一坐得並不那麼舒心,自從百度搜索競價排名的魏則西事件之後,百度的市場口碑便一落千丈。而伴隨著爭論以及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百度,越來越不被資本市場所待見。

曾經與阿里、騰訊比肩的百度,成為BAT裡掉隊的那個。

如今百度的市值僅為435.62億美元,而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達到8288.45億美元,逼近萬億美元市值大關,騰訊的市值則已經實現了5.34億萬港元。從市值來看,百度除了沒有站穩BAT第一梯隊之外,還被美團、京東、拼多多以及網易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超越。目前,百度已經跌出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前五。

為了能夠重回巔峰,百度選擇在新的賽道上「All in AI」,而百度2017年布局的「All in AI」,至今也出現了一絲希望的苗頭。

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顯示,從2019年的市場份額來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裡,百度智能雲市場的份額達到第一。

百度的財報數據同樣體現出,其在AI方面獲得的成績。根據百度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在第二季度百度實現總營收為26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當中,佔百度營收大頭的在線營銷收入為17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其他收入為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而之所以能夠有較為明顯的增幅,主要得益於愛奇藝會員數量的提升、百度雲計算和智能交通方案。

顯然,百度對算法技術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現在遇上以AI算法為核心的AI領域,百度省去了很多走彎路的時間。而在百度的「All in AI」裡,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技術是重中之重。

百度自動駕駛的狂奔

在智能交通方面,百度很早就鋪下伏筆。在2017年,百度就提過2020年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商用,讓街頭出現無人車。

不過百度Apollo在自動駕駛方面走得並不算輕鬆。眾所周知,2017年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乘坐自動駕駛的汽車,上了北京五環,結果卻因為違章被開了罰單。

所以,百度2018年拿下北京首批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到10月11日發布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可以說是百度自動駕駛在取得勝利的重要節點,其他動作也表明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先機。

5月份,百度在北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應用測試的Apollo園區基地,佔地面積達到13500平方米。

還有,百度Apollo平臺研發總經理王京傲在「萬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的大會上,宣布百度Apollo最新版本Apollo6.0的誕生。

目前百度Apollo經過了九個版本的更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自動駕駛方案。百度Apollo的開發者超過4萬5千,遍布全球97個國家,生態合作夥伴達到210個,開原始碼量達到60萬行,是最為活躍的自動駕駛開源平臺之一。

加州車管所(DMV)發布的《2019年年度自動駕駛接管報告》中顯示,百度及其開發的Apollo自動駕駛汽車平臺成為平均每千英裡脫離次數最少的平臺。

然而要注意到,儘管百度在研發方面投入了不少成本,在智能交通方面更是不餘遺力,但是百度的Apollo平臺,還並沒有給百度帶來利潤。

數據顯示,百度第二季度的營收成本為1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當中研發支出為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在營收成本裡佔比18%,和第一季度的19%基本持平。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向媒體表示,百度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有7年了,儘管還沒有賺錢,但百度對自動駕駛還有足夠的決心,最少還能夠再堅持7年。

雖然百度方面依然對自動駕駛抱有信心,但是實際上隨著技術的更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玩家盯上了這塊蛋糕。

5G下自動駕駛新章

自動駕駛未來的市場規模可期。

麥肯錫預測,中國可能將會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在2030年,自動駕駛的服務訂單金額將會達到2600億美元。而瑞銀也曾經預測,在2030年Robotaxi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2萬億美元。

同時大眾對於自動駕駛抱有著高昂的興趣。福特公司一份關於自動駕駛技術感興趣的全球性調研報告裡顯示,中國的受訪者有78%表示未來可以接受使用自動駕駛車輛,美國則為40%,英國只有30%。

可以看到國內大眾對自動駕駛依然有著期待,而資本市場同樣對自動駕駛市場充滿熱情。

即使在疫情的衝擊裡,自動駕駛市場依然產生了不少的融資事件。

2月26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獲得來自豐田達到4.62億美元的融資;Waymo 宣布獲得一筆總額達到22.5 億美元的融資;新石器官宣獲得理想汽車的投資。一系列的投融資事件,說明了資本對於自動駕駛市場的看好。

與此同時,隨著5G技術的出現,在5G技術的支持下自動駕駛跨向更高階的發展成為可能。華為在日前宣布和一汽、廣汽、北汽、東風汽車、比亞迪等18家車企共同打造「5G生態汽車圈」推進5G技術在汽車產業商業化的步伐。

