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2020-12-24 科學網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37:25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ean-Philip Lumb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提出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中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以實現複雜天然產物的合成。 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2月21日出版的《自然—化學》雜誌上。

在該研究中,團隊通過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生成了可能參與了木脂素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的自由基。研究人員展示了高度氧化的二苯並環辛二烯的全合成,這一類分子的特點是含有來自同一個自由基源的高度融合的多環骨架。進一步研究表明,該生物合成路線中自由基的命運受許多因素控制,這些自由基可以選擇參與5元環或11元環的環化,並產生一系列不同的終止反應的事件。該研究為探索這一類天然產物創造了新機會,並為其生物合成來源提供了新思路。

據了解,氧化環化反應可產生許多在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中特有的獨特化學結構。其中許多反應是由「非經典」或「受阻」的鐵加氧酶催化的,並且似乎涉及長壽的自由基。用化學方法模擬這些生物合成路線是合成化學家長久以來的一個目標,但自由基尤其在是氧化條件下的飄忽特性使其難以被駕馭。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micking oxidative radical cyclizations of lignan biosynthesis using redox-neutral photocatalysis

Author: Zheng Huang, Jean-Philip Lumb

Issue&Volume: 2020-12-21

Abstract: Oxidative cyclizations create many unique chemical structur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Many of these reactions are catalysed by 『non-canonical』 or 『thwarted』 iron oxygenases and appear to involve long-lived radicals. Mimicking these biosynthetic transformations with chemical equivalents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goal of synthetic chemists but the fleeting nature of radicals, particularly under oxidizing conditions, makes this challenging. Here we use redox-neutral photocatalysis to generate radicals that a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lignan natural products. We present the total syntheses of highly oxidized dibenzocyclooctadienes, which feature densely fused, polycyclic frameworks that originate from a common radical progenitor. We show that multiple factors control the fate of the proposed biosynthetic radicals, as they select between 5- or 11-membered ring cyclizations and a number of different terminating events. Our syntheses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while shedding light on their biosynthetic origin.

DOI: 10.1038/s41557-020-00603-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0603-z

