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王斌舉等多單位合作,開拓了選擇性生物催化反應方法

2020-12-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越來越多地探索不對稱合成的酶,但它們的應用通常受到天然酶可利用的反應的限制。最近,對光催化的興趣促使人們從已知的酶中發現新的反應性。但是,到目前為止,光誘導的酶催化尚未用於兩個分子的交叉偶聯。例如,酶尚未實現烯烴通過可見光誘導的自由基加氫烷基化與α-滷代羰基化合物的分子間偶聯,這可以提供對重要的γ-手性羰基化合物的接近。主要挑戰是酶固有的不良光反應性,以及難以控制遠程前手性自由基中間體的立體化學控制。

2020年6月8日,伊利諾伊大學趙惠民團隊(廈門大學王斌舉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Photoenzymatic enanti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radical hydroalkyl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了一種新的,自然可見光誘導的烯還原酶催化的末端烯烴與易獲得的α-滷代羰基化合物的分子間自由基加氫烷基化反應。該方法為具有γ-立體中心的各種羰基化合物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優異的轉化率和對映選擇性(高達99%的轉化率,99%的對映體),這很難通過化學催化獲得。機理研究表明,在酶活性位點的底物/烯-還原酶複合物的形成觸發了對映選擇性光誘導的自由基反應。該研究工作通過將光催化和酶催化相結合,進一步擴展了生物催化,合成上有用的不對稱轉化的活性反應。

烯烴的自由基加氫烷基化為構造C(sp.3)-C(sp.3)鍵提供了一種通用的策略。在化學和製藥工業中對對映純分子的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由於自由基中間體的高反應性,以催化不對稱方式實現自由基加氫烷基化特別具有吸引力,但又非常具有挑戰性。

在將親核烷基自由基共軛加成到羰基取代的活化烯烴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中手性催化劑與羰基的相互作用使前手性C = C雙鍵轉化為α-/β羰基立體中心。另一方面,親電性烷基與烯烴的立體選擇性加氫烷基化反應受限,特別是很少能獲得帶有γ-立體中心的功能分子。這是因為遠離手性催化劑的構象柔性手性自由基中間體的立體化學很難控制。

生物催化通常在環境友好的條件下以低催化劑負載量進行,就可持續性,選擇性,混雜性和可發展性而言提供了誘人的優勢。此外,酶的複雜而精緻的結構使它們在控制遠程立體中心方面更具優勢。酶已越來越多地用於合成手性分子,特別是在工業中,但是酶可利用的化學反應類型遠遠少於化學催化劑。為了擴大酶的合成效用,探索新的自然生物催化策略是一個持久的需求。

該研究顯示了一種新的,自然可見光誘導的烯還原酶催化的末端烯烴與易獲得的α-滷代羰基化合物的分子間自由基加氫烷基化反應。該方法為具有γ-立體中心的各種羰基化合物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優異的轉化率和對映選擇性(高達99%的轉化率,99%的對映體),這很難通過化學催化獲得。

機理研究表明,在酶活性位點的底物/烯-還原酶複合物的形成觸發了對映選擇性光誘導的自由基反應。該研究工作通過將光催化和酶催化相結合,進一步擴展了生物催化,合成上有用的不對稱轉化的活性反應。