湊巧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也在10月9日宣布,將會在鳳凰城菲尼克斯向大眾推出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這一消息和百度宣布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的時間相差無幾,和老對手隔空對陣,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壓力恐怕不輕。

文/金融外參記者林亞帆,公眾號ID:jrwaican

相關焦點

  • 風潮之下,百度自動駕駛的野心擴張_易車網
    在早前,Navigant Research發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榜單顯示,第一梯隊的四家公司分別是Waymo、Cruise、百度以及Ford Autonomous Vehicies,國內只有百度上榜。而作為擁有全球首個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百度,此時不高調,更待何時。
  • 自動駕駛已經無法滿足百度
    面對急速變化的電動汽車市場,百度也準備在自動駕駛之外探索造車的可能。儘管隨後各方均表態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但基於目前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車企深度捆綁打造電動汽車的趨勢以及百度自身的訴求,其入局造車並非完全在意料之外,在自動駕駛業務充滿未知的當下,
  • 自動駕駛,百度、騰訊和阿里的「速度與激情」
    4月17日,繼百度和騰訊之後,BAT三巨頭僅剩的阿里巴巴也投身於自動駕駛業務,宣布自己正在進行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這次他們拿出的籌碼是曾經提供給榮威R5的AliOS「斑馬智行」車載系統。作為AI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大科技企業的重點攻關對象,無論是行業巨頭谷歌系Waymo、百度Apollo,還是初創公司,傳統科技巨頭,上百家自動駕駛公司的入局正在讓藍海變向紅海。
  • 劉盛翔: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測試技術與實踐
    接下來由我分享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測試體系和關鍵測試技術以及百度測試體系是怎麼去測試和驗證的。 我從四個方面跟大家分享,首先我給大家介紹百度在這幾年自動駕駛發展的整體情況。 百度自動駕駛始於2013年,2015年底我們開始進行大規模研發,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企業,我們投入了2000多人,專利數3千多項,同時我們測試裡程也是規模最大的,600多萬的裡程,同時我們在國內拿到150張測試牌照,佔全國50%以上。百度實現了從車、路、雲、圖的技術閉環。
  • 為何偏偏是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出現了「爆單」?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陶吉表示。從十一之後,10月10日,百度Apollo GO在北京全面開放了在開放道路上的測試運營。一經開放就迎來了頗為壯觀的扎堆打卡,不僅引來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很多市民也都熱情高漲,紛紛到各個體驗站點進行試乘,一度導致Apollo Go出現爆單現象。
  • 你離自動駕駛,就差一個百度帳號了?
    百度的開發者大會無疑是最近自動駕駛界最矚目的事情,甚至沒有之一。無論是對於自動駕駛或是更廣泛意義上的人工智慧,Data is King 或者更準確的說 He who has data is King.所以Apollo計劃的內在核心,是數據。我們知道百度從2013年就開始了自動駕駛項目,百度進行了不少路測,只是我們好像從來沒有在什麼渠道上看到或是聽到百度積累了多少公裡的路測。
  • 深評丨百度的自動駕駛汽車業務,快閉環了
    在筆者看來,目前網際網路企業處於較為敏感的時期,而百度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舉措讓人看到了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化突破的一些預期。 2017年,百度發布了一項名為「Apollo(阿波羅)」的計劃,意在利用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優勢,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自動駕駛領域的軟體平臺。
  • 為什麼百度自動駕駛從做技術開放平臺切換到自營造車?_科技_澎湃...
    百度公布造車與百度本身對新能源汽車行業認知和競爭市場變化息息相關的,也把百度在內容+技術硬體、自營與技術平臺開放雙管齊下的經營戰略公之於眾。(1)此前陸奇為百度在AI時代劃了兩個開源平臺:一個是把小度升級為DuerOS(百度智能語音對話平臺),一個是自動駕駛開源平臺Apollo(阿波羅系統)。
  • 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在「爆單」和吐嘈聲中開啟體驗
    (文/潘昱辰 編輯/徐喆)若干年前還存活於人們想像之中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始成批量地出現在現實中的馬路上了。繼自動駕駛網約車入駐上海、長沙、滄州等地後,10月10日起,百度宣布北京地區用戶可以免費體驗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
  • 自動駕駛道阻且長 車到山前百度「拐彎」