相關焦點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EP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EP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表明,該氧化反應過程主要靠PMS活化生成的自由基完成,其中硫酸根自由基相比於羥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和半衰期,因此在苯甲醛的選擇性氧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相比於O-CNT,焙燒後的CNT在相同的時間能產生更多的活性自由基。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共軛微孔聚合物(CMPs)作為一類新興的有機多孔材料,憑藉高度p共軛框架、永久孔隙、高比表面積、高化學穩定性、寬可見光響應和可調的能帶結構,已被作為多相光催化劑廣泛應用於光催化產氫、汙染物降解、CO2還原和光氧化還原反應等。目前,多數的共軛微孔聚合物光催化劑需要在高能量且昂貴的人工光源(比如氙燈和LED燈)照射下進行光催化氧化反應,這無疑大幅度地增加成本。
  • 「技術交流」5000字詳解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的定義:利用強氧化性的自由基來降解有機汙染物的技術,泛指反應過程有大量羥基自由基參與的化學氧化技術。其基礎在於運用催化劑、輻射,有時還與氧化劑結合,在反應中產生活性極強的自由基(一般為羥基自由基,· OH),再通過自由基與汙染物之間的加合、取代、電子轉移等使汙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礦質化。·OH反應是高級氧化反應的根本特點。
  • 汙水處理技術篇:廢水處理的實用高級氧化技術
    不過臭氧本身的氧化電位已很高,它破壞難降解有機物的能力也較強,目前在汙染物廢水的脫色、消毒、除臭等方而已獲得廣泛的應用。催化臭氧氧化可分為兩類:一是利用溶液中金屬(離子)的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二是利用固態金屬、金屬氧化物或負載在載體上的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的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催化臭氧氧化可克服單獨臭氧氧化的缺點,從而變成更有實用價值的新型高級氧化技術。
  • 臭氧氧化技術的發展史及技術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臭氧,化學式為O3,又稱三原子氧、超氧,因其類似魚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在常溫下可以自行還原為氧氣。比重比氧大,易溶於水,易分解。由於臭氧是由氧分子攜帶一個氧原子構成,決定了它只是一種暫存狀態,攜帶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餘的又組合為氧氣進入穩定狀態,所以臭氧沒有二次汙染。
  • 研究揭示葉綠素生物合成酶促光催化的結構基礎
    研究揭示葉綠素生物合成酶促光催化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0:53:54 葉綠素生物合成中酶促光催化的結構基礎,這一成果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Nigel S.
  • 廈門大學王斌舉等多單位合作,開拓了選擇性生物催化反應方法
    越來越多地探索不對稱合成的酶,但它們的應用通常受到天然酶可利用的反應的限制。最近,對光催化的興趣促使人們從已知的酶中發現新的反應性。但是,到目前為止,光誘導的酶催化尚未用於兩個分子的交叉偶聯。該方法為具有γ-立體中心的各種羰基化合物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優異的轉化率和對映選擇性(高達99%的轉化率,99%的對映體),這很難通過化學催化獲得。機理研究表明,在酶活性位點的底物/烯-還原酶複合物的形成觸發了對映選擇性光誘導的自由基反應。該研究工作通過將光催化和酶催化相結合,進一步擴展了生物催化,合成上有用的不對稱轉化的活性反應。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烏菜氧化還原穩態與高低溫脅迫研究
    Genotype」的研究成果,通過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和LC-MS/MS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發現了烏菜的氧化還原平衡、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謝、熱休克蛋白和信號轉導途徑與耐溫性有關,驗證了維持氧化還原穩態是烏菜新種質耐溫性的重要調控通路。
  • 生物物理所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及調控機制
    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卡爾文循環(暗反應)兩個階段,其中卡爾文循環包括多步酶促反應,利用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儘管卡爾文循環不需要光能,但該過程仍受到光/暗調控。
  • 青島大學楊曉龍&於建強課題組ACB:Pd/Bi2MoO6-x表面氧空位充當「電子橋」促進醇的光催化選擇氧化反應
    最終,超低Pd負載量0.05 wt%的Pd/Bi2MoO6-x光催化劑獲得了較高的藍光碟機動的芳香醇光催化選擇氧化反應活性。在金屬-半導體界面上構建SOV「電子橋」可有效抑制半導體內光生載流子的複合,從而提高載流子在光催化反應中的利用效率。
  • 復旦畢業生開創「全新領域」,利用太陽能合成生物有機肥料
    你能想像,陽光加上水就可以合成生物有機肥料嗎?通常,綠色植物能夠利用太陽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製造有機物質並釋放氧氣,這一過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光合作用。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劉翀基於材料學和生物學的協同作用,研發出一種人工光合作用生物無機混合體系。
  • 【催化】福州大學王緒緒教授等在PNAS 發表光催化研究成果
    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能源和環境科學研究前沿領域,低光量子效率是困擾制約該技術實際應用的最大瓶頸,發展新型結構光催化劑是研究的焦點。該論文報導,通過簡單的光沉積法可得到Pt顆粒尺寸在2.2-2.7 nm的Pt//TiO2光催化劑,研究人員發現其對甲醇光催化重整產氫有高達1.97 mol·g−1·h−1的穩定產氫速率。
  • 科學網—實現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和東華大學實現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和東華大學教授卿鳳翎團隊近年來在氧化氟烷基化反應研究中發展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反應,被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30多個課題組應用於底物合成以及發展新反應和新試劑。
  • 超強氧化劑,羥基自由基到底是什麼?
    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得電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電位2.8v,是自然界中僅次於氟的氧化劑。但是由於氟其自身對環境的破壞作用---破壞大氣臭氧層、加劇溫室效應---被世界環保組織呼籲停止使用。因此,羥基自由基作為不可二選的強氧化劑,被提倡用於各種汙染處理。一定濃度的含羥基自由基的溶液(如3.0%濃度)對於消毒殺菌,是有明確作用的。
  • 納米金催化甲基丙烯醛一步法氧化酯化制MMA新工藝通過鑑定
    52809次閱讀 作者:陶加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07月29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7月27日,「納米金催化甲基丙烯醛一步法氧化酯化制
  • 天津大學研發新型光催化材料 可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央廣網天津3月26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帶隙可調的二維層狀鍺矽烷材料。這種新材料可用作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常溫光照條件下高效製備氫氣,還能將二氧化碳高效還原成一氧化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
  • 氧化還原反應——浮屠焚屍案
    與之相對應的,物質失氧的反應叫還原反應,比如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氧化銅失去氧變成單質銅,發生了還原反應。但若換一個角度,從碳來看,它得到了氧變成了二氧化碳,發生了氧化反應。也就是說,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
  • 高中化學專題一: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解釋
    主要還是基於上一節秘訣的進一步解釋:氧化還原反應秘訣(快速記憶):失升氧、得降還、若說劑、恰相反。(解釋:失去電子,化學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的產物是氧化產物(化學價升高的產物),對應的反應物質是還原劑;得到電子,化學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的產物是還原產物(化學價降低的產物),對應的反應物是氧化劑。)
  • 上海有機所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 Buchwald 教授實現了鈀催化芳基氯化物的三氟甲基化反應,該反應成功的關鍵是使用了他們小組發展的含磷配體BrettPhos或 RuPhos(Science, 2010, 328, 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