來源:inature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406-6

相關焦點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第一作者:李嘉權(科廷大學)通訊作者:王少彬教授(阿德萊德大學),敖志敏教授(廣東工業大學),劉少敏教授 (科廷大學)通訊單位:科廷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廣東工業大學DOI: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9b05273 全文速覽
  • 【催化】福州大學王緒緒教授等在PNAS 發表光催化研究成果
    近日,福州大學化學學院/能源與環境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緒緒教授課題組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臺灣大學、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等大學學者的合作研究論文「Defect engineering of metal–oxide interface
  • 【催化】雜化雙層膜助力氧還原反應可控響應
    氧還原反應作為發生在燃料電池的陰極反應,因其涉及多步驟的質子電子過程,不僅降低了整個反應的熱力學性能,而且易發生氧氣的部分還原,生成過氧化氫與超氧化物這樣的不利產物,限制了燃料電池總效能的進一步提高。光譜分析與理論計算領域已經指出了電子與質子傳遞在氧還原反應機理中的重要位置。
  • 大連化物所發現光催化低溫C-H鍵活化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馬志博、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明虎團隊合作,發現了氧化鈦表面低溫光催化C-H鍵斷鍵反應,並在單分子層面上對反應機理進行解釋。
  • 上海交大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揭示細菌P450催化吡咯並吲哚骨架的立體...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瞿旭東教授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賈新穎博士及Bostjan Kobe教授的合作成果「Molecular Basis of Regio- and Stereo-Specificity in Biosynthesis of Bacterial
  • 鎳催化的反應
    一、鎳催化的反應一系列鏈狀烯烴在鎳催化劑催化下生成線性芳基化產物的反應(圖3)。不論雙鍵的位置處於分子鏈末端還是內部,都生成末端芳基取代的產物,反應具有很高的產率和選擇性,可能的反應機理圖3所示。實驗研究發現形成C_C鍵的還原消除步驟是反應決速步驟。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近年來,可見光碟機動的有機物選擇性氧化憑藉其反應條件溫和、綠色環保、原子經濟性和目標產物選擇性高等優點,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關注。相比均相光催化劑比如有機染料和金屬絡合物,多相光催化劑具有產物易分離、催化劑可重複使用、成本低等優勢。
  • 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
    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7:1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施世亮研究團隊在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
  • 于吉紅Matter:綠色選擇性水蝕刻製備高催化穩定性MOF@介孔SiO2核殼...
    基於此,吉林大學的于吉紅院士團隊報導了一種利用介孔二氧化矽包覆與隨後水刻蝕的方法來製備MOF@介孔SiO2蛋黃-蛋殼結構納米反應器。區別於傳統的鹼性或者酸性刻蝕方法,水刻蝕MOFs表面是一種綠色低耗的製備蛋黃-蛋殼納米結構的方法。
  • 人才強校 | 郭紅超課題組在鈀催化不對稱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
    本網訊 日前,我校理學院郭紅超教授課題組在鈀催化不對稱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鈀催化2-甲烯基三亞甲基碳酸酯與活潑烯烴的不對稱[4+2]環加成反應,為構建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手性螺環吡唑啉酮-四氫吡喃衍生物、螺環茚酮-四氫吡喃衍生物及螺環巴比妥-四氫吡喃衍生物提供了簡潔
  • 中國農大郭紅超課題組在鈀催化不對稱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我校理學院郭紅超教授課題組在鈀催化不對稱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鈀催化2-甲烯基三亞甲基碳酸酯與活潑烯烴的不對稱
  • 【催化】電化學氮氣還原反應的機理研究
    近日,來自於德拉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以及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證明氮化釩納米粒子這種高效選擇性的催化劑,能夠在溫和的條件下實現電化學氮氣還原反應。近年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溫和的條件下實現電化學氮氣還原反應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 研究通過重塑結合位點使腈水解酶催化的二腈不對稱水解反應發生...
    研究通過重塑結合位點使腈水解酶催化的二腈不對稱水解反應發生手性翻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6:09:34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朱敦明研究團隊,通過重塑結合位點使腈水解酶催化的二腈不對稱水解反應發生手性翻轉
  • 浙大陸展課題組JACS脂肪族末端炔烴的馬氏選擇性順序加氫/氫肼化
    近日,浙江大學陸展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鈷催化的脂肪族炔烴的馬氏選擇性順序半加氫/氫肼化反應,可以獲得具有高度化學和區域選擇性的胺衍生物(Scheme 1b),該成果發表於近期J. Am. Chem. Soc.
  • Diels-Alder環加成酶PyrI4催化機制的計算化學研究
    Diels-Alder環加成酶PyrI4催化機制的計算化學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3:00:39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的劉文課題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 CCS Chemistry | 有機磷腈鹼/脲二元有機催化-亞甲基--丁內酯,實現...
    青島科技大學李志波團隊與北京大學呂華課題組合作,通過選擇具有合適pKa值的脲,並與該團隊自主開發的環狀有機磷腈超強鹼CTPB構成二元催化體系,首次實現了有機催化a-亞甲基-g-丁內酯(MBL)的選擇性開環聚合。該有機催化體系合成簡單,性質穩定,容易從聚合物中除去,利於聚酯產品的放大生產和在生物醫藥方面的應用。
  • JACS|量子化學計算揭示D-A環加成酶PyrI4的催化機制
    先睹為快作者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劉文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 N.本文作者通過一系列計算的手段研究了PyrI4催化分子內D-A反應的活化效應和立體選擇性機理。研究發現,PyrI4的關鍵活化效應主要來自酸催化、構象誘導自適應機制,即由底物誘導PyrI4的N端「蓋狀」結構以穩定D-A反應的過渡態構象,產物的立體選擇性合成來源於PyrI4酶增強了底物內在的D-A立體選擇性。圖1.
  • 通過去芳香化-再芳香化策略實現酚類與伯醇的鄰位選擇性烷基化反應
    通過去芳香化-再芳香化策略實現酚類與伯醇的鄰位選擇性烷基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16:40:52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曾會應團隊通過一種新策略實現了酚類與伯醇的鄰位選擇性烷基化反應
  •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37:25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ean-Philip Lumb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提出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