    面向未來,重金押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打上「AI」標籤不斷轉型的百度,都被視為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百度的自動駕駛業務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至今為止已經走過了6年的時間。不過百度與自動駕駛最為外界關注的階段,還是在兩年前陸奇加盟之後。
  • 「帶路者」百度阿波羅:如何將AI商業化,以自動駕駛為例
    車輛無人駕駛技術分六檔——從最菜的L0到最神的L5,其標準你可以通俗理解為:L0自動駕駛:小明開車上路,遇天坑,小明一走神,跌入坑中,卒。L1自動駕駛:小明開車上路,開啟巡航模式,手握方向盤,然後一路走神,遇天坑,跌入坑中,卒。L2自動駕駛:小明開車上路,開啟自動駕駛,手脫方向盤,遇天坑,車自動繞行,遇捕獸陷阱,車不能識,小明操盤不及,跌入坑中,卒。
  • 百度Apollo 5.0發布 將加速進入自動駕駛量產時代
    伴隨著百度Apollo 5.0版本的正式發布,百度自動駕駛量產大幕已經全面拉開。Apollo5.0版本的正式發布,為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開啟了量產限定區域自動駕駛新方案。推首個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智能信控早在今年4月份,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宏就對外提出了自動駕駛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基礎設施智能化,第二境界是自動泊車,第三境界是全自動駕駛。
  • 百度李震宇做客趙福全研究院:加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應用,政府的...
    而近兩年百度又有了新的認知,我們發現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進行自動駕駛技術創新的目的,不是單純的基礎科研,而是為了最終實現產業化,創造商業價值,進而造福人類。而在自動駕駛落地應用的過程中,一方面,唯有政府才能提供相關的政策法規支持,比如允許自動駕駛測試及示範。
  • 自動駕駛七年爭奪戰:燒錢、聯盟、難落地
    一是因為在會場外,百度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正載著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總經理李震宇和央視記者在北京首鋼園區內安全地行駛著。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在首鋼園區運行,圖源汽車經緯另一個原因,百度是國內最早開始探索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之一。
  • 威馬的自動駕駛之路企業推動+政策導向,自動駕駛產業化提速
    發展自動駕駛技術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社會生產力,成為了當前汽車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以谷歌、特斯拉和百度為首的國內外科技巨頭也不斷加大對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推動全球範圍內的自動駕駛行業快速發展。
  • 百度自動駕駛部王石峰:詳解自動駕駛大腦、傳感器、硬體架構及汽車...
    如果說人工智慧技術將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那麼硬體系統就是它的神經與四肢。從自動駕駛汽車周邊環境信息的採集、傳導、處理、反應再到各種複雜情景的解析,硬體系統的構造與升級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
  • 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論壇
    感知模塊作為自動駕駛流程的信息接收者,是自動駕駛車輛的「眼睛」,負責根據從相機、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接收的周圍環境原始數據識別出障礙物、紅綠燈、指示牌等的類別、位置或指示信息,傳遞給下遊作為分析材料,可以說,感知算法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自動駕駛系統是否準確可信。
  • 日媒:中國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領域都強於日本 百度最引人注目
    近日,日本商業周刊雜誌《東洋經濟》發表專欄文章《中日50領域的企業實力徹底對決》,圍繞50個產業領域對比中日發展,並指出:「中國在人工智慧以及自動駕駛領域都強於日本,其中百度是最引人注目、呼聲最高的企業。相較而言,日本企業對自動駕駛參與度並不高,仍在觀望。」
  • 百度Apollo攜手德州儀器加速量產下一代自動駕駛產品
    百度Apollo宣布與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以下簡稱「TI」)合作,將TI的車規級處理器納入Apollo軟硬一體的自動駕駛產品設計中,為行業提供領先一代的汽車智能化產品。12月8日,Apollo2020生態大會上,百度剛剛發布了可量產的高階智能駕駛產品ANP,同時也對外展示了支持高階智能駕駛ANP和自主泊車AVP功能的計算平臺ACU「四喜」。TI是為Apollo ACU提供車規級晶片的主要半導體供應商。
  • 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
    原標題: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 12日上午,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京全面開放,市民可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澱區、順義區的十多個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無需預約,直接下單免